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

文檔(dang)序號:305598閱讀:760來源:國知局
一種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包括:菌種分離、菌包制作、出芝栽培、催蕾管理、育芝管理、采收。本發明增強了靈芝中高分子多糖體、三萜類、腺嘌呤核苷、生物堿以及多種酶類的含量,能有效地調節人體內環境,增強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凈化血液,改善循環,調理機體功能,首次實現人工栽培,栽培周期短,產量高,質量好,社會經濟效益大。
【專利說明】一種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靈芝栽培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靈芝又名赤芝、紅芝、木靈芝、菌靈芝、靈芝草。學名:Ganoderma Iucidum(Curtis)P.Karst., Revue mycol., Toulouse 3(9): 17 (1881) ο 1881 年,靈芝首先被英國真菌學家Peter Adolf Karsten命名。在我國自古靈芝就被譽為藥食兩用、延年益壽之珍品。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靈芝的人工栽培一般都在室內進行,以瓶栽為主,后來發展為塑料袋栽培,或在室外脫袋覆土栽培,少數地方采用段木栽培。20世紀90年代出現第二次靈芝栽培熱,1990年,1993年和1994年曾三次召開全國行靈芝學術研討會,在在二批技術上也出現一次大的變革,福建省農科院植保所于1989年開始采用原木熟料仿野生栽培法,1993年開始推廣。盡管靈芝的栽培在國內外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技術體系,但是在西藏地區,靈芝引種與栽培相關的研宄卻相對落后,尤其是栽培本地的野生靈芝品種。在西藏的地區森林中有較廣泛的分布和較大的產量,與漆光靈芝G.1ucidum外形十分相似但菌肉較白的靈芝種類。它在四川和西藏等地,采集、收購和售賣靈芝的采集者和商販往往稱之為“白肉靈芝”、“白靈芝”、“藏白芝”或“藏白靈芝”。它在當地被視為高品質的靈芝種類,其售價往往比一般的靈芝高數倍。然而,這種靈芝種類剛被最新的分類學研宄證明,這是我國西南地區的一個特別的種類,其正確學名為白肉靈芝G.1eucocontextum,剛被馴化栽培成功。目前,傳統的白肉靈芝栽培技術存在技術落后,缺少人工栽培方法,栽培周期長,產量低,質量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旨在解決傳統的白肉靈芝栽培技術存在方法落后,缺少人工栽培技術,栽培周期長,產量低,質量差的問題。
[0004]本發明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該技術步驟流程包括:菌種分離、菌包制作、出芝栽培、催蕾管理、育芝管理、采收;
[0005]所述的菌種分離是指將野生靈芝子實體擦試干凈,掰開,在中間無污染的子實體中取出綠豆大小的一小塊,在無菌操作條件,迅速接入已制作好的PDA斜面試管,蓋上硅膠塞,在25°C下恒溫培養7天,再從斜面上挑取長勢較好,無污染的菌絲進行純化培養,培養10天左右,篩選出生長速度快、長勢強壯的菌株作為母種;
[0006]所述的菌包制作是指將培養好的菌株接入250ml的麥粒菌種瓶培養15?20天,待菌絲長滿后,接入17X 35cm的聚丙烯栽培袋培養30天左右,菌絲可長滿袋,待菌絲長滿后再繼續培養15?20天,移入出葫棚進行出芝管理;
[0007]所述的出芝栽培是指采用全脫袋覆土栽培、半脫袋栽培和不脫袋直接擺放出芝三種方式進行出芝管理,全脫袋覆土栽培是將栽培袋用刀劃口剝去外袋,然后將菌袋平擺畦中,橫向袋與袋之間相隔10cm,縱向每個袋與袋之前間隔30cm,用細沙土覆蓋,厚度3?5cm,用霧水澆透土壤表面,上面搭一層遮蔭物保濕,半脫袋半埋式栽培是將袋底端二分之一的外菌袋用刀劃開脫去,袋口向立式擺放,袋與袋間隔20?30^,用細沙土覆蓋至脫袋處,澆透水,保持土壤濕潤,不脫袋直接擺放是將菌包堆疊擺放或立上于地上,從接種口進行直接出芝,每天保持栽培場所的溫度和濕度;
