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織機的織造相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涉及織機的織造相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的發明。“織造相關裝置”,是指 具有用于織造功能的裝置,例如,可舉出行星齒輪式織邊裝置、捕緯邊經紗用的開口裝置、 緯紗剪刀等。
背景技術:
在織造之際,在織機上使用了附屬的各種各樣織造相關裝置,但在織機上作為能 在織幅方向調整位置地設置的織造相關裝置,可以舉例出,例如設在織機的給紗相反側的 行星齒輪式織邊裝置(以下,只稱為“行星織邊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一般,用于驅動行星織邊裝置的結構,是將上述行星織邊裝置,與以織機的主軸等 作為驅動源而被旋轉驅動的驅動軸,利用相對于上述驅動軸不能相對旋轉地安裝的旋轉傳 遞部件(皮帶輪、齒輪等),直接或間接地連接。此外,上述驅動軸,要想對應行星織邊裝置 的織幅方向的位置調整,至少要在其調整范圍沿織幅方向延伸。并且,上述旋轉傳遞部件, 是能沿軸向調整位置地被安裝在上述驅動軸上的結構。以下,參照圖6說明傳統的驅動行 星織邊裝置的驅動機構。圖6所示的,是以作為傳統技術的織造相關裝置的行星織邊裝置20及其驅動機構 的實例。在圖6中,左右方向相當于織幅方向,雖無圖示但在圖面上經紗橫列存在于行星織 邊裝置20的左側。因此,在圖面中左側是經紗橫列側,右側是反經紗橫列側圖示的行星織邊裝置20,具有作為圓盤狀的支撐體的行星輪架齒輪21,行星輪架 齒輪21,能旋轉地被固定在本體托座25上的軸24所支撐。在行星輪架齒輪21上,在與其 旋轉中心點對稱的位置,能旋轉地安裝了保持了邊紗筒管22的一對筒管支架23。在與筒管 支架23 —體成型的支架軸23a上固定了行星齒輪26,行星齒輪26通過惰輪27與形成于軸 24上的恒星齒輪28嚙合。根據以上的結構,當行星輪架齒輪21轉動時,筒管支架23 (邊 紗筒管22),一邊繞恒星齒輪28公轉一邊自轉,將從邊紗筒管22引出來的無圖示的邊紗打 絞,形成絞邊。行星織邊裝置20的行星輪架齒輪21,通過作為上述旋轉傳遞部件的驅動齒輪66 與作為上述驅動軸的光杠52連結,織機主軸的驅動力通過光杠52、驅動齒輪66向行星輪架 齒輪21傳遞,并驅動行星織邊裝置20。若更詳細地說明,則是行星織邊裝置20及作為驅動行星織邊裝置20的上述驅動 軸的光杠52,被支撐在架設于左右的織機框架(以下,只稱「框架」)之間的梁61上。此外, 在圖6中,只表示了右側(反給紗側)的框架60,省略了左側(給紗側)的框架。在上述的梁61上,固定了用于能在織幅方向調整位置地安裝行星織邊裝置20的 滑軌62,在滑軌62兩端部的上面設立了用于支撐光杠52的軸承架63a、63b。光杠52,分別在其兩端部,通過軸承64a、64b能旋轉地被上述軸承架63a、63b所支 撐。光杠52上的框架60側(圖面右側)的端部,貫通軸承架63a,從軸承架63a凸出于框 架60側。此外,框架60側的支撐軸承架63a,為了確保行星織邊裝置20的移動區域,設在接近框架60的位置。 框架60內是空心的,在框架60內,設有用于旋轉驅動光杠52的中間軸53。中間 軸53,通過軸承65a、65b能靈活旋轉地被支撐在框架60的兩側壁上,且其經紗橫列側(行 星織邊裝置側)的端部以從框架60凸出方式進行設置。 在框架60內,在中間軸53上,不能相對旋轉地安裝了作為驅動傳遞部件的驅動齒 輪54,利用包含該驅動齒輪54的無圖示的齒輪系從無圖示的織機主軸向中間軸53傳遞驅動。然后,將從支撐軸承架63a凸出出來的光杠52的框架60側的端部,與從框架60 凸出出來的中間軸53的經紗橫列側的端部用連軸節67連結,成為光杠52和中間軸53 — 體旋轉的構造。在光杠52上,除了光杠52以外還不能相對轉動地安裝了能沿織幅方向調整位置 的驅動齒輪66,并與行星織邊裝置20的行星輪架齒輪21嚙合。根據以上的結構,從無圖示 的織機的主軸向行星織邊裝置20傳遞驅動力。此外,由于能將行星織邊裝置20及驅動齒 輪66沿織幅方向調整位置,所以能對應不同織幅的織造。