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針刺機的連桿軸承潤滑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73985閱讀:38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針刺機的連桿軸承潤滑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無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針刺機的連桿軸承潤滑機構。
背景技術
如業界所知,針刺機具有一轉動地支承在主軸箱體的對應兩側的壁體上的并且一端與動力傳動機構傳動連接的主軸,在主軸上設有偏心輪(也稱偏心凸輪),在偏心輪上通過軸承套設連桿(該軸承習慣稱為連桿軸承),并且在軸承的左側和右側分別配設有與軸承連接的左、右軸承蓋。當動力傳動機構工作時帶動主軸旋轉,從而帶動連桿上下運動,由連 桿的上下運動而帶動與連桿連接的導柱上下運動。由于在導柱的下端固定連接有針床,并且在針床朝向下的一側固定有針板,針板上布置有刺針,因此在導柱上下運動的過程中使針床上下運動,針板同例,從而由刺針對無紡織纖維作纏結性刺合。上述結構形式的針刺機的技術信息在已公開的中國專利文獻中不乏見諸,略以例舉的如授權公告號CN2421298Y推薦的“錯位刺針刺機”、CN2617795Y提供的“起絨針刺機”、CN201915224U披露的“無端點造紙毛毯針刺機”、公布號CN102373579A介紹的“無端點針刺機”、CN101122067A揭示的“無端點工業用呢針刺機”、CN101122068A公開的“具四針區針刺的無接頭工業用呢針刺機”和CN101122069A公諸的“無接頭工業用呢針刺機”,等等。針刺機的運動速度即針刺速度越高,則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無紡織產品的量越大,目前針刺速度在1000n/min以上的針刺機已并不鮮見,這對于無紡織產品生產廠商而言無疑是福音,但是針刺機在工作過程中連桿軸承的潤滑效果必需處于良好狀態,否則連桿軸承易因發熱而脹死,造成停機,這是使用針刺機生產無紡織產品廠商關切的技術問題。目前即在本專利申請提出以前,針刺機的使用廠商只能以定期或不定期的保養方式并且在停機狀態下對連桿軸承補充潤滑油,這種方式存在以下欠缺其一,對連桿軸承補充潤滑油時需要由設備維護人員卸除上面提及的左軸承蓋和右軸承蓋,在對連桿軸承補油完成后再將左、右軸承蓋返回,因此維護人員的作業強度大并且效率低下;其二,由于對連桿軸承的補油保養是處于針刺機的停機狀態下進行的,因而影響針刺機的作業效率;其三,如果疏于及時給連桿軸承補充油,那么一旦出現軸承毀損,則更換軸承所花費的時間冗長以及工程量較大,影響無紡織產品的生產進度;其四,由于是人為給連桿軸承補充潤滑油,因此隨著維護人員(或稱機修工)的責任心和經驗等的差異會產生不同的維護保養效果。鑒于上述已有技術,本申請人作了深入而廣泛的文獻檢索,但是在迄今為止已公開的中外專利和非專利文獻中均未見諸有得以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啟示。為此,本申請人作了有益的設計,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自動地給連桿軸承定期補充潤滑油而藉以減輕維護人員作業強度并提高維護效率、有利于保障針刺機在工作狀態下對連桿軸承補充潤滑油而藉以避免影響針刺機的作業效率、有益于確保連桿軸承的使用壽命而藉以防止因發熱而毀損和有善于排除受人為因素影響而保障補充潤滑油的效果的針刺機的連桿軸承潤滑機構。