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馬達及其定位環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ー種馬達及其定位環,特別是ー種可避免定位環與馬達軸管緊配合,而造成馬達軸管變形的馬達及其定位環。
背景技術:
傳統馬達構造如圖I所示,該馬達8包含設有一基座81、一定子組82及ー轉子83,該基座81具有ー軸管811,該軸管811外設有該定子組82,且該軸管811內則設有ー軸承812,該轉子83可旋轉地設置于該基座81的軸管811,并以ー轉軸831伸入貫穿該軸承812。其中,為了能于馬達運轉過程中有效定位該軸管811內的軸承812,多會選擇另設有一定位環84,以使該定位環84可緊配合裝設于該軸管811內。然而,因傳統定位環84的外徑略大于該軸管811的內徑,故該定位環84多以其全周面緊配于該軸管811的內周壁,以在長時間的使用之下,極容易因該定位環84與軸管811之間的緊配裝設,而迫使該定位環84不斷朝該軸管811的徑向方向擠壓,嚴重造成該軸管811的擴張、變形,以致該軸管811內部裝設的軸承812等零件產生松動,而可能在該轉軸831旋轉時產生震動,進而使現有馬達8產生巨大噪音并降低其使用壽命。請再參照圖2所示,其掲示另ー種現有馬達定位環構造,該馬達定位環91呈緊配合裝設于ー軸管92內,以將ー軸承93限位于該軸管92內部的預定位置。其中,該馬達定位環91中央具有可供一心軸94穿設的一中孔911,外周面則設有至少ー個以上的回流孔912,該回流孔912對應該軸管92的內壁,并且是兩面貫穿的。此外,該軸管92底部還另塞合一頂心蓋95,且該頂心蓋95與軸承93之間更夾掣有ー扣片96,以由該扣片96扣持該心軸94,使該心軸94可頂撐于該頂心蓋95旋轉而不脫出。縱使,借助該馬達定位環91外周面所開設的回流孔912,可形成供潤滑油液回流循環的管道,以防止潤滑油液外溢流失,從而達到保護馬達避免其心軸94與軸承93磨損,并提升馬達使用壽命的功效。但是,該回流孔912僅占該馬達定位環91的一小部分,故于該馬達定位環91裝設于該軸管92內時,仍舊是以幾近全周面的型態緊配于該軸管92的內周壁,因此,該ー小部份的回流孔912仍無法提供該馬達定位環91適當的變形空間。如此ー來,現有馬達定位環構造仍無法改善如上所述軸管擴張、變形的問題,以致現有馬達在長時間的運轉下,仍然會使該軸管92內部裝設的軸承93、扣片96等零件產生松動,而在該心軸94旋轉時產生震動等缺失,進而縮短現有馬達的使用壽命。有鑒于此,確實有必要發展ー種可以避免軸管徑向擴張、變形的定位環,并將該定位環適用于馬達之中,以解決如上所述的各種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改善上述缺點,以提供ー種馬達,其能夠避免軸管的擴張、變形,以防止該軸管內的零件松動,而降低轉軸旋轉的震動及噪音,并相對提升馬達使用壽命O本實用新型次一目的提供一種適用于馬達的定位環,其能夠兼具與軸管的緊配效果,并減少與軸管內周壁的接觸面積,以防止軸管因長期受カ而變形。為達到前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馬達包含一基座,具有ー軸管,且該軸管內設有ー軸承;一定位環,設置于該軸管內,用以定位該軸承,該定位環中央具有一穿孔,且該定位環外周面間隔設有數凹部及數凸部,任一凹部至該定位環中心的最短距離略小于或等于該軸管內壁至軸管中心的最短距離,任ー凸部至該定位環中心的最短距離則略大于該軸管內壁至軸管中心的最短距離,該數凹部及數凸部在徑向截面分別具有一總弧長,該數凹部之總弧長及數凸部之總弧長共同加總為該定位環的一外周長,且該數凹部之總弧長 占該外周長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ニ; ー轉子,可旋轉地設置于該基座的軸管,并以ー轉軸穿伸該定位環的穿孔及軸承;及一定子組,用以驅動該轉子旋轉作動。其中,任一凹部與軸管內壁之間形成有ー間距,且任ー凸部可緊配抵頂于該軸管內壁。