根據以上說明的結構,存在以下的問題。光杠52,其至少延伸于行星織邊裝置20的上述位置調整范圍,是軸向長的部件。 因此,由于支撐光杠52的兩端部的各個軸承架63a、63b,在織幅方向被分離設置,所以在光 杠52上,容易發生伴隨織機運動的振動。此外,在將支撐軸承架63a、63b安裝在滑軌62之際,使兩支撐軸承架63a、63b的 插入光杠52的通孔的軸心(軸承64a、64b的軸心)處于完全一致的狀態非常困難,多數的 場合是因組裝誤差而兩者的軸心處于偏移的狀態。因兩者的軸心偏移,被組裝在支撐軸承 架63a、63b上的光杠52,與中間軸53,處于其連結部側的軸心位置及軸心的延伸方向相互 不一致的狀態(發生軸心偏移的狀態)。假如,即使以可以與中間軸53的軸心位置一致的狀態組裝的話,也會因織機運動 中的梁61的振動、或伴隨該振動的光杠52撓曲等,兩者間也難避免發生偏移。在傳統的裝置中,應當吸收光杠52與中間軸53的軸心的偏移,在光杠52與中間 軸53的連結上,使用十字頭接頭或通過彈性體將軸連結的聯軸器67。但是,隨著織機的高速化,當光杠52以高速旋轉時,梁61的振動、或伴隨該振動的 光杠52的撓曲等增大,會激增在光杠52與中間軸53的連結部的軸心位置的變化,加大賦 予連軸節67的負荷。結果是,產生隨著織機的高速化而頻頻發生連軸節67損壞的問題。此外,假設考慮到,在連結部處使光杠52與中間軸53的軸心處于一致的狀態下, 將兩者用剛體整體連結使其不能產生軸心偏移的狀況(也包括將兩者用單一的部件整體 成型的狀況)。此時,不會產生軸心偏移,但能使上述的軸心發生偏移的作用于光杠52的 力,會在夾持連結部的支撐部(框架60側的支撐軸承架63a及框架60的軸承65b)之間作 用使軸撓曲的力。但是,如上述所述,由于框架60側的支撐軸承架63a必須設在接近框架60的位置 的關系,所以不得不縮短上述支撐部間的距離。因此,在上述支撐部間不會發生軸的撓曲, 并且,由于是用剛體連結的所以使軸撓曲的力也無處可逃。因此,該力直接作用于兩支撐部 的軸承64a、64b,有使軸承64a、64b損壞的可能。
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特開號公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防止由于驅動織造相關裝置的驅動軸的振動或撓曲導致的支 撐上述驅動軸的軸支撐部件的損壞(軸承、聯軸節等),從而提供一種耐久性優越的織造相 關裝置的驅動機構。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驅動織機上可沿織幅方向調整位置地設置的織造相 關裝置(30、70)的驅動機構(1)具有以下的構造。S卩,本發明的織造相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1),具有使上述織造相關裝置(30、 70)的被驅動部件(31、71)的旋轉軸線與軸心位置不同并沿織幅方向延伸第1驅動軸(2)、 與上述第1驅動軸(2)不能相對旋轉地連結并能旋轉地被支撐于上述織機的框架(10)的 第2驅動軸(3)、被不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第2驅動軸(3)上,并被配置在上述框架(10)的 織幅方向上的比經紗橫列側的側壁(10b)更靠反經紗橫列側的旋轉傳遞部件(4)。并且,上 述第1驅動軸(2)的反經紗橫列側的端部(2a),穿過形成于上述第2驅動軸(3)上的通孔 (3b),比上述旋轉傳遞部件(4)更靠近反經紗橫列側,并由上述織機的框架(10)所支撐。在此,“織造相關裝置”,如前所述是指例如,行星齒輪式織邊裝置、捕緯邊經紗用 的開口裝置、緯紗剪刀等。“被驅動部件”,是指例如,行星齒輪式織邊裝置的行星輪架、捕緯 邊經紗用的開口裝置的擺動桿、緯紗剪刀的刀具等。“旋轉傳遞部件”,是指例如,齒輪、皮帶 輪、鏈輪等。此外,在本發明的織造相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中,也可以將上述第1驅動軸(2)作 為單獨的部件形成。