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履帶式田園管理機底盤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68739閱讀:410來源:國知局
履帶式田園管理機底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履帶式田園管理機底盤,底盤支架部分上安裝有發動機部分、變速轉向控制部分、作業部分、手扶操作部分,作業調整部分與履帶行走部分連接,而動力輸出減速部分與動力輸入部分連接,一級換擋傳動部分與動力輸出減速部分、二級換擋傳動部分連接,中間鏈輪傳動部分與二級換擋傳動部分、轉向中間傳動鏈輪連接,左側轉向控制部分通過左側轉向驅動部分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連接,右側轉向控制部分通過右側轉向驅動部分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連接;一級換擋控制部分與一級換擋傳動部分連接,進退換擋控制部分與動力輸入部分連接。履帶行走部分采用履帶驅動提高了車輛的通過性,變速轉向控制部分集成有工作裝置變速器功能,有利于降低整機重量,擴展機具通用性。
【專利說明】 履帶式田園管理機底盤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履帶式田園管理機底盤。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田園管理機多采用橡膠輪驅動,但由于田園管理機重量輕,在進入田間后,地面附著力小,當遇到阻力增大時,驅動輪易打滑,為了提高機械的驅動能力,當田園管理機下田工作時,通常將驅動橡膠輪改為鐵質驅動輪,而鐵質驅動輪在圓周方向上的凸齒插入泥土中的深度大,可提高附著力,防止打滑;但鐵質驅動輪的凸齒同時會破壞泥底溝面,不利于田塊排水,在路面行走時,由于凸齒周向間隙大,驅動輪與地面成多邊形面接觸,導致機械行駛不平穩,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田園管理機通常采用兩套驅動輪,一套橡膠輪,用于田園管理機的路面行駛與轉移,一套鐵質驅動輪,用于田間作業,用戶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調整安裝不同形式的驅動輪。同時田園管理機多采用兩輪結構,兩個輪胎在一條軸線上,機械在運動中可圍繞驅動輪軸線隨意旋轉,工作質量低,操作極不方便,為了解決機械隨意旋轉的問題,通常在田園管理機的前端設置有支撐輪,由驅動輪、支撐輪形成三點支撐結構,以增強機械行駛穩定性,且支撐輪同時起著耕深調節的作用和萬向調節導向作用,采用支撐輪雖然一套機構實現了三種功能,但是,支撐輪的高度調節在機械的前端,駕駛員在機械的后端,導致耕深調節不方便。為了同時兼顧導向作用,在支撐輪與支撐架之間安裝有萬向裝置,故支撐輪通常設計的小而窄,當田園管理機與培土機、旋耕機、開溝機、植保機械配套時,支撐輪容易下陷,導致上述功能喪失,使得操控難度提高,作業質量降低。
[0003]目前,應用在田園管理機上的變速傳動系統主要由驅動機械行駛的行駛變速器和驅動工作裝置運動的工作裝置變速器兩套變速器組成,動力由發動機經過皮帶輪傳動給主離合器,主離合器將動力同時傳遞給行駛變速器動力輸入軸和工作裝置變速器的輸入軸;行駛變速器設置有速度調節裝置、減速裝置,部分性能優良的機型還設置有牙嵌式離合機構,工作裝置變速器上通常設置有牙嵌式離合器、減速裝置;然而由于行駛變速器的動力輸入軸轉速約100?200r/min,工作裝置變速器的適用轉速200?300r/min,發動機的轉速約2400?3000r/min ;通常行駛變速器與工作裝置變速器的輸入軸需經一級皮帶輪傳動,其轉速1200?1500r/min ;故兩套變速器分別需要將轉速降低1/10和1/6,同時兩套變速器的減速部分布置重復,使得機械結構復雜,體積大。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履帶式田園管理機底盤,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點。
[0005]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履帶式田園管理機底盤,其底盤支架部分上安裝有發動機部分、變速轉向控制部分、作業部分、手扶操作部分,且動力傳遞部分分別與發動機部分、變速轉向控制部分連接,用于傳遞動力,變速轉向控制部分分別與履帶行走部分、作業部分連接,經變速轉向控制部分的一部分動力驅動履帶行走部分行走,另一部分動力經變速后傳遞給作業部分,而作業調整部分一端安裝在底盤支架部分上,另一端與履帶行走部分連接,其用于調節前部作業部分的入土深度,當整機處于非作業行走狀態時,通過調節作業調整部分脫離作業面,手扶操作部分用于操縱整機的行走和作業。
