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終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子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0002]當前觸控屏GFF結構中,觸控電極分為觸控接收電極和觸控發射電極,并且二者制作在不同層上,按鍵線路圖案的Pattern設計,接收電極和發射電極線路Pattern也不在同一層,導致連接按鍵Pattern的走線需在不同層上,而根據觸控屏原理,為防止觸控電極的走線接收通道和按鍵的走線通道產生耦合,觸控電極的走線接收通道和按鍵的走線通道上下層不能大面積重疊。由于視窗左右兩側一般均為觸控電極的接收通道或者均為發射通道(因為另一通道可直接在上端連至FPC),按鍵發射通道或者接收通道在往上引到FPCBonding PIN端時,必需保證與觸控電極的通道不能重疊,然而由于上,下兩層Film貼附公差的存在,此處按鍵的接收通道或發射通道與觸控電極的通道必須要拉開一定距離,這樣就需要更大的通道空間,從而增加了該觸控產品的邊框寬度,進而無法滿足現今社會對移動終端窄邊框的設計需要。
[0003]因此,現有的移動終端亟待進一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
[0005]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移動終端,該移動終端通過將按鍵的發射電極和接收電極同層設置,可以使得第三導線與第一導線和第二導線位于同一層上,較傳統采用雙層電極的按鍵相比,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第三導線與第一導線和第二導線中的至少一個不在同一層中而存在貼附公差導致的第三導線與第一導線和第二導線間距離過大的問題,由此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布置方式可以顯著降低第一導線、第二導線和第三導線的占用空間,從而較傳統的移動終端可以明顯節省移動終端左右邊框的空間,進而可以滿足移動終端窄邊框的設計需要。
[000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移動終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該移動終端包括:殼體;按鍵,所述按鍵設置在所述殼體中,所述按鍵具有間隔設置的發射電極和接收電極,并且所述發射電極和所述接收電極同層設置;柔性電路板,所述柔性電路板設置在所述殼體中,所述柔性電路板設置在所述按鍵的上方;觸摸屏,所述觸摸屏設置在所述殼體中,所述觸摸屏設置有觸控發射電極和觸控接收電極,并且所述觸摸屏覆蓋所述按鍵和所述柔性電路板,所述觸控發射電極和所述觸控接收電極分別與所述柔性電路板電連接;連接層,所述連接層設置在所述觸摸屏的左側和右側的至少之一;第一導線,所述第一導線設置在所述連接層中,用于電連接所述柔性電路板和所述發射電極;第二導線,所述第二導線設置在所述連接層中,用于電連接所述柔性電路板和所述接收電極;以及第三導線,所述第三導線設置在所述連接層中,用于電連接所述觸控發射電極和所述觸控接收電極的至少之一與所述柔性電路板,所述第一導線和所述第二導線的至少之一與所述第三導線設置在相同的連接層中。
[0007]由此,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移動終端通過將按鍵的發射電極和接收電極同層設置,可以使得第三導線與第一導線和第二導線位于同一層上,較傳統采用雙層電極的按鍵相比,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第三導線與第一導線和第二導線中的至少一個不在同一層中而存在貼附公差導致的第三導線與第一導線和第二導線間距離過大的問題,由此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布置方式可以顯著降低第一導線、第二導線和第三導線的占用空間,從而較傳統的移動終端可以明顯節省移動終端左右邊框的空間,進而可以滿足移動終端窄邊框的設計需要。
[0008]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0009]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0]圖1顯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顯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個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3顯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又一個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4顯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又一個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5顯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又一個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6顯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又一個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1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移動終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參考圖1該移動終端包括:殼體100、按鍵200、柔性電路板300、觸摸屏400、連接層500、第一導線600、第二導線700和第三導線800,其中,按鍵200設置在殼體100中,按鍵200具有間隔設置的發射電極21和接收電極22,并且發射電極21和接收電極22同層設置;柔性電路板300設置在殼體100中,柔性電路板300設置在按鍵200的上方;觸摸屏400設置在殼體100中,觸摸屏400設置有觸控發射電極41和觸控接收電極42,并且觸摸屏400覆蓋按鍵200和柔性電路板300,觸控發射電極41和觸控接收電極42分別與柔性電路板300電連接;連接層500設置在觸摸屏400的左側和右側的至少之一;第一導線600設置在連接層500中,用于電連接柔性電路板300和發射電極21 ;第二導線700設置在連接層500中,用于電連接柔性電路板300和接收電極22 ;第三導線800設置在連接層500中,用于電連接觸控發射電極41和觸控接收電極42的至少之一與柔性電路板300,第一導線600和第二導線700的至少之一與第三導線800設置在相同的連接層中。發明人發現,通過將按鍵的發射電極和接收電極同層設置,可以使得第三導線與第一導線和第二導線位于同一層上,較傳統采用雙層電極的按鍵相比,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第三導線與第一導線和第二導線中的至少一個不在同一層中而存在貼附公差導致的第三導線與第一導線和第二導線間距離過大的問題,由此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布置方式可以顯著降低第一導線、第二導線和第三導線的占用空間,從而較傳統的移動終端可以明顯節省移動終端左右邊框的空間,進而可以滿足移動終端窄邊框的設計需要。
[001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殼體100的形狀和材質并不受特別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例如,殼體可以為手機形狀或平板電腦形狀。
[0019]需要解釋的是,“發射電極21和接收電極22同層設置”可以理解為發射電極21和接收電極22位于同一平面內。發明人發現,通過將發射電極和接收電極設置在同一層上,可以使得第三導線與第一導線和第二導線位于同一層上,從而可以有效避免由于連接柔性電路板和觸摸屏的第三導線與第一導線和第二導線中的至少一個不在同一層中而存在貼附公差導致的第三導線與第一導線和第二導線間距離過大的問題。由此,通過采用將發射電極和接收電極同層設置,可以顯著降低第一導線、第二導線和第三導線的占用空間,從而較傳統的移動終端可以明顯節省移動終端左右邊框的空間,進而可以滿足移動終端窄邊框的設計需要。
[0020]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實施例,如圖2所示,發射電極21和接收電極22可以相互嵌套設置,具體的,如圖2所示,發射電極21和接收電極22分別為具有多個鋸齒結構的電極,并且發射電極21的鋸齒結構和接收電極22的鋸齒結構相互嵌套。由此,可以顯著降低電極成本。
[002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發射電極21和接收電極22的具體類型并不受特別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發射電極21和接收電極22可以分別獨立的采用金屬網格制成,具體的,該金屬網格可以采用金屬或金屬合金材料制成,例如可以由鐵、銅或銦錫氧化物等材質制成。由此,在降低電極成本的同時降低電極間的阻抗,從而可以顯著提高移動終端觸控的反應靈敏性。
[002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按鍵100可以包括多個,如圖3所示,按鍵可以包括三個,并且該三個按鍵的發射電極可以相互串聯,三個按鍵的接收電極也可以相互串聯,具體的,該三個按鍵可以分別為返回鍵、Home鍵和菜單鍵。
[002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柔性電路板300設置在按鍵200的上方”可以理解為在同一平面內,柔性電路板300設置在按鍵200的沿著Y軸方向的上方。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該柔性電路板的具體類型進行選擇。
[002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觸控發射電極41和觸控接收電極42可以采用同層或雙層設置,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觸控發射電極41和觸控接收電極42雙層設置方式,并且觸控發射電極41位于觸控接收電極42的上方。
[002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觸控發射電極41和觸控接收電極42的具體類型并不受特別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如圖4所示,觸控發射電極41和觸控接收電極42可以分別獨立的采用金屬網格制成。具體的,該金屬網格也可以采用金屬或金屬合金材料制成,例如可以由鐵、銅或銦錫氧化物等材質制成。由此,可以進一步提尚移動終端觸控的反應靈敏性。
[002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如圖5所示,觸控發射電極41可以具有第一引線43,觸控接收電極42可以具有第二引線44,并且該第一引線43和第二引線44分別與柔性電路板300電連接。具體的,第一引線43與柔性電路板300電連接,第二引線44與第三導線800電連接。
[002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第一引線和第二引線的具體材質并不受特別限制,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