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針刺機的連桿軸承潤滑機構,所述的針刺機包括具有偏心凸輪的主軸和通過連桿軸承而設在主軸上的并且與偏心凸輪相配合的連桿,其中在所述連桿軸承的兩側各配設有一連桿軸承蓋,并且一對連桿軸承蓋與連桿軸承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的連桿軸承潤滑機構包括固定在所述連桿上的一第一油管接頭座,該第一油管接頭座具有一第一進油接口和一第一出油接口,第一進、出油接口之間由開設于第一油管接頭座的內部的第一油道相通;一固定在所述的一對連桿軸承蓋中的任擇一個連桿軸承蓋上的第二油管接頭座,該第二油管接頭座具有一第二進油接口和一第二油道,第二進油接口通過油管與所述的第一出油接口連接,并且與第二油道相通;開設在固定 有所述第二油管接頭座的連桿軸承蓋上的一第三油道,該第三油道朝向第二油管接頭座的一端構成有一油孔,該油孔與所述第二油道相通,而第三油道朝向所述連桿軸承的一端構成有一泄油腔,該泄油腔與軸承油腔相通,軸承油腔位于連桿軸承與連桿軸承蓋之間,并且該軸承油腔經連桿軸承蓋上的漏油隙道與漏油腔相通,漏油腔位于主軸密封蓋與連桿軸承蓋之間,并且該漏油腔與開設在連桿軸承蓋上的漏油道相通;一甩油裝置,該甩油裝置在對應于所述的漏油道的位置與所述的一對連桿軸承蓋固定,并且與漏油道相通;一用于對甩油裝置蔽護的并且用于收集由甩油裝置甩出的潤滑油的集油箱,該集油箱在對應于所述的甩油裝置的位置與針刺機的機架固定。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連桿的下端具有一連桿銷軸頭,在該連桿銷軸頭上配設有一連桿小軸夾緊螺釘,所述的第一油管接頭座通過第一螺釘固定在連桿銷軸頭上。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油管為具有柔順性的非金屬軟管,所述的第一進油接口與供油裝置管路連接,所述的供油裝置為油泵。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由第一進油口自動引入潤滑油,潤滑油依次經第一出油接口、油管、第二進油接口、第二油道、油孔、第三油道和泄油腔進入軸承油腔對連桿軸承潤滑,冗余的潤滑油自軸承油腔依次經漏油隙道、漏油腔和漏油道后經甩油裝置甩入集油箱,因此可在針刺機工作狀態下以自動方式給連桿軸承提供潤滑油,既可減輕設備維護人員的作業強度,又可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可在不停機狀態下供油,因而可保證針刺機的作業效率;由于不受人為因素影響,因而潤滑油補充效果好而可保障連接軸承的使用壽命。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圖2為圖I所示的主軸、連桿和一對連桿軸承蓋的詳細結構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應用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查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對本實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實用新型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范疇。請參見圖I和圖2,給出了針刺機的一主軸1,在使用狀態下該主軸I轉動地支承在針刺機的主軸箱體的軸承座13上(圖I示),并且依據公知技術,主軸I與針刺機的動力傳動機構傳動連接。在主軸I的軸體上固設有或一體構成有偏心凸輪11,在偏心凸輪11上還構成有一對軸承卡環槽111,該對軸承卡環槽111用于配設由圖I所示的軸承卡環1111。一連桿2的上端通過連桿軸承21配設在前述的偏心凸輪11上,而連桿2的下端構成有一連桿銷軸頭23,當要使針床8與連桿銷軸頭23連接時,將軸座9的連接軸91插入連桿銷軸頭23上的連接軸孔232中,并且將連桿小軸夾緊螺釘231旋緊,以便保障連接軸91與連桿銷軸頭23的連接效果,針床8通過第二螺釘81與軸座9連接。 由圖所示,前述的連桿軸承21的兩側各配有一連桿軸承蓋22,也就是說連桿軸承蓋11有一對,用一組第三螺釘226將連桿軸承蓋22與連桿軸承21兩側的連桿軸承固定突耳211固定,從而使一對連桿軸承蓋22與連桿軸承21三者構成為一個整體。毫無疑問,連桿軸承21和一對連桿軸承蓋22配設在前述的偏心凸輪11上,并且由圖I示意的軸承卡環1111 (一對)在軸承卡環槽111的位置對連桿軸承21限定。