[0007]上述變速轉向控制部分中,包括由左箱體與右箱體拼裝形成的整體箱體,整體箱體內安裝有動力輸出減速部分、動力輸入部分、一級換擋傳動部分、二級換擋傳動部分、中間鏈輪傳動部分、右側轉向控制部分、左側轉向控制部分、左側轉向驅動部分、右側轉向驅動部分、轉向中間傳動鏈輪、中間傳動鏈條、一級換擋控制部分、進退換擋控制部分;且動力輸出減速部分與動力輸入部分連接,一級換擋傳動部分與動力輸出減速部分連接,二級換擋傳動部分與一級換擋傳動部分連接;中間鏈輪傳動部分與二級換擋傳動部分連接,并通過中間傳動鏈條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連接,左側轉向控制部分與左側轉向驅動部分連接,右側轉向控制部分與右側轉向驅動部分連接,同時左側轉向驅動部分、右側轉向驅動部分分別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連接;此外,一級換擋控制部分與一級換擋傳動部分連接,進退換擋控制部分與動力輸入部分連接。
[0008]整體箱體內各部分具體連接結構如下:
[0009]動力輸出減速部分中,減速輸出軸一端安裝于左箱體內,另一端安裝于右箱體內,左減速雙聯齒輪套裝于減速輸出軸上空轉,右減速雙聯齒輪過渡配合安裝于減速輸出軸上,并通過花鍵傳遞動力,減速輸出軸上設置有用于對左減速雙聯齒輪進行限位的減速擋圈一和用于對右減速雙聯齒輪進行限位的減速擋圈二 ;
[0010]動力輸入部分中,動力輸入軸一端安裝于左箱體內,另一端安裝于右箱體內,動力輸入從動齒輪套裝于動力輸入軸上空轉,動力輸入換擋齒輪套裝于動力輸入從動齒輪上,進退換擋控制部分設置在動力輸入換擋齒輪上,動力輸入主動齒輪套裝于動力輸入軸上,動力輸入主動齒輪與左減速雙聯齒輪的左側齒輪嚙合,動力輸入從動齒輪與左減速雙聯齒輪的右側齒輪嚙合,且動力輸入換擋齒輪與動力輸入從動齒輪為花鍵配合安裝,在進退換擋控制部分的作用下,動力輸入換擋齒輪可在動力輸入從動齒輪的外圍花鍵上左右滑動,當進退換擋控制部分帶動動力輸入換擋齒輪向左移動時,動力輸入換擋齒輪與右減速雙聯齒輪的左側齒輪嚙合,當進退換擋控制部分帶動動力輸入換擋齒輪向右移動時,動力輸入換擋齒輪脫離與右減速雙聯齒輪的左側齒輪嚙合,并與后續相關部分嚙合傳動;
[0011]一級換擋傳動部分中,一級換擋主軸一端安裝于左箱體內,另一端安裝于右箱體內,一級換擋主動齒輪和一級換擋雙聯齒輪分別套裝于一級換擋主軸上;而一級換擋控制部分設置在一級換擋雙聯齒輪上,一級換擋雙聯齒輪在一級換擋控制部分的作用下沿一級換擋主軸軸向滑動,一級換擋主動齒輪分別與右減速雙聯齒輪、動力輸入換擋齒輪嚙合,而動力輸入換擋齒輪在進退換擋控制部分的作用下可與一級換擋主動齒輪嚙合,也可脫離與一級換擋主動齒輪的嚙合;
[0012]二級換擋傳動部分中,二級換擋主軸一端安裝于左箱體內,另一端安裝于右箱體內,二級換擋雙聯齒輪過渡配合安裝于二級換擋主軸上,且一級換擋雙聯齒輪的右側齒輪與二級換擋雙聯齒輪的右側齒輪嚙合,一級換擋雙聯齒輪的左側齒輪與二級換擋雙聯齒輪的左側齒輪嚙合;在一級換擋控制部分的作用下一級換擋雙聯齒輪沿一級換擋主軸軸向從右至左滑動,可產生一級換擋雙聯齒輪的右側齒輪與二級換擋雙聯齒輪的右側齒輪嚙合、一級換擋雙聯齒輪脫離與二級換擋雙聯齒輪的嚙合、一級換擋雙聯齒輪的左側齒輪與二級換擋雙聯齒輪的左側齒輪嚙合;
[0013]中間鏈輪傳動部分中,中間傳動主軸一端安裝于左箱體內,另一端安裝于右箱體內,中間傳動齒輪和中間傳動主動鏈輪安裝于中間傳動主軸上,中間傳動齒輪與二級換擋雙聯齒輪的左側齒輪嚙合,中間傳動主動鏈輪通過中間傳動鏈條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連接,將動力傳遞給轉向中間傳動鏈輪并帶動其旋轉;
[0014]左側轉向控制部分中,左側搖桿安裝在左側搖桿軸上,在外部裝置的作用下左側搖桿軸帶動左側搖桿旋轉,而左側搖臂安裝在左側搖臂軸上空轉,左側推桿一端與左側搖桿連接,另一端與左側搖臂連接,左側搖桿通過左側推桿推動左側搖臂圍繞左側搖臂軸旋轉,以推動相關裝置;
[0015]右側轉向控制部分中,右側搖桿安裝在右側搖桿軸上,在外部裝置的作用下右側搖桿軸帶動右側搖桿旋轉,而右側搖臂安裝在右側搖臂軸上空轉,右側推桿一端與右側搖桿連接,另一端與右側搖臂連接,右側搖桿通過右側推桿推動右側搖臂圍繞右側搖臂軸旋轉,以推動相關裝置;
[0016]左側轉向驅動部分中,左側支撐體安裝于左箱體一側,左側轉向驅動軸安裝于左側支撐體內,而左側轉向驅動軸的一端安裝有驅動左軸承,左側離合套安裝于左側轉向驅動軸上,左側驅動軸擋圈和左側復位彈簧擋圈安裝于左側轉向驅動軸上;左側離合復位彈簧套裝于左側轉向驅動軸上,且位于左側復位彈簧擋圈和左側離合套之間,轉向中間傳動鏈輪左側安裝于驅動左軸承上,在左側離合復位彈簧的常態作用下左側離合套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的左側內部齒輪嚙合,當左側離合套在左側搖臂作用下向左側移動脫離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的左側內部齒輪嚙合時,實現右側驅動向左側轉向,當外部取消對左側搖臂的作用后,左側離合套在左側離合復位彈簧的作用下恢復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的左側內部齒輪嚙合,恢復常規行駛狀態;
