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連接結構及電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機連接結構及電機。其中電機連接結構用于設置在電機的殼體的開槽結構中,連接端蓋及與電機的控制板連接的電容,控制板設置在開槽結構中;電機連接結構為片狀結構,且片狀結構的形狀與開槽結構相匹配,片狀結構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彈性凸臺;片狀結構的第二側面與開槽結構相貼設,片狀結構的第一側面上的彈性凸臺位于端蓋與開槽結構的配合面之間,并能夠與端蓋的配合面相接觸。其能夠實現端蓋與電容及控制板的有效連接,使部分干擾信號通過電容流入端蓋并消耗掉,可靠有效的解決電機電磁干擾的問題,提高電機的可靠性。
【專利說明】
電機連接結構及電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電機連接結構及電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采用電子元件控制驅動電機的逐漸增多,電子電路產生的電磁干擾問題也越來越受關注,電磁干擾主要是由電機的電路和磁路產生的一種高頻信號,如果不有效解決,會直接影響到電機的整體性能。因此需要設計一種有效的方法來解決電磁干擾的問題。
[0003]試驗證明,采用固定電容器將控制板與外部殼體連接,電容連接控制板地線和電機端蓋,可以為電磁干擾信號提供分流的通路,使部分干擾信號通過電容流入電機端蓋或殼體并消耗掉,減少通過導線向外傳播的能量。此種方式可以有效解決電機的電磁干擾問題,使電機可靠性提高。但是在連接電容與外部殼體的措施上,由于空間及結構的限制,一直沒有較可靠方便的方式來固定連接,影響此種電磁干擾解決方案的實施。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鑒于此,提供一種電機連接結構及電機,能夠實現電容與外部殼體的有效可靠連接,避免出現移動及斷開連接的情況。
[0005]為達到實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種電機連接結構,用于設置在電機的殼體的開槽結構中,連接端蓋及與所述電機的控制板連接的電容,所述控制板設置在所述開槽結構中;
[0006]所述電機連接結構為片狀結構,且所述片狀結構的形狀與所述開槽結構相匹配,所述片狀結構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彈性凸臺;
[0007]所述片狀結構的第二側面與所述開槽結構相貼設,所述片狀結構的第一側面上的彈性凸臺位于所述端蓋與所述開槽結構的配合面之間,并能夠與所述端蓋的配合面相接觸。
[000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片狀結構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多個所述彈性凸臺。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片狀結構包括:
[0010]第一連接片,與所述電容連接;
[0011 ]第二連接片,與所述第一連接片連接;
[0012]第三連接片,與所述第二連接片連接,設置在所述開槽結構與所述端蓋的內配合面之間,并與所述開槽結構的內配合面相貼設;
[0013]第四連接片,與所述第三連接片連接,并與所述第三連接片垂直設置,設置在所述開槽結構與所述端蓋的配合端面之間;
[0014]第五連接片,與所述第四連接片連接,并與所述第四連接片垂直設置,所述第五連接片與所述第三連接片位于所述第四連接片的同一側,所述第五連接片面向所述端蓋的外配合面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所述彈性凸臺,所述彈性凸臺在能夠與端蓋的外配合面相接觸。
[001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五連接片為所述彈性凸臺,所述彈性凸臺與所述第四連接片連接,所述彈性凸臺與所述第三連接片位于所述第四連接片的同一側,且遠離所述第三連接片設置,所述彈性凸臺設置在所述開槽結構和所述端蓋的外配合面之間,并能夠與所述端蓋的外配合面相接觸。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連接片與所述第一連接片垂直設置,所述第三連接片與所述第二連接片垂直設置,所述第一連接片與所述第三連接片分別位于所述第二連接片的兩側。
[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片狀結構包括:
[0018]第一連接片,與所述電容連接;
[0019]第二連接片,與所述第一連接片連接,并與所述第一連接片垂直設置;
[0020]第三連接片,與所述第二連接片連接,并與所述第二連接片垂直設置,且所述第一連接片和所述第三連接片分別位于所述第二連接片的兩側,所述第三連接片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彈性凸臺;
[0021]所述彈性凸臺位于所述開槽結構與所述端蓋的內配合面之間,并能夠與所述端蓋的內配合面相接觸。
[002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三連接片為“T”形連接片。
[002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T”形連接片上并列設置有多個所述彈性凸臺。
