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紅樹林中入侵植物薇甘菊的防治方法

文檔序號:9494285閱讀:1206來源:國知局
一種紅樹林中入侵植物薇甘菊的防治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生態環境保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紅樹林中入侵植物薇甘菊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Η.Β.Κ.)是原產中、南美洲的多年生藤本植物,是全球危害最嚴重的100個入侵種之一(Lowe et al.,2001)。薇甘菊于1910年以后侵入中國華南地區,因其適應能力強、生長速度快,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我國南方許多地區形成廣泛的入侵蔓延,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區最為嚴重,造成了當地嚴重的生態破壞和巨大的經濟損失,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已被我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列入首批公布的16種外來入侵種名單。薇甘菊通過攀爬樹冠、形成幕蓋作用對其他植物造成很大的危害,包括沿海紅樹林群落。為了控制薇甘菊的入侵,各地已開展了大量針對其危害的防治研究,包括機械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邵華等,2001 ;昝啟杰,2001 ;Zhang et al., 2004) 0但目前仍收效甚微,至今尚未找到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控制技術措施。由于薇甘菊已造成大面積的入侵,化學除草方法實施困難大、費用高,且易造成環境污染;人工機械拔除不僅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治標不治本。
[0003]與化學防治產生的負作用相比,生物防治在控制農林業雜草時對非目標物種產生的影響極小,因而一直備受青睞,被公認為是控制雜草的最安全有效和最有前景的方法。菟絲子(Cuscuta spp.)是旋花科的一年生專性寄生草本植物,全世界約170種,中國有14種(郭鳳根和李揚漢,2000) ο英絲子屬植物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但各個種的分布則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菟絲子屬植物寄主廣泛,對寄主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寄生于栽培作物導致減產甚至絕產。以此入手發展薇甘菊的生物防治技術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近年來,對菟絲子寄生控制薇甘菊現象的研究表明:1)菟絲子對薇甘菊生長和發育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受到菟絲子寄生的薇甘菊群落生物量下降一半以上,開花延緩且花枝數量明顯減少、種子座果率和結實率顯著降低。2)菟絲子表現出對薇甘菊的選擇和偏愛。3)菟絲子寄生薇甘菊后,當薇甘菊生長衰退時,菟絲子迅速由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在薇甘菊枯死前菟絲子提前開花結實完成生活周期。其中田野菟絲子(C.campestris)寄生在薇甘菊的莖、葉上,能迅速的干擾和阻礙薇甘菊的生長發育,導致薇甘菊的地上部分瀕死。當薇甘菊地上部分因寄生致死時菟絲子也隨之枯萎,當薇甘菊的枝條復活時殘存的菟絲子也隨之恢復生長(韓詩疇等,2002 ;王伯蓀等,2002 ;鄧雄等,2003 ;Shen et al.,2005)。可見在自然環境中,菟絲子與薇甘菊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克的種間關系,以菟絲子寄生作為控制薇甘菊入侵的生物防治手段將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但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克服了傳統的物理、化學治理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利用菟絲子對薇甘菊的全寄生行為提供一種紅樹林中入侵植物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具有操作簡便,成本低廉,對環境無害的優點。
[0005]本發明的紅樹林中入侵植物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6]接種菟絲子于培育好的大豆袋苗上,待菟絲子附著大豆苗上后得到菟絲子袋苗;將菟絲子袋苗固定于薇甘菊纏繞的紅樹植物枝條上,在紅樹林近陸地一側建立隔離水道;封灘養護。
[0007]優選,所述的英絲子為田野英絲子(Cuscuta campestris)。
[0008]優選,所述的培育好的大豆袋苗是株高20cm以上的大豆袋苗。
[0009]優選,所述的菟絲子袋苗固定密度為每平方米16-20個袋苗。
[0010]優選,所述的隔離水道寬lm,深0.5m。
[0011]優選,所述的封灘養護為封灘1年以上,適時給菟絲子袋苗澆水和養護并及時更換和補充損壞的菟絲子袋苗。
