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有機廢氣凈化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廢氣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有機廢氣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有機廢氣(簡稱V0C)通常指的是在工業出產流程中形成的廢氣。
[0003]有機廢氣的主要構成成分是:甲醛(CH20)、本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丙酮丁酮、乙酸乙酯、油霧、糠醛、苯乙烯、丙烯酸、樹脂、添加劑、漆霧以及一些含碳氫氧的有機氣體等。
[0004]近年來興起了一種光催化有機廢氣處理的方法,光催化是利用T12作為催化劑的光催化過程,產物為COjPH2O或其它,適用范圍廣,包括烴、醇、醛、酮、氨等有機物都能通過T12光催化清除。其機理主要是光催化劑二氧化鈦吸收光子,與表面的水反應產生羥基自由基(.0H)和活性氧物質(.0,H2O2),其中羥基自由基(.0H)是光催化反應的一種主要的活性物質,對光催化氧化起決定作用。輕基自由基具有120kJ/mol的反應能,高于有機物中的各類化學鍵能,如:C-C(83kJ/mol),C-H(99 kj/mol),C_N(73kJ/mol),C-O (84kJ/mol),H-O (lllkj/mol), N-H(93 kj/mol),因而能迅速有效地分解揮發性有機物和構成細菌的有機物,再加上其它活性氧物質(.0,η202)的協同作用,其殺菌效果更為迅速。
[0005]要使光催化反應迅速,需要讓T12盡可能的與有機廢氣接觸,傳統方式是將T1 2粉料吸附在多孔電極上,多孔電極的表面積越大,T12與有機廢氣相接觸面積也就越大。但這種方式打02粉料與多孔電極相接觸的一面無法接觸到有機廢氣,使得T1 2粉料利用率低,因此非常有必要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有機廢氣凈化裝置,催化劑能夠完全與有機廢氣充分接觸,大大提高了反應速率。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實現:一種有機廢氣凈化裝置,包括凈化桶、T12粉料運輸裝置、旋風分離器以及過濾器,所述凈化桶上設置有一個有機廢氣進口和一個有機廢氣出口,所述凈化桶內設置有紫外光源,還包括一個T12粉料運輸裝置和一個旋風分離器,所述運輸裝置將所述T12粉料從所述有機廢氣進口進入,所述旋風分離器進風口與所述有機廢氣出口相連,所述T12粉料在所述有機廢氣進口內被有機廢氣氣流充分吹散,然后所述打02粉料在所述紫外光源的作用下分解有機廢氣,分解完后的氣體和T12粉料進入到所述旋風分離器內,T1 2粉料被所述旋風分離器從空氣中分離后回收。本發明直接將T12粉料混合在有機廢氣中,使得T1 2粉料的表面積能與有機廢氣充分接觸,大大提高了光催化反應的速率。旋風分離器是將吸入的灰塵和空氣分離的部件,用于分離T12粉料和已經完成凈化的空氣,分離后的T1 2粉料還可以繼續循環使用。
[0008]根據前一技術方案,具體的所述旋風分離器的內側壁為圓柱面或者上大下小的圓錐面,所述有機廢氣沿著所述旋風分離器的內側壁切線方向進入。氣體在旋風分離器內側壁做圓周運動時,會產生離心力,在離心力的作用下1102粉料與內側壁相碰撞,速度減慢,從而順著內側壁往下滑落到旋風分離器的底部。
[0009]根據前一技術方案,所述旋風分離器的內側壁為一個圓柱面,所述內側壁上連接有一圈扇環板,所述扇環板較小的一個開口位于所述旋風分離器的下部。扇環板有兩個作用:一個是減小旋風的回轉直徑,在同樣的線速度下(空氣進入的速度),半徑越小,離心力越大,可加大T12粉料與內壁之間的碰撞力,更利于粉塵的分離;另一個作用是扇環板擋住了落入旋風分離器底部的粉塵,避免粉塵在氣流作用下上揚。
[0010]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旋風分離器出口處還連接有用于隔離所述1102粉料的過濾器。經過旋風分離器分離后,空氣中還會留有少部分的T12粉料,過濾器進行最后一道過濾,徹底清除空氣中的T12粉料。
[0011 ] 上述技術方案中,具體的,所述過濾器包括罐體、連通所述罐體和所述旋風分離器出口的進氣通道以及將處理完的氣體排出的出氣通道,所述罐體內設置有液體,所述液體中層設置有海綿層,所述進氣通道一端深入所述海綿層以下,所述出氣通道位于液面以上。有機廢氣經過凈化桶光催化分解和旋風分離器分離粉塵以后,通過進氣通道進入到液體中,吹出的氣泡經過海綿以后充分分解變細,讓氣泡中的T12粉料與液體充分接觸,然后留在液體中,實現過濾。
[0012]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凈化桶內設置有一條透明的玻璃管道,所述1102粉料與所述有機廢氣從所述玻璃管道通過,所述紫外光源設置在所述玻璃管道外側。玻璃通道為透明,不影響紫外光源的進入,同時可避免1102粉料粘附在紫外光源上而影響催化效果O
[0013]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有機廢氣自下而上穿過所述凈化桶。這種結構形式更容易使Ti02粉料與有機廢氣充分混合。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直接將1102粉料混合在有機廢氣中,使得T12粉料的表面積能夠與有機廢氣充分接觸,大大提高了光催化反應速率。旋風分離器是將吸入的灰塵和空氣分離的部件,用于分離T12粉料和已經完成凈化的空氣;分離后的T12粉料可繼續循環使用。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0016]圖2是第一實施例中凈化桶的示意圖。
