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遲花時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與亞種間雜交稻的選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稻雜種優勢利用領域,具體地說本發明是一種水稻遲花時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與粳不秈恢亞種間雜交稻的選育方法。
背景技術:
實現水稻秈粳亞種間的雜種優勢利用一直以來是廣大育種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標。20世紀80年代Ikehashi等提出了水稻廣親和性的概念,隨后一批水稻廣親和恢復系選育成功,使得水稻秈粳亞種間的雜種優勢利用成為可能。通過三系法利用秈粳亞種間雜種優勢主要有秈不粳恢(秈型不育系×粳型廣親和恢復系)與粳不秈恢(粳型不育系×秈型廣親和恢復系)兩條途徑,但目前生產上應用的秈不粳恢亞種間雜交稻組合還普遍存在著結實率不夠穩定、株高偏高、生育期偏長、米質不夠理想等問題。
粳不秈恢這一秈粳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途徑,雖然具有恢復系選擇余地大、生育期適中、后期耐寒性好、米質較優等優點,但目前也存在著制種產量低這一技術障礙。制種產量低的原因在于其母本為粳稻不育系,一般柱頭不外露或外露率較低,而且花時較遲,其父本秈型恢復系往往花時較早,兩者的花時差至少在1小時以上,所以利用現有材料以粳不秈恢的方式進行配組,往往制種產量很低,雜交稻種子成本較高,難于在生產上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針對粳不秈恢亞種間雜交稻制種產量低的技術障礙,通過遺傳改良的途徑,選育遲花時的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與早花時的粳稻不育系配組,以達到提高粳不秈恢亞種間雜交稻的制種產量和高效利用秈粳亞種間雜種優勢的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遲花時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的選育方法,以遲花時偏粳型恢復系G230為母本,較早花時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春恢58為父本雜交并加代,對F2群體進行花時特性鑒定,淘汰早花時植株,對入選遲花時單株后代繼續進行花時特性鑒定,并結合農藝性狀篩選和抗性、米質鑒定,選擇農藝性狀較好且穩定一致的株系,進行育性恢復能力測定,并進行廣親和性鑒定,從中選育出農藝性狀良好、具有遲花時特性的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
同時還提供了一種粳不秈恢亞種間雜交稻的選育方法,用早花時粳稻不育系為母本,使用上述的選育方法所得的遲花時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為父本雜交,配制粳不秈恢亞種間雜交稻組合。
所述的母本選自早花時粳稻不育系春江16A或春江12A。
本發明遲花時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與粳不秈恢亞種間雜交稻的選育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1、育成遲花時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CH59,CH59具有花時遲,廣親和性好,株型緊湊,劍葉挺,穗型大,外觀米質好,直鏈淀粉含量低,配合力好,抗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耐寒性強等特點,該品種主要特征特性如下(1)CH59作一季晚稻栽培,一般全生育期140-145天,分蘗力中等,株高110-115厘米,穗長20-22厘米,每穗總粒數180-200粒,結實率90%左右,千粒重24-25g;(2)CH59抗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紋枯病較輕,后期耐寒性強,抗倒伏能力較強;(3)CH59整精米率71.1%,粒長7.0mm,長寬比2.7,堊白粒率19.2%,透明度1級,堿消值7.0,膠稠度70mm,直鏈淀粉含量15.7%;(4)CH59配合力好,恢復譜廣,CH59與粳稻不育系春江16A、春江12A配組,F1表現出強大的雜種優勢,結實率在85-90%左右,與秈稻不育系II-32A、協青早A配組,也表現出較好的雜種優勢,F1的結實率在90%以上;(5)CH59具有良好的廣親和特性,與廣親和測驗種秋光、巴利拉、南特號和IR36測交F1的結實率分別為86.2%、83.9%、88.7%和91.6%,平均為87.6%;(6)CH59的午前花率為57.8%,其原始親本春恢58的午前花率為86.4%,CH59與春恢58相比,花時明顯推遲;(7)經程氏指數測定表明,CH59程氏指數總分為11分,屬偏秈類型。
2、用遲花時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CH59與早花時粳稻不育系春江16A、春江12A以粳不秈恢的方式配組,選育出春優59、春優259等強優勢秈粳亞種間雜交稻組合,具體表現出如下主要特性(1)遲花時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CH59的午前花率為57.8%,早花時粳稻不育系春江16A、春江12A的午前花率分別為42.1%和39.5%,不育系與恢復系的花時差明顯縮小,而且粳稻不育系春江16A、春江12A開花集中,開穎角度較大,恢復系CH59穗型大,花粉量足,因此異交結實率可達38%以上,制種產量可比相應的其他粳不秈恢亞種間雜交稻組合提高30%以上;(2)秈粳亞種間雜交稻組合春優59、春優259表現出強大的雜種優勢,穗型大,每穗總粒數可達200-250粒,結實率在85-90%左右,可比其他的品種間雜交稻組合增產15-20%;(3)春優59、春優259株高適中,作一季晚稻栽培,一般株高115-125厘米,抗倒性明顯好于其他秈粳亞種間雜交稻組合;(4)春優59、春優259整精米率高,外觀米質好,直鏈淀粉含量低,抗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米質和抗性優于其他粳不秈恢亞種間雜交稻組合。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1(一)親本來源及特征特性1、親本來源2001年秋季,以遲花時偏粳型恢復系G230為母本,早花時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春恢58為父本進行雜交。G230為偏粳型恢復系,花時較遲,穗型大,春恢58為中國水稻研究所選育的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花時相對較早,配合力好。2001年冬季,對雜交組合G230/春恢58在海南進行加代;2002年秋季在杭州種植F2群體850株,在進行花時特性鑒定的基礎上,淘汰早花時植株,共入選22個單株;2002年冬季在海南種植F3株系,并繼續進行花時特性鑒定,并結合農藝性狀篩選和抗性、米質鑒定,入選22個遲花時單株;2003年秋季在杭州種植F4株系,選擇農藝性狀較好且穩定一致的3個株系,用粳稻不育系春江12A、秈稻不育系II-32A進行育性恢復能力測定,并用廣親和測驗種秋光、巴利拉、南特號和IR36進行廣親和性鑒定;2003年冬季在海南種植測交F1及測交單株,根據測交F1的育性及結實率表現,選育出農藝性狀良好、具有遲花時特性的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CH59。CH59既有G230遲花時和穗型大的特點,又保留了春恢58的廣親和和配合力好的特性。
