電能照明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照明系統。
【背景技術】
[0002]路燈系統,由于單個路燈所能照明的范圍有限,為了能夠照明整條道路,需要沿路基安裝多個路燈,每個路燈都需要與電源間用輸電線進行連接;此外,與路燈的其他部分相比,其燈源容易老化及出現故障,而燈源通常安裝于燈桿的頂部,不便于對整個路燈系統進行維護。
[0003]其他照明系統也存在路燈系統需要大量的布線及不便于維護的問題,例如,大型運動場地的照明系統。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電能照明系統,旨在減少照明系統的布線及提高維護的便利性。
[0005]為了實現上述主要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能照明系統包括光源單元及用于投射照明用光的照射單元;其中,照射單元包括支撐柱及安裝在該支撐柱上的照射裝置,照射裝置包括反射器;光源單元包括支撐裝置及用于向上述反射器投射大致平行的光束的光源,該光源安裝在支撐裝置上;支撐柱與支撐裝置相分離布置。
[0006]由以上方案可見,由于將光源與照射裝置相分離布置,可將光源布置于電源附近,減少電源與照射裝置之間的布線,且便于對光源的管理及維護,光束在光源與反射器間傳播的過程中,經過空氣孔顆粒的散射,可為光束附近空間提供一定的照明。此外,可將多個光源集中一起位于同一個支撐裝置上,為設于不同方向上及不同距離上的照射設備提供光束,不僅可以減少布線,而且更便于對光源進行維護。
[0007]—個具體的方案為沿一條光束的投射方向,依次布置有兩個以上的照射單元;分布于該條光束的光路上的反射器中進行反射光的部分反射面為有效反射面,有效反射面在垂直于該條光束的傳播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的交界線相交于同一交點,相鄰兩條交界線的夾角相等;反射器為平面鏡。可以沿同一個方向,由里向外布置多個照射單元。
[0008]另一個具體的方案為沿一條光束的投射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一照射單元及第二照射單元;第一照射單元的反射器為平面玻璃板、玻璃磚或平面的半透半反鏡,其中,平面玻璃板或玻璃磚上的透光區域與反光區域間隔布置且二者的總面積相等;第二照射單元的反射器為平面鏡或全反射棱鏡。同一光束可為兩個照射單元的工作提供光線,且二者的亮度接近。
[0009]更具體的方案為平面玻璃板或玻璃磚的透光區域的背面附有一層增透膜層;平面玻璃板或玻璃磚的反光區域的背面附有一層銀涂層。
[0010]一個優選的方案為沿一條光束的投射方向,光源的位置低于先接收該光束的反射器的位置;先接收該光束的照射單元還包括光轉向器,該光轉向器為平面鏡;沿該光束的投射方向,光轉向器位于先接收該光束的反射器的下游,未經先接收該光束的反射器反射的部分光束經光轉向器反射后沿水平方向或向下的方向投射。提高光源單元的支撐裝置的選擇范圍。
[0011]另一個優選的方案為光源單元的支撐裝置為報亭,報亭的頂部的四個頂角上各安裝有一塊焚光板;光源單元還包括向焚光板投射光束的光源。
[0012]另一個優選的方案為照射單元還包括光散射器,沿反射器反射的光束的投射方向,光散射器位于反射器的下游。
[0013]另一個優選的方案為光源與反射器之間的距離和照射裝置的高度的比值為4至8。
[0014]再一個優選的方案為光源與反射器位于同一高度位置,反射器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45度。
[0015]再一個具體的方案為光源單元包括2個以上的獨立光源,分別朝位于不同的照射單元投射光束。將多個照射單元的光源集中一個支撐裝置上,有效地減少布線及便于對光源的維護。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第一路燈及第二路燈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在第一工作狀態下的光路示意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在第二工作狀態下的光路示意圖;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在第三工作狀態下的光路示意圖;
[0021]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在第一工作狀態下的光路示意圖;
[0022]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在第一工作狀態下的光路示意圖;
[0023]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中第一平面鏡的平面示意圖;
[0024]圖9是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中第一平面鏡的平面示意圖;
[0025]圖10是本實用新型第七實施例的光路示意圖;
[0026]圖11是本實用新型第九實施例中光源與四個照射裝置的相對位置關系示意圖;
