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油麥兼用型集排氣送式分配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425148閱讀:407來源:國知局
油麥兼用型集排氣送式分配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的播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油麥兼用型集排氣送式分 配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氣送式集排器具有適應種子范圍廣、高速寬幅、結構簡單和播種效率高等特點,逐 漸成為播種機發展的趨勢。提高播種均勻性是形成良好作物群體結構和提高通風透光作用 的重要途徑,從而實現高產、穩產。氣送式集排器采用供種裝置定量供種、分配裝置均勻分 配成行的方式進行播種,分配裝置的性能決定該氣送式集排器的排種性能,主要影響排種 均勻性。種子和空氣形成的氣固兩相流進入分配裝置進行分行,分配裝置的結構顯著影響 各行排種一致性和氣壓損失。
[0003] 油菜、小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秋冬種植作物,也是我國重要的油料和糧食作 物,它們種植時間鄰近,種植工序相似。油菜和小麥播種均包括旋耕、開溝、播種、施肥和覆 土等環節,油麥兼用型氣送式集排器能實現油菜、小麥兼用播種,可提高機具利用率,降低 生產成本。根據農藝要求,油菜畝播種量為150~250g,小麥畝播種量為5.0~20.0kg,二者 的單位時間和面積排種量和分配裝置中的料氣輸送比差異大,因此油菜、小麥兼用時各行 排量一致性難以得到保證。實際田間播種過程中,需要根據土壤墑情、播種期和地域自然條 件來確定播種量,從而增加了油菜、小麥播種速率和料氣輸送比的范圍,同時田間受地面平 整度和拖拉機振動等影響,影響各行排量一致性。根據種子和氣流形成的氣固兩相流的流 動力學特性,種子流分配過程中存在渦流、滯流和急劇收縮等現象,造成各行分配不均勻, 也引起了不必要的壓力損失,使各行排量一致性和行內播種均勻性較差,難以保證農藝要 求的播種均勻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適應多種作物不同種子形狀的 集排氣送式分配裝置,適用于油菜、小麥等多種作物均勻分配成行,從而實現不同幅寬精量 播種,提高機具通用性、機具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0005] 本實用新型包括輸種管道1、分配裝置殼體2、分配裝置蓋板8和分配排種管4,所述 輸種管道1的一端與分配裝置殼體2的底部相貫通,所述分配裝置蓋板8安裝在分配裝置殼 體2頂部,所述分配裝置蓋板8、輸種管道1以及分配裝置殼體2之間形成一個貫通的腔體6, 所述分配裝置殼體2外側壁上均勻分布有多個分配排種管4,所述分配排種管4的一端與腔 體6相貫通。
[0006] 所述分配裝置殼體2包括傾斜外殼壁21、凸臺22、凹槽23和豎直外殼壁25,所述豎 直外殼壁25與分配排種管4的一端相連,所述豎直外殼壁25設置于傾斜外殼壁21的上方,所 述凹槽23與凸臺22交替排布于傾斜外殼壁21的內壁上,所述凹槽23的一端與分配排種管4 的一端連接,所述凹槽23的另一端與輸種管道1的一端連接。
[0007] 所述傾斜外殼壁21的傾斜角0為110°。
[0008] 所述凹槽23根據凹槽中心線9加工,所述凹槽中心線9呈流線型。
[0009] 所述凹槽中心線9包括A端91和B端92,所述A端91直徑為25mm,所述B端92直徑為 16mm〇
[0010] 所述輸種管道1的另一端外壁設有25mm長的螺紋11。
[0011] 所述分配裝置蓋板8的下表面設有錐面81,所述分配裝置蓋板8與分配裝置殼體2 之間通過蝶形螺釘3、凸耳82和連接通孔24相連。
[0012]所述分配裝置蓋板錐面81的錐角a為120°。