此外,也可以將對上述第1驅動軸(2)的反經紗橫列側的端部(2a)的上述框架 (10)的支撐位置,設置成比上述框架(10)的織幅方向上的反經紗橫列側的側壁(10a)更靠 近反經紗橫列側。并且,也可以將上述第1驅動軸(2)的反經紗橫列側的端部(2a)和上述第2驅 動軸(3)的反經紗橫列側的端部(3a),在比上述旋轉傳遞部件(4)更靠近反經紗橫列側不 能相對旋轉地連結,以便上述第1驅動軸(2)通過上述第2驅動軸(3)被支撐在上述框架 (10)上。此外,也可以使上述第2驅動軸(3)通孔(3a)比上述第1驅動軸(2)的軸徑大, 并也可以只在上述反經紗橫列側的端部(2a、3a)連結上述第1驅動軸(2)和上述第2驅動 軸(3)。發明效果如上所述,驅動能沿織幅方向調整位置的織造相關裝置的驅動軸,是橫跨織造相 關裝置的位置調整范圍延伸的長的部件。并且一般是,上述驅動軸,是在其兩端,即經紗橫 列側的一端、和框架側的另一端被支撐,還在兩端部間的1個以上的位置(中間位置)也被 支撐。作為在兩端部間的中間位置支撐驅動軸的部件,例如,有設在織造相關裝置上的軸 承、或圖6所示的軸承支撐架(63a)等。根據本發明的織造相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可以使第1驅動軸(2)的框架側端部的支撐位置,與上述中間位置上的支撐位置分開。S卩,能夠將第1驅動軸(2)的框架(10)側端部(2a)的支撐位置,設置成從框架 (10)的經紗橫列側的側壁(10b)向反經紗橫列側離開的位置,能夠使第1驅動軸(2)的框 架(10)側端部(2a)的支撐位置,與上述中間位置上的支撐位置離開。因此,即使如上述的傳統技術所述,在框架(10)側端部(2a)與上述中間位置之間 對第1驅動軸(2)作用使其撓曲的力時,由于框架(10)側端部(2a)與上述中間位置的兩 支撐位置是分開的,所以在其間第1驅動軸(2)成為能撓曲的部件。因此,由于該力因軸的撓曲而被吸收,減小了施加于支撐第1驅動軸⑵的軸承上 的負荷,可以盡可能地防止上述軸承的損壞。此外,即使如上述的傳統技術所述地,第1驅動軸(2),是用聯軸器將框架側的軸 部、經紗橫列側的軸部連結的結構時,由于上述的理由減小了施加于聯軸器上的負荷,所以 能防止聯軸器的損壞。而且,若上述聯軸器是十字頭接頭等能吸收位移的聯軸器,則施加于支撐第1驅 動軸(2)的軸承上的負荷變的更小,可以進一步提高防止上述軸承的損壞的效果。此外,即使上述聯軸器是剛體的聯軸器(固定聯軸器)時,由于在框架(10)側端 部(2a)的支撐位置、與上述中間位置上的支撐位置之間第1驅動軸(2)受到撓曲,所以可 以防止使軸撓曲的力直接作用于支撐第1驅動軸(2)的軸承上,可以盡可能地防止上述軸 承的損壞。若用單一的部件形成第1驅動軸(2),其與連結了兩個軸部件而形成第1驅動軸 (2)的結構相比,可以簡化結構。利用將第1驅動軸(2)的框架(10)側端部(2a)的支撐位置,比框架(10)的反經 紗橫列側的側壁(10a)更靠近反經紗橫列側,可以進一步擴大第1驅動軸(2)的框架(10) 側端部(2a)的支撐位置、與上述中間位置上的支撐位置之間的距離,能更進一步提高上述 的效果。若使形成于第2驅動軸⑶上的通孔(3a)的內徑,比第1驅動軸⑵的大,并將 第1驅動軸(2)和第2驅動軸(3)只在反紗橫列側的端部連結,則可以將驅動機構的結構 做的緊湊,并且在第2驅動軸(3)上的通孔(3a)內第1驅動軸(2)能撓曲,所以可以獲得 與上述相同的效果。而且,當第1驅動軸(2)撓曲時可以減小或沒有作用于第2驅動軸(3) 上的彎曲力矩,可以減輕施加于支撐第2驅動軸(3)的軸承的負荷,防止軸承損壞。
圖1是本發明的織機的織造相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及表示其周邊的局部剖面平 面圖。圖2是本發明的織機的織造相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上的第1驅動軸和第2驅動軸 的連結部分的詳細剖面圖。圖3是作為織造相關裝置的行星織邊裝置的剖視圖。圖4是表示本實施例其他實施例的局部剖面平面圖。圖5是圖4的A-A剖視圖。圖6是傳統技術的織造相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及表示其周邊的局部剖主視圖。