[0008]所述的催蕾管理是指保持培養室溫度在201: -251:之間,空氣濕度控制在80% -90%,遮陰度75%以上,一般只澆霧水,保持土壤濕潤,培養15天左右,子實體原基可出地面或袋口,此時要將溫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在0.1%左右,利于菌柄伸長,從這個時期可根據天氣變化靈活的安排日曬與給水,每遇晴天,可用噴霧器直接噴二三次水,噴水量宜少,以保持室內空氣濕度和地面潮濕,不能直接向原基上噴水;
[0009]所述的育芝管理是指當原基分化成小芝體時,繼續保持空氣濕度在80% -90%之間,此時可向芝體適當噴霧水,注意避免栽培床或袋內積水,此時溫室內要有充足的散射光,通氣要好,空氣新鮮則形成品質好、質量高的子實體,注意栽培袋不能隨便更動位置,因為改變光線方向會抑制子實體的生長,易形成畸形靈芝,陽光不能直射,否則會引起菌柄枯萎,菌蓋難以長大,在適宜條件下,經55?65天的培育,當子實體邊緣由白轉紅,并開始散發孢子,表明靈芝已經成熟,要及時采收;
[0010]所述的采收是指用尖咀鉗夾住靈芝基部撥下,用剪刀剪去雜質,馬上曬干,若遇陰雨天要及時烘烤,靈芝主供藥用,加工主要是干制,干透后立即裝入無毒塑料袋中貯存,以免回潮變質,因靈芝韌性強,基部與培養料結構也很緊密,不象其它菌類那樣容易撥下,避免在菌蓋與菌柄處折斷降低白肉靈芝的等級。
[0011]進一步,所述的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采用青岡木肩和棉籽殼,利用孰料袋式栽培,于頭年12月?翌年3月制袋養菌,4月?5月下田出芝,8?9月收獲第一潮靈芝,提高了白肉靈芝多糖和三萜的含量,首次實現了西藏白肉靈芝菌種的人工栽培。
[0012]效果匯總
[0013]本發明提供的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通過全脫袋覆土栽培、半脫袋栽培和不脫袋直接擺放出芝三種方式,增強了靈芝中高分子多糖體、三萜類、腺嘌呤核苷、生物堿以及多種酶類的含量,能有效地調節人體內環境,增強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凈化血液,改善循環,調理機體功能。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首次實現人工栽培,栽培周期短,產量高,社會經濟效益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應用原理作進一步描述。
[0017]如圖1所示,一種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該技術步驟流程包括:菌種分離3101、菌包制作3102、出芝栽培3103、催蕾管理3104、育芝管理3105、采收3106 ;
[0018]所述的菌種分離3101是指將野生靈芝子實體擦試干凈,掰開,在中間無污染的子實體中取出綠豆大小的一小塊,在無菌操作條件,迅速接入已制作好的?0八斜面試管,蓋上硅膠塞,在251:下恒溫培養7天,再從斜面上挑取長勢較好,無污染的菌絲進行純化培養,培養10天左右,篩選出生長速度快、長勢強壯的菌株作為母種;
[0019]所述的菌包制作3102是指將培養好的菌株接入25001的麥粒菌種瓶培養15?20天,待菌絲長滿后,接入17 X 350.11的聚丙烯栽培袋培養30天左右,菌絲可長滿袋,待菌絲長滿后再繼續培養15?20天,移入出葫棚進行出芝管理;
[0020]所述的出芝栽培3103是指采用全脫袋覆土栽培、半脫袋栽培和不脫袋直接擺放出芝三種方式進行出芝管理,全脫袋覆土栽培是將栽培袋用刀劃口剝去外袋,然后將菌袋平擺畦中,橫向袋與袋之間相隔10挪,縱向每個袋與袋之前間隔30^,用細沙土覆蓋,厚度3?5挪,用霧水澆透土壤表面,上面搭一層遮蔭物保濕,半脫袋半埋式栽培是將袋底端二分之一的外菌袋用刀劃開脫去,袋口向立式擺放,袋與袋間隔20?30^,用細沙土覆蓋至脫袋處,澆透水,保持土壤濕潤,不脫袋直接擺放是將菌包堆疊擺放或立上于地上,從接種口進行直接出芝,每天保持栽培場所的溫度和濕度;
