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粗葉泥炭蘚人工種植方法

文檔序號:268746閱讀(du):1964來(lai)源:國知局
一種粗葉泥炭蘚人工種植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粗葉泥炭蘚人工種植方法,采用平底帶孔的育苗盤,選擇含酸PH值4到6.5的栽培介質,將采集的粗葉泥炭蘚鮮品植株體整條或切碎成0.5cm—5cm長的碎段,作為種苗,將稻草碎段均勻地播撒蓋住種苗,在育苗盤上方安裝四面噴頭,用綠色的遮陰網將種植好的育苗盤蓋好;微噴方法一天3—6次噴濕;培養30天后孢子體開始萌芽繁育,60天后孢子體露出芽頭,種植18個月后長大成熟,采取離地面1cm以上部位用刀割的方法進行收割。通過本發明的種植方法,能將野生泥炭蘚資源馴化后育苗進行人種植推廣,種植得到的粗葉泥炭蘚品種,生長速度快、植物體高大、品質粗壯,單產鮮品7500公斤,干品400公斤到500公斤。
【專利說明】一種粗葉泥炭蘚人工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粗葉泥炭蘚人工種植方法,屬于泥炭蘚種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泥炭蘚,別名水苔,屬于泥炭蘚亞綱,泥炭蘚目,中國專利200310104033公開了一種水苔種植方法。該方法是將泥炭蘚枝條整株或切斷后進行培養,是野生種苗變人工種植馴化的原生種苗,種植產量不高,按照傳統種植方法,畝產在200公斤,品質也不如新西蘭和智利的泥炭蘚,達不到出口高價格要求。全世界泥炭蘚品種300余種,我國有46種。如“中位泥炭蘚”、“加薩泥炭蘚”、“粗葉泥炭蘚”、“擬尖葉泥炭蘚”、“暖地泥炭蘚及其亞種”、“密葉泥炭蘚”、“泥炭蘚及其亞種”等。各種泥炭蘚的用途、外觀、品相、生長特性等都有一定的差距,如果采用原有的泥炭蘚種植方法,無法針對單一品種進行培養、改良,達到進一步人工種植提高泥炭蘚產品質量和產量的目的。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粗葉泥炭蘚人工種植方法,能夠適合粗葉泥炭蘚種植,改善粗葉泥炭蘚品種,提高其產量。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粗葉泥炭蘚人工種植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0005](I)采用平底帶孔的育苗盤,選擇含酸PH值4到6.5的栽培介質,將栽培介質播撒在育苗盤上,栽培介質厚0.1 — 3cm,將土拍緊壓實;
[0006](2)、將采集的粗葉泥炭蘚鮮品植株體整條或切碎成0.5cm一5cm長的碎段,作為種苗均勻地播撒在介質表面上,一個平方米用種苗量為200-300g ;
[0007](3)、將切碎成長3 — 5cm的稻草碎段均勻地播撒蓋住種苗,I平方米用50_150g稻草碎段,然后將稻草碎段、種苗及介質拍緊;
[0008](4)、在育苗盤上方安裝四面噴頭,用綠色的遮陰網將種植好的育苗盤蓋好并且將遮陰網的四周壓實;
[0009](5)、種植好的種苗用微噴方法一天3— 6次噴濕;
[0010](6)、種植的種苗每10天檢查一次,對缺苗的要補上;
[0011](7)、培養30天后孢子體開始萌芽繁育,60天后孢子體露出芽頭,種植18個月后長大成熟,采取離地面Icm以上部位用刀割的方法進行收割。
[0012]前述的粗葉泥炭蘚人工種植方法,所述栽培介質為腐葉土。
[0013]前述的粗葉泥炭蘚人工種植方法,所述育苗盤深度為6-lOcm,盤底按照1cmX 1cm的間距設有通孔。
[0014]前述的粗葉泥炭蘚人工種植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0015](I)采用平底帶孔的育苗盤,選擇含酸PH值5到6的栽培介質,將栽培介質播撒在育苗盤上,栽培介質厚0.5 — 2cm,將土拍緊壓實;
[0016](2)、將采集的粗葉泥炭蘚鮮品植株體切碎成Icm — 2cm長的碎段,作為種苗均勻地播撒在介質表面上,一個平方米用種苗量為230-280g ;