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技術要點在前述的連桿銷軸頭23上用第一螺釘34固定一第一油管接頭座3,該第一油管接頭座3的下部具有一第一進油接口 31,而上部具有一第一出油接口 32,并且在第一油管接頭座3內開設有一第一油道33 (圖I示),藉由該第一油道33將第一進、出油接口 31、32連接。在使用狀態下,第一進油接口 31通過柔順性的軟管與供油裝置例如油泵連接,以便由油泵定時或不定時地將潤滑油經前述的柔順性的軟管引入第一進油接口 31,經第一油道33后自第一出油接口 32引出。在前述的一對連桿軸承蓋22中的其中一個連桿軸承蓋22上用第四螺釘43固定一第二油管接頭座4,該第二油管接頭座4具有一第二進油接口 41和一第二油道42,其中第二進油接口 41配接在第二油管接頭座4的下部,并且通過具有優異的柔順效果的軟管即油管411與前述的第一出油接口 32連接,第二油道42開設在第二油管接頭座4的內部,與前述的第二進油接口 41相通。出自第一出油接口 32的潤滑油經油管411進入第二進油接口 41,經第二油道42引出。在本實施例中,除了伴隨于第二油管接頭座4即設置有第二油管接頭座4的那個連桿軸承蓋22上多出一條第三油道221外,一對連桿軸承蓋22的其余結構均相同。前述的開設于連桿軸承蓋22上的第三油道221朝向第二油管接頭座4的一端構成有一油孔2211,該油孔2211與前述的第二油道42相對應并且相通,而第三油道221朝向連桿軸承21的一端與泄油腔2212相通,該泄油腔2212位于或稱構成于連桿軸承蓋22上,并且該泄油腔2212與軸承油腔222相通,而軸承油腔222通過連桿軸承蓋22上的螺紋區域(圖2示)的漏油隙道223與漏油腔224相通,而漏油腔224位于主軸密封蓋12與連桿軸承蓋22之間。由圖I所示,主軸密封蓋12在套置于主軸I上后通過第五螺釘121與連桿軸承蓋22固定。前述的漏油腔224與開設在連桿軸承蓋22上的漏油道225相通。為了收集出自漏油道225的潤滑油,因此本實用新型在一對連桿軸承蓋22上并且在對應于漏油道225的位置配設有一甩油裝置5。優選而非絕對限于的甩油裝置5包括一對甩油支腳51和一對甩油帽52,一對甩油支腳51中的其中一個甩油支腳51用第六螺釘512與一對連桿軸承蓋22中的其中一個連桿軸承蓋22固定,而一對甩油支腳51中的另一個甩油支腳51同樣用相應的第六螺釘512與一對連桿軸承蓋22中的另一個連桿軸承蓋22固定。一對甩油支腳51各具有(開設有)一甩油道511,甩油道511與前述的漏油道225相對應并且相通。一對甩油帽52中的其中一個甩油帽52固定在一對甩油支腳51中的其中一個甩油支腳51的末端,而一對甩油帽52中的另一個甩油帽52固定在一對甩油支腳51中的另一個甩油支腳51的末端。各甩油帽52與前述的甩油道511相通,均呈喇叭狀,并且彼此對應,即喇叭口相對應。為了收集甩油裝置5甩出的潤滑油,藉以避免污染,因此在針刺機的機架7上(圖3示)并且在對應于甩油裝置5的位置固定有一集油箱6,并且在集油箱6上設置有一擋油板61,該擋油板61位于一對甩油支腳51之間,并且與一對甩油帽52相對應,出自甩油帽52的潤滑油遭到擋油板61的阻擋并且自擋油板61流落至集油箱6的底部。由于進入集油箱6內的油液的量極其有限,加上自然蒸發因素,因此通常情況下無需為集油箱6配設引出油管,但是如果為集油箱6配設一引出油管,則也是可取的。請參見圖3并且繼續結合圖I和圖2,在針刺機處于工作狀態下,由動力傳動機構帶動主軸I旋轉,由偏心凸輪11帶動配有連桿軸承21的連桿2上下運動,由連桿2的運動而使針床8上下運動,由設在針床8上的并且布置有刺針的針板的上下運動而使刺針對無紡織纖維進行纏結性針刺。每當經過一個或半個工班(一個工班通常為八小時)后,可由本實用新型的連桿軸承潤滑機構對連桿軸承22提供一次潤滑油。