[0021]所述的催蕾管理3104是指保持培養室溫度在201: -251:之間,空氣濕度控制在80% -90%,遮陰度75%以上,一般只澆霧水,保持土壤濕潤,培養15天左右,子實體原基可出地面或袋口,此時要將溫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在0.1%左右,利于菌柄伸長,從這個時期可根據天氣變化靈活的安排日曬與給水,每遇晴天,可用噴霧器直接噴二三次水,噴水量宜少,以保持室內空氣濕度和地面潮濕,不能直接向原基上噴水;
[0022]所述的育芝管理3105是指當原基分化成小芝體時,繼續保持空氣濕度在80 % -90 %之間,此時可向芝體適當噴霧水,注意避免栽培床或袋內積水,此時溫室內要有充足的散射光,通氣要好,空氣新鮮則形成品質好、質量高的子實體,注意栽培袋不能隨便更動位置,因為改變光線方向會抑制子實體的生長,易形成畸形靈芝,陽光不能直射,否則會引起菌柄枯萎,菌蓋難以長大,在適宜條件下,經55?65天的培育,當子實體邊緣由白轉紅,并開始散發孢子,表明靈芝已經成熟,要及時采收;
[0023]所述的采收3106是指用尖咀鉗夾住靈芝基部撥下,用剪刀剪去雜質,馬上曬干,若遇陰雨天要及時烘烤,靈芝主供藥用,加工主要是干制,干透后立即裝入無毒塑料袋中貯存,以免回潮變質,因靈芝韌性強,基部與培養料結構也很緊密,不象其它菌類那樣容易撥下,避免在菌蓋與菌柄處折斷降低白肉靈芝的等級。
[0024]進一步,所述的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采用青岡木肩和棉籽殼,利用孰料袋式栽培,于頭年12月?翌年3月制袋養菌,4月?5月下田出芝,8?9月收獲第一潮靈芝,提高了白肉靈芝多糖和三萜的含量,首次實現了西藏白肉靈芝菌種的人工栽培。
[0025]本發明的具體步驟:
[0026]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該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包括:菌種分離、菌包制作、出芝栽培、催蕾管理、育芝管理、采收。
[0027]在菌種分離前需要在培養基進行白肉靈芝的種子培養:
[0028]培養基的組份:去皮馬鈴薯2008 ;葡萄糖208 ;狃2?0辦88 ;1叻0辦;蒸餾水1000.111 ;稱取培養基的組份,加水溶化后,分裝試管,滅菌后得到種子培養基。
[0029]菌種分離指將野生靈芝子實體擦試干凈,掰開,在中間無污染的子實體中取出綠豆大小的子實體塊,在無菌操作條件,接入已制作好的?0八斜面試管,蓋上硅膠塞,在25。。下恒溫培養7天?10天,得到初級菌種,再從斜面上挑取長勢較好,無污染的菌絲進行純化培養,培養10天,篩選出生長速度快、長勢強壯的菌株作為母種。
[0030]所述的菌包制作是指將培養好的母種菌株接入250ml的麥粒菌種瓶培養15?20天,待菌絲長滿后,接入17 X 35cm的聚丙烯栽培袋培養30天,菌絲可長滿袋,待菌絲長滿后再繼續培養15?20天,移入出菇棚進行出芝管理。
[0031]所述的出芝栽培是指菌絲滿袋后采用全脫袋覆土栽培、半脫袋栽培和不脫袋直接擺放出芝三種方式進行出芝管理,全脫袋覆土栽培是將栽培袋用刀劃口剝去外袋,然后將菌袋平擺或立放于畦中,橫向袋與袋之間相隔10?20cm,縱向每個袋與袋之前間隔20?30cm,用沙壤土覆蓋,厚度3?5cm,用霧水澆透土壤表面,上面搭一層遮蔭物保濕,半脫袋半埋式栽培是將袋底端二分之一的外菌袋用刀劃開脫去,袋口向上立式擺放,袋與袋間隔20?30cm,用細沙土覆蓋至脫袋處,澆透水,保持土壤濕潤,不脫袋直接擺放是將菌包堆疊擺放或立上于地上,從接種口進行直接出芝,每天保持栽培場所的溫度和濕度。
[0032]所述的催蕾管理是指保持培養室溫度在20°C _25°C之間,空氣濕度控制在80% -90%,遮陰度75%以上,只澆霧水,保持土壤濕潤,培養15天,當原基露出地面或袋口,將溫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控制在0.1 %,利于菌柄伸長,每天向棚內噴霧水二三次,每次噴水量宜少,保持室內空氣濕度和地面潮濕為度,不能直接向原基上噴水。
