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外殼及手機外殼的接合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機外殼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手機外殼的接合結構及具有該接合結構的手機外殼。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的手機外殼主要由前殼和后殼組成,而要將該前殼與后殼接合,普遍采用以下實施方式:第一種,采用螺接方式,具體為,在前殼上設置螺釘或螺孔,而在后殼上對應設置螺孔或螺釘,以通過螺釘和螺孔的連接配合將前殼和后殼接合,但是此種實施方式結構較為復雜,安裝麻煩,而且成本較高;第二種,采用扣合連接,具體為,在前殼上設置第一扣合部,在后殼上設置第二扣合部,以通過第一扣合部與第二扣合部的扣合將前殼和后殼接合,但是此種實施方式不利于前殼和后殼的拆卸維修。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技術手段以解決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提供手機外殼的接合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手機外殼的接合結構存在結構復雜、安裝麻煩、成本較高以及不利于拆卸的冋題。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手機外殼的接合結構,所述手機外殼包括前殼和后殼,所述接合結構包括:
[0006]第一接合構件,所述第一接合構件包括第一連接件及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相交連接的第二連接件,所述第一連接件連接固定于所述前殼上;及
[0007]第二接合構件,所述第二接合構件包括一第三連接件,所述第三連接件設于所述后殼上,且所述第三連接件與所述第二連接件彈性連接。
[0008]具體地,所述第二連接件設有凸部,所述第三連接件設有與所述凸部彈性配合的凹部,所述第二連接件通過所述凸部與所述凹部彈性配合而與所述第三連接件彈性連接。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連接件為具有彈性的第二金屬鋼片,所述凸部為自所述第二金屬鋼片的端面拉伸而成。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金屬鋼片的厚度為0.19-0.21mm。
[0011]較佳地,所述第三連接件為金屬鋁件,所述凹部為于所述金屬鋁件上擠壓形成。
[0012]具體地,所述第一連接件為第一金屬鋼片,所述前殼上設有一與所述第一金屬鋼片焊接連接的金屬支架,所述金屬鋼片焊接于所述金屬支架上。
[0013]具體地,所述第一連接件與所述第二連接件為一體成型設置。
[0014]較佳地,所述第一連接件與所述第二連接件為垂直連接。
[0015]具體地,所述第一接合構件設有兩個,且該兩個所述第一接合構件分設于所述前殼的兩側。
[0016]本實用新型的手機外殼的接合結構的技術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接合結構主要由第一接合構件及第二接合構件組成,在將前殼和后殼接合時,可借由第一接合構件的第二連接件與第二接合構件的第三連接件彈性連接,將前殼和后殼彈性緊密接合;同時地,若需要將前殼和后殼拆卸分離,亦可借由第二連接件和第三連接件中的任一部件或者兩者所具有的彈性收縮特性,輕易地將前殼和后殼拆卸分離。
[0017]本實用新型還提供手機外殼,具有上述的接合結構。由于該手機外殼具有上述的接合結構,由此在將前殼和后殼接合時,可借由第一接合構件的第二連接件與第二接合構件的第三連接件彈性連接,將前殼和后殼彈性緊密接合;同時地,若需要將前殼和后殼拆卸分離,亦可借由第二連接件和第三連接件中的任一部件或者兩者所具有的彈性收縮特性,輕易地將前殼和后殼拆卸分離。另外,還能簡化手機外殼的整體結構,降低其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手機外殼的接合結構的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手機外殼的接合結構的第一接合構件的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手機外殼的接合結構的第二接合構件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2]手機外殼的接合結構的實施例:
[0023]請參閱圖1至圖3,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手機外殼的接合結構的最佳實施例進行闡述。
[0024]本實施例的手機外殼包括前殼10和后殼20,接合結構30包括第一接合構件31及第二接合構件32,下面對接合結構30的各部件作進一步說明:
[0025]第一接合構件31包括第一連接件311及與第一連接件311相交連接的第二連接件312,第一連接件311連接固定于前殼10上;
[0026]第二接合構件32包括第三連接件321,第三連接件321設于后殼20上,且第三連接件321與第二連接件32彈性連接。
[0027]本實施例的接合結構30主要由第一接合構件31及第二接合構件32組成,在將前殼10和后殼20接合時,可借由第一接合構件31的第二連接件312與第二接合構件32的第三連接件321彈性連接,將前殼10和后殼20彈性緊密接合;同時地,若需要將前殼10和后殼20拆卸分離,亦可借由第二連接件312和第三連接件321中任一部件或者兩者所具有的彈性收縮特性,輕易地將前殼10和后殼20拆卸分離。
[0028]請參閱圖2和圖3,并結合圖1,本實施例的第二連接件312設有凸部3121,第三連接件321設有與凸部3121彈性配合的凹部3211,第二連接件312通過凸部3121與凹部3211彈性配合而與第三連接件321彈性連接。其中,通過凸部3121與凹部3211的配合,不但簡單快捷地使到第二連接件312與第三連接件321彈性連接,而且該凸部3121與凹部3211的加工較為簡單方便。
[0029]在本實施例中,較佳地,該第二連接件312為具有彈性的第二金屬鋼片,凸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