[0027]圖12是本實用新型第十實施例中四個平面鏡的相對位置關系示意圖;
[0028]圖13是本實用新型第第^^一實施例的光路示意圖。
[0029]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30]第一實施例
[0031]參見圖1及圖2,本電能照明系統為一報亭周圍的路燈系統,其由光源單元、第一照射單元、第二照射單元、第三照射裝置及控制單元構成;光源單元由支撐裝置及光源2構成,支撐裝置為報亭1,光源2安裝在報亭1的頂部上。第一照射單元為第一路燈3,第二照射單元為第二路燈4,第三照射裝置為安裝在報亭頂部的四個頂角上的熒光板11構成;第一路燈31由第一照射裝置311及第一燈桿312構成,第一照射裝置311安裝在第一燈桿312上;第二路燈32由第二照射裝置321及第二燈桿322構成,第二照射裝置321安裝在第二燈桿322上。燈桿構成本例照射單元的支撐柱。
[0032]第一照射裝置31由第一殼體311及安裝在第一殼體311內的第一平面鏡312與第一光散射器313構成;第一殼體311的前端面上設有第一進光窗3111,后端面上設有第一出光窗3112,下端面上設有第一照射窗3113 ;第一光散射器313安裝在第一照射窗3113的進口處。
[0033]第二照射裝置41由第二殼體411及安裝在第二殼體411內的第二平面鏡412與第二光散射器413構成;第二殼體411的前端面上設有第二進光窗4111,下端面上設有第二照射窗4113,第二光散射器413安裝在第二照射窗4113的進口處。
[0034]光源2與第一照射裝置31及第二照射裝置41位于同一高度上。
[0035]沿Z軸方向,第一平面鏡312的上邊緣與第二平面鏡412的下邊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即當一個光束同時投射于該兩個平面鏡上時,二者的有效反射面在垂直于該光束的傳播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的交界線為一條直線。
[0036]光源2上形成有第一光投射窗201及四個沿周向均勻布置的第二光投射窗202,光源2內安裝有第一平行光光源及四個第二平行光光源,4個第二平行光光源產生的平行光對應地從四個第二光投射窗202投射至四個熒光板11上,從而在熒光板11上發出柔和的熒光,對報亭1進行標識及對其近旁空間進行照射。
[0037]安裝于2中的直線電機可推動第一平行光光源及第一光投射窗201沿Z軸方向上下移動。
[0038]本電能照明系統的控制方法如下:
[0039]參見圖3,當第一路燈3及第二路燈4都需要對其下方的地面進行照射時,控制單元控制直線電機22推動第一平行光光源21沿Z軸移動,直至其產生的平行光束01中的一半經第一平面鏡312的反射形成反射平行光011,反射平行光011經第一光散射器313的散射形成發散光0111,照亮第一路燈3下方的地面;光束01的另一半經第二平面鏡412的反射形成反射平行光012,反射平行光經第二光散射器413的散射形成發散光0121,照亮第二路燈4下方的地面;
[0040]參見圖4,當只需照亮第一路燈3下方的地面時,控制單元控制直線電機22推動第一平行光光源21沿Z軸向下移動,直至第一平行光光源22的產生的光束01全部經第一平面鏡311的反射形成反射平行光013,反射平行光013經第一光散射器312散射形成發散光0131,照亮第一路燈3下方的地面;
[0041 ] 參見圖5,當只需照亮第二路燈4下方的地面時,控制單元控制直線電機22推動第一平行光光源21沿Z軸向上移動,直至第一平行光光源22的產生的光束01全部經第二平面鏡321的反射形成反射平行光014,反射平行光014經第二光散射器412散射形成發散光0141,照亮第二路燈4下方的地面;
[0042]通過直線電機22推動第一平行光光源21在Z軸方向上的位置,從而調控第一路燈3與第二路燈4的相對亮度及關閉與開啟。
[0043]第二實施例
[0044]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說明,以下僅對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不同之處進行說明。
[0045]參見圖6,第一平行光光源由平行光光源5211及5212構成,兩個平行光光源之間固定連接,由直線電機522推動二者一起沿Z軸向上或向下移動。
[0046]在控制過程中,可以通過控制其中一個平行光光源的開啟及關閉,從而改變第一平行光光源投射出光束的橫截面的形狀,來控制第一路燈與第二路燈的亮度。比如,只開啟一個平行光光源,則兩個路燈可在原來亮度的一半范圍內進行調整;當平行光光源5211產生的光束051全部照射于第二平面鏡5412上時,且平行光光源5212產生的光束052全部照射于第一平面鏡5312上時,通過控制平行光光源的開啟關閉,來控制兩個路燈的開啟及關閉。
[0047]第三實施例
[0048]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說明,以下僅對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不同之處進行說明。
[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