其中,任一凹部在該定位環的徑向截面上系形成有ー弧長,各該凹部之弧長加總為該數凹部的總弧長,任ー凸部在該定位環的徑向截面上也形成有ー弧長,各該凸部弧長則加總為該數凸部的總弧長。其中,該數凹部的各弧長為相互等長。或,該數凹部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不等長的弧長分布。其中,該數凸部之各弧長系為相互等長。或,該數凸部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不等長得弧長分布。其中,該數凹部及數凸部系等數量分布于該定位環外周面,且該數凹部與數凸部之總弧長在該定位環外周面占有相等比例。其中,該定位環可設有四個凹部及四個凸部,各該凹部與各該凸部間隔設置于該定位環外周面,各該凹部具有相等的ー弧長,該四個凹部之弧長加總為凹部總弧長,該凹部總弧長占該定位環外周長的二分之一,各該凸部亦具有相等的ー弧長,該四個凸部的弧長加總為凸部總弧長,且該凸部總弧長占該定位環外周長的二分之一。其中,該軸管內容置有一上滾珠軸承、一下滾珠軸承及ー扣持件,該扣持件用以抵接于該轉軸的ー扣持槽,且該上滾珠軸承與下滾珠軸承之間設有該定位環。且,該軸管內還容置有一弾性件、一上墊片及一下墊片,該彈性件系位于該上滾珠軸承與定位環之間,且該上墊片系位于該上滾珠軸承與弾性件相抵接處,該下墊片則位于該下滾珠軸承與扣持件之間。其中,該定子組系固接于該基座。或者,該定子組緊配套設于該軸管外周壁。此外,本實用新型的馬達定位環,設于一馬達軸管內,用以定位ー軸承,該馬達定位環中央具有一穿孔,外周面間隔設有數凹部及數凸部,該數凹部及數凸部在徑向截面分別具有一總弧長,該數凹部的總弧長及數凸部得總弧長共同加總為該馬達定位環之一外周長,且該數凹部的總弧長占該外周長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ニ。其中,任一凹部在該定位環的徑向截面上系形成有ー弧長,各該凹部之弧長加總為該數凹部的總弧長,任ー凸部在該定位環的徑向截面上也形成有ー弧長,各該凸部弧長則加總為該數凸部的總弧長。[0022]其中,該數凹部的各弧長為相互等長。或,該數凹部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不等長的弧長分布。其中,該數凸部之各弧長系為相互等長。或,該數凸部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不等長得弧長分布。其中,該數凹部及數凸部系等數量分布于該定位環外周面,且該數凹部與數凸部之總弧長在該定位環外周面占有相等比例。其中,該定位環可設有四個凹部及四個凸部,各該凹部與各該凸部間隔設置于該定位環外周面,各該凹部具有相等的ー弧長,該四個凹部之弧長加總為凹部總弧長,該凹部總弧長占該定位環外周長的二分之一,各該凸部亦具有相等的ー弧長,該四個凸部的弧長加總為凸部總弧長,且該凸部總弧長占該定位環外周長的二分之一。本實用新型馬達不僅能以該定位環的數個凸部持續維持與該軸管的緊配限位效 果;同時,本實用新型馬達更能以該定位環的數個凹部降低軸管徑向擴張的情形,進而避免該軸管內承裝的零件松動,以能降低該轉軸旋轉時的震動及噪音,達到提升馬達使用壽命的功效。
圖I :現有馬達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 :現有馬達定位環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 :本實用新型馬達及其定位環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 :本實用新型馬達定位環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 :本實用新型由圖3中5-5線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6 :本實用新型由圖3中5-5線的定位環剖面示意圖。圖7 :本實用新型馬達及其定位環的實作配置型態。