[0017]右側轉向驅動部分中,右側支撐體安裝于右箱體一側,右側轉向驅動軸安裝于右側支撐體內,而右側轉向驅動軸的一端安裝有驅動右軸承,右側離合套安裝于右側轉向驅動軸上,右側驅動軸擋圈和右側復位彈簧擋圈安裝于右側轉向驅動軸上;右側離合復位彈簧套裝于右側轉向驅動軸上,且位于右側復位彈簧擋圈和右側離合套之間,轉向中間傳動鏈輪右側安裝于驅動右軸承上,在右側離合復位彈簧的常態作用下右側離合套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的右側內部齒輪嚙合,當右側離合套在右側搖臂作用下向右側移動脫離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的右側內部齒輪嚙合時,實現左側驅動向右側轉向,當外部取消對右側搖臂的作用后,右側離合套在右側離合復位彈簧的作用下恢復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的右側內部齒輪嚙合,恢復常規行駛狀態。
[0018]在本發明中,變速轉向控制部分采用行駛變速器集成工作裝置變速器減速與調速功能,且行駛變速器的工作裝置輸出軸轉速分為300r/min、450r/min(當發動機處于額定轉速時)兩個檔位;進而有效簡化了工作裝置變速器的結構,有利于降低整機質量,提高集成度,擴展了機具通用性。
[0019]在本發明中,履帶行走部分包括左側履帶行走部分、右側履帶行走部分、中間連接部分,而左側履帶行走部分與右側履帶行走部分通過中間連接部分連接;變速轉向控制部分的部分動力經左側轉向驅動軸輸出帶動左側履帶行走部分行走,部分動力經右側轉向驅動軸輸出帶動右側履帶行走部分行走,當履帶車輛處于非作業地面時或作業調整部分的最大調整極限不能滿足前部作業需要時,可根據需要安裝行駛輪以滿足各種工況;而左側履帶行走部分、右側履帶行走部分采用橡膠履帶行走,由于接地面積大,有效提高車輛的通過性;同時由于履帶接地長度大,機具重心位置容易控制,因此過壟、過埂能力較強,附著力強,增強機械行駛穩定性。
[0020]在本發明中,左減速雙聯齒輪通過減速滑動軸承套裝于減速輸出軸上空轉。
[0021]在本發明中,動力輸入從動齒輪通過動力輸入滑動軸承套裝于動力輸入軸上空轉。
[0022]在本發明中,動力輸入軸上設置有用于對動力輸入主動齒輪進行限位的動力輸入擋圈。
[0023]在本發明中,動力輸入軸上還設置有用于對動力輸入從動齒輪與動力輸入換擋齒輪進行限位的動力輸入開口擋圈。
[0024]在本發明中,一級換擋主軸上設置有用于對一級換擋主動齒輪進行限位和軸向間隙調整的一級換擋擋圈。
[0025]在本發明中,二級換擋主軸上設置有用于對二級換擋雙聯齒輪進行限位和軸向間隙調整的二級換擋擋圈。
[0026]在本發明中,中間傳動齒輪與中間傳動主動鏈輪之間設置有用于軸向限位的限位傳動擋圈。
[0027]在本發明中,左側支撐體內安裝有左側油封,且左側油封套裝于左側轉向驅動軸上,用于對左側轉向驅動軸的動態旋轉密封。
[0028]在本發明中,右側支撐體內安裝有右側油封,且右側油封套裝于右側轉向驅動軸上,用于對右側轉向驅動軸的動態旋轉密封。
[0029]在本發明中,變速轉向控制部分的動力運行傳遞方式為:動力經動力輸入軸輸入后,行駛前進擋經動力輸入主動齒輪將動力傳遞至左減速雙聯齒輪,左減速雙聯齒輪再經動力輸入從動齒輪將動力傳遞至動力輸入換擋齒輪,而動力輸入換擋齒輪與右減速雙聯齒輪嚙合后,傳遞至一級換擋主動齒輪,以實現減速前進驅動;且部分動力直接由減速輸出軸輸出驅動作業部分,一級換擋雙聯齒輪在一級換擋主軸上從右至左滑動,實現高速驅動輸出、空擋、低速驅動輸出,并由二級換擋雙聯齒輪經與中間傳動齒輪嚙合帶動中間傳動主軸旋轉,進而帶動中間傳動主動鏈輪旋轉,以通過中間傳動鏈條將動力傳遞給轉向中間傳動鏈輪,從而帶動后續相關設備;此外,行駛倒擋經動力輸入主動齒輪將動力傳遞至左減速雙聯齒輪,左減速雙聯齒輪再經動力輸入從動齒輪將動力傳遞至動力輸入換擋齒輪,而動力輸入換擋齒輪與右減速雙聯齒輪嚙合后,傳遞至一級換擋主動齒輪,以實現減速倒擋驅動,而作業部分則由一級換擋主動齒輪反驅動右減速雙聯齒輪經減速輸出軸輸出。
[0030]有益效果:本發明行走部分采用履帶驅動附著力大,有效提高車輛的通過性;變速轉向控制部分采用行駛變速器集成工作裝置變速器減速與調速功能,簡化了工作裝置變速器的結構,有利于降低整機質量,提高集成度,擴展機具通用性,且當左側離合套在左側搖臂作用下向左側移動脫離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的左側內部齒輪嚙合時,實現右側驅動向左側轉向;當右側離合套在右側搖臂作用下向右側移動脫離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的右側內部齒輪嚙合時,實現左側驅動向右側轉向,同時在行進中實現檔位轉換,操作簡便,易于駕駛,轉向精度高,有效擴大了履帶式田園管理機的應用范圍,也降低了能量消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1]圖1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2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變速轉向控制部分安裝示意圖。
[0033]圖3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變速轉向控制部分主視圖。
[0034]圖4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變速轉向控制部分左視圖。
[0035]圖5為圖4的剖視圖。
[0036]圖6為圖5中B-B處前進擋正常直行示意圖。