[0013]所述分配排種管4包括內徑相同的排種管A 41和排種管B 42,所述排種管A 41的 一端與分配裝置殼體2的側壁相連,所述排種管A 41的另一端與排種管B 42相連共同形成 排種通道7,所述排種管A 41和排種管B 42外表面呈階梯形。
[0014] 所述排種通道7的直徑為16mm,所述排種管A41的外徑為20mm,所述排種管B 42的 外徑為19.6mm。
[0015]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 1、本實用新型采用流線型凹槽分配各行種子流,消除了種子流在分配器中的渦 流、滯留和急劇收縮等現象,減少了氣流的損失,使種子流分配更加均勻、穩定。
[0017] 2、本實用新型采用錐面將輸種管的軸向流轉化為徑向流,有利于種子流均勻分 配,提高各行排量一致性和行內排種均勻性。
[0018] 3、本實用新型的分配裝置的料氣輸送比調節范圍大,適用種子類型廣,能適用油 菜、小麥等多種作物種子播種,可實現綜合利用以降低生產成本。
[0019] 4、本實用新型采用模塊化設計,整體采用蝶形螺釘連接,結構簡單,方便調節、安 裝和拆卸,工作可靠。
[0020] 5、本實用新型的分配裝置對種子形狀要求低,可實現一器多用,適用于高速、寬幅 條件下的精量排種,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0021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剖面圖。
[0023]圖3為圖1的俯視結構不意圖。
[0024]圖4為分配裝置殼體示意圖。
[0025]圖5為分配裝置蓋板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7] 實施例:本實用新型一種油麥兼用型集排氣送式分配裝置,包括輸種管道1、分配 裝置殼體2、分配裝置蓋板8和分配排種管4,所述輸種管道1的一端與分配裝置殼體2的底部 相貫通,所述分配裝置蓋板8安裝在分配裝置殼體2頂部,所述分配裝置蓋板8、輸種管道1以 及分配裝置殼體2之間形成一個貫通的腔體6,所述分配裝置殼體2外側壁上均勻分布有8個 分配排種管4,所述分配排種管4的一端與腔體6相貫通。
[0028] 所述分配裝置殼體2包括傾斜外殼壁21、凸臺22、凹槽23和豎直外殼壁25,所述豎 直外殼壁25與分配排種管4的一端相連,所述豎直外殼壁25設置于傾斜外殼壁21的上方,所 述凹槽23與凸臺22交替排布于傾斜外殼壁21的內壁上,所述凹槽23的一端與分配排種管4 的一端連接,所述凹槽23的另一端與輸種管道1的一端連接。所述傾斜外殼壁21的傾斜角0 為110°,為凹槽23提供依托。所述凹槽23根據凹槽中心線9加工,所述凹槽中心線9呈流線 型。所述凹槽中心線9兩端分別為A端91和B端92,所述A端91直徑為25mm,所述B端92直徑為 16mm。所述凹槽23沿所述凹槽中心線9周向加工,所述A端91直徑大于所述B端92直徑,即種 子流進入所述A端91處的腔體大于所述B端92處的腔體,從而使所述凹槽23腔體形成入口大 出口小的特征,有利于種子流加速通過。所述輸種管道1的另一端外壁設有25mm長的螺紋 11,方便與其他部件安裝和拆卸。所述分配裝置蓋板8的下表面設有錐面81,所述分配裝置 蓋板8與分配裝置殼體2之間通過蝶形螺釘3、凸耳82和連接通孔24相連。所述錐面81的錐角 a為120°。所述分配排種管4包括排種管A 41、排種管B 42和排種通道7,所述排種通道7的直 徑為16mm,所述排種管A 41的外徑為20mm,所述排種管B 42的外徑為19.6mm。所述排種管A 41與排種管B 42外表面呈階梯狀,采用階梯狀的排種管使安裝輸種管時存在間隙,方便輸 種管安裝與拆卸。
[0029] 所述輸種管道1形成的輸種通道5向分配裝置殼體2內輸送種子流。所述輸種管道1 是種子和氣流形成的氣固兩相流進入油麥兼用型集排氣送式分配裝置的入口。種子流經腔 體6流入排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liu)言(yan)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