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屋面板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978892閱讀:1613來源:國知局(ju)
專利名稱:屋面板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屋面板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屋面板連接包括金屬面夾芯屋面板與板之間的連接和金屬面角馳屋面板與玻璃 鋼采光瓦之間的連接。請參閱圖4,為現有技術中彩鋼夾芯屋面板縱向連接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現 有技術中,彩鋼夾芯屋面板縱向連接時采用自攻螺釘2和壓蓋3的固定連接方式。安裝時, 自攻螺釘2自上而下穿過壓蓋3和兩塊彩鋼夾芯屋面板1,最后插入安裝在彩鋼夾芯屋面板 下方的檁條6,從而將兩塊彩鋼夾芯屋面板1固定連接在檁條上6。請參閱圖5,為現有技術中彩鋼夾芯屋面板縱向連接結構三維示意圖。如圖5所 示,現有技術中,自攻螺釘2釘頭長期暴露在外,易生銹腐蝕,導致自攻螺釘2和彩鋼夾芯屋 面板1之間產生縫隙容易漏水,并且自攻螺釘2釘頭暴露在外也不美觀。最后,還可以利用 鉚釘7在連接結構的兩側進一步加固。請參閱圖6,為現有技術中采光瓦與角馳屋面板連接結構示意圖。如圖6所示,現 有技術中,采光瓦與角馳屋面板縱向連接時采用自攻螺釘2和壓蓋3的固定連接方式。安 裝時,自攻螺釘2自上而下穿過壓蓋3、采光瓦8和角馳屋面板9,從而將采光瓦8與角馳屋 面板9固定連接。角馳屋面板9下方安裝檁條6,角馳屋面板9和檁條6之間可以安裝玻璃 絲棉10。圖4、圖5和圖6顯示了在現有技術中,屋面板連接為縱向連接,采用自攻螺釘和壓 蓋的固定連接方式。在這種方式中,自攻螺釘釘頭長期暴露在外,易生銹腐蝕,導致自攻螺 釘和屋面板之間產生縫隙容易漏水,并且自攻螺釘釘頭暴露在外也不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自攻螺釘釘頭暴露在外的缺 陷,提供一種屋面板連接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屋面板連接結構,包 括兩塊屋面板以及固定連接所述兩塊屋面板的自攻螺釘,還包括用于襯墊所述自攻螺釘的 鞍蓋以及覆蓋固定在所述鞍蓋上的扣槽。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屋面板連接結構中,所述鞍蓋橫截面呈左右對稱的M型,包 括兩個M型鞍蓋側面以及中間凹陷的M型鞍蓋頂面,所述M型鞍蓋頂面中間設有至少一個供所述自攻螺釘穿過的孔, 所述兩個M型鞍蓋側面均與所述M型鞍蓋頂面均呈第一角度,且所述兩個M型鞍 蓋側面的上端與所述凹陷的M型鞍蓋頂面的距離大于所述自攻螺釘的釘頭高度,所述兩個 M型鞍蓋側面的下端均設有向外的突起。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屋面板連接結構中,所述扣槽橫截面呈左右對稱的梯形,包括一個扣槽頂面和兩個扣槽側面,所述扣槽頂面寬于所述M型鞍蓋頂面,所述兩個扣槽側面與所述扣槽頂面均呈第一角度,所述兩個扣槽側面的下端均設 有向內的突起。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屋面板連接結構中,所述扣槽貼合覆蓋在所述M型鞍蓋上, 通過所述兩個扣槽側面下端向內的突起和所述兩個M型鞍蓋側面下端向外的突起扣合固定。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屋面板連接結構中,所述兩塊屋面板為兩塊金屬夾芯屋面 板。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屋面板連接結構中,所述兩塊屋面板為一塊金屬角馳屋面板 和一塊玻璃鋼采光板。實施本實用新型的屋面板連接結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自攻螺釘釘頭不會暴露 在外,不易生銹腐蝕,從而避免自攻螺釘和屋面板之間產生縫隙導致漏水,并且自攻螺釘釘 頭沒有暴露在外也顯得美觀。