[002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片狀結構與所述開槽結構一體成型。
[0025]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電機,包括殼體,與所述殼體的開槽結構相配合的端蓋,設置在所述開槽結構中的控制板以及與所述控制板連接的電容,還包括用于設置在所述殼體的開槽結構中,連接所述電容和所述端蓋的電機連接結構;
[0026]所述電機連接結構為片狀結構,且所述片狀結構的形狀與電機的開槽結構相匹配,所述片狀結構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彈性凸臺;
[0027]所述片狀結構在連接所述電容和所述端蓋時,所述片狀結構的第二側面與所述開槽結構相貼設,所述片狀結構的第一側面上的彈性凸臺位于所述端蓋與所述開槽結構的配合面之間,并能夠與所述端蓋的配合面相接觸。
[002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9]上述電機連接結構及電機,電機連接結構為片狀結構,其形狀與開槽結構的形狀相匹配,片狀結構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彈性凸臺,在安裝使用時,第二側面與開槽結構相貼設,第一貼面上的彈性凸臺與電機端蓋的配合面相接觸,這樣端蓋與開槽結構配合時,由于彈性凸臺的作用而有效的卡住端蓋,使端蓋相對開槽結構不會移動或斷開,實現片狀結構與端蓋的有效連接,從而實現端蓋與電容的有效連接,這樣使電機的部分干擾信號通過電容流入端蓋并消耗掉,可靠有效地實現解決降低及消除電機電磁干擾的問題,提高電機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0030]圖1為一個實施例中的電機連接結構的裝配爆炸示意圖;
[0031]圖2為一個實施例中的電機連接結構的裝配示意圖;
[0032]圖3為一個實施例中的片狀結構與電容未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4為一個實施例中的片狀結構與電容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5為一個實施例中的電機連接結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35]圖6為圖5所示實施例中的電機連接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6]圖7為另一個實施例中的電機連接結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37]圖8為圖7所示實施例中的電機連接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8]圖9為又一個實施例中的電機連接結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39]圖10為圖9所示實施例中的電機連接結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40]圖11為圖9所示實施例中的電機連接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41]圖12為再一個實施例中的電機連接結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42]圖13為圖12所示實施例中的電機連接結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43]圖14為圖12所示實施例中的電機連接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44]附圖標記說明:
[0045]1000電機;100片狀結構;110彈性凸臺;101第一連接片;102第二連接片;103第三連接片;104第四連接片;105第五連接片;200控制板;300端蓋;400電容;410電容導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46]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電機連接結構及電機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47]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提供了一種電機連接結構,用于設置在電機1000的殼體的開槽結構中,連接端蓋300及與電機1000的控制板200連接的電容400,控制板200設置在開槽結構中。電機連接結構為片狀結構100,且片狀結構100的形狀與開槽結構相匹配,片狀結構100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彈性凸臺110。片狀結構100的第二側面與開槽結構相貼設,片狀結構100的第一側面上的彈性凸臺110位于端蓋300與開槽結構的配合面之間,并能夠與端蓋300的配合面相接觸。