2、特征特性CH59為遲花時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株型緊湊,分蘗力中等,劍葉挺,穗型大,花粉量足。作一季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40-145天,株高110-115厘米,穗長20-22厘米,每穗總粒數180-200粒,結實率90%左右,千粒重24-25g。CH59抗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紋枯病較輕,后期耐寒性好,抗倒伏能力較強,米質優。
CH59配合力好,恢復譜廣,CH59與粳稻不育系春江16A、春江12A和秈稻不育系II-32A、協青早A配組,F1表現出較強的雜種優勢。CH59與粳型廣親和測驗種秋光、巴利拉測交F1的結實率分別為86.2%、83.9%,平均85.1%,與秈型廣親和測驗種南特號、IR36測交F1的結實率分別為88.7%、91.6%,平均90.2%,表明CH59具有良好的廣親和特性。CH59花時較遲,午前花率為57.8%。經程氏指數測定表明,CH59程氏指數總分為11分,屬偏秈類型。
(二)CH59配制粳不秈恢亞種間雜交稻的表現及關鍵制種技術1、CH59配制粳不秈恢亞種間雜交稻組合的表現表一表明,用遲花時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CH59與早花時粳稻不育系春江16A、春江12A以粳不秈恢方式配制的春優59、春優259等秈粳亞種間雜交稻組合,雜種優勢明顯,產量比對照甬優1號增產15-20%左右,突出表現在穗型大,每穗總粒數可達200-250粒左右,結實率高,一般在85-90%左右,株高適中,作一季晚稻栽培一般株高115-125厘米。此外,春優59和春優259制種產量高,抗倒性好,整精米率高,外觀米質好,直鏈淀粉含量低,抗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
表一粳不秈恢亞種間雜交稻組合春優59、春優259的產量性狀
2、CH59配制粳不秈恢亞種間雜交稻組合的關鍵制種技術2005年父母本分期播種試驗表明(表二),在6月2日、6月13日、6月22日播種情況下,父本CH59的播始歷期分別為92、88、80天,主莖總葉片數分別為17.7、16.7、15.0葉,母本春江16A的播始歷期分別為91、83、76天,主莖總葉片數分別為18.0、17.7、16.0葉,母本春江12A的播始歷期分別為94、86、79天,主莖總葉片數分別為18.2、17.9、16.3葉。
根據上述試驗結果,母本春江16A在6月13日播種的情況下,父本CH59第一期應安排在6月2日播種,與母本葉齡差2.6葉左右,第二期應在6月8日播種,與母本葉齡差1.2葉左右。
母本春江12A在6月2日播種的情況下,父本CH59第一期安排與母本春江12A同期播種,第二期安排在6月8日播種,與母本葉齡差-1.4葉左右。
表二CH59、春江16A、春江12A的播始歷期與主莖總葉片數
遲花時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CH59與粳不秈恢亞種間雜交稻組合選育過程年份 地點工作內容2001年秋季杭州配制雜交組合G230/春恢582001年冬季海南種植F12002年秋季杭州種植F2群體,進行花時特性鑒定,淘汰早花時植株2002年冬季海南種植F3株系,繼續進行花時特性鑒定,并進行農藝性狀篩選和抗性、米質鑒定2003年秋季杭州種植F4株系,選擇農藝性狀較好且穩定一致的株系,用粳稻不育系春江12A、秈稻不育系II-32A以及廣親和測驗種進行單株成對測交2003年冬季海南種植測交F1及測交單株,根據測交F1的育性及結實率表現,選育出農藝性狀良好、具有遲花時特性的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CH59,與春江16A和春江12A進行人工制種2004年秋季杭州對雜交稻組合春江16A/CH59和春江12A/CH59進一步進行產量、米質、抗性等特性觀察鑒定,表現突出,相應組合定名為春優59、春優259
權利要求
1.一種遲花時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遲花時偏粳型恢復系G230為母本,較早花時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春恢58為父本雜交并加代,對F2群體進行花時特性鑒定,淘汰早花時植株,對入選遲花時單株后代繼續進行花時特性鑒定,并結合農藝性狀篩選和抗性、米質鑒定,選擇農藝性狀較好且穩定一致的株系,進行育性恢復能力測定,并進行廣親和性鑒定,從中選育出農藝性狀良好、具有遲花時特性的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
2.一種粳不秈恢亞種間雜交稻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早花時粳稻不育系為母本,使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選育方法所得的遲花時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為父本雜交,配制粳不秈恢亞種間雜交稻組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本選自早花時粳稻不育系春江16A或春江12A。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遲花時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與粳不秈恢亞種間雜交稻的選育方法,以遲花時偏粳型恢復系G230為母本,較早花時偏秈型廣親和恢復系春恢58為父本雜交并加代,對F
文檔編號A01H5/00GK1887062SQ200610089040
公開日2007年1月3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31日
發明者吳明國, 林建榮, 宋昕蔚 申請人:中國水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