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移動終端的制作方法_5

文檔序號:10171419閱讀:來源:國(guo)知局(ju)
Hz)信號中造成諧振。
[0170]如圖10所示,向第一天線116供電的第一饋電部還可以包括開關187。該開關187可以形成在主板185上。連接電源單元186的第一饋電部1065經由開關187連接第一導電帶1052。
[0171]在第一天線116上準許的電流根據開關187是接通還是斷開而改變,并且匹配不同的頻帶。參照圖11,示出了低頻帶寬的2個圖形。諧振頻帶可以根據開關187是接通還是斷開而改變。
[0172]圖11所示S21對應于指示在第一和第二天線同時工作時,第一天線116與第二天線117之間的影響的程度的圖形。參照該圖形,大小在中頻頻帶增加。因此,當第一天線116和第二天線117同時工作時干擾造成了問題。
[0173]如圖9和圖10所示,盡管第一天線116的結構(其中,還安裝有第一耦接圖案1063和第二耦接圖案1064)能夠使用高頻帶寬信號,但該結構還具有導致在與第二天線117的諧振頻帶相對應的中頻帶寬中的干擾的問題。因此,對于不使用高頻帶寬信號的國家來說,必需將該結構改進成能夠最小化第一天線116與第二天線117的干擾的結構。
[0174]圖1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針對移動終端的第一天線116的不同實施方式的圖。圖13是圖12的截面圖。圖14是示出圖12所示天線的效率的圖形。
[0175]參照本實施方式,通過與第一縫隙交叉而設置的第一饋電部1065沿從連接單元起的第一導電帶1052按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饋電部1065與第一導電帶1052連接。如圖13所示,不同于較早在前述實施方式中所提到的,開關187在不同點連接第一導電帶1052。
[0176]如圖13所示,環形天線的形狀由第一導電帶1052、第一饋電部1065以及開關187形成。因為該環形天線具有沿特定方向形成電磁場的方向性,所以該環形天線很少影響周圍電子裝置。
[0177]根據本實施方式,第一短截件1061可以按連接第一饋電部1065并且直接接收電力的方式來發送和接收信號。
[0178]參照圖14,指示2個天線116/117之間的干擾的S21圖形示出了相對平坦的曲線。能夠檢查出,即使第一天線116和第二天線117同時工作,干擾也不大。
[0179]圖1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針對移動終端的第二天線117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圖,而圖16是示出圖15所示天線的效率的圖形。
[0180]第二天線117的長度短于第一天線116的長度,并且可以被用于發送和接收大約2000Hz的信號。對于僅利用第二縫隙1057來發送和接收信號的情況來說,位于水平虛線(有效信號強度)之下的頻帶較窄,因為在圖16所示圖形中存在單一最佳點(1.9GHz)。必需加寬能夠被第二天線117使用的頻帶,以將該頻帶用于不同方法。
[0181]第三耦接圖案1068的一個端部連接第二天線117的第二導電帶1053,并且按與第二導電帶1053和金屬框架隔開規定距離的方式延伸。第三親接圖案1068可以形成在后殼的后側上。第三耦接圖案1068的一個端部經由形成在后殼上的開口、按位于后殼102的內側的方式連接第二導電帶1053。
[0182]此時,第四耦接圖案1069的一個端部連接位于第二天線117的附近的主板185,并且經由主板185接收電源單元的電力。第四耦接圖案按與第二導電帶1053隔開規定距離的方式設置,并且第四耦接圖案還可以形成在后殼102的后側上。
[0183]第三耦接圖案1068和第四耦接圖案1069可以具有諧振頻帶的波長的1/4長度,以改變中頻帶寬的范圍。第三耦接圖案1068可以按第一諧振頻率(在本實施方式中,為
1.7GHz)的波長的1/4長度來形成,而第四耦接圖案1069可以按第二諧振頻率(在本實施方式中,為2.1GHz)的波長的1/4長度來形成。
[0184]參照本實施方式,因為從主板延伸的第二饋電部不直接連接第二導電帶1053,所以電力不被直接準許去往第二導電帶1053。然而,如果電流流過第四耦接圖案1069,則形成磁場,并且信號可以經由第二縫隙1057來發送和接收。
[0185]如圖16所示,如果添加第三耦接圖案1068和第四耦接圖案1069,則存在加寬中頻帶寬的效果。因此,能夠使用屬于從1700MHz至2100MHz的范圍的所有信號。
[0186]如在前述描述中提到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或更多個實施方式,因為能夠最小化因安裝在移動終端100中的金屬部件對天線所造成的干擾,所以可以增強天線的性能。
[0187]而且,因為金屬性材料可用于移動終端的外部,所以縮減了對設計移動終端的限制,并且可以增強設計品質。因為不存在由于例如耳機插孔162或USB端口 161這樣的外部端子連接單元1054對天線空間的限制,所以可以改進設置內部組件的自由度。
[0188]前述實施方式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應視為對本公開的限制。本教導可以容易地應用至其它類型的方法和裝置。本描述旨在例示,而非限制權利要求書的范圍。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清楚許多另選例、修改例,以及變型例。在此描述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特征、結構、方法,以及其它特性可以按各種方式組合,以獲取附加和/或另選示例性實施方式。
[0189]由于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特征的情況下可以按幾種形式具體實施本特征,因而,應當明白,上述實施方式不限于前述描述的任何細節,除非另外進行了規定,而相反,應當在其如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限定的范圍內廣泛構造,并由此,落入權利要求書的界限內的所有改變和修改,或這種界限的等同物都被所附權利要求書所涵蓋。
[0190]本申請要求保護2014年9月19日在韓國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號的優先權,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而全部并入于此。
【主權項】
