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包括床體(1)和枕部(2),所述枕部(2)位于床頭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體(1)的一側或兩側還設有肩關節支撐部(3),所述肩關節支撐部(3)的支撐面上設有肩關節固定部(4),所述肩關節支撐部(3)的支撐面(5)為坡面自床頭至床尾方向上升的斜坡。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通過肩關節固定部固定患者的手臂,并通過肩關節支撐部和肩關節固定部之間的協同作用調節患者手臂的位置,從而提供了一種既能夠給予患者舒適的休息環境、又能夠有良好的固定效果以幫助患者快速康復的裝置。
【專利說明】
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
【背景技術】
[0002]關節鏡是一種觀察關節內部結構的直徑5mm左右的棒狀光學器械,是用于診治關節疾患的內窺鏡,該器械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逐漸推廣應用。關節鏡在一根細管的端部裝有一個透鏡,將細管插入關節內部,關節內部的結構便會在監視器上顯示出來,因此可以直接觀察到關節內部的結構。近二十年來,在肩關節創傷和疾病中的應用中,關節鏡技術已經成為當前熱點。關節鏡的應用不僅能大大提高肩關節疾病的診斷正確率,還可以進行鏡下的治療手術,當下普遍的肩關節運動創傷均可在關節鏡下治療。
[0003]肩關節鏡患者術后返回病房在一定時間段內需要保持肩關節的功能位,即外展45°左右,前屈30°左右,外旋15°左右為佳。由于目前尚無患者仰臥位的專用體位墊,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來極大的不方便,使得肩關節術后的體位擺放標準的合格率很低,從而影響患者疼痛水平和舒適度,以及快速康復效果。所以,提供一種既能夠給予患者舒適的休息環境、又能夠有良好的固定效果以幫助患者快速康復的裝置,會非常有利于關節鏡技術的進一步運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包括床體和枕部,所述枕部位于床頭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體的一側或兩側還設有肩關節支撐部,所述肩關節支撐部的支撐面上設有肩關節固定部,所述肩關節支撐部的支撐面為坡面自床頭至床尾方向上升的斜坡。
[0006]優選的,所述坡面的坡度自床頭至床尾方向逐漸增大。
[0007]優選的,所述斜坡的坡底與床體的表面相配合。
[0008]優選的,所述斜坡相對于床體的表面的最大坡度I30°。
[0009]優選的,所述肩關節支撐部與床體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
[0010]優選的,所述肩關節固定部與肩關節支撐部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
[0011]優選的,所述肩關節固定部為拱形的固定環。
[0012]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通過肩關節固定部固定患者的手臂,并通過肩關節支撐部和肩關節固定部之間的協同作用調節患者手臂的位置,從而提供了一種既能夠給予患者舒適的休息環境、又能夠有良好的固定效果以幫助患者快速康復的裝置,具有很大的產業化價值。
【附圖說明】
[0013]圖1顯不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4]元件標號說明
[0015]I床體
[0016]2枕部
[0017]3肩關節支撐部
[0018]4肩關節固定部
[0019]5支撐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0021]請參閱圖1。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0022]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包括床體I和枕部2,所述枕部2位于床頭一端,所述床體I的一側或兩側還設有肩關節支撐部3,所述肩關節支撐部3的支撐面上設有肩關節固定部4,所述肩關節支撐部3的支撐面5為坡面自床頭至床尾方向上升的斜坡。當患者躺臥于所述床體I時,所述床體I支撐患者身軀,肩關節支撐部3設于患者需要固定的手臂一側,患者的手臂放置于肩關節支撐部3的支撐面5上,并通過肩關節固定部4固定。同時,通過支撐面5與床體I表面之間的角度,使患者的手臂前屈,形成一定角度,并進一步通過患者身位的調整,使患者的手臂能夠形成適當的外展和外旋角度。所述床體I可以僅在一側設有肩關節支撐部3,也可以兩側均設有肩關節支撐部3。患者可根據需要調整枕部2與床體I之間的相對位置,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枕部2橫向設置于床體I的床頭一端。
[0023]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中,其肩關節支撐部3上的坡面的坡度優選為自床頭至床尾方向逐漸增大,坡度逐漸增大的目的在于保證不同身材的患者的手臂擱置于支撐面5時,均能夠調整至所需要的角度,以保證最合理的前屈位置。在一優選實施方案中,斜坡(支撐面5)相對于床體I的表面的最大坡度2 30°,以保證患者的手臂置于支撐面5時能夠形成30°左右的前屈角度。
[0024]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中,所述斜坡的坡底與床體I的表面相配合,具體而言,所述斜坡的坡底可以略微高于床體表面,也可略微低于床體表面,也可與床體表面在一個水平面上,以使患者能夠舒適地將手臂擱置于支撐面5上。
[0025]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中,所述肩關節支撐部3與床體I之間優選為可拆卸式連接,以方便患者調整肩關節支撐部3的固定位置。所述肩關節支撐部3可選用本領域各種常用的手臂支撐裝置,且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床體I與肩關節支撐部3的材質,選取適當的連接方式實現兩者之間的可拆卸連接,或直接將肩關節支撐部3置于或固定于床體I上。
[0026]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中,所述肩關節固定部4與肩關節支撐部3之間優選為可拆卸式連接,以方便患者調整肩關節固定部4的固定位置。所述肩關節固定部4可選用本領域各種常用的手臂固定裝置,且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肩關節固定部4與支撐面5的材質,選取適當的連接方式實現兩者之間的可拆卸連接。在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中,所述肩關節固定部4為拱形的固定環,具體為兩端固定于支撐面5上、且形成拱形狀的圓柱形固定墊,所述固定墊的兩端通過尼龍粘扣粘附于支撐面5上,兩個粘結點豎直分布以方便患者的手臂穿過。
[0027]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可調整人體平臥位時肩關節功能位擺放的位置,是一種帶有枕頭和體位墊一體化功能的專用體位墊的設計。在使用時,直接將體位墊不同組分按照功能擺放肢體即可,完全適用于所有肩關節手術患者,具有良好的產業化前景,臨床效益可觀。
[0028]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利用價值。
[0029]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主權項】
1.一種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包括床體(I)和枕部(2),所述枕部(2)位于床頭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體(I)的一側或兩側還設有肩關節支撐部(3),所述肩關節支撐部(3)的支撐面上設有肩關節固定部(4),所述肩關節支撐部(3)的支撐面(5)為坡面自床頭至床尾方向上升的斜坡,所述斜坡相對于床體(I)的表面的最大坡度2 30°,所述斜坡的坡底與床體(I)的表面相配合。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的坡度自床頭至床尾方向逐漸增大。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關節支撐部(3)與床體(I)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關節固定部(4)與肩關節支撐部(3)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平臥位肩關節一體化功能體位墊,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關節固定部(4)為拱形的固定環。
【文檔編號】A61G7/075GK205411514SQ201521086935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3日
【發明人】田梅梅, 劉海俐, 王小麗
【申請人】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