[0048]本實施例中電機連接結構為片狀結構100,片狀結構100不會影響電機1000的端蓋300和開槽結構的配合,片狀結構100的形狀與開槽結構的形狀相匹配,在安裝使用時,片狀結構100的第二側面貼設于開槽結構的內槽面,至少在開槽結構與端蓋300的配合面處片狀結構100的第二側面與開槽結構的配合面是相貼設的,這樣端蓋300與開槽結構配合安裝時,片狀結構100可以位于開槽結構和端蓋300的配合面之間,不會影響端蓋300與開槽結構的配合。片狀結構100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彈性凸臺110,在安裝使用時,彈性凸臺110能夠與端蓋300的配合面有效接觸,這樣端蓋300與開槽結構配合之后,由于彈性凸臺110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卡住端蓋300,使端蓋300相對開槽結構不會移動或斷開,片狀結構100在彈性形變力的作用下與端蓋300有效連接,由于片狀結構100在安裝使用時,另一端是與控制板200連接的,因此可以實現控制板200與端蓋300的有效連接,且該片狀結構100簡便可靠。為了使電機1000的電磁干擾解決方案能夠順利實施,在安裝使用片狀結構100,片狀結構100的另一端穿過控制板200的開槽位置與控制板200固定連接,同時與電容400連接,解決電容400與端蓋300有效連接的問題,使部分干擾信號通過電容400流入電機1000的端蓋300并消耗掉,更可靠有效地實現解決降低及消除電機電磁干擾的問題,提高電機1000的可靠性。
[0049]其中,電機1O O的端蓋的邊緣為凹槽結構,該凹槽結構與開槽結構的槽沿能夠相互配合,配合面指的是端蓋300的凹槽結構與電機1000的開槽結構的槽沿配合時相互接觸的面,配合面包括內配合面和外配合面,內配合面指的是凹槽結構與開槽結構的槽沿的內側面配合時相互接觸的面,外配合面指的是凹槽結構與開槽結構的槽沿的外側面配合時相互接觸的面。電容400與控制板200的地線連接。同時片狀結構100與電容400連接時,通過電容導線410與電容400連接,以使片狀結構100與電容400的連接更方便可靠。
[0050]值得說明的是,片狀結構100的材料為導電材料,能夠使電磁干擾信號流入到端蓋300中并消耗掉。優選的,片狀結構100的材料為金屬材料。
[0051 ]在一個實施例中,片狀結構100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多個彈性凸臺110。
[0052]為了更好地實現片狀結構100與端蓋300的有效接觸,片狀結構100的第一側面上設置多個彈性凸臺110。多個彈性凸臺110可以位于端蓋300與開槽結構的內配合面之間,也可以位于端蓋300與開槽結構的外配合面之間,還可以同時位于內配合面和外配合面之間。優選的,彈性凸臺110為兩個,兩個彈性凸臺110—個位于端蓋300與開槽結構的內配合面之間,另一個位于端蓋300與開槽結構的外配合面之間,以更好地實現端蓋300與電容400的有效連接。
[0053]在一個實施例中,參見圖5、圖6,片狀結構100包括:第一連接片101,與電容400連接;第二連接片102,與第一連接片101連接;第三連接片103,與第二連接片102連接,設置在開槽結構與端蓋300的內配合面之間,并與開槽結構的內配合面相貼設;第四連接片104,與第三連接片103連接,并與第三連接片103垂直設置,設置在開槽結構與端蓋300的配合端面之間;第五連接片105,與第四連接片104連接,并與第四連接片104垂直設置,第五連接片105與第三連接片103位于第四連接片104的同一側,第五連接片105面向端蓋300的外配合面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彈性凸臺110,彈性凸臺110能夠與端蓋300的外配合面相接觸。
[0054]本實施例中的片狀結構100由五個連接片依次連接構成,其中第五連接片105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彈性凸臺110,彈性凸臺110在安裝使用時能夠與端蓋300的外配合面相接觸,這樣端蓋300與開槽結構配合安裝時,第五連接片105上的彈性凸臺110能夠有效的卡住端蓋300,實現端蓋300與片狀結構100的有效連接,控制板200或電容400通過該片狀結構100就能實現與端蓋300的有效連接,進而達到解決電機1000電磁干擾的問題。
[0055]其中,配合端面指的是端蓋的凹槽結構與開槽結構的槽沿的沿面配合時相互接觸的面。
[0056]在一個實施例中,參見圖7、圖8,第五連接片105為彈性凸臺110,彈性凸臺110與第四連接片104連接,彈性凸臺110與第三連接片103位于第四連接片104的同一側,且遠離第三連接片103設置,彈性凸臺110設置在開槽結構和端蓋300的外配合面之間,并能夠與端蓋300的外配合面相接觸。
[0057]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片101至第四連接片104的結構設置與上述實施例中的相同,但第五連接片105的結構設置與上述實施例中的第五連接片105不同,該實施例中的第五連接片105上沒有設置彈性凸臺110,其本身作為彈性凸臺110存在。在安裝使用時,將第五連接片105相對開槽結構的外配合面朝外設置,能夠較好的實現片狀結構100與端蓋300的外配合面的有效接觸,從而實現端蓋300與電容400及控制板200的有效連接,達到降低及消除電機1000電磁干擾的效果,提高電機1000性能的可靠性。
[0058]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連接片102與第一連接片101垂直設置,第三連接片103與第二連接片102垂直設置,第一連接片101與第三連接片103分別位于第二連接片102的兩側。
[0059]為了能夠將片狀結構100與電機1000的殼體的開槽結構更好地匹配,設置第二連接片102與第一連接片101垂直連接,第三連接片103與第二連接片102垂直連接,且第一連接片和第三連接片103位于第二連接片102的兩側,在安裝使用時,第一連接片101穿過控制板200的開槽位置與控制板200固定連接,第二連接片102與控制板200相貼設,第三連接片103與開槽結構的內側面相貼設,這樣開槽結構能夠很好的支撐片狀結構100,避免片狀結構100變形,提高片狀結構100的可靠性。