[0033]所述的育芝管理是指當原基分化成小芝體時,繼續保持空氣濕度在80% -90%之間,此時可向芝體適當噴霧水,注意避免栽培床或袋內積水,此時溫室內要有充足的散射光,通氣要好,空氣新鮮則形成品質好、質量高的子實體,注意栽培袋不能隨便更動位置,因為改變光線方向會抑制子實體的生長,易形成畸形靈芝,陽光不能直射,否則會引起菌柄枯萎,菌蓋難以長大,在適宜條件下,經55?65天的培育,當子實體邊緣由白轉紅,并開始散發孢子,表明靈芝已經成熟,要及時采收。
[0034]所述的采收是指將靈芝從基部撥下,用剪刀剪去雜質,馬上曬干,若遇陰雨天要及時烘烤,靈芝主供藥用,加工主要是干制,干透后立即裝入無毒塑料袋中貯存,以免回潮變質,因靈芝韌性強,基部與培養料結構也很緊密,不象其它菌類那樣容易撥下,避免在菌蓋與菌柄處折斷降低白肉靈芝的等級。
[0035]所述的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采用青同木肩和棉籽殼,利用孰料袋式栽培,于頭年12月?翌年3月制袋養菌,4月?5月下田出芝,8?9月收獲第一潮靈芝,提高了白肉靈芝多糖和三萜的含量,首次實現了西藏白肉靈芝菌種的人工栽培。
[0036]所述的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采用青同木肩和棉籽殼,利用孰料袋式栽培,于頭年12月?翌年3月制袋養菌,4月?5月下田出芝,8?9月收獲第一潮靈芝,提高了白肉靈芝多糖和三萜的含量,首次實現了西藏白肉靈芝菌種的人工栽培。工作原理
[0037]如圖1所示,一種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該技術步驟流程包括:菌種分離S101、菌包制作S102、出芝栽培S103、催蕾管理S104、育芝管理S105、采收S106 ;所述的菌種分離SlOl是指將野生靈芝子實體擦試干凈,掰開,在中間無污染的子實體中取出綠豆大小的一小塊,在無菌操作條件,迅速接入已制作好的PDA斜面試管,蓋上硅膠塞,在25°C下恒溫培養7天,再從斜面上挑取長勢較好,無污染的菌絲進行純化培養,培養10天左右,篩選出生長速度快、長勢強壯的菌株作為母種;所述的菌包制作S102是指將培養好的菌株接入250ml的麥粒菌種瓶培養15?20天,待菌絲長滿后,接入17 X 35cm的聚丙烯栽培袋培養30天左右,菌絲可長滿袋,待菌絲長滿后再繼續培養15?20天,移入出菇棚進行出芝管理;所述的出芝栽培S103是指采用全脫袋覆土栽培、半脫袋栽培和不脫袋直接擺放出芝三種方式進行出芝管理,全脫袋覆土栽培是將栽培袋用刀劃口剝去外袋,然后將菌袋平擺畦中,橫向袋與袋之間相隔10cm,縱向每個袋與袋之前間隔30cm,用細沙土覆蓋,厚度3?5cm,用霧水澆透土壤表面,上面搭一層遮蔭物保濕,半脫袋半埋式栽培是將袋底端二分之一的外菌袋用刀劃開脫去,袋口向立式擺放,袋與袋間隔20?30cm,用細沙土覆蓋至脫袋處,澆透水,保持土壤濕潤,不脫袋直接擺放是將菌包堆疊擺放或立上于地上,從接種口進行直接出芝,每天保持栽培場所的溫度和濕度;所述的催蕾管理S104是指保持培養室溫度在200C -25°C之間,空氣濕度控制在80 % -90 %,遮陰度75 %以上,一般只澆霧水,保持土壤濕潤,培養15天左右,子實體原基可出地面或袋口,此時要將溫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在0.1%左右,利于菌柄伸長,從這個時期可根據天氣變化靈活的安排日曬與給水,每遇晴天,可用噴霧器直接噴二三次水,噴水量宜少,以保持室內空氣濕度和地面潮濕,不能直接向原基上噴水;所述的育芝管理S105是指當原基分化成小芝體時,繼續保持空氣濕度在80% -90%之間,此時可向芝體適當噴霧水,注意避免栽培床或袋內積水,此時溫室內要有充足的散射光,通氣要好,空氣新鮮則形成品質好、質量高的子實體,注意栽培袋不能隨便更動位置,因為改變光線方向會抑制子實體的生長,易形成畸形靈芝,陽光不能直射,否則會引起菌柄枯萎,菌蓋難以長大,在適宜條件下,經55?65天的培育,當子實體邊緣由白轉紅,并開始散發孢子,表明靈芝已經成熟,要及時采收;所述的采收S106是指用尖咀鉗夾住靈芝基部撥下,用剪刀剪去雜質,馬上曬干,若遇陰雨天要及時烘烤,靈芝主供藥用,加工主要是干制,干透后立即裝入無毒塑料袋中貯存,以免回潮變質,因靈芝韌性強,基部與培養料結構也很緊密,不象其它菌類那樣容易撥下,避免在菌蓋與菌柄處折斷降低白肉靈芝的等級。