符號說明1-織機的織造相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2-光杠,2a-端部,2b-端部,3_第2驅動 軸,3a-端部,3b-通孔,3c-軸部,3d-固定部,4-驅動齒輪,10-框架,10a-側壁,10b-側壁, 10c-通孔,10d-齒輪箱,10e-臺部,11-梁,12-滑軌,13-支撐架,14-軸承,15-襯套,16a_對 開緊固部件,16b-對開緊固部件,17a-軸承,17b-軸承,18a-油封,18b_油封,19a_齒輪, 19b-齒輪,19c-齒輪,20-行星織邊裝置,21-行星輪架齒輪,22-邊紗筒管,23-筒管支架, 23a-支架軸,24-軸,25-本體托座,26-行星齒輪,27-中間齒輪,28-恒星齒輪,30-行星織 邊裝置,31-行星輪架,32-邊紗筒管,33-筒管支架,33a-支架軸,34-皮帶,35-本體托座, 36-行星輪架軸,37-軸承,38-滑動軸承,40-軸承保持架,40a_恒星齒輪,41a_原動皮帶 輪,41b-從動皮帶輪,41c-螺栓,42-行星齒輪,43-中間齒輪,44-軸承,52-光杠,53-中間 軸,54-驅動齒輪,60-框架,61-梁,62-滑軌,63a-支撐架,63b_支撐架,64a_軸承,64b_軸 承,65a-軸承,65b-軸承,66-驅動齒輪,67-聯軸器,70-捕緯邊經紗用的開口裝置,71-擺 動桿,71a-擺動桿支架,71b-擺動桿支架,72-擺動杠桿,73-連杠,74-軸承,75-本體托座, 76a-杠桿軸,76b-杠桿軸,77-偏心軸套,78-滑動軸承,79-對開緊固部件,80-捕緯邊經 紗,81a-擺動桿,81b-擺動桿,81c-擺動桿,81d-擺動桿,82a_捕緯邊經紗導紗器,82b-捕 緯邊經紗導紗器,82c-捕緯邊經紗導紗器,82d-捕緯邊經紗導紗器,83-銷子,90-經紗橫 列,91-緯紗,92-緯紗剪刀,93-織物。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表示的是本發明的織機的織造相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1的一個實施例,在本 發明中所謂的“織造相關裝置”以行星織邊裝置30為例。此外,圖1,是從上方看見左右的 框架當中,右側的框架10的周邊的圖,圖面的左右方向相當于織幅方向。并且,雖然無圖示 但在圖面上的行星織邊裝置30的左側存在經紗橫列,圖紙左側是經紗橫列側,圖紙右側是 反經紗橫列側。行星織邊裝置30 (大部分是用虛線表示的。),其被設置在沿框架10的內 側(經紗橫列側)在織機上能沿織幅方向調整位置。以下,說明圖示的實施例。圖示的織造相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1,作為主要部件,其具有驅動行星織邊裝置 30的光杠2、被無圖示的織機主軸驅動的第2驅動軸3,光杠2,被穿過形成于第2驅動軸3 上的通孔3b,在其反經紗橫列側的端部2a,與第2驅動軸3不能相對旋轉地連結。通過齒 輪系(驅動齒輪4、齒輪19a、齒輪19b、齒輪19c)從無圖示的織機主軸對第2驅動軸3傳 遞驅動。另一方面,光杠2,與行星織邊裝置30的行星輪架31 (支撐輪架)被用皮帶34連 結,織機主軸的旋轉能通過第2驅動軸3、光杠2向行星織邊裝置30傳遞。此外,本實施例中的光杠2、驅動齒輪4、行星輪架31,其分別相當于本發明中的 “第1驅動軸”、“旋轉傳遞部件”、“被驅動部件”。以下更詳細地說明圖示的織造相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1。在架設于左右框架之間 的梁11上,固定了滑軌12。在滑軌12上能沿織機的織幅方向調整位置地安裝了行星織邊 裝置30的本體托座35。并且,在圖1中,只表示了右側(反給紗側)的框架10,省略了左 側(給紗側)的框架。框架10,是空心的構造,具有反經紗橫列側的側壁10a、及經紗橫列 側的側壁10b。側壁10a,具有收納了上述齒輪系的一部分的齒輪箱10d的功能。光杠2,被形成為一體成型的單獨的軸部件,并沿織幅方向延伸。