[0060]在一個實施例中,參見圖9至圖11,片狀結構100包括:第一連接片101,與電容400連接。第二連接片102,與第一連接片101連接,并與第一連接片101垂直設置。第三連接片103,與第二連接片102連接,并與第二連接片102垂直設置,且第一連接片101與所述第三連接片103分別位于第二連接片102的兩側,第三連接片103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彈性凸臺110。彈性凸臺110位于開槽結構與端蓋300的內配合面之間,并能夠與端蓋300的內配合面相接觸。
[0061 ]第一連接片101是用于與電容400的,優選的,第一連接片101穿過控制板200的開槽位置與控制板200固定連接,以加強與電容400的連接,以使片狀結構100在與電容400連接的一側不會來回移動。第二連接片102與第一連接片101連接并垂直設置,第三連接片103與第二連接片102連接并垂直設置,且第一連連接片和第三連接片103分別位于第二連接片102的兩側,能夠較好的與開槽結構的內側面相匹配,以使片狀結構100能夠很好的得到開槽結構的支撐,避免片狀結構100變形,提高片狀結構100的可靠性。第三連接片103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彈性凸臺110,在安裝使用時,彈性凸臺110能夠很好地與端蓋300的內配合面相接觸,從而有效的卡住端蓋300,使端蓋300相對開槽結構不會移動或斷開,實現端蓋300與片狀結構100的有效連接,從而實現端蓋300與電容400及控制板200的有效連接。且該實施例中的片狀結構100相對具有五個連接片的片狀結構100雖然少了兩個連接片,但卻能夠有效的實現控制板200及電容400與端蓋300的固定連接,所以還減少了材料的使用,節約了成本,且便于生產。
[0062]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三連接片103為“T”形連接片。
[0063]“T”形連接片能夠增大與開槽結構配合面的接觸面積,使得片狀結構100與開槽結構的配合更牢固。優選的,“T”形連接片為弧形結構,能夠更好地與開槽結構的相貼設。
[0064]在一個實施例中,參見圖12至圖14,“T”形連接片上并列設置有多個彈性凸臺110。
[0065]在“T”形連接片的橫臂上并列設置多個彈性凸臺110,能夠更好地實現其與端蓋300的有效接觸。優選的,彈性凸臺110為兩個,設置在“T”形連接片的橫臂的兩側,結構簡單,便于加工生產。
[0066]上述幾個實施例的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用于限制,只要是能夠實現電容400和端蓋300的有效連接的結構均在本使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0067]在一個實施例中,片狀結構100與開槽結構一體成型。
[0068]片狀結構100通過注塑等方式先與電機1000的開槽結構固定形成一體,片狀結構100上的彈性凸臺110突出于開槽結構的配合面卡住端蓋300,實現端蓋300與片狀結構100的有效連接。安裝控制板200時通過片狀結構100預留的連接片與電容400的電容導線410連接,并通過焊接等方式實現與電容400的固定連接,從而實現電容400與端蓋300的有效連接。
[0069]在一個實施例中,還提供一種電機,包括殼體,與所述殼體的開槽結構相配合的端蓋300,設置在開槽結構中的控制板200以及與控制板200連接的電容400。還包括用于設置在所述殼體的開槽結構中,連接電容400和端蓋300的電機連接結構。電機連接結構為片狀結構100,且片狀結構100的形狀與電機1000的開槽結構相匹配,所述片狀結構100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彈性凸臺110。片狀結構100在連接電容400和端蓋300時,片狀結構100的第二側面與所述開槽結構相貼設,片狀結構100的第一側面上的彈性凸臺110位于端蓋300與開槽結構的配合面之間,并能夠與端蓋300的配合面相接觸。
[0070]本實施例中電機的電機連接結構為片狀結構100,其形狀與開槽結構的形狀相匹配,片狀結構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彈性凸臺110,在安裝使用時,第二片側與開槽結構相貼設,第一貼面上的彈性凸臺110與電機的端蓋300的配合面相接觸,這樣端蓋300與開槽結構配合時,由于彈性凸臺110的作用而有效的卡住端蓋300,使端蓋300相對開槽結構不會移動或斷開,實現片狀結構100與端蓋300的有效連接,從而實現端蓋300與電容400的有效連接,這樣使電機的部分干擾信號通過電容400流入端蓋并消耗掉,可靠有效地實現解決降低及消除電機電磁干擾的問題,提高電機的可靠性。
[0071]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0072]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主權項】