[0037]圖7為圖5中B-B處倒擋左側離合器分離轉向示意圖。
[0038]圖8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動力輸出減速部分與動力輸入部分結構示意圖。
[0039]圖9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動力輸出減速部分、動力輸入部分與一級換擋傳動部分結構示意圖。
[0040]圖10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二級換擋傳動部分和中間鏈輪傳動部分與右側轉向控制部分、左側轉向控制部分結構示意圖。
[0041]圖11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左側轉向驅動部分與右側轉向驅動部分結構示意圖。
[0042]圖12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變速轉向控制部分與履帶行走部分結構示意圖。
[0043]圖13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左側履帶行走部分結構示意圖。
[0044]圖14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右側履帶行走部分結構示意圖。
[0045]圖15為圖2中A-A處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6]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47]參見圖1?圖2的履帶式田園管理機底盤,包括底盤支架部分T、發動機部分U、動力傳遞部分V、變速轉向控制部分S、履帶行走部分X、作業調整部分Y、作業部分W、手扶操作部分Z ;其中,發動機部分U、變速轉向控制部分S、作業部分W、手扶操作部分Z安裝于底盤支架部分T上,動力傳遞部分V連接發動機部分U和變速轉向控制部分S,用于傳遞動力,動力經變速轉向控制部分S—部分驅動履帶行走部分X行走,另一部分經變速后傳遞給作業部分W,作業調整部分Y —端安裝在底盤支架部分T上,另一端與履帶行走部分X相連接,用于調節前部作業部分W的入土深度,當整機處于非作業行走狀態時,通過調節作業調整部分Y脫離作業面,手扶操作部分Z用于對整機的行走和作業操縱。
[0048]參見圖3?圖7所示,變速轉向控制部分S包括左箱體L、右箱體M、箱體緊固螺栓N、動力輸出減速部分S1、動力輸入部分S2、一級換擋傳動部分S3、二級換擋傳動部分S4、中間鏈輪傳動部分S5、右側轉向控制部分S6、左側轉向控制部分S7、左側轉向驅動部分S8、右側轉向驅動部分S9、轉向中間傳動鏈輪S10、中間傳動鏈條SI 1、一級換擋控制部分S12、進退換擋控制部分S13,其中,動力輸出減速部分S1、動力輸入部分S2、一級換擋傳動部分S3、二級換擋傳動部分S4、中間鏈輪傳動部分S5、右側轉向控制部分S6、左側轉向控制部分S7、左側轉向驅動部分S8、右側轉向驅動部分S9、轉向中間傳動鏈輪S1、中間傳動鏈條S11、一級換擋控制部分S12及進退換擋控制部分S13安裝在左箱體L和右箱體M形成的整體箱體內,并通過箱體緊固螺栓N鎖緊。
[0049]參見圖8所示,動力輸出減速部分SI包括減速軸承一 S1-1、左減速軸承座S1-2、減速擋圈一 S1-3、減速滑動軸承S1-4、左減速雙聯齒輪S1-5、右減速雙聯齒輪S1-6、減速擋圈二 S1-7、右減速軸承座S1-8、減速油封S1-9、減速輸出軸S1-10、減速軸承二 Sl-1l ;其中,減速輸出軸S1-10 —端通過減速軸承一 Sl-1安裝在左減速軸承座S1-2內,且左減速軸承座S1-2安裝于左箱體L內,另一端通過減速軸承二 Sl-1l安裝在右減速軸承座S1-8內,且右減速軸承座S1-8安裝于右箱體M內,減速油封S1-9安裝于右減速軸承座S1-8內,且套裝于減速輸出軸S1-10上,用于減速輸出軸S1-10的動態旋轉密封,左減速雙聯齒輪S1-5通過減速滑動軸承S1-4套裝于減速輸出軸S1-10上空轉,右減速雙聯齒輪S1-6部分通過花鍵套裝于減速輸出軸S1-10上,部分與減速輸出軸S1-10過渡配合,減速擋圈一 S1-3套裝于減速輸出軸S1-10上用于對左減速雙聯齒輪S1-5的限位,減速擋圈二 S1-7套裝于減速輸出軸S1-10上用于對右減速雙聯齒輪S1-6的限位。
[0050]參見圖8所示,動力輸入部分S2包括動力輸入軸承座一 S2-1、動力輸入軸S2_2、動力輸入油封S2-3、動力輸入軸承一 S2-4、動力輸入擋圈S2-5、動力輸入主動齒輪S2-6、動力輸入從動齒輪S2-7、動力輸入換擋齒輪S2-8、動力輸入滑動軸承S2-9、動力輸入開口擋圈S2-10、動力輸入軸承座二 S2-11、動力輸入軸承二 S2-12 ;其中,動力輸入軸S2-2 —端通過動力輸入軸承二 S2-12安裝在動力輸入軸承座二 S2-11內,且動力輸入軸承座二 S2-11安裝于右箱體M內,另一端通過動力輸入軸承一 S2-4安裝在動力輸入軸承座一 S2-1內,且動力輸入軸承座一 S2-1安裝于左箱體L內,動力輸入油封S2-3安裝于動力輸入軸承座一