[0017](3)、將切碎成長3 — 5cm的稻草碎段均勻地播撒蓋住種苗,I平方米用80_120g稻草碎段,然后將稻草碎段、種苗及介質拍緊;
[0018](4)、在育苗盤上方安裝四面噴頭,用綠色的遮陰網將種植好的育苗盤蓋好并且將遮陰網的四周壓實;
[0019](5)、種植好的種苗用微噴方法一天4一5次噴濕;
[0020](6)、種植的種苗每10天檢查一次,對缺苗的要補上;
[0021 ] (7)、培養30天后孢子體開始萌芽繁育,60天后孢子體露出芽頭,種植18個月后長大成熟,采取離地面Icm以上部位用刀割的方法進行收割。
[002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 申請人:,一直致力于泥炭蘚培育、種植的研究、生產工作,本專利公開的粗葉泥炭蘚人工種植方法,是經 申請人:長期實驗、人工馴化野生泥炭蘚后育苗培養的總結。粗葉泥炭蘚,其植物體粗壯,生長I年半的植株10 — 12cm,呈灰綠色黃棕色、黃綠色或稍紫紅色,頸皮部分2到4層細胞,表皮細胞薄壁無水孔,中軸黃橙色或淡綠色,頸葉大,呈舌形,長1.6到1.7毫米,闊I到1.4毫米,先端圓鈍,每枝叢生5枝2枝強生。植株挺直粗大,雌雄同株。雄枝綠色,雌孢子呈黃色。多生長于北半球及南部高寒山區的林下濕地或水溝邊,粗葉泥炭蘚的品種稀少,目前沒有商品可以利用僅有非常少的標本供科研實驗。通過本發明的種植方法,能將野生泥炭蘚資源馴化后育苗進行人種植推廣,對泥炭蘚產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0023]本發明種植得到的粗葉泥炭蘚品種,生長速度快、植物體高大、品質粗壯,單產鮮品7500公斤,干品400公斤到500公斤,可以用于研發“植物香煙過濾嘴”代替化纖香煙過濾嘴、“植物尿不濕”,“植物食品干燥劑”等綠色環保的產品。

【具體實施方式】
[0024]本發明的實施例1:一種粗葉泥炭蘚人工種植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0025](I)采用平底帶孔的育苗盤,選擇含酸PH值4到6.5的栽培介質,將栽培介質播撒在育苗盤上,栽培介質厚0.1—3cm,將土拍緊壓實;栽培介質為腐葉土等。育苗盤深度為
6-10cm,盤底按照1cmX 1cm的間距設有通孔。
[0026](2)、將采集的粗葉泥炭蘚鮮品植株體整條或切碎成0.5cm一5cm長的碎段,作為種苗均勻地播撒在介質表面上,一個平方米用種苗量為200-300g ;
[0027](3)、將切碎成長3 — 5cm的稻草碎段均勻地播撒蓋住種苗,I平方米用50_150g稻草碎段,然后將稻草碎段、種苗及介質拍緊;
[0028](4)、在育苗盤上方安裝四面噴頭,用綠色的遮陰網將種植好的育苗盤蓋好并且將遮陰網的四周壓實;
[0029](5)、種植好的種苗用微噴方法一天3— 6次噴濕;
[0030](6)、種植的種苗每10天檢查一次,對缺苗的要補上;
[0031 ] (7)、培養30天后孢子體開始萌芽繁育,60天后孢子體露出芽頭,種植18個月后長大成熟,采取離地面Icm以上部位用刀割的方法進行收割。第一次收割后,以后不用播種,即可每年選擇在農歷8月到農歷10月收割一次,收割好的連雜草一起運到加工廠進行分選加工。
[0032]本發明的實施例2:粗葉泥炭蘚人工種植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0033](I)采用平底帶孔的育苗盤,選擇含酸PH值5到6的栽培介質,將栽培介質播撒在育苗盤上,栽培介質厚0.5 — 2cm,將土拍緊壓實;育苗盤深度為8cm,盤底按照1cmXlOcm的間距設有通孔。
[0034](2)、將采集的粗葉泥炭蘚鮮品植株體切碎成Icm — 2cm長的碎段,作為種苗均勻地播撒在介質表面上,一個平方米用種苗量為230-280g ;
[0035](3)、將切碎成長3 — 5cm的稻草碎段均勻地播撒蓋住種苗,I平方米用80_120g稻草碎段,然后將稻草碎段、種苗及介質拍緊;
[0036](4)、在育苗盤上方安裝四面噴頭,用綠色的遮陰網將種植好的育苗盤蓋好并且將遮陰網的四周壓實;
[0037](5)、種植好的種苗用微噴方法一天4一5次噴濕;
[0038](6)、種植的種苗每10天檢查一次,對缺苗的要補上;
[0039](7)、培養30天后孢子體開始萌芽繁育,60天后孢子體露出芽頭,種植18個月后長大成熟,采取離地面Icm以上部位用刀割的方法進行收割。