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1是彩鋼夾芯屋面板板型圖;圖2是采光瓦板型圖;圖3是角馳屋面板板型圖;圖4是現有技術中彩鋼夾芯屋面板縱向連接結構示意圖;圖5是現有技術中彩鋼夾芯屋面板縱向連接結構三維示意圖;圖6是現有技術中采光瓦與角馳屋面板連接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彩鋼夾芯屋面板縱向連接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彩鋼夾芯屋面板縱向連接結構三維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采光瓦與角馳屋面板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為彩鋼夾芯屋面板板型圖。如圖1所示,彩鋼夾心屋面板1包括特定 形狀的芯材102和覆蓋在芯材102表面的彩色鋼板101。請參閱圖2,為采光瓦板型圖。請參結合閱圖3,為角馳屋面板板型圖。如圖2和 圖3所示,采光瓦和角馳屋面板形狀吻合。請參閱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彩鋼夾芯屋面板縱向連接結構示意圖。如 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彩鋼夾芯屋面板連接結構包括兩塊彩鋼夾芯屋面板1, 即如圖1中所示,以及固定連接兩塊彩鋼夾芯屋面板1的自攻螺釘2,還包括用于襯墊自攻 螺釘2的M型鞍蓋4以及覆蓋固定在M型鞍蓋4上的彩鋼扣槽5。M型鞍蓋4橫截面呈左右對稱的M型,包括一個頂面和兩個側面。M型鞍蓋4頂面 中間設有至少一個供所述自攻螺釘2穿過的孔。M型鞍蓋4側面與頂面成一定的角度,且高 出頂面一定的高度,該高度大于自攻螺釘2的釘頭高度。M型鞍蓋4側面的下端分別設有向外的突起。彩鋼扣槽5橫截面呈左右對稱的梯形,包括一個頂面和兩個側面。扣槽5頂面略 寬于M型鞍蓋4頂面。彩鋼扣槽5側面與頂面成一定的角度,且該角度與M型鞍蓋4側面 與頂面所成角度相同,彩鋼扣槽5側面的下端分別設有向內的突起。彩鋼扣槽5貼合覆蓋在M型鞍蓋4上,通過彩鋼扣槽5側面下端向內的突起和M 型鞍蓋4側面下端向外的突起扣合固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彩鋼夾芯屋面板縱向連接時采用自攻螺釘2和M型鞍 蓋4的固定連接方式,并且采用彩鋼扣槽5進行防水。安裝時,自攻螺釘2自上而下穿過M 型鞍蓋4和兩塊彩鋼夾芯屋面板1,最后插入安裝在彩鋼夾芯屋面板下方的檁條6,從而將 兩塊彩鋼夾芯屋面板1固定連接在檁條6上。彩鋼扣槽5扣合固定在M型鞍蓋4上,可以 把自攻螺釘2遮擋住。請結合參閱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彩鋼夾芯屋面板縱向連接結構三維 示意圖。如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彩鋼扣槽5可以完全遮擋住自攻螺釘2,自 攻螺釘2釘頭不會暴露在外,不易生銹腐蝕,避免自攻螺釘2和彩鋼夾芯屋面板1之間產生 縫隙導致漏水,并且自攻螺釘2釘頭沒有暴露在外也顯得美觀。請參閱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采光瓦與角馳屋面板連接結構示意圖。如 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采光瓦與角馳屋面板連接結構包括包括一塊采光瓦8, 即如圖6中所示,和一塊角馳屋面板9,即如圖7中所示,以及固定連接采光瓦8與角馳屋 面板9的自攻螺釘2,還包括用于襯墊自攻螺釘2的M型鞍蓋4以及覆蓋固定在M型鞍蓋4 上的彩鋼扣槽5。M型鞍蓋4橫截面呈左右對稱的M型,包括一個頂面和兩個側面。M型鞍蓋4頂面 中間設有至少一個供所述自攻螺釘2穿過的孔。M型鞍蓋4側面與頂面成一定的角度,且高 出頂面一定的高度,該高度大于自攻螺釘2的釘頭高度。M型鞍蓋4側面的下端分別設有向 外的突起。彩鋼扣槽5橫截面呈左右對稱的梯形,包括一個頂面和兩個側面。扣槽5頂面略 寬于M型鞍蓋4頂面。