1.一種電機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用于設置在電機(1000)的殼體的開槽結構中,連接端蓋(300)及與所述電機(1000)的控制板(200)連接的電容(400),所述控制板(200)設置在所述開槽結構中; 所述電機連接結構為片狀結構(100),且所述片狀結構(100)的形狀與所述開槽結構相匹配,所述片狀結構(100)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彈性凸臺(110); 所述片狀結構(100)的第二側面與所述開槽結構相貼設,所述片狀結構(100)的第一側面上的彈性凸臺(110)位于所述端蓋(300)與所述開槽結構的配合面之間,并能夠與所述端蓋(300)的配合面相接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狀結構(100)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多個所述彈性凸臺(11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狀結構(100)包括: 第一連接片(101),與所述電容(400)連接; 第二連接片(102),與所述第一連接片(101)連接; 第三連接片(103),與所述第二連接片(102)連接,設置在所述開槽結構與所述端蓋(300)的內配合面之間,并與所述開槽結構的內配合面相貼設; 第四連接片(104),與所述第三連接片(103)連接,并與所述第三連接片(103)垂直設置,設置在所述開槽結構與所述端蓋(300)的配合端面之間; 第五連接片(105),與所述第四連接片(104)連接,并與所述第四連接片(104)垂直設置,所述第五連接片(105)與所述第三連接片(103)位于所述第四連接片(104)的同一側,所述第五連接片(105)面向所述端蓋(300)的外配合面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所述彈性凸臺(110),所述彈性凸臺(110)能夠與端蓋(300)的外配合面相接觸。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機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連接片(105)為所述彈性凸臺(110),所述彈性凸臺(110)與所述第四連接片(104)連接,所述彈性凸臺(110)與所述第三連接片(103)位于所述第四連接片(104)的同一側,且遠離所述第三連接片(103)設置,所述彈性凸臺(110)設置在所述開槽結構和所述端蓋(300)的外配合面之間,并能夠與所述端蓋(300)的外配合面相接觸。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機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片(102)與所述第一連接片(101)垂直設置,所述第三連接片(103)與所述第二連接片(102)垂直設置,所述第一連接片(101)與所述第三連接片(103)分別位于所述第二連接片(102)的兩側。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狀結構(100)包括: 第一連接片(101),與所述電容(400)連接; 第二連接片(102),與所述第一連接片(101)連接,并與所述第一連接片(101)垂直設置; 第三連接片(103),與所述第二連接片(102)連接,并與所述第二連接片(102)垂直設置,且所述第一連接片(101)和所述第三連接片(103)分別位于所述第二連接片(102)的兩側,所述第三連接片(103)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彈性凸臺(110); 所述彈性凸臺(110)位于所述開槽結構與所述端蓋(300)的內配合面之間,并能夠與所述端蓋(300)的內配合面相接觸。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機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連接片(103)為“T”形連接片。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機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連接片上并列設置有多個所述彈性凸臺(110)。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電機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狀結構(100)與所述開槽結構一體成型。10.—種電機,包括殼體,與所述殼體的開槽結構相配合的端蓋(300),設置在所述開槽結構中的控制板(200)以及與所述控制板(200)連接的電容(400),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設置在所述殼體的開槽結構中,連接所述電容(400)和所述端蓋(300)的電機連接結構; 所述電機連接結構為片狀結構(100),且所述片狀結構(100)的形狀與電機(1000)的開槽結構相匹配,所述片狀結構(100)的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彈性凸臺110; 所述片狀結構(100)在連接所述電容(400)和所述端蓋(300)時,所述片狀結構(100)的第二側面與所述開槽結構相貼設,所述片狀結構(100)的第一側面上的彈性凸臺(110)位于所述端蓋(300)與所述開槽結構的配合面之間,并能夠與所述端蓋(300)的配合面相接觸。
【文檔編號】H02K11/02GK205509781SQ201620273462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日
【發明人】任麗君, 李寧, 高曉峰, 楊斌, 王周葉
【申請人】珠海格力節能環保制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