圖8 :本實用新型馬達及其定位環的又ー實作配置型態。主要組件符號說明I 基座11軸管12軸承12a上滾珠軸承12b下滾珠軸承13扣持片14a上墊片14b下墊片15彈性件2 轉子21輪轂22轉軸221扣持槽3 定子組4 定位環41穿孔42凹部43凸部A1、A2弧長Dl第一距離D2第二距離R 軸管半徑w 間距。〔現有技術〕8 馬達81基座811軸管812軸承82定子組83轉子831轉軸84定位環91馬達定位環911中孔912回流孔92軸管93軸承94心軸95頂心蓋[0050]96 扣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請參照圖3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該馬達包含一基座I及ー轉子2,該轉子2可旋轉地組設于該基座1,且由一定子組3驅動該轉子2旋轉動作,并于該基座I的ー軸管11內設有一定位環4。該基座I可以作為散熱風扇的框體結構或其它適當的用途。且,該基座I的軸管11用以樞接該轉子2,本實施例的軸管11內可容置有ー軸承12及一扣持件13,以防止該轉子2脫離該軸管11,而便于供該轉子2順利旋轉動作。于此,該軸承12可隨使用需求任意替換為本實施例圖面所示的滾珠軸承或任意的含油軸承等,且搭配不同的軸承型態,該軸·管11內可置入如耐磨片、軸承、油封或防塵片等提供不同功能的內裝組件,并不加以限制。該轉子2可旋轉地設置于該基座1,且該轉子2包含有ー輪轂21及ー轉軸22,該轉軸22位于輪轂21中央,且該轉軸22伸入該軸管11,并貫穿該定位環4。于本實施例中,該轉軸22穿伸該軸承12,且該轉軸22另形成有一扣持槽221,以便供該扣持件13抵接,使該轉軸22可于該軸承12旋轉而不脫出,進而提升該轉子2的旋轉穩定性。該定子組3可以固接于該基座1,或是以緊配合、黏著或其它適當方式套設于該軸管11外周壁,以確保該定子組3在該基座I的組裝穩固性。其中,該定子組3于通電后,即可用以驅動該轉子2旋轉動作。經上所述,該基座I、轉子2及定子組3的基本構造、相對設置關系及動作原理,皆為所屬技術領域人員可以理解,且非本實用新型技術特征所在,容不再此加以贅述。請ー并參閱圖4及圖5所示,該定位環4設置于該軸管11內,用以定位該軸管11內的內裝組件(如圖3所示的軸承12及扣持片13)。其特征在于該定位環4中央具有一穿孔41,該穿孔41較佳用以供該轉軸22穿伸;且,該定位環4外周面間隔設有數個凹部42及數個凸部43,任一凹部42至該定位環4中心的最短距離(即如圖5所示的第一距離Dl)略小于或等于該軸管11內壁至軸管11中心的最短距離(即如圖5所示的軸管內半徑R),以特別在任一凹部42與軸管11內壁之間形成有ー間距w為佳,借此能通過該間距w降低該定位環4外周面與軸管11內壁的接觸面積,進而能略為降低該定位環4與軸管11的緊配程度;再者,任ー凸部43至該定位環4中心的最短距離〔即如圖5所示的第二距離D2〕則略大于該軸管11內壁至軸管11中心的最短距離〔即如圖5所示的軸管內半徑R〕,以特別使任ー凸部43可緊配抵頂于該軸管11內壁為佳,借此能將該定位環4緊配塞合于該軸管11內,并用以定位該軸承12。舉例而言,當該軸管11與定位環4是為相互緊配的圓形環體時,該軸管11內壁至軸管11中心的最短距離即為圖5所示的軸管11內半徑R。其中,該第一距離Dl即為該第ニ距離D2減去該間距w所獲得之長。經此,該定位環4乃是以能緊配合該軸管11的內徑,并以數個凹部42略減少該定位環4外壁與軸管11內壁的接觸面積為佳。請續參閱圖6所示,任一凹部42在該定位環4的徑向截面上形成有ー弧長Al,各該凹部42的弧長Al可加總為ー凹部總弧長;且,任ー凸部43在該定位環4的徑向截面上也形成有ー弧長A2,各該凸部43的弧長A2則可加總為ー凸部總弧長,以由該數凹部42的總弧長〔即凹部總弧長〕及數凸部43的總弧長〔即凸部總弧長〕共同形成該定位環4的外周長,特別使該數凹部42的總弧長占該定位環4外周長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ニ為佳。