彩鋼扣槽5側面與頂面成一定的角度,且該角度與M型鞍蓋4側面 與頂面所成角度相同,彩鋼扣槽5側面的下端分別設有向內的突起。彩鋼扣槽5貼合覆蓋在M型鞍蓋4上,通過彩鋼扣槽5側面下端向內的突起和M 型鞍蓋4側面下端向外的突起扣合固定。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采光瓦與角馳屋面板縱向連接時采用自攻螺釘2和M 型鞍蓋4的固定連接方式,并且采用彩鋼扣槽5進行防水。安裝時,自攻螺釘2自上而下穿 過M型鞍蓋4、采光瓦8和角馳屋面板9,從而將采光瓦8與角馳屋面板9固定連接。彩鋼扣 槽5扣合固定在M型按蓋上4,可以把自攻螺釘2遮擋住。角馳屋面板9下方安裝檁條6, 角馳屋面板9和檁條6之間可以安裝玻璃絲棉10。最后,還可以利用鉚釘7 (圖中未標出) 在連接結構的兩側進一步加固。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 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屋面板連接結構,包括兩塊屋面板以及固定連接所述兩塊屋面板的自攻螺釘, 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襯墊所述自攻螺釘的鞍蓋以及覆蓋固定在所述鞍蓋上的扣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鞍蓋橫截面呈左右對稱 的M型,包括兩個M型鞍蓋側面以及中間凹陷的M型鞍蓋頂面,所述M型鞍蓋頂面中間設有至少一個供所述自攻螺釘穿過的孔,所述兩個M型鞍蓋側面均與所述M型鞍蓋頂面均呈第一角度,且所述兩個M型鞍蓋側 面的上端與所述凹陷的M型鞍蓋頂面的距離大于所述自攻螺釘的釘頭高度,所述兩個M型 鞍蓋側面的下端均設有向外的突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槽橫截面呈左右對稱 的梯形,包括扣槽頂面和兩個扣槽側面,所述扣槽頂面寬于所述M型鞍蓋頂面,所述兩個扣槽側面與所述扣槽頂面均呈第一角度,所述兩個扣槽側面的下端均設有向 內的突起。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屋面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槽貼合覆蓋在所述M型 鞍蓋上,通過所述兩個扣槽側面下端向內的突起和所述兩個M型鞍蓋側面下端向外的突起 扣合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屋面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塊屋面 板為兩塊金屬夾芯屋面板。
6.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屋面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塊屋面 板為一塊金屬角馳屋面板和一塊玻璃鋼采光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屋面板連接結構,包括兩塊屋面板以及固定連接所述兩塊屋面板的自攻螺釘,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襯墊所述自攻螺釘的鞍蓋以及覆蓋固定在所述鞍蓋上的扣槽。利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屋面板連接結構,自攻螺釘釘頭不會暴露在外,不易生銹腐蝕,從而避免自攻螺釘和屋面板之間產生縫隙導致漏水,并且自攻螺釘釘頭沒有暴露在外也顯得美觀。
文檔編號E04D3/362GK201896411SQ201020559540
公開日2011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13日
發明者任娟, 劉惠敏, 廖玉龍, 張海文, 彭啟陽, 林玉娜, 柯丹, 梁凱, 王開浩, 肖金標, 趙杰, 鄒杰, 鄭小青, 陳學良, 陳旭升, 韓琴 申請人:深圳赤曉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