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轉杯紡紗機的吸紗裝置管路連接固定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轉杯紡紗機的吸紗裝置管路連接固定結構,屬于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包括負壓主管、吸紗支管、固定管座和閥門機構,固定管座包括連為一體的連接管體和固定擋邊,連接管體一端對應插裝于負壓主管上的負壓通孔內,另一端呈懸伸端,固定擋邊通過膠水固定于負壓主管的外壁,閥門機構包括由里側座和外側座對接固定連接組成的閥座及閥芯、閥芯驅動機構,閥座內設置有滑道,里側座和外側座上分別設置有出氣通孔和進氣通孔,里側座的外側面上軸向外凸形成第一連接管,第一連接管插裝于連接管體的懸伸端,外側座的外側面上軸向外凸形成第二連接管體,吸紗支管一端插裝于第二連接管體內,連接管體、第一連接管、滑道和吸紗支管的內腔依次形成負壓分支通道。
【專利說明】
一種轉杯紡紗機的吸紗裝置管路連接固定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紡織機械零部件領域,尤其與一種轉杯紡紗機的吸紗裝置管路連接固定結構有關。
【背景技術】
[0002]在轉杯紡紗機設備的接頭系統中,通常會設置一吸紗裝置,將在接頭所設定的時間范圍內,把來不及卷繞的紗線暫時儲藏在管內,可以防止紗線纏繞打結。現有的吸紗裝置的若干負壓主管通過連接套依次軸向連接安裝于轉杯紡紗機的機架上,負壓主管通過蛇皮管與機器負壓室相連接,每一負壓主管管壁的兩側間隔距離開設有多個通孔,每一通孔對應連接有一吸紗支管,當負壓主管以及吸紗支管內產生負壓時可以使紗線吸入吸紗支管內,吸紗支管內的負壓通過一閥門機構控制通斷,現有技術中為方便其他相關部件的安裝,吸紗支管與通孔之間通過橡膠套連接,使吸紗支管的中心線與負壓主管的中心線不垂直,利于各種相關部件的安裝,但是由于轉杯紡紗機的工作環境濕度較高,橡膠套使用一段時間后容易老化,需要更換,成本較高,維修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現有轉杯紡紗機的接頭系統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安裝方便、結構緊湊,使用壽命長的吸紗圈支管。
[0004]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轉杯紡紗機的吸紗裝置管路連接固定結構,包括負壓主管和吸紗支管,負壓主管管壁的兩側設置有負壓通孔,所述的吸紗支管的出口端與所述負壓主管上的負壓通孔連通,其特征是,所述的管路連接固定結構還包括設置于所述負壓通孔與吸紗支管的出口端的固定管座和閥門機構,固定管座包括連為一體的連接管體和位于連接管體外部的固定擋邊,連接管體的一端對應插裝于所述的負壓通孔內,另一端呈懸伸端,固定擋邊通過膠水固定于所述負壓主管的外壁上,所述的閥門機構包括由里側座和外側座對接固定連接組成的閥座以及閥芯、驅動閥芯運動的閥芯驅動機構,閥座內設置形成有滑道,所述的里側座和外側座上分別設置有均與所述滑道連通的出氣通孔和進氣通孔,里側座的外側面上軸向外凸形成與所述出氣通孔同心的第一連接管,第一連接管的端部對應插裝于所述連接管體的懸伸端,所述外側座的外側面上軸向外凸形成與所述進氣通孔同心的第二連接管體,所述的吸紗支管的一端對應插裝于所述的第二連接管體內,所述固定管座的連接管體內腔、第一連接管內腔、滑道的內腔和吸紗支管內腔依次形成負壓分支通道。
[0005]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補充和完善,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以下技術特征。
[0006]所述固定管座的連接管體的內管壁上設置有一徑向內凸的擋環,所述的第一連接管插入所述固定管座連接管體時使第一連接管的端部抵靠于所述擋環的端面上,起到定位作用。
[0007]所述的第二連接管內徑大于所述進氣通孔的孔徑,即第二連接管的內腔與進氣通孔之間形成軸向朝外的臺階面,所述的吸紗支管插裝于第二連接管內時,吸紗支管的端部抵靠于所述臺階面上起到定位作用。
[0008]所述的吸紗支管為扁管,所述的第二連接管的截面與所述的吸紗支管對應。
[0009]進一步,所述的負壓分支通道內的截面依次從吸紗支管、滑道、第一連接管和連接管體增大,當紗線從支管進入后,不會在管路內部掛住,不會對紗線產生損傷。
[0010]所述的管路連接固定結構還包括支架和支撐板,里側座和外側座均由所述的支撐板支撐安裝,所述的支架固定安裝于轉杯紡紗機的機架上并位于所述閥門機構的下方,所述的支架上設置有支撐面,所述的支撐板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支撐面對應的抵靠面,支撐板的抵靠面抵靠于所述支撐面,限制了周向運動,支管安裝完畢后限制住了這個整體沿中心線移動,無需螺絲連接。
[0011]本實用新型可以達到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將固定管座替換為原有的橡膠套,且通過將固定管座的中心線與負壓主管的中心線設置成具有不等于90度的斜角,可以方便其他相關件的安裝,使整體結構緊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吸紗支管、外側座、里側座和固定管座之間的連接均是通過套接安裝,解決了存在錯位的問題,保證管路暢通,密封性好,負壓損失小,且維護更換方便,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