如上述圖6所示的傳統技術的光杠52是在靠框架60內側與中間軸53連結的,與其相比本實施例的光杠2, 具有穿過框架10的長度,并在框架10的外側(反經紗橫列側)與第2驅動軸3連結。此外,光杠2,使在行星織邊裝置30上的行星輪架31的旋轉軸線與軸心位置不同 并沿織幅方向延伸。并且,即使行星織邊裝置30沿織幅方向移動光杠2本身也不沿織幅方 向移動。即,如上述專利文獻1所示,織造相關裝置的軸心,與驅動軸的軸心一致,且本發明 不包含織造相關裝置與驅動軸整體地沿織幅方向移動型的驅動機構。光杠2的經紗橫列側的端部2b,其通過襯套15能旋轉地被設立于滑軌12上的支 撐架13的軸承14支撐,在光杠2的端部2b,安裝了固定用的對開緊固部件16a。另一方 面,光杠2的反經紗橫列側,穿過框架10的側壁10b、側壁10a,在反經紗橫列側的端部2a, 不能相對旋轉地與第2驅動軸3連結。并且,光杠2,在兩端部2a、2b之間的位置(中間位置),通過滑動軸承38被支撐 在行星織邊裝置30的本體托座35上。因此,光杠2,其經紗橫列側的端部2b被支撐架13 所支撐,并且反經紗橫列側的端部2a通過第2驅動軸3被框架10所支撐,還利用行星織邊 裝置30的本體托座35支撐其中間部,其在軸上的3點被支撐。此外,光杠2的中間部上的 支撐位置,與行星織邊裝置30的位置調整一起沿織幅方向變化。在圖1中,表示行星織邊 裝置30最靠近框架10側的狀態,光杠2的中間部上的支撐位置也位于接近框架10的側壁 10b的位置。并且,形成于光杠2貫通的側壁10b上的通孔10c,比光杠2的軸徑大,光杠2沒有 被側壁10b支撐。而且,沒設圖6所示的傳統技術中存在的框架10側的支撐架。第2驅動軸3 (相當于圖6所示的傳統技術的中間軸53。),是短的空心軸部件,并 被框架10的反經紗橫列側的側壁10a所支撐。若更詳細說明,則是框架10的反經紗橫列側的側壁10a,具有收納了齒輪系(驅 動齒輪4、齒輪19c)等的齒輪箱10d、安裝齒輪箱10d的臺部10e,第2驅動軸3,通過軸承 17a、17b能靈活旋轉地被支撐在齒輪箱10d的織幅方向上的兩側壁上。在第2驅動軸3上,不能相對旋轉地安裝了作為本發明中的“旋轉傳遞部件”的驅 動齒輪4。驅動齒輪4,被配置在行星織邊裝置30的調整范圍的外側,S卩,織幅方向上的經紗 橫列側的側壁10b的反紗橫列側,以便不妨礙行星織邊裝置30的織幅方向上的位置調整。驅動齒輪4,通過多個齒輪(齒輪19a、齒輪19b、齒輪19c)等構成的齒輪系與無圖 示的織機的主軸連結。因此,驅動齒輪4(第2驅動軸3),相對于主軸以1/2的轉速被旋轉 驅動。此外,“旋轉傳遞部件”,不局限于上述的驅動齒輪4,也可以是皮帶輪或鏈輪等。例 如,如上所述,也不局限于是利用齒輪系從織機的主軸向第2驅動軸3傳遞驅動的結構,也 可以利用皮帶等從織機的主軸向第2驅動軸3傳遞驅動的結構。并且,驅動源不局限于織 機的主軸,也可以是專用的馬達等。如圖2所示,光杠2的反經紗橫列側的端部2a、和第2驅動軸3的反經紗橫列側的 端部3a,是在驅動齒輪4的靠反經紗橫列側被不能相對旋轉地連結。即,光杠2,在驅動齒 輪4的靠反經紗橫列側通過第2驅動軸3被框架10 (的側壁10a)支撐。若更詳細地說明,則是第2驅動軸,具有驅動齒輪4、由軸承17a,17b,油封18a、 18b組裝成的軸部3c、形成于反經紗橫列側的端部3a上的固定部3d。在軸部3c上,形成了比光杠2的軸徑大的通孔3b,在該通孔3b中穿過光杠2。光杠2,延伸到驅動齒輪4的靠反 經紗橫列側。固定部3d,被形成薄壁狀,固定部3d的內徑,與光杠2的軸徑大致相同。在固定部 3d中,嵌入了光杠2的端部2a,利用對開緊固部件16a夾緊固定部3d的外圓周面,以便將 光杠2、和第2驅動軸3,不能相對旋轉地固定在固定部3d,光杠2和第2驅動軸3整體地旋轉。第2驅動軸3,如上所述,被框架10的側壁10a (齒輪箱10d)支撐。因此,光杠2 的反經紗橫列側的端部2a,在驅動齒輪4的反經紗橫列側的固定部3d的位置,處于通過第 2驅動軸3被框架10支撐的狀態。此外,由于第2驅動軸3的通孔3b比光杠2的軸徑大,光杠2是以與第2驅動軸 3的軸部3c的通孔3b有間隙的狀態被插入的,所以其在第2驅動軸3的軸部3c沒有被支撐。S卩,光杠2,其框架10側的端部2a,只在框架10的反經紗橫列側且驅動齒輪4的 反經紗橫列側通過第2驅動軸3被支撐。