52-1內,且套裝于動力輸入軸S2-2上,用于動力輸入軸S2-2的動態旋轉密封,動力輸入從動齒輪S2-7通過動力輸入滑動軸承S2-9套裝于動力輸入軸S2-2上空轉,動力輸入換擋齒輪S2-8通過花鍵套裝于動力輸入從動齒輪S2-7上,在進退換擋控制部分S13的作用下可在動力輸入從動齒輪S2-7上左右滑動,動力輸入主動齒輪S2-6通過花鍵套裝于動力輸入軸S2-2上,動力輸入擋圈S2-5套裝于動力輸入軸S2-2上用于對動力輸入主動齒輪S2-6的限位,動力輸入開口擋圈S2-10安裝于動力輸入軸S2-2上用于對動力輸入從動齒輪S2-7和動力輸入換擋齒輪S2-8的限位,動力輸入主動齒輪S2-6與左減速雙聯齒輪S1-5的左側齒輪嚙合,動力輸入從動齒輪S2-7與左減速雙聯齒輪S1-5的右側齒輪嚙合,動力輸入換擋齒輪S2-8在進退換擋控制部分S13的作用下可與右減速雙聯齒輪S1-6的左側齒輪嚙合,也可脫離與右減速雙聯齒輪S1-6的左側齒輪嚙合。
[0051]參見圖9所示,一級換擋傳動部分S3包括一級換擋軸承一 S3-1、一級換擋主軸
53-2、一級換擋軸承座一S3-3、一級換擋雙聯齒輪S3-4、一級換擋主動齒輪S3-5、一級換擋軸承座二 S3-6、一級換擋擋圈S3-7、一級換擋軸承二 S3-8 ;其中,一級換擋主軸S3-2 —端通過一級換擋軸承一 S3-1安裝在一級換擋軸承座一 S3-3內,且一級換擋軸承座一 S3-3安裝于左箱體L內,另一端通過一級換擋軸承二 S3-8安裝在一級換擋軸承座二 S3-6內,且一級換擋軸承座二 S3-6安裝于右箱體M內,一級換擋主動齒輪S3-5和一級換擋雙聯齒輪S3-4分別通過花鍵套裝于一級換擋主軸S3-2上,一級換擋擋圈S3-7套裝于一級換擋主軸
S3-2上用于對一級換擋主動齒輪S3-5的限位和軸向間隙調整,一級換擋雙聯齒輪S3-4在一級換擋控制部分S12的作用下沿一級換擋主軸S3-2軸向滑動,一級換擋主動齒輪S3-5與右減速雙聯齒輪S1-6嚙合,動力輸入換擋齒輪S2-8在進退換擋控制部分S13的作用下可與一級換擋主動齒輪S3-5嚙合,也可脫離與一級換擋主動齒輪S3-5的嚙合。
[0052]參見圖10所示,二級換擋傳動部分S4包括二級換擋軸承一 S4-1、二級換擋主軸
54-2、二級換擋擋圈S4-3、二級換擋軸承座一S4-4、二級換擋軸承座二 S4-5、二級換擋軸承二 S4-6、二級換擋雙聯齒輪S4-7 ;
[0053]其中,二級換擋主軸S4-2 —端通過二級換擋軸承一 S4-1安裝在二級換擋軸承座一S4-4內,且二級換擋軸承座一 S4-4安裝于左箱體L內,另一端通過二級換擋軸承二 S4-6安裝在二級換擋軸承座二 S4-5內,且二級換擋軸承座二 S4-5安裝于右箱體M內,二級換擋雙聯齒輪S4-7過渡配合安裝于二級換擋主軸S4-2上,二級換擋擋圈S4-3套裝于二級換擋主軸S4-2上用于對二級換擋雙聯齒輪S4-7的限位和軸向間隙調整,一級換擋雙聯齒輪
S3-4在一級換擋控制部分S12的作用下沿一級換擋主軸S3-2軸向從右至左滑動,可產生一級換擋雙聯齒輪S3-4的右側齒輪與二級換擋雙聯齒輪S4-7的右側齒輪嚙合、一級換擋雙聯齒輪S3-4脫離與二級換擋雙聯齒輪S4-7的嚙合、一級換擋雙聯齒輪S3-4的左側齒輪與二級換擋雙聯齒輪S4-7的左側齒輪嚙合。
[0054]參見圖10所示,中間鏈輪傳動部分S5包括中間傳動軸承座一 S5-1、中間傳動擋圈S5-2、中間傳動軸承一 S5-3、中間傳動齒輪S5-4、限位傳動擋圈S5-5、中間傳動軸承座二
55-6、中間傳動主軸S5-7、中間傳動軸承二S5-8,中間傳動主動鏈輪S5-9 ;其中,中間傳動主軸S5-7 —端通過中間傳動軸承一 S5-3安裝在中間傳動軸承座一 S5-1內,且中間傳動軸承座一 S5-1安裝于左箱體L內,另一端通過中間傳動軸承二 S5-8安裝在中間傳動軸承座二S5-6內,且中間傳動軸承座二 S5-6安裝于右箱體M內,中間傳動齒輪S5-4和中間傳動主動鏈輪S5-9均通過花鍵安裝于中間傳動主軸S5-7上,限位傳動擋圈S5-5安裝于中間傳動齒輪S5-4和中間傳動主動鏈輪S5-9之間,用于軸向限位,中間傳動擋圈S5-2安裝于中間傳動軸承一 S5-3和中間傳動齒輪S5-4之間,用于軸向限位及軸向間隙調整,中間傳動齒輪S5-4與二級換擋雙聯齒輪S4-7左側齒輪保持嚙合,中間傳動主動鏈輪S5-9通過中間傳動鏈條Sll將動力傳遞給轉向中間傳動鏈輪SlO并帶動其旋轉。
[0055]參見圖10所示,右側轉向控制部分S6包括右側搖桿軸S6-1、右側搖桿S6_2、右側推桿S6-3、右側搖臂S6-4、右側搖臂軸S6-5 ;右側搖桿S6-2通過花鍵安裝在右側搖桿軸
56-1上,在外部裝置的作用下右側搖桿軸S6-1帶動右側搖桿S6-2旋轉,右側搖臂S6-4安裝在右側搖臂軸S6-5上空轉,右側推桿S6-3 —端與右側搖桿S6-2連接,另一端與右側搖臂S6-4連接,右側搖桿S6-2通過右側推桿S6-3推動右側搖臂S6-4圍繞右側搖臂軸S6-5旋轉,以推動相關裝置;
[0056]左側轉向控制部分S7包括左側搖桿軸S7-1、左側搖桿S7-2、左側推桿S7_3、左側搖臂S7-4、左側搖臂軸S7-5 ;左側搖桿S7-2通過花鍵安裝在左側搖桿軸S7-1上,在外部裝置的作用下左側搖桿軸S7-1帶動左側搖桿S7-2旋轉,左側搖臂S7-4安裝在左側搖臂軸
57-5上空轉,左側推桿S7-3—端與左側搖桿S7-2連接,另一端與左側搖臂S7-4連接,左側搖桿S7-2通過左側推桿S7-3推動左側搖臂S7-4圍繞左側搖臂軸S7-5旋轉,以推動相關
>j-U ρ?α裝直。