具體是與第一進油接口31管路連接的油泵工作,潤滑油進入第一油道33,自第一出油接口 32引出,依次途經油管411、進油接口 41、第二油道42、油孔2211、第三油道221和泄油腔2212進入軸承油腔222,對連桿軸承21提供潤滑油,軸承油腔222內的潤滑油依次經漏油隙道223、漏油腔224和漏油道225進入甩油道511,直至由甩油帽52甩及集油箱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解決了業界長期以來期望解決而始終未能解決的技術方案,完成了發明任務,客觀地體現了申請人在上面的技術效果欄中所述的技術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針刺機的連桿軸承潤滑機構,所述的針刺機包括具有偏心凸輪(11)的主軸(I)和通過連桿軸承(21)而設在主軸(I)上的并且與偏心凸輪(11)相配合的連桿(2),其中在所述連桿軸承(21)的兩側各配設有一連桿軸承蓋(22),并且一對連桿軸承蓋(22)與連桿軸承(21)固定連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桿軸承潤滑機構包括固定在所述連桿 (2)上的一第一油管接頭座(3),該第一油管接頭座(3)具有一第一進油接口(31)和一第一出油接口(32),第一進、出油接口(31、32)之間由開設于第一油管接頭座(3)的內部的第一油道(33)相通;一固定在所述的一對連桿軸承蓋(22)中的任擇一個連桿軸承蓋(22)上的第二油管接頭座(4),該第二油管接頭座(4)具有一第二進油接口(41)和一第二油道(42),第二進油接口(41)通過油管(411)與所述的第一出油接口(32)連接,并且與第二油道(42)相通;開設在固定有所述第二油管接頭座(4)的連桿軸承蓋(22)上的一第三油道(221),該第三油道(221)朝向第二油管接頭座(4)的一端構成有一油孔(2211),該油孔(2211)與所述第二油道(42)相通,而第三油道(221)朝向所述連桿軸承(21)的一端構成有一泄油腔(2212),該泄油腔(2212)與軸承油腔(222)相通,軸承油腔(222)位于連桿軸承(21)與連桿軸承蓋(22)之間,并且該軸承油腔(222)經連桿軸承蓋(22)上的漏油隙道(223)與漏油腔(224)相通,漏油腔(224)位于主軸密封蓋(12)與連桿軸承蓋(22)之間,并且該漏油腔(224)與開設在連桿軸承蓋(22)上的漏油道(225)相通;一甩油裝置(5),該甩油裝置(5)在對應于所述的漏油道(225)的位置與所述的一對連桿軸承蓋(22)固定,并且與漏油道(225)相通;一用于對甩油裝置(5)蔽護的并且用于收集由甩油裝置(5)甩出的潤滑油的集油箱出),該集油箱(6)在對應于所述的甩油裝置(5)的位置與針刺機的機架(7)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針刺機的連桿軸承潤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桿(2)的下端具有一連桿銷軸頭(23),在該連桿銷軸頭(23)上配設有一連桿小軸夾緊螺釘(231),所述的第一油管接頭座(3)通過第一螺釘(34)固定在連桿銷軸頭(23)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針刺機的連桿軸承潤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管(411)為具有柔順性的非金屬軟管,所述的第一進油接口(31)與供油裝置管路連接,所述的供油裝置為油泵。
專利摘要一種針刺機的連桿軸承潤滑機構,屬于無紡織機械技術領域。針刺機包括具有偏心凸輪的主軸和設在主軸上的連桿,連桿軸承潤滑機構包括第一油管接頭座,具有第一進、出油接口;第二油管接頭座,具有第二進油接口和第二油道;開設在連桿軸承蓋上的第三油道,其一端構成有油孔、另一端構成有泄油腔,泄油腔與軸承油腔相通,軸承油腔位于連桿軸承與連桿軸承蓋之間,并且該軸承油腔與漏油腔相通,漏油腔位于主軸密封蓋與連桿軸承蓋之間,并且該漏油腔與漏油道相通;甩油裝置,與一對連桿軸承蓋固定,且與漏油道相通;集油箱,與針刺機的機架固定。優點減輕作業強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證針刺機的作業效率;潤滑油補充效果好,保障連接軸承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D04H18/02GK202579669SQ20122024204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8日
發明者王衛成, 王浦國, 倪佳麗 申請人:常熟市偉成非織造成套設備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