因此,如圖1所示,隨著織幅調整,即使行星織邊裝置30被配置在靠近框架10的 位置,也能使光杠2的框架10側的端部2a上的支撐位置(固定部3d)、與中間部支撐位置 (滑動軸承38)離開框架10的寬度以上的距離。由于將框架10側的端部2a上的支撐位置(固定部3d)、與中間部支撐位置(滑動 軸承38)離開,所以當在端部2a上的支撐位置(固定部3d)、與中間部的支撐位置(滑動軸 承38)之間作用了使光杠2撓曲的力時,在兩支撐位置之間光杠2得以撓曲。因此,由于使光杠2撓曲的力被光杠2的撓曲吸收,所以施加于支撐光杠2的軸承 17a、17b的負荷變小了,能盡可能地防止軸承17a、17b的損壞。并且,與第2驅動軸的軸部3c、固定部3d的連接部分,最好具有在光杠2撓曲的時 候不發生應力集中的形狀。圖3所示是,放大了的作為圖1所示的實施例的織造相關裝置的行星織邊裝置30。 以下,參照圖3概略地說明行星織邊裝置30。行星織邊裝置30,如上所述,是利用本體托座 35能沿織機的織幅方向調整位置地,被支撐在織機的梁11 (滑軌12)上。在本體托座35上固定了軸承保持架40,軸承保持架40,通過軸承37能旋轉地支 撐著行星輪架軸36。在行星輪架軸36的一端,不能相對行星輪架軸36旋轉地安裝了本發 明中所謂「被驅動部件」的圓盤狀的行星輪架31,在行星輪架軸36的另一端,不能相對行 星輪架軸36旋轉地安裝了從動皮帶輪41b。S卩,行星輪架31、行星輪架軸36、動皮帶輪41b 成為一體并旋轉運動。從不能相對旋轉地安裝在光杠2上的原動皮帶輪41a通過皮帶34,對從動皮帶輪 41b傳遞織機的主軸的驅動。并且,如上所述,光杠2,由被安裝在本體托座35上滑動軸承 38所支撐,在行星織邊裝置30的位置調整時,支撐位置沿光杠2的軸向變化。此外,原動皮 帶輪41a,被用對開緊固部件固定于光杠2上,若松開螺栓41c則能容易地在于光杠2上沿 軸向調整位置。在行星輪架31上,在對行星輪架31的旋轉中心點對稱的位置能旋轉地安裝了保 持了邊紗筒管32的一對筒管支架33。筒管支架33,具有與筒管支架33 —體的支架軸33a,行星輪架31,通過軸承44能旋轉地支撐支架軸33a,以此能旋轉地支撐筒管支架33。在支架軸33a的前端,不能相對旋轉地安裝了行星齒輪42。行星齒輪42,通過中間 齒輪43與形成于軸承保持架40的外圓周面的恒星齒輪40a嚙合。根據以上的結構,當行 星輪架31 (行星輪架軸36)旋轉時,一對筒管支架33 (邊紗筒管32),一邊繞恒星齒輪40a 的周圍公轉一邊自轉,將從邊紗筒管32引出的邊紗加捻,形成絞邊。此外,在圖3中,一對 的行星齒輪42、中間齒輪43中,只分別圖示了一方。以下,說明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圖4是,本發明的織造相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1 中,以在本發明中的“織造相關裝置”作為捕緯邊經紗用的開口裝置70的實例。捕緯邊經 紗用的開口裝置70,是為了防止被投緯的緯紗91松弛而對把持緯紗91的端部的多根捕緯 邊經紗80給予開口運動的裝置。此外,圖4是,左右框架之中,從上方看右側框架10的周邊的圖,圖紙的左右方向 相當于織幅方向。捕緯邊經紗用的開口裝置70以外的驅動機構及框架相關部件,與圖1所 示的實施例幾乎相同,所以添加了與圖1相同的符號,并省略說明。在本實施例中,光杠2,其經紗橫列側的端部2b也被支撐架13支撐,并且反經紗 橫列側的端部2a通過第2驅動軸3被框架10所支撐,并且其中間部由捕緯邊經紗用的開 口裝置70的本體托座75支撐,所以其在軸上的3點被支撐。此外,其是即使隨著織幅調整 捕緯邊經紗用的開口裝置70被配置在接近框架10的位置,光杠2的端部2a上的支撐位置 (固定部3d),與中間部的支撐位置(捕緯邊經紗用的開口裝置70的滑動軸承78)也能離 開的結構。根據如此的結構,當在端部2a上的支撐位置(固定部3d),與中間部的支撐位置 (滑動軸承78)之間作用了使光杠2撓曲的力時,光杠2在兩支撐位置之間可以撓曲,使光 杠2撓曲的力因光杠2的撓曲而被吸收。因此,施加于支撐光杠2的軸承17a、17b上的負 荷小,能盡可能地防止軸承17a、17b的損壞。以下,說明圖示的實施例。