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下肢體位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下肢體位墊。
【背景技術】
[0002]對于手術后、外傷、晚期癌癥、昏迷和癱瘓等長期臥床的病人,需要使用體位墊將下肢墊高,以促進病人下肢血液循環,避免出現血液不流暢、下肢麻木、腫脹。現有的體位墊大多采用棉枕,存在一些不足:使用過程中患者小腿處于受壓狀態,會影響小腿深靜脈回流,容易導致下肢深靜脈栓塞;棉枕與小腿之間緊密接觸不透氣,局部皮膚受汗液等刺激導致損害,容易產生壓瘡,增加患者痛苦;棉枕較柔軟,無法對下肢提供足夠的支撐,下肢容易從棉枕上滑落,導致體位墊失效,需要醫護人員及時發現并處理,加大了護理工作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透氣性好避免產生壓瘡、避免下肢深靜脈栓塞的多功能下肢體位墊。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下肢體位墊,包括墊體,所述墊體上設有用于支撐腳踝部位的前部氣囊和用于支撐大腿部位的后部氣囊,所述前部氣囊和后部氣囊均配設有充排氣口,前部氣囊和后部氣囊間隔布置。
[000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0006]所述前部氣囊和后部氣囊之間設有一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的高度小于所述前部氣囊和后部氣囊的高度。
[0007]所述前部氣囊的高度大于后部氣囊的高度。
[0008]所述前部氣囊和后部氣囊的中部均設有下凹部。
[0009]所述下凹部表面上設有多個間隔布置的突起。
[0010]所述突起呈半球形。
[0011]所述體位墊外部還套設有可更換墊套。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0013]1、在墊體上設置間隔布置的前部氣囊和后部氣囊,前部氣囊用于支撐腳踝部位,后部氣囊用于支撐大腿部位,前部氣囊和后部氣囊之間形成一段低凹部,可避免小腿受壓,有利于下肢血液循環,從而有效防止了下肢深靜脈栓塞,同時處于前部氣囊和后部氣囊之間的小腿部位空氣流通好,避免產生壓瘡;前部氣囊和后部氣囊本身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容易清洗,排氣之后空間占用少方便收藏;可以分別控制前部氣囊和后部氣囊的飽和程度,從而控制體位墊的軟硬程度和前后高度,適用于不同患者的下肢形狀及舒適度要求。
[0014]2.前部氣囊高度高于后部氣囊高度,使得體位墊自前往后整體呈斜坡狀,有利于增加患者的舒適度,有利于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避免出現手腳麻痹、腫脹等現象。
[0015]3、前部氣囊和后部氣囊的中部均設有下凹部,使得前部氣囊和后部氣囊形成中間低、左右兩側高的形狀,避免下肢從體位墊上滑落,尤其適用于下肢行動不便、下肢畸形的患者。
[0016]4、在下凹部的表面設置突起使得腳踝部位和氣囊之間、大腿部位與氣囊之間具有間隙,有利于空氣流通,保持皮膚干燥,可進一步避免下肢腳踝部位和大腿部位產生壓瘡;將突起設置為半球形,減少了突起對下肢的針刺感,提高了患者舒適度。
[0017]5、在體位墊外部套設墊套,方便體位墊浸染汗漬、血液后更換,保證外觀清潔,降低了更換成本。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下肢體位墊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的突起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各標號表示:1、墊體;2、前部氣囊;3、后部氣囊;4、充排氣口 ;5、下凹部;51、突起;6、連接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2]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多功能下肢體位墊,包括墊體1,墊體I上設有用于支撐腳踝部位的前部氣囊2和用于支撐大腿部位的后部氣囊3,前部氣囊2和后部氣囊3均配設有充排氣口 4,前部氣囊2和后部氣囊3間隔布置。在墊體I上設置間隔布置的前部氣囊2和后部氣囊3,前部氣囊2用于支撐腳踝部位,后部氣囊3用于支撐大腿部位,即前部氣囊2和后部氣囊3之間形成一段低凹部,可避免小腿受壓,有利于下肢血液循環,從而有效防止了下肢深靜脈栓塞,同時處于前部氣囊2和后部氣囊3之間的小腿部位空氣流通好,避免產生壓瘡;前部氣囊2和后部氣囊3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容易清洗,排氣之后空間占用少方便收藏;可以分別控制前部氣囊2和后部氣囊3充氣時的飽和程度,從而控制體位墊的軟硬程度和前后高度,適用于不同患者的下肢形狀,及不同患者的舒適度要求。
[0023]本實施例中,前部氣囊2和后部氣囊3之間設有一連接部6,連接部6的高度小于前部氣囊2和后部氣囊3的高度,使用時,可以使得小腿部位位于連接部6上方,避免小腿部位受壓,且有利于通風。
[0024]本實施例中,前部氣囊2高度高于后部氣囊3高度,使得體位墊自前往后整體呈斜坡狀,與下肢的生理特征相吻合,有利于增加患者的舒適度,有利于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避免出現手腳麻痹、腫脹等現象;
[0025]本實施例中,前部氣囊2和后部氣囊3的中部均設有下凹部5,使得前部氣囊2和后部氣囊3形成中間低、左右兩側高的形狀,避免下肢從體位墊上滑落,尤其適用于下肢行動不便、下肢畸形的患者。
[0026]本實施例中,下凹部5表面上設有多個間隔布置的突起51,使得腳踝部位和前部氣囊2之間、大腿部位與后部氣囊3之間具有間隙,有利于空氣流通,保持皮膚干燥,可進一步避免下肢腳踝部位和大腿部位產生壓瘡;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突起51呈半球形,減少了突起51對下肢的針刺感,提高了患者舒適度。
[0027]本實施例中,體位墊外部還套設有可更換墊套(圖中未示出),可更換墊套形狀與體位墊形狀相匹配,采用拉鏈或扣實現開合,方便體位墊浸染汗漬、血液后更換,保證外觀清潔。可更換墊套采用一次性材料,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量。
[0028]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的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多功能下肢體位墊,包括墊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墊體(I)上設有用于支撐腳踝部位的前部氣囊(2)和用于支撐大腿部位的后部氣囊(3),所述前部氣囊(2)和后部氣囊(3)均配設有充排氣口(4),所述前部氣囊(2)和后部氣囊(3)間隔布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下肢體位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氣囊(2)和后部氣囊(3)之間設有一連接部(6),所述連接部(6)的高度小于所述前部氣囊(2)和后部氣囊(3)的高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下肢體位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氣囊(2)的高度大于后部氣囊(3)的高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功能下肢體位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氣囊(2)和后部氣囊(3)的中部均設有下凹部(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下肢體位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部(5)表面上設有多個間隔布置的突起(5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下肢體位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51)呈半球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下肢體位墊,其特征在于:所述體位墊外部還套設有可更換墊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下肢體位墊,包括墊體,所述墊體上設有用于支撐腳踝部位的前部氣囊和用于支撐大腿部位的后部氣囊,所述前部氣囊和后部氣囊均配設有充排氣口,所述前部氣囊和后部氣囊間隔布置。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透氣性好避免產生壓瘡、避免下肢深靜脈栓塞等優點。
【IPC分類】A61G7-057, A61G7-075
【公開號】CN204581798
【申請號】CN201520101316
【發明人】夏艷珊, 彭伶俐, 杜威, 楊佳琪, 王金
【申請人】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公開日】2015年8月26日
【申請日】2015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