[0057]參見圖11所示,左側轉向驅動部分S8包括左側緊固螺栓S8-1、左側支撐體S8_2、左側離合復位彈簧S8-3、左側軸承S8-4、左側油封S8-5、左側轉向驅動軸S8-6、左側驅動軸擋圈S8-7、左側復位彈簧擋圈S8-8、左側離合套S8-9、驅動左軸承S8-10 ;左側支撐體S8-2通過左側緊固螺栓S8-1安裝于左箱體L 一側,左側轉向驅動軸S8-6通過左側軸承S8-4安裝于左側支撐體S8-2內,左側油封S8-5安裝于左側支撐體S8-2內,且套裝于左側轉向驅動軸S8-6上,用于對左側轉向驅動軸S8-6的動態旋轉密封,左側轉向驅動軸S8-6的一端安裝有驅動左軸承S8-10,左側離合套S8-9通過花鍵安裝于左側轉向驅動軸S8-6上,左側驅動軸擋圈S8-7和左側復位彈簧擋圈S8-8安裝于左側轉向驅動軸S8-6上,左側離合復位彈簧S8-3套裝于左側轉向驅動軸S8-6上,且位于左側復位彈簧擋圈S8-8和左側離合套
58-9之間,轉向中間傳動鏈輪SlO的左側安裝于驅動左軸承S8-10上,在左側離合復位彈簧S8-3的常態作用下左側離合套S8-9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SlO的左側內部齒輪嚙合,當左側離合套S8-9在左側搖臂S7-4作用下向左側移動脫離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SlO的左側內部齒輪嚙合,此時可實現右側驅動向左側轉向,當外部取消對左側搖臂S7-4的作用后,左側離合套S8-9在左側離合復位彈簧S8-3的作用下恢復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SlO的左側內部齒輪嚙合,恢復常規行駛狀態。
[0058]參見圖11所示,右側轉向驅動部分S9包括右側緊固螺栓S9-1、右側支撐體S9_2、右側離合復位彈簧S9-3、右側軸承S9-4、右側油封S9-5、右側轉向驅動軸S9-6、右側驅動軸擋圈S9-7、右側復位彈簧擋圈S9-8、右側離合套S9-9、驅動右軸承S9-10 ;右側支撐體S9-2通過右側緊固螺栓S9-1安裝于右箱體M —側,右側轉向驅動軸S9-6通過右側軸承S9-4安裝于右側支撐體S9-2內,右側油封S9-5安裝于右側支撐體S9-2內,且套裝于右側轉向驅動軸S9-6上,用于對右側轉向驅動軸S9-6的動態旋轉密封,右側轉向驅動軸S9-6的一端安裝有驅動右軸承S9-10,右側離合套S9-9通過花鍵安裝于右側轉向驅動軸S9-6上,右側驅動軸擋圈S9-7和右側復位彈簧擋圈S9-8安裝于右側轉向驅動軸S9-6上,右側離合復位彈簧S9-3套裝于右側轉向驅動軸S9-6上,且位于右側復位彈簧擋圈S9-8和右側離合套
59-9之間,轉向中間傳動鏈輪SlO的右側安裝于驅動右軸承S9-10上,在右側離合復位彈簧S9-3的常態作用下右側離合套S9-9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SlO的右側內部齒輪嚙合,當右側離合套S9-9在右側搖臂S6-4作用下向右側移動脫離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SlO的右側內部齒輪嚙合,此時可實現左側驅動向右側轉向,當外部取消對右側搖臂S6-4的作用后,右側離合套S9-9在右側離合復位彈簧S9-3的作用下恢復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SlO的右側內部齒輪嚙合,恢復常規行駛狀態。
[0059]參見圖12?圖15所示,履帶行走部分X包括左側履帶行走部分X2、右側履帶行走部分X1、中間連接部分X3、行駛輪X4 ;而右側履帶行走部分Xl包括右側履帶X1-1、右側履帶驅動輪X1-2、右側支架軸承X1-3、右側行駛支架X1-4、右側履帶輔助輪X1-5、右側輔助輪支撐螺釘X1-6、右側輔助輪擋圈一 X1-7、右側輔助輪擋圈二 X1-8、右側輔助輪軸承一 X1-9、右側輔助輪軸承二 χι-?ο、右側輔助輪擋圈三Xl-1l ;右側履帶驅動輪X1-2安裝在右側履帶Xl-1內,右側行駛支架X1-4 —端通過右側支架軸承X1-3套裝在右側轉向驅動軸S9-6上,另一端安裝有右側輔助輪支撐螺釘X1-6,右側履帶輔助輪X1-5通過右側輔助輪軸承一X1-9、右側輔助輪軸承二 X1-10套裝在右側輔助輪支撐螺釘X1-6上,并在右側輔助輪支撐螺釘X1-6上設置有用于軸向限位的右側輔助輪擋圈一 X1-7、右側輔助輪擋圈二 X1-8、右側輔助輪擋圈三Xl-1l ;左側履帶行走部分X2包括左側履帶X2-1、左側履帶驅動輪X2-2、左側支架軸承X2-3、左側行駛支架X2-4、左側履帶輔助輪X2-5、左側輔助輪支撐螺釘X2-6、左側輔助輪擋圈一 X2-7、左側輔助輪擋圈二 X2-8、左側輔助輪軸承一 X2-9、左側輔助輪軸承二X2-10、左側輔助輪擋圈三X2-11 ;左側履帶驅動輪X2-2安裝在左側履帶X2-1內,左側行駛支架X2-4 —端通過左側支架軸承X2-3套裝在左側轉向驅動軸S8-6上,另一端安裝有左側輔助輪支撐螺釘X2-6,左側履帶輔助輪X2-5通過左側輔助輪軸承一 X2-9、左側輔助輪軸承二 X2-10套裝在左側輔助輪支撐螺釘X2-6上,并在左側輔助輪支撐螺釘X2-6上設置有用于軸向限位的左側輔助輪擋圈一 X2-7、左側輔助輪擋圈二 X2-8及左側輔助輪擋圈三X2-11。
[0060]變速轉向控制部分S的部分動力經左側轉向驅動軸S8-6輸出帶動左側履帶驅動輪X2-2驅動左側履帶X2-1行走,部分動力經右側轉向驅動軸S9-6輸出帶動右側履帶驅動輪X1-2驅動右側履帶Xl-1行走;當車輛處于非作業地面時或作業調整部分Y的最大調整極限不能滿足前部作業需要時,可根據需要換上行駛輪X4以滿足各種工況。