[0012]本發明通過在薇甘菊入侵危害的紅樹林中,采用接種寄生植物菟絲子的方法控制薇甘菊的生長。因薇甘菊覆蓋紅樹林冠層表面,播撒菟絲子種子或莖無法有效寄生薇甘菊,因此按照一定面積(寄生密度)將一定數量的菟絲子袋苗(以大豆為寄主培養)固定于樹冠(防止臺風吹落),并養護1年。同時,為防止菟絲子回迀陸地,建立隔離水道(立膜)。菟絲子在水生環境中無法存活,因此在菟絲子殺滅薇甘菊之后,為了防止菟絲子回迀陸地造成寄生危害,采取在紅樹林近陸地一側建立隔離水道(立膜)的技術以阻止菟絲子回迀陸地。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應用生物防控的方法,針對紅樹林的薇甘菊入侵,利用菟絲子對薇甘菊的全寄生行為,研發菟絲子寄生接種防治方法,控制薇甘菊的傳播和蔓延,實現“以本地種防治外來種”、“以草治草”的生態理念。本發明的優點是對環境安全無害、控制效果持久、防治成本低廉,能夠最經濟有效地恢復受薇甘菊入侵危害的紅樹林群落。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接種60天后不同寄生密度下每平方米薇甘菊生物量。SO、Sl、S2和S4分別代表寄生密度為每50cm*50cm面積內接種0、1、2和4個菟絲子袋苗。
[0015]圖2是用于接種的菟絲子袋苗。
[0016]圖3是接種菟絲子前的紅樹林上的薇甘菊。
[0017]圖4是接種菟絲子袋苗3個月后的紅樹林上的薇甘菊。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0019]下面結合廣東珠海淇澳島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中的薇甘菊入侵脅迫下的紅樹林恢復示范區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20]實施例1
[0021]1.袋苗的設計和培育
[0022]為了增加菟絲子在野外固定的成功率,本實施方案采用將菟絲子先接種于大豆豆苗上,而非直接寄生薇甘菊。本實施例所用菟絲子為田野菟絲子。首先,將大豆豆苗種植在普通一次性塑料杯內(上口直徑8cm,底部直徑5.5cm,高10cm,約360ml),在塑料杯內放滿沙土和一顆大豆種子,保持沙土濕潤,大豆發芽、生長,由此得到大豆袋苗;待大豆苗長至株高20cm左右便在大豆苗上接種一定數量的菟絲子,具體是:將野外采集的田野菟絲子(Cuscuta campestris)活體(帶嫩芽10_15cm)纏繞在豆苗莖部或葉柄上,每棵豆苗纏繞2-3段菟絲子苗,菟絲子成功附著后得到菟絲子袋苗(圖2),然后再用于野外薇甘菊寄生。相比于菟絲子苗直接寄生薇甘菊,采用袋苗寄生可以保證菟絲子苗在運輸過程中不易造成脫水或枯死,不僅能提高寄生的成功率,且具有更高的可控性,可根據薇甘菊群落的大小對菟絲子的投放量進行定量操作。
[0023]2.不同寄生密度下薇甘菊的生長狀況
[0024]比較一定面積下(50cm*50cm),不同英絲子袋苗數量對薇甘菊的控制效果。在袋苗數量分別為1、2和4的情況下,接種2個月后,薇甘菊生物量分別是沒有接種菟絲子的89%、73%和41% (圖1),因此,為達到良好的處理效果,應確保每平方米范圍不少于16個袋苗。
[0025]3.袋苗的固定
[0026]用尼龍繩或扎帶將菟絲子袋苗固定于有薇甘菊纏繞的紅樹植物枝條上,每平方米16-20個,薇甘菊生長密集的區域袋苗數量可適當增加。
[0027]4.隔離水道的建立
[0028]為防止菟絲子回迀陸地,應建立隔離機制。菟絲子在水生環境中無法存活,因此在菟絲子殺滅薇甘菊之后,為了防止菟絲子回迀陸地對本土植物造成寄生危害,采取在紅樹林近陸地一側建立隔離水道(立膜),水道寬lm,深0.5m,以阻止菟絲子回迀陸地。
[0029]5.袋苗的養護
[0030]袋苗固定后需要加強管護:1)封灘1年以上,并且要專人管護,防止人為的破壞和臺風刮落;2)袋苗需要定期澆水和養護,使袋中沙土始終保持濕潤;3)損壞的袋苗需及時更換和補充;4)持續監控薇甘菊和菟絲子的生長狀況。
[0031]6.實施效果
[0032]本技術已在珠海淇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內的試驗地取得了良好的實施效果,薇甘菊生長受到明顯的抑制,3個月內試驗地僅可見零星薇甘菊群落,薇甘菊清除率達80 %以上(結果見附圖4,以接種菟絲子前的薇甘菊為對照,對照見圖3),可進一步推廣到紅樹林以外的薇甘菊入侵地,包括林地和農田進行試驗。
【主權項】
1.一種紅樹林中入侵植物薇甘菊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接種菟絲子于培育好的大豆袋苗上,待菟絲子附著大豆苗上后得到菟絲子袋苗;將菟絲子袋苗固定于薇甘菊纏繞的紅樹植物枝條上,在紅樹林近陸地一側建立隔離水道;封灘養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菟絲子為田野菟絲子(Cuscutacampestris)。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好的大豆袋苗是株高20cm以上的大豆袋苗。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菟絲子袋苗固定密度為每平方米16-20個袋苗。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離水道寬lm,深0.5m。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灘養護為封灘1年以上,適時給菟絲子袋苗澆水并及時更換和補充損壞的菟絲子袋苗。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紅樹林中入侵植物薇甘菊的防治方法。本發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培育大豆袋苗,待其長至20cm高時,在大豆袋苗上接種菟絲子,待菟絲子附著大豆袋苗上后得到菟絲子袋苗;將菟絲子袋苗固定于薇甘菊纏繞的紅樹植物枝條上,在紅樹林近陸地一側建立隔離水道;封灘養護。本方法能有效控制薇甘菊的傳播和蔓延,實現“以本地種防治外來種”、“以草治草”的生態理念;對環境安全無害、控制效果持久、防治成本低廉,能夠最經濟有效地恢復受薇甘菊入侵危害的紅樹林群落。
【IPC分類】A01G1/00, A01G13/00
【公開號】CN105248201
【申請號】CN201510779055
【發明人】沈浩, 李婷, 黃立新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3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