[0040]本發明的實施例3:粗葉泥炭蘚人工種植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0041](I)采用平底帶孔的育苗盤,選擇含酸PH值5.5的栽培介質,將栽培介質播撒在育苗盤上,栽培介質厚1cm,將土拍緊壓實;
[0042](2)、將采集的粗葉泥炭蘚鮮品植株體切碎成1.5cm長的碎段,作為種苗均勻地播撒在介質表面上,一個平方米用種苗量為200g ;
[0043](3)、將切碎成長4cm的稻草碎段均勻地播撒蓋住種苗,I平方米用10g稻草碎段,然后將稻草碎段、種苗及介質拍緊;
[0044](4)、在育苗盤上方安裝四面噴頭,用綠色的遮陰網將種植好的育苗盤蓋好并且將遮陰網的四周壓實;
[0045](5)、種植好的種苗用微噴方法一天5次噴濕;
[0046](6)、種植的種苗每10天檢查一次,對缺苗的要補上;
[0047](7)、培養30天后孢子體開始萌芽繁育,60天后孢子體露出芽頭,種植18個月后長大成熟,采取離地面Icm以上部位用刀割的方法進行收割。
【權利要求】
1.一種粗葉泥炭蘚人工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1)采用平底帶孔的育苗盤,選擇含酸值4到6.5的栽培介質,將栽培介質播撒在育苗盤上,栽培介質厚0.1 — 3(3111,將土拍緊壓實; (2)、將采集的粗葉泥炭蘚鮮品植株體整條或切碎成0.5(^ — 5挪長的碎段,作為種苗均勻地播撒在介質表面上,一個平方米用種苗量為200-3008 ; (3)、將切碎成長3— 5(30的稻草碎段均勻地播撒蓋住種苗,1平方米用50-1508稻草碎段,然后將稻草碎段、種苗及介質拍緊; (4)、在育苗盤上方安裝四面噴頭,用綠色的遮陰網將種植好的育苗盤蓋好并且將遮陰網的四周壓實; (5)、種植好的種苗用微噴方法一天3—6次噴濕; (6)、種植的種苗每10天檢查一次,對缺苗的要補上; (7)、培養30天后孢子體開始萌芽繁育,60天后孢子體露出芽頭,種植18個月后長大成熟,采取離地面1挪以上部位用刀割的方法進行收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粗葉泥炭蘚人工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介質為腐葉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粗葉泥炭蘚人工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盤深度為6-10(3111,盤底按照100111的間距設有通孔。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粗葉泥炭蘚人工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1)采用平底帶孔的育苗盤,選擇含酸?0值5到6的栽培介質,將栽培介質播撒在育苗盤上,栽培介質厚0.5 — 2(3111,將土拍緊壓實; (2),將采集的粗葉泥炭蘚鮮品植株體切碎成1挪一2挪長的碎段,作為種苗均勻地播撒在介質表面上,一個平方米用種苗量為230-2808 ; (3)、將切碎成長3— 5挪的稻草碎段均勻地播撒蓋住種苗,1平方米用80-1208稻草碎段,然后將稻草碎段、種苗及介質拍緊; (4)、在育苗盤上方安裝四面噴頭,用綠色的遮陰網將種植好的育苗盤蓋好并且將遮陰網的四周壓實; (5)、種植好的種苗用微噴方法一天4一5次噴濕; (6)、種植的種苗每10天檢查一次,對缺苗的要補上; (7)、培養30天后孢子體開始萌芽繁育,60天后孢子體露出芽頭,種植18個月后長大成熟,采取離地面1挪以上部位用刀割的方法進行收割。
【文檔編號】A01G1/00GK104396479SQ201410519469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30日
【發明者】朱國金 申請人:貴州高原農產資材開發有限公司
網(wang)友(you)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