[003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包括:菌種分離、菌包制作、出芝栽培、催蕾管理、育芝管理、采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菌種分離前需要在培養基進行白肉靈芝的種子培養: 培養基的組份:去皮馬鈴薯200g ;葡萄糖20g ;KH2PO4 0.8g ;MgS04 0.3g ;蒸餾水100mL ;稱取培養基的組份,加水溶化后,分裝試管,滅菌后得到種子培養基。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菌種分離指將野生靈芝子實體擦試干凈,掰開,在中間無污染的子實體中取出綠豆大小的子實體塊,在無菌操作條件,接入已制作好的PDA斜面試管,蓋上硅膠塞,在25°C下恒溫培養7天?10天,得到初級菌種,再從斜面上挑取長勢較好,無污染的菌絲進行純化培養,培養10天,篩選出生長速度快、長勢強壯的菌株作為母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菌包制作是指將培養好的母種菌株接入250ml的麥粒菌種瓶培養15?20天,待菌絲長滿后,接入17 X 35cm的聚丙烯栽培袋培養30天,菌絲長滿袋,待菌絲長滿后再繼續培養15?20天,移入出菇棚進行出芝管理。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出芝栽培是指菌絲滿袋后采用全脫袋覆土栽培、半脫袋栽培和不脫袋擺放出芝三種方式進行出芝管理,全脫袋覆土栽培是將栽培袋用刀劃口剝去外袋,然后將菌袋平擺或立放于畦中,橫向袋與袋之間相隔10?20cm,縱向每個袋與袋之前間隔20?30cm,用沙壤土覆蓋,厚度3?5cm,用霧水饒透土壤表面,上面搭一層遮蔭物保濕,半脫袋半埋式栽培是將袋底端二分之一的外菌袋用刀劃開脫去,袋口向上立式擺放,袋與袋間隔20?30cm,用細沙土覆蓋至脫袋處,澆透水,保持土壤濕潤,不脫袋直接擺放是將菌包堆疊擺放或立上于地上,從接種口進行直接出芝,每天保持栽培場所的溫度和濕度。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催蕾管理是指保持培養室溫度在20°C _25°C之間,空氣濕度控制在80 % -90 %,遮陰度75 %以上,只澆霧水,保持土壤濕潤,培養15天,當原基露出地面或袋口,將溫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控制在0.1 %,利于菌柄伸長,每天向棚內噴霧水二三次。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芝管理是指當原基分化成小芝體時,繼續保持空氣濕度在80% -90%之間,此時向芝體噴霧水,經55?65天的培育,當子實體邊緣由白轉紅,并開始散發孢子,表明靈芝已經成熟,及時采收。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收是指將靈芝從基部撥下,用剪刀剪去雜質,馬上曬干,遇陰雨天要及時烘烤,干透后立即裝入無毒塑料袋中貯存。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西藏白肉靈芝栽培方法采用青岡木肩和棉籽殼,利用孰料袋式栽培,于頭年12月?翌年3月制袋養菌,4月?5月下田出芝,8?9月收獲第一潮靈芝。
【文檔編號】A01G1/04GK104488565SQ201510014239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5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5年1月12日
【發明者】熊衛萍, 張君麗, 白瑪旦增, 謝榮, 洛桑, 孫慧娟 申請人: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