[00?5]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負壓主管2、吸紗支管7、固定管座1、閥門機構、支架4和支撐板8,負壓主管2的管壁兩側設置有負壓通孔,固定管座I包括連為一體的連接管體13和位于連接管體13外部的固定擋邊11,連接管體13的一端對應緊配插裝于所述的負壓通孔內且該端端部不超過負壓主管2的內管壁,固定管座I的連接管體的內管壁上設置有一徑向內凸的擋環12,另一端呈懸伸端,固定擋邊11與負壓主管2的外壁曲率對應,固定擋邊11通過膠水固定貼合于負壓主管2的外壁上,所述的閥門機構包括由里側座3和外側座6對接固定連接組成的閥座以及閥芯、驅動閥芯運動的閥芯驅動機構5,閥座內設置形成有用于閥芯運動的滑道9,所述的里側座3和外側座6上分別設置有均與所述滑道9連通的出氣通孔和進氣通孔,里側座3的外側面上軸向外凸形成與所述出氣通孔同心的第一連接管31,第一連接管31的端部對應緊配插裝于連接管體13的懸伸端,使第一連接管31的端部抵靠于擋環12的端面上,外側座6的外側面上軸向外凸形成與所述進氣通孔同心的第二連接管61體,第二連接管61內徑大于所述進氣通孔的孔徑,即第二連接管61的內腔與進氣通孔之間形成軸向朝外的臺階面,吸紗支管7的一端對應緊配插裝于第二連接管61體內,吸紗支管7的端部抵靠于所述臺階面上起到定位作用,固定管座I的連接管體內腔、第一連接管31內腔、滑道的內腔和吸紗支管7內腔依次形成負壓分支通道,吸紗支管7為扁管,負壓分支通道內的截面依次從吸紗支管7、滑道、第一連接管31和連接管體增大,當紗線從支管進入后,不會在管路內部掛住,不會對紗線產生損傷;所述的第二連接管61的截面與所述的吸紗支管7對應,里側座3和外側座6均由所述的支撐板8支撐安裝,所述的支架4固定安裝于轉杯紡紗機的機架上并位于所述閥門機構的下方,所述的支架4上設置有支撐面,所述的支撐板8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支撐面對應的抵靠面,支撐板8的抵靠面抵靠于所述支撐面,限制了周向運動,支管安裝完畢后限制住了這個整體沿中心線移動,無需螺絲連接。
【主權項】
1.一種轉杯紡紗機的吸紗裝置管路連接固定結構,包括負壓主管和吸紗支管,負壓主管管壁的兩側設置有負壓通孔,所述的吸紗支管的出口端與所述負壓主管上的負壓通孔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路連接固定結構還包括設置于所述負壓通孔與吸紗支管的出口端的固定管座和閥門機構,固定管座包括連為一體的連接管體和位于連接管體外部的固定擋邊,連接管體的一端對應插裝于所述的負壓通孔內,另一端呈懸伸端,固定擋邊通過膠水固定于所述負壓主管的外壁上,所述的閥門機構包括由里側座和外側座對接固定連接組成的閥座以及閥芯、驅動閥芯運動的閥芯驅動機構,閥座內設置形成有滑道,所述的里側座和外側座上分別設置有均與所述滑道連通的出氣通孔和進氣通孔,里側座的外側面上軸向外凸形成與所述出氣通孔同心的第一連接管,第一連接管的端部對應插裝于所述連接管體的懸伸端,所述外側座的外側面上軸向外凸形成與所述進氣通孔同心的第二連接管體,所述的吸紗支管的一端對應插裝于所述的第二連接管體內,所述固定管座的連接管體內腔、第一連接管內腔、滑道的內腔和吸紗支管內腔依次形成負壓分支通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轉杯紡紗機的吸紗裝置管路連接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座的連接管體的內管壁上設置有一徑向內凸的擋環,所述的第一連接管插入所述固定管座連接管體時使第一連接管的端部抵靠于所述擋環的端面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轉杯紡紗機的吸紗裝置管路連接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連接管內徑大于所述進氣通孔的孔徑,即第二連接管的內腔與進氣通孔之間形成軸向朝外的臺階面,所述的吸紗支管插裝于第二連接管內時,吸紗支管的端部抵靠于所述臺階面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轉杯紡紗機的吸紗裝置管路連接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紗支管為扁管,所述的第二連接管的截面與所述的吸紗支管對應。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轉杯紡紗機的吸紗裝置管路連接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負壓分支通道內的截面依次從吸紗支管、滑道、第一連接管和連接管體增大。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轉杯紡紗機的吸紗裝置管路連接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路連接固定結構還包括支架和支撐板,里側座和外側座均由所述的支撐板支撐安裝,所述的支架固定安裝于轉杯紡紗機的機架上并位于所述閥門機構的下方,所述的支架上設置有支撐面,所述的支撐板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支撐面對應的抵靠面,支撐板的抵靠面抵靠于所述支撐面。
【文檔編號】D01H13/00GK205501486SQ201620354930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2日
【發明人】梁合意
【申請人】安徽日發紡織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