1.一種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該移動終端包括: 主體,該主體包含與顯示單元組合的前側; 第一天線,該第一天線安裝在所述主體上,所述第一天線包含第一端部打開而第二端部閉合的第一縫隙; 第二天線,該第二天線安裝在所述主體上,所述第二天線包含第一端部閉合而第二端部打開的第二縫隙; 電源單元; 第一饋電部,該第一饋電部被配置為,從所述電源單元向所述第一天線供電;以及 第二饋電部,該第二饋電部被配置為,從所述電源單元向所述第二天線供電。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 金屬板,該金屬板安裝在所述主體上; 連接單元,該連接單元親接至所述主體的一側; 第一導電帶,該第一導電帶按與所述金屬板隔開規定空間的方式沿第一方向從所述連接單元延伸; 以及 第二導電帶,該第二導電帶沿與所述第一導電帶相反的方向從所述連接單元延伸,并且按與所述金屬板隔開規定空間的方式放置, 其中,所述第一縫隙由所述第一導電帶、所述連接單元以及所述金屬板形成,并且所述第二縫隙由所述第二導電帶和所述連接單元與所述金屬板之間的空間形成。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板放置在所述顯示單元的后側,并且對應于支承所述顯示單元的中間框架的一部分。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框架還包括注射材料,該注射材料按針對所述金屬板、所述第一導電帶以及所述第二導電帶的環境利用插入注射方案的方式、將所述金屬板、所述第一導電帶以及所述第二導電帶彼此集成。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板、所述連接單元、所述第一導電帶以及所述第二導電帶彼此集成。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帶和所述第二導電帶對應于暴露至所述移動終端的所述主體的外部的金屬裝飾。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縫隙和所述第二縫隙填充有電絕緣材料。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帶和所述第二導電帶對應于包含金屬材料的帶板,并且其中,所述連接單元包括螺釘,該螺釘被配置為將所述帶板和所述金屬框架彼此連接。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 主板,該主板位于所述中間框架的后側;和 外部端子連接單元,該外部端子連接單元與所述主板的后側組合, 其中,所述第一導電帶和所述第二導電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外部端子連接單元的后側。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短截件,該短截件按與所述第一導電帶和所述第二導電帶中的至少一個連接的方式延伸。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截件位于與所述第一導電帶或所述第二導電帶不同的平面處。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包括覆蓋前側的前殼和覆蓋后側的后殼,并且 其中,所述短截件被形成在所述后殼的后側上,并且通過穿透所述后殼與所述第一導電帶和所述第二導電帶中的至少一個連接。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螺釘,該螺釘與所述短截件連接,并且通過穿透所述后殼與所述第一導電帶或所述第二導電帶組合。14.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是所述主體的水平方向,并且其中,所述短截件沿所述主體的一側按垂直方向延伸。15.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截件按照與所述金屬板隔開的方式布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縫隙和所述第二縫隙根據所述短截件的長度延伸。16.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饋電部根據所述第一導電帶延伸。1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 第一耦接圖案,該第一耦接圖案與所述第一導電帶連接并且沿第二方向延伸,和 第二耦接圖案,該第二耦接圖案位于所述第一天線的附近、與所述電源單元連接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耦接圖案的端部和所述第二耦接圖案的端部按彼此面對的方式靠近地布置。1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開關,該開關被配置為按與所述第一導電帶連接的方式接通和斷開,并且所述開關被配置為改變流過所述第一天線的電流的流動。1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 第三耦接圖案,該第三耦接圖案從所述第二導電帶延伸;以及 第四耦接圖案,該第四耦接圖案位于所述第二天線的附近并且從所述電源單元延伸。2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縫隙的長度長于所述第二縫隙的長度。
【專利摘要】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該移動終端包括:主體,該主體包括與顯示單元組合的前側;第一天線,該第一天線安裝在所述主體上,所述第一天線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包括一個端部打開而另一端部閉合的第一縫隙;第二天線,該第二天線安裝在所述主體上,所述第二天線沿與和所述第一縫隙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對應的第二方向延伸,并且包括一個端部閉合而另一端部打開的第二縫隙;電源單元,該電源單元安裝在所述主體的內部;第一饋電部,該第一饋電部被配置為,從所述電源單元向所述第一天線供電;以及第二饋電部,該第二饋電部被配置為,從所述電源單元向所述第二天線供電。
【IPC分類】H04M1/02
【公開號】CN205081814
【申請號】CN201520317304
【發明人】鄭柄云, 李在羽, 盧昇楨, 尹彰源, 郭旲勇, 洪性俊
【申請人】Lg電子株式會社
【公開日】2016年3月9日
【申請日】2015年5月15日
【公告號】EP2998821A1, US9363341, US20160088130
當前第5頁1 2 3 4 5 
網友詢(xun)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