[0061]在本實施例中,動力經動力輸入軸S2-2輸入后,行駛前進擋經動力輸入主動齒輪S2-6 —左減速雙聯齒輪S1-5 —動力輸入從動齒輪S2-7 —動力輸入換擋齒輪S2-8 —右減速雙聯齒輪S1-6 ——級換擋主動齒輪S3-5,以實現減速前進驅動,且部分動力直接由減速輸出軸S1-10輸出驅動作業部分W,一級換擋雙聯齒輪S3-4在一級換擋主軸S3-2上從右至左滑動,可實現高速驅動輸出、空擋、低速驅動輸出,并由二級換擋雙聯齒輪S4-7經中間傳動齒輪S5-4 —中間傳動主軸S5-7 —中間傳動主動鏈輪S5-9 —中間傳動鏈條Sll驅動轉向中間傳動鏈輪S10,從而帶動后續相關設備;行駛倒擋經動力輸入主動齒輪S2-6 —左減速雙聯齒輪S1-5 —動力輸入從動齒輪S2-7 —動力輸入換擋齒輪S2-8 ——級換擋主動齒輪S3-5,以實現減速倒擋驅動,后續行進部分與前進方向一致,而作業部分W則由一級換擋主動齒輪S3-5反驅動右減速雙聯齒輪S1-6經減速輸出軸S1-10輸出。
[0062]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履帶式田園管理機底盤,其底盤支架部分上安裝有發動機部分、變速轉向控制部分、作業部分、手扶操作部分,且動力傳遞部分分別與發動機部分、變速轉向控制部分連接,變速轉向控制部分分別與履帶行走部分、作業部分連接,而作業調整部分一端安裝在底盤支架部分上,另一端與履帶行走部分連接;其特征在于, 變速轉向控制部分中,包括由左箱體與右箱體拼裝形成的整體箱體,整體箱體內安裝有動力輸出減速部分、動力輸入部分、一級換擋傳動部分、二級換擋傳動部分、中間鏈輪傳動部分、右側轉向控制部分、左側轉向控制部分、左側轉向驅動部分、右側轉向驅動部分、轉向中間傳動鏈輪、中間傳動鏈條、一級換擋控制部分、進退換擋控制部分;且動力輸出減速部分與動力輸入部分連接,一級換擋傳動部分與動力輸出減速部分連接,二級換擋傳動部分與一級換擋傳動部分連接;中間鏈輪傳動部分與二級換擋傳動部分連接,并通過中間傳動鏈條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連接,左側轉向控制部分與左側轉向驅動部分連接,右側轉向控制部分與右側轉向驅動部分連接,同時左側轉向驅動部分、右側轉向驅動部分分別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連接;此外,一級換擋控制部分與一級換擋傳動部分連接,進退換擋控制部分與動力輸入部分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式田園管理機底盤,其特征在于,整體箱體內各部分具體連接結構如下: 動力輸出減速部分中,減速輸出軸一端安裝于左箱體內,另一端安裝于右箱體內,左減速雙聯齒輪套裝于減速輸出軸上空轉,右減速雙聯齒輪過渡配合安裝于減速輸出軸上; 動力輸入部分中,動力輸入軸一端安裝于左箱體內,另一端安裝于右箱體內,動力輸入從動齒輪套裝于動力輸入軸上空轉,動力輸入換擋齒輪套裝于動力輸入從動齒輪上,進退換擋控制部分設置在動力輸入換擋齒輪上,動力輸入主動齒輪套裝于動力輸入軸上,動力輸入主動齒輪與左減速雙聯齒輪的左側齒輪嚙合,動力輸入從動齒輪與左減速雙聯齒輪的右側齒輪嚙合,且動力輸入換擋齒輪與動力輸入從動齒輪為花鍵配合安裝,在進退換擋控制部分的作用下,動力輸入換擋齒輪在動力輸入從動齒輪的外圍花鍵上左右滑動,當進退換擋控制部分帶動動力輸入換擋齒輪向左移動時,動力輸入換擋齒輪與右減速雙聯齒輪的左側齒輪嚙合,當進退換擋控制部分帶動動力輸入換擋齒輪向右移動時,動力輸入換擋齒輪脫離與右減速雙聯齒輪的左側齒輪嚙合,并與后續部分嚙合傳動; 一級換擋傳動部分中,一級換擋主軸一端安裝于左箱體內,另一端安裝于右箱體內,一級換擋主動齒輪和一級換擋雙聯齒輪分別套裝于一級換擋主軸上,一級換擋控制部分設置在一級換擋雙聯齒輪上,一級換擋雙聯齒輪在一級換擋控制部分的作用下沿一級換擋主軸軸向滑動,一級換擋主動齒輪分別與右減速雙聯齒輪、動力輸入換擋齒輪嚙合; 二級換擋傳動部分中,二級換擋主軸一端安裝于左箱體內,另一端安裝于右箱體內,二級換擋雙聯齒輪過渡配合安裝于二級換擋主軸上,且一級換擋雙聯齒輪的右側齒輪與二級換擋雙聯齒輪的右側齒輪嚙合,一級換擋雙聯齒輪的左側齒輪與二級換擋雙聯齒輪的左側齒輪嚙合;在一級換擋控制部分的作用下一級換擋雙聯齒輪沿一級換擋主軸軸向從右至左滑動; 中間鏈輪傳動部分中,中間傳動主軸一端安裝于左箱體內,另一端安裝于右箱體內,中間傳動齒輪和中間傳動主動鏈輪安裝于中間傳動主軸上,中間傳動齒輪與二級換擋雙聯齒輪的左側齒輪嚙合,中間傳動主動鏈輪通過中間傳動鏈條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連接,將動力傳遞給轉向中間傳動鏈輪并帶動其旋轉; 左側轉向控制部分中,左側搖桿安裝在左側搖桿軸上,在外部裝置的作用下左側搖桿軸帶動左側搖桿旋轉,而左側搖臂安裝在左側搖臂軸上空轉,左側推桿一端與左側搖桿連接,另一端與左側搖臂連接,左側搖桿通過左側推桿推動左側搖臂圍繞左側搖臂軸旋轉; 右側轉向控制部分中,右側搖桿安裝在右側搖桿軸上,在外部裝置的作用下右側搖桿軸帶動右側搖桿旋轉,而右側搖臂安裝在右側搖臂軸上空轉,右側推桿一端與右側搖桿連接,另一端與右側搖臂連接,右側搖桿通過右側推桿推動右側搖臂圍繞右側搖臂軸旋轉; 