[0017]圖3是第一實施例中旋風分離器的示意圖。
[0018]圖4是第一實施例中過濾器的示意圖。
[0019]圖5是第二實施例中旋風分離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1]實施例1,參見圖1至4所示,有機廢氣的凈化裝置,包括凈化桶1、1102粉料運輸裝置2、旋風分離器3以及過濾器4。
[0022]凈化桶I上設置有一個有機廢氣進口 11和一個有機廢氣出口 12,凈化桶I內設置有紫外光源13。凈化桶I內設置有一條透明的玻璃管道14,T12粉料與有機廢氣從玻璃管道14通過,紫外光源13設置在玻璃管道14外側。玻璃管道14底部與有機廢氣進口 11相通,玻璃管道14頂部與有機廢氣出口 12相通,有機廢氣自下而上穿過玻璃管道14。
[0023]運輸裝置2將T12粉料從有機廢氣進口投入,本實施例中采用的運輸裝置2為一個螺桿送料裝置。
[0024]旋風分離器3的進風口 3a與有機廢氣出口 12相連,有機廢氣沿著旋風分離器的內側壁切線方向進入。本實施例中,旋風分離器3的內側壁為一個圓柱面,內側壁上連接有一圈扇環板31,扇環板31較小的開口位于旋風分離器3的下部。
[0025]旋風分離器3的出口 3b處連接有用于隔離T12粉料的過濾器4。過濾器4包括罐體4a、連通罐體4a和旋風分離器3出口的進氣通道41以及出氣通道42,罐體4a內設置有液體43,液體43中層設置有海綿層44,進氣通道41深入海綿層44以下,出氣通道42位于液面以上。
[0026]實施例2,參見圖5所示,旋風分離器3的內側壁為上大下小的圓錐面,其余同實施例I。相比實施例1中的旋風分離器3,該旋風分離器3少了一圈扇環板31,結構較為簡單,但由于沒有扇環板31,也失去了阻擋氣流的功能,粉塵容易隨氣流往上飄。
【主權項】
1.一種有機廢氣凈化裝置,包括凈化桶、T12粉料運輸裝置、旋風分離器以及過濾器4,所述凈化桶上設置有一個有機廢氣進口和一個有機廢氣出口,所述凈化桶內設置有紫外光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Ti02粉料的運輸裝置和一個旋風分離器,所述運輸裝置將所述Ti02粉料從所述有機廢氣進口進入,所述旋風分離器的進風口與所述有機廢氣出口相連,所述Ti02粉料在所述有機廢氣進口內被有機廢氣形成的氣流充分吹散,然后所述Ti02粉料在所述紫外光源的作用下分解有機廢氣,分解完的氣體和Ti02粉料進入到所述旋風分離器內,Ti02粉料被所述旋風分離器從空氣中分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有機廢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風分離器的內側壁為圓柱面或者上大下小的圓錐面,所述有機廢氣沿著所述旋風分離器的內側壁切線方向進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有機廢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風分離器的內側壁為圓柱面,所述內側壁上連接有一圈扇環板,所述扇環板較小的一個開口位于所述旋風分離器的下部。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有機廢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風分離器出口處還連接有用于隔離所述Ti02粉料的過濾器。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有機廢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器包括罐體、連通所述罐體和所述旋風分離器出口的進氣通道以及出氣通道,所述罐體內設置有液體,所述液體中層設置有海綿層,所述進氣通道深入所述海綿層以下,所述出氣通道位于液面以上。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有機廢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凈化桶內設置有一條透明的玻璃管道,所述Ti02粉料與所述有機廢氣從所述玻璃管道通過,所述紫外光源設置在所述玻璃管道外側。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廢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廢氣自下而上穿過所述凈化桶。
【專利摘要】一種有機廢氣凈化裝置,包括凈化桶、TiO2粉料運輸裝置、旋風分離器以及過濾器,凈化桶上設置有一個有機廢氣進口和一個有機廢氣出口,凈化桶內設置有紫外光源,還包括一個TiO2粉料的運輸裝置和一個旋風分離器,運輸裝置將TiO2粉料從有機廢氣的進口進入,旋風分離器的進風口與有機廢氣出口相連,TiO2粉料在有機廢氣進口內被有機廢氣形成的氣流充分吹散,然后TiO2粉料在紫外光燈的作用下分解有機廢氣,分解完后的氣體和TiO2粉料進入到旋風分離器,TiO2粉料被旋風分離器從空氣中分離。本發明直接將TiO2粉料混合在有機廢氣中,使得TiO2粉料的表面積能夠與有機廢氣充分接觸,大大提高了光催化反應速率。
【IPC分類】B01D50/00, B01D53/86
【公開號】CN105169871
【申請號】
【發明人】呂宏俊, 張澤玉
【申請人】呂宏俊
【公開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