特別地,該數個凹部42及數個凸部43可選擇等數量分布于該定位環4外周面,以使該數個凹部42與數個凸部43的總弧長在該定位環4外周面占有相等比例為佳。另一方面,該數個凹部42的各弧長可以選擇為相互等長,或該數個凹部42可選擇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不等長的弧長分布;同樣地,該數個凸部43的各弧長可以選擇為相互等長,或該數凸部43可選擇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不等長的弧長分布。本實施例的定位環4如圖6所示設有四個凹部42及四個凸部43,各該凹部42與各該凸部43間隔設置于該定位環4外周面。再者,各該凹部42皆具有相等長的ー弧長Al,以由該四個凹部42的弧長Al加總為凹部總弧長,該凹部總弧長占該定位環4外周長的ニ分之一;各該凸部43也皆具有相等長的ー弧長A2,以由該四個凸部43的弧長A2加總為凸部總弧長,且該凸部總弧長也占該定位環4外周長的二分之一。
借此,通過該數個凸部43間隔且平均分布于該定位環4外周面,能提供該定位環4較勻稱的緊配支撐效果,以兼顧該定位環4緊配合裝設于該軸管11內,達到用以定位該軸承12的功效;再者,更可通過平均分布的數個凹部42有效減少該定位環4外周面與軸管11內壁的接觸面積,從而降低該定位環4朝該軸管11軸向方向擠壓,而造成該軸管11徑向擴張、變形的情形。此外,當該定位環4緊配裝設于該軸管11內,并受該軸管11限位時,通過該數個凹部42與數個凸部43的間隔排列,能容許該數個凸部43在與軸管11內壁的緊配過程適時朝向相鄰的凹部42擴張,以由該數個凹部42提供該定位環4適當變形空間,方可避免該數個凸部43被限制成僅可朝外擠壓,而衍生該軸管11受カ變形的疑慮。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揭露的一較佳實施態樣,該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在相同技術概念下加以應用,并維持任一凹部42與軸管11內壁之間形成有間距W,且任ー凸部43可緊配抵頂于該軸管11內壁,甚至該數個凹部42的總弧長占該定位環4外周長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ニ即可。此外,本實用新型的馬達于實作配置該定位環4時,也可以如圖7所示,選擇于該軸管11內容置有一上滾珠軸承12a、一下滾珠軸承12b、一扣持件13、一上墊片14a、ー下墊片14b及一弾性件15,并于該上、下滾珠軸承12a、12b之間設有該定位環4,且使該定位環4位于該彈性件15與下滾珠軸承12b之間為佳。再者,該扣持件13抵接于該轉軸22的扣持槽221,且使該下墊片14b位于該下滾珠軸承12b與扣持件13之間;另,該上墊片14a則位于該上滾珠軸承12a與弾性件15相抵接處,且該彈性件15的ニ端分別抵接該上墊片14a及定位環4。借此,不僅可通過該定位環4定位該上、下滾珠軸承12a、12b,也可如前所述以該定位環4的數個凹部42提供該定位環4適當變形空間,方可避免該數個凸部43被限制成僅可朝外擠壓,進而達到防止該軸管11受定位環4擠壓而變形的功效。承上,當本實用新型馬達于實作配置該定位環4吋,不僅可適用于如上述實施例的馬達型態,該馬達的型態特征是該定子組3緊配于該軸管11外周壁;甚至,更可以選擇適用于如圖8所示的馬達型態,該馬達的型態特征是該定子組3鎖接于該基座I。借此,可在該軸管11外周壁未緊套該定子組3的情況下,同樣可達到使該軸管11能不受該定位環4的擠壓而變形的功效。[006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馬達及其定位環的主要特征在于借助該定位環4外周面所形成的數個凹部42,能減少該定位環4緊配裝設于該軸管11內壁的接觸面積,以降低該定位環4朝該軸管11軸向方向的擠壓施力,從而避免該軸管11產生徑向擴張,而造成其內部零件松動的情形。