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生態修復工程中入侵植物的滅除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868919閱讀:1458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生態治理與環境治理技術,特別涉及一種生態修復工程中入侵植物的滅除方法。

背景技術:
在大型生態治理與環境治理中,最普遍的施工改造工作就是入侵植物的滅除。其施工操作方法常運用化學藥劑的滅除或人工物理清除,兩者方法不論是對土壤的破壞還是人力資源的浪費,都有一定弊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態修復工程中入侵植物的滅除方法,可有效完成入侵植物滅除,降低復發的幾率;同時將其轉化為優質的有機肥料,將入侵植物變廢為寶。本發明方法適用于各種大型生態治理或環境治理施工過程中對入侵植物的滅除,具有降低人工費用,減少土壤化學破壞等優點。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使用旋耕機將植株打碎,利用酵素菌促使植株腐爛,通過植株的腐爛會消耗大量氧氣,產生大量有機酸及菌種,使植株下部的根系在短時間缺氧和感染,促進其下部根系的受損使根系死亡。具體的,本發明的生態修復工程中入侵植物的滅除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1)修筑擋水圍堤在所治理的區域外圍修筑一條高度至少30cm的圍堤,方便日后入侵植物發酵過程中的水位調控以及植床清洗;2)植株上部結構粉碎用收割粉碎機將入侵植物地上植株割除,割除后根茬高度控制在10-15cm,并利用其機械粉碎功能,將植株粉碎還田,粉碎后植株長度達到1-2cm;3)發酵將酵素菌均勻噴灑在需要治理入侵植物的植床上,每畝噴施用量控制在4-10斤/畝;酵素菌噴灑完成后用粉碎旋耕機的旋耕刀頭對入侵植物的根部進行切斷粉碎,粉碎的同時可與酵素菌均勻混拌,使酵素菌與土壤內的根部充分融合,便于快速發酵;酵素菌發酵過程中應注意水份控制,始終保持土壤含水量至少達到60%;發酵時間不得少于20天;發酵期間隨時觀察植床的溫度變化,當溫度達到60~65℃,并持續7~10天,即判別發酵的成功,如溫度不夠、持續天數不長,需補撒酵素菌并進行再次旋耕;4)TTC活性檢測發酵完成后使用TTC溶劑對治理過后的入侵植物植株進行活性檢測,確定植株滅除情況;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與活線粒體內的琥珀酸脫氫酶反應,生成紅色的TTF(三甲苯),故殘留組織有活細胞,經TTC染色后會變成紅色證明植株未被滅除,死亡組織不會產生紅色;因此檢測的植株使用TTC溶液后呈紅色表示植株沒有被滅除,還有復發的可能,如果植株沒有變色表示植株已死亡不會復發;5)發酵后土壤沖洗經過不少于20天的酵素菌發酵,植株已全部死亡,不會再次復發;發酵過程中有酸性較高的水溢出,會導致后續種植的綠化苗木出現黃化、瘦弱、生長不良等現象的發生,因此需要用水沖洗將土壤中的酸性物質沖淡。優選的,步驟2)中,粉碎物等待酵素菌施用過后,利用旋耕機刀頭將酵素菌和土壤內的根部均勻混拌。優選的,步驟3)中,酵素菌每畝噴施用量控制在5-7斤/畝。優選的,步驟3)中,發酵時間24~30天。優選的,發酵完成后使用TTC溶劑對治理過后的雜草進行活性檢測,每畝取樣1-2次。本發明所述入侵植物包括互花米草、一枝黃花、香附子、或節節麥。本發明方法使用旋耕機將雜草及須根打碎,利用酵素菌發酵原理加速雜草須根的腐爛,腐爛過程中會消耗大量氧氣,產生大量有機酸及菌種,使下部的根系在短時間缺氧,促進其下部根系的死亡,最終達到雜草滅除的效果。酵素菌有細菌、放線菌和真菌3大類,幾十種菌和酶可組成有益生物活性的功能團。它不僅能分解雜草等各種有機質,而且能分解土壤中殘留的化肥、農藥等化學成份。它在分解發酵過程中能生成多種維生素、核酸、菌體蛋白等發酵生成物,營養價值相當豐富。應用酵素菌技術發酵的肥料,其有益微生物能夠殺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可全面改良土壤達到土質松軟、透氣、保水、保肥、抗旱、耐澇等作用。由于本發明方法施用酵素菌后,需要用水使酵素菌與土壤充分發酵,因此在粉碎發酵前。在所治理的區域外圍修筑一條高度至少30cm的圍堤,方便日后入侵植物發酵過程中的水位調控以及植床清洗。由于入侵植物根系發達(根系生長深度達到80cm)切斷的根系可能還會再次生長,因此利用酵素菌發酵的原理,運用在入侵植物植株滅除上,促使根部腐爛。在粉碎旋耕入侵植物植株根系之前,將酵素菌均勻噴灑在需要治理入侵植物的植床上,每畝噴施用量控制在4-10斤/畝,酵素菌噴灑完成后、旋耕機開始旋耕粉碎,使酵素菌與土壤內的根部充分融合,便于快速發酵。使用機械將植株下部打碎,利用粉碎旋耕機的旋耕刀頭對入侵植物的根部進行切斷粉碎、粉碎的同時可與酵素菌均勻混拌。發酵的成功關鍵之一取決于水份。酵素菌發酵過程中應注意水份控制,隨時觀測發酵過程中的水量,始終保持土壤含水量至少達到60%,使土壤始終保持淤泥狀。