捕緯邊經紗用的開口裝置70,具有支撐捕緯邊經紗用的開口裝置70的本體托座 75、使捕緯邊經紗80上下分開并開口的擺動桿71、將光杠2的旋轉向擺動桿71傳遞的擺動 杠桿72為主的部件。擺動桿71,相當于本發明的“被驅動部件”。本體托座75,通過滑軌12被安裝在架設于左右框架之間的梁11上,捕緯邊經紗用 的開口裝置70,在梁11上,能沿織機的織幅方向調整位置。此外,用虛現表示本體托座75 的大部分。本體托座75,也有時兼作行星織邊裝置30的本體托座35。在本體托座75上,能擺動地安裝了擺動桿71。并且,本體托座75,通過滑動軸承 78支撐著光杠2的中間部。如圖5所示,擺動桿71,具有上下一對的擺動桿支架71a、71b,被安裝在擺動桿 支架71a上的擺動桿81a、81c,被安裝在擺動桿支架71b上的擺動桿81b、81d。擺動桿支架 71a、71b,分別利用杠桿軸76a、76b,能擺動地被安裝在本體托座75上。此外,利用連杠73 連結了擺動桿支架71a和擺動桿支架71b。在擺動桿81a、81b、81c、81d的前端,分別設有引 導捕緯邊經紗80的孔狀的捕緯邊經紗導紗器82a、82b、82c、82d,并穿過從無圖示的給紗體 引出來的捕緯邊經紗80。擺動杠桿72的一端,通過軸承74、偏心軸套77與光杠2連結。偏心軸套77,如圖 4所示,被對開緊固部件79不能相對旋轉地安裝在光杠2上。此外,利用將對開緊固部件79的螺栓松開,偏心軸套77能容易地沿軸向在光杠2上調整位置。另一方面,如圖5所示,擺動杠桿72的另一端,利用銷子83與擺動桿支架71b連 結。因此,擺動桿支架71b、擺動杠桿72、偏心軸套77構成杠桿曲柄機構。即,一旦光杠2 旋轉,則作為曲柄的偏心軸套77旋轉,作為杠桿的擺動桿支架71b以杠桿軸76b為中心進 行往復擺動運動。如上所述,由于擺動桿支架71b和擺動桿支架71a被連杠73連結,所以 擺動桿71整體進行開閉運動。此外,在圖5中,用實線表示擺動桿71關閉時的狀態,用虛 線表示擺動桿71打開時的狀態。捕緯邊經紗用的開口裝置70,利用擺動桿71的開閉運動,使捕緯邊經紗開口、閉 口,并且使捕緯邊經紗導紗器82a、82c和捕緯邊經紗導紗器82b、82d的上下位置關系反轉 并使捕緯邊經紗80交叉,用捕緯邊經紗80夾住緯紗91以把持緯紗91。若參照圖4說明,則是被投緯在經紗橫列90及捕緯邊經紗80的形成的開口上的 緯紗91,利用擺動桿71的開閉運動在捕緯邊經紗80上把持其端部。緯紗91的端部,以被 捕緯邊經紗80把持的狀態被緯紗剪刀92切斷,并從織物93分離。在以上的說明中,作為本發明的“織造相關裝置”舉出了行星織邊裝置30及捕緯 邊經紗用的開口裝置70,并表示了本發明適用于驅動它們的驅動機構的實施例,但“織造相 關裝置”不局限于此,本發明也可以適用于緯紗剪刀的驅動機構等。此外,權利要求中的“旋轉傳遞部件”(驅動齒輪4)的織幅方向的位置,不局限于 如上述實施例所述的設在框架10的反經紗橫列側的側壁IOa附近,例如,若是在框架10的 經紗橫列側的側壁IOb的反經紗橫列側的話,也可以比上述實施例的設置更靠近經紗橫列 側地配置。第1驅動軸,不局限于如上述實施例的光杠2的用單一的軸部件形成的部件,也可 以是將兩個軸部件在織造相關裝置的位置調整范圍外連結而構成的部件。此外,在該場合 下,也可以將兩個軸部件的連結,用如傳統技術所記載的允許軸心變位的聯軸器(十字頭 聯軸器、通過彈性體連結軸的聯軸器等)連結。并且,也可以與圖6所示的傳統技術一樣, 在滑軌上的框架側端部具備支撐架(63a),利用該支撐架支撐第1驅動軸的中間部。此時, 可以使支撐第1驅動軸的中間位置的支撐架,與第1驅動軸的框架側端部的支撐位置離開, 可以獲得本發明的效果。但是,此時或者在設了上述聯軸器時,在框架10的內側必須在織 造相關裝置的位置調整范圍外確保支撐架或聯軸器的設置區域,因此上述實施例的方法較 好。第2驅動軸,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的短軸,也可以與傳統技術一樣,是橫跨框架的 側壁之間延伸的軸。在以上的說明中,織機的左右框架當中,說明了設于右框架10上的織機的織造相 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1,但也可以在無圖示的左側的框架上同樣地設置織機的織造相關裝 置用的驅動機構1。此時,織機的織造相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1,是將圖1、圖4所示的結構 的左右反轉的結構。