左側轉向驅動部分中,左側支撐體安裝于左箱體一側,左側轉向驅動軸安裝于左側支撐體內,而左側轉向驅動軸的一端安裝有驅動左軸承,左側離合套安裝于左側轉向驅動軸上,左側驅動軸擋圈和左側復位彈簧擋圈安裝于左側轉向驅動軸上;左側離合復位彈簧套裝于左側轉向驅動軸上,且位于左側復位彈簧擋圈和左側離合套之間,轉向中間傳動鏈輪左側安裝于驅動左軸承上,在左側離合復位彈簧的常態作用下左側離合套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的左側內部齒輪嚙合,當左側離合套在左側搖臂作用下向左側移動脫離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的左側內部齒輪嚙合時,實現右側驅動向左側轉向,當外部取消對左側搖臂的作用后,左側離合套在左側離合復位彈簧的作用下恢復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的左側內部齒輪嚙合,恢復常規行駛狀態; 右側轉向驅動部分中,右側支撐體安裝于右箱體一側,右側轉向驅動軸安裝于右側支撐體內,而右側轉向驅動軸的一端安裝有驅動右軸承,右側離合套安裝于右側轉向驅動軸上,右側驅動軸擋圈和右側復位彈簧擋圈安裝于右側轉向驅動軸上;右側離合復位彈簧套裝于右側轉向驅動軸上,且位于右側復位彈簧擋圈和右側離合套之間,轉向中間傳動鏈輪右側安裝于驅動右軸承上,在右側離合復位彈簧的常態作用下右側離合套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的右側內部齒輪嚙合,當右側離合套在右側搖臂作用下向右側移動脫離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的右側內部齒輪嚙合時,實現左側驅動向右側轉向,當外部取消對右側搖臂的作用后,右側離合套在右側離合復位彈簧的作用下恢復與轉向中間傳動鏈輪的右側內部齒輪嚙合,恢復常規行駛狀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履帶式田園管理機底盤,其特征在于,左減速雙聯齒輪通過減速滑動軸承套裝于減速輸出軸上空轉。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履帶式田園管理機底盤,其特征在于,動力輸入從動齒輪通過動力輸入滑動軸承套裝于動力輸入軸上空轉。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履帶式田園管理機底盤,其特征在于,動力輸入軸上設置有用于對動力輸入主動齒輪進行限位的動力輸入擋圈。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履帶式田園管理機底盤,其特征在于,動力輸入軸上還設置有用于對動力輸入從動齒輪與動力輸入換擋齒輪進行限位的動力輸入開口擋圈。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履帶式田園管理機底盤,其特征在于,一級換擋主軸上設置有用于對一級換擋主動齒輪進行限位和軸向間隙調整的一級換擋擋圈。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履帶式田園管理機底盤,其特征在于,中間傳動齒輪與中間傳動主動鏈輪之間設置有用于軸向限位的限位傳動擋圈。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式田園管理機底盤,其特征在于,履帶行走部分包括左側履帶行走部分、右側履帶行走部分、中間連接部分,而左側履帶行走部分與右側履帶行走部分通過中間連接部分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履帶式田園管理機底盤,其特征在于,變速轉向控制部分的動力運行傳遞方式為:動力經動力輸入軸輸入后,行駛前進擋經動力輸入主動齒輪將動力傳遞至左減速雙聯齒輪,左減速雙聯齒輪再經動力輸入從動齒輪將動力傳遞至動力輸入換擋齒輪,而動力輸入換擋齒輪與右減速雙聯齒輪嚙合后,傳遞至一級換擋主動齒輪,以實現減速前進驅動;且部分動力直接由減速輸出軸輸出驅動作業部分,一級換擋雙聯齒輪在一級換擋主軸上從右至左滑動,實現高速驅動輸出、空擋、低速驅動輸出,并由二級換擋雙聯齒輪經與中間傳動齒輪嚙合帶動中間傳動主軸旋轉,進而帶動中間傳動主動鏈輪旋轉,以通過中間傳動鏈條將動力傳遞給轉向中間傳動鏈輪,從而帶動后續設備;此外,行駛倒擋經動力輸入主動齒輪將動力傳遞至左減速雙聯齒輪,左減速雙聯齒輪再經動力輸入從動齒輪將動力傳遞至動力輸入換擋齒輪,而動力輸入換擋齒輪與右減速雙聯齒輪嚙合后,傳遞至一級換擋主動齒輪,以實現減速倒擋驅動,而作業部分則由一級換擋主動齒輪反驅動右減速雙聯齒輪經減速輸出軸輸出。
【文檔編號】A01B51/02GK104255100SQ201410519367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30日
【發明者】龍四坤, 陳洪浪, 何陽, 張建文, 李永剛, 劉小斌, 廖勝利 申請人:湖南省煙草公司郴州市公司
網(wang)友詢問(wen)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