如果水份過多使發酵物與空氣隔絕,容易造成厭氧狀態導致發酵過程逆轉失敗。如果水份不足時,發酵過程中的升溫導致水份蒸發致使發酵過程停止,所以水份的調控是非常重要。溫度的觀測記錄是確定發酵的重要工作,確定發酵的成功與否,發酵期間需隨時觀察植床的溫度變化。當溫度達到60~65℃時,可持續7~10天,就可判別發酵的成功。(如溫度不夠、持續天數不長,需適當補撒酵素菌并進行再次旋耕)使用TTC進行入侵植物植株活性檢測,可作為入侵植物滅除效果的重要測定。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與活線粒體內的琥珀酸脫氫酶反應,生成紅色的TTF(三甲苯)。故殘留組織有活細胞,經TTC染色后會變成紅色證明植株未被滅除,死亡組織不會產生紅色(每畝取樣1-2組)。因此檢測的植株使用TTC溶液后呈紅色表示植株沒有被滅除,還有復發的可能,如果植株沒有變色表示植株已死亡不會復發。經過至少20天的酵素菌發酵,植株已全部死亡,不會再次復發。發酵過程中會有水溢出,這種水酸性較高,會導致后續種植的綠化苗木出現黃化、瘦弱、生長不良等現象的發生。因此需要用水稍微沖洗將土壤中的酸性物質沖淡。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利用酵素菌對根部的發酵,加上旋耕機根部的粉碎,可有效完成入侵植物滅除,降低復發的幾率。酵素菌對入侵植物發酵破壞的同時,將其轉化為優質的有機肥料,將入侵植物變廢為寶。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本發明使用旋耕機將雜草粉碎,利用酵素菌促使雜草發酵腐爛,腐爛過程中會消耗大量氧氣,產生大量有機酸及菌種,使下部的根系在短時間缺氧和感染,促進其下部根系的受損。徹底滅除雜草活性,降低復發的幾率;(減少二次治理費用)2、本發明方法在根部滅除中所使用的酵素菌在滅除時,將雜草轉化為優質的有機肥料,可直接給植床施加了綠肥,具有培肥改土作用,可有效使侵染性雜草變廢為寶。3、本發明方法不使用任何有害藥物滅除雜草,所使用的是生態酵素菌滅除雜草,不破壞土壤生態環境。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本發明的生態修復工程中入侵植物的滅除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1)修筑擋水圍堤在所治理的區域外圍修筑一條高40cm頂寬20cm的圍堤,方便日后入侵植物發酵過程中的水位調控以及植床清洗;2)植株上部結構粉碎用收割粉碎機將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地上植株割除,割除后根茬高度控制在10-15cm,并利用機械粉碎功能,將植株粉碎還田,粉碎后植株長度達到1-2cm;3)發酵將酵素菌均勻噴灑在需要治理入侵植物的植床上,每畝噴施用量控制在6-7斤/畝;酵素菌噴灑完成后用粉碎旋耕機的旋耕刀頭對入侵植物的根部進行切斷粉碎,粉碎的同時可與酵素菌均勻混拌,使酵素菌與土壤內的根部充分融合,便于快速發酵;酵素菌發酵過程中應注意水份控制,始終保持土壤含水量達到60%;發酵時間25天;發酵期間隨時觀察植床的溫度變化,當溫度達到60~65℃,并持續7~10天,即判別發酵的成功,如溫度不夠、持續天數不長,需補撒酵素菌并進行再次旋耕;4)TTC活性檢測發酵完成后必須使用TTC溶劑對治理過后的入侵植物植株進行活性檢測,確定植株滅除情況;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與活線粒體內的琥珀酸脫氫酶反應,生成紅色的TTF(三甲苯),故殘留組織有活細胞,經TTC染色后會變成紅色證明植株未被滅除,死亡組織不會產生紅色;因此檢測的植株使用TTC溶液后呈紅色表示植株沒有被滅除,還有復發的可能,如果植株沒有變色表示植株已死亡不會復發;5)發酵后土壤沖洗經過25天的酵素菌發酵,植株已全部死亡,不會再次復發;發酵過程中有酸性較高的水溢出,會導致后續種植的綠化苗木出現黃化、瘦弱、生長不良等現象的發生,因此需要用水沖洗將土壤中的酸性物質沖淡。優選的,步驟2)中,粉碎物等待酵素菌施用過后,利用旋耕機刀頭將酵素菌和土壤內的根部均勻混拌。優選的,發酵完成后使用TTC溶劑對治理過后的雜草進行活性檢測,每畝取樣1-2次。優選的,發酵期間隨時觀察植床的溫度變化,當溫度達到60~65℃時,可持續7~10天,判別發酵的成功,如溫度不夠、持續天數不長,需補撒酵素菌并進行再次旋耕。本發明方法已在上海崇明東灘治理入侵植物中實施,在500畝的樣板段的入侵植物滅除與海三棱藨草的種植工作。歷時5個月的施工周期,如按照帶水刈割的施工方法,顯然無法做到。經過入侵植物生長特性研究、實地情況調研,最終確定粉碎發酵的方法治理入侵植物。本發明方法分為上部秸稈收割粉碎和下部根系旋耕粉碎,再通過菌種發酵最終使入侵植物滅除。相比于帶水刈割施工方法,本發明節省了帶水刈割蓄水、曬地所需的施工周期,給海三棱藨草種植提供了有利時間。目前入侵植物治理效果良好,未發現復發情況。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