權利要求
一種織機的織造相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1),其包含一種用于驅動在織機上可沿織幅方向調整位置地設置的織造相關裝置(30、70)的第1驅動軸(2),該第1驅動軸(2)使上述織造相關裝置(30、70)上的被驅動部件(31、71)的旋轉軸線與軸心位置不同并沿織幅方向延伸;與上述第1驅動軸(2)不能相對旋轉地連結并且可旋轉地被上述織機框架(10)支撐的第2驅動軸(3);不能相對旋轉地被安裝在上述第2驅動軸(3)上的旋轉傳遞部件(4),該旋轉傳遞部件(4)是被配置在比上述框架(10)的織幅方向上的經紗橫列側的側壁(10b)更向反經紗橫列側,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驅動軸(2)的反經紗橫列側的端部(2a),穿過形成于上述第2驅動軸(3)上的通孔(3b),在比上述旋轉傳遞部件(4)更靠近反經紗橫列側被上述織機的框架(10)所支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機的織造相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1),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驅動軸(2),由單一的部件形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織機的織造相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1),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驅動軸(2)的反經紗橫列側的端部(2a)的支撐位置,是比上述框架(10)的織幅方向的反經紗橫列側的側壁(10a)還靠近反經紗橫列側。
4.根據權利要求1 3任何一項所述的織機的織造相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1),其特 征在于上述第1驅動軸(2)的反經紗橫列側的端部(2a),在比上述旋轉傳遞部件(4)更靠近 反經紗橫列側不能相對旋轉地與上述第2驅動軸(3)的反經紗橫列側的端部(3a)連結, 上述第1驅動軸(2),通過上述第2驅動軸(3)被支撐在上述框架(10)上。
5.根據權利要求1 4任何一項所述的織機的織造相關裝置用的驅動機構(1),其特 征在于上述第2驅動軸(3)通孔(3a)的內徑,比上述第1驅動軸(2)的軸徑大,上述第1驅 動軸(2)和上述第2驅動軸(3)只在上述反經紗橫列側的端部(2a、3a)被連結。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驅動織機上可沿織幅方向調整位置地設置的織造相關裝置30、70的驅動機構1,其結構包含使上述織造相關裝置30、70上的被驅動部件31、71的旋轉軸線與軸心位置不同并沿織幅方向延伸的第1驅動軸2、與第1驅動軸2不能相對旋轉地連結并且能旋轉地被織機的框架10支撐的第2驅動軸3、不能相對旋轉地安裝于第2驅動軸3上并被配置在比框架10的織幅方向上的經紗橫列側的側壁10b更靠近反經紗橫列側的旋轉傳遞部件4,將第1驅動軸2的反經紗橫列側的端部2a穿過形成于第2驅動軸3的通孔3b,且端部2a在比旋轉傳遞部件4更靠近反經紗橫列側被框架10支撐。其目的在于防止因驅動織造相關裝置的驅動軸的撓曲而引起支撐驅動軸的軸支撐部件(軸承、聯軸器等)損壞。
文檔編號D03D51/02GK101858009SQ201010160020
公開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2日
發明者名木啟一, 森田佑治, 田村公一 申請人:津田駒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