如此ー來,本實用新型馬達不僅能以該定位環4的數個凸部43持續維持與該軸管11的緊配限位效果;同時,本實用新型馬達更能以該定位環4的數個凹部42降低軸管11徑向擴張的情形,進而避免該軸管11內承裝的零件松動,以能降低該轉軸22旋轉時的震動及噪音,達到提升馬達使用壽命的功效。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馬達,其特征在于,包含 ー個基座,具有ー個軸管,且該軸管內設有ー個軸承; ー個定位環,設置于該軸管內,用以定位該軸承,該定位環中央具有ー個穿孔,且該定位環外周面間隔設有數個凹部及數個凸部,任ー個凹部至該定位環中心的最短距離略小于或等于該軸管內壁至軸管中心的最短距離,任ー個凸部至該定位環中心的最短距離則略大于該軸管內壁至軸管中心的最短距離,該數個凹部及數個凸部在徑向截面分別具有ー個總弧長,該數個凹部的總弧長及數個凸部的總弧長共同加總為該定位環的外周長,且該數個凹部的總弧長占該外周長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ニ; ー個轉子,可旋轉地設置于該基座的軸管,并以ー個轉軸穿伸該定位環的穿孔及軸承;及 ー個定子組,用以驅動該轉子旋轉動作。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任ー個凹部與軸管內壁之間形成有ー個間距,且任ー個凸部緊配抵頂于該軸管內壁。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任ー個凹部在該定位環的徑向截面上形成有一個弧長,各該凹部的弧長加總為該數個凹部的總弧長,任ー個凸部在該定位環的徑向截面上也形成有一個弧長,各該凸部的弧長則加總為該數個凸部的總弧長。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干,該數個凹部的各弧長為相互等長。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干,該數個凹部具有兩種以上不等長的弧長分布。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該數個凸部的各弧長為相互等長。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該數個凸部具有兩種以上不等長的弧長分布。
8.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干,該數個凹部及數個凸部等數量分布于該定位環外周面,且該數個凹部與數個凸部的總弧長在該定位環外周面占有相等比例。
9.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該定位環設有四個凹部及四個凸部,各該凹部與各該凸部間隔設置于該定位環外周面,各該凹部具有相等長的ー個弧長,該四個凹部的弧長加總為凹部總弧長,該凹部總弧長占該定位環外周長的二分之一,各該凸部也具有相等長的ー個弧長,該四個凸部的弧長加總為凸部總弧長,且該凸部總弧長占該定位環外周長的二分之一。
10.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該軸管內容置有ー個上滾珠軸承、ー個下滾珠軸承及一個扣持件,該扣持件用以抵接于該轉軸的ー個扣持槽,且該上滾珠軸承與下滾珠軸承之間設有該定位環。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該軸管內還容置有一個彈性件、一個上墊片及ー個下墊片,該彈性件位于該上滾珠軸承與定位環之間,且該上墊片位于該上滾珠軸承與弾性件相抵接處,該下墊片則位于該下滾珠軸承與扣持件之間。
12.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該定子組固接于該基座。
1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該定子組緊配套設于該軸管外周壁。
14.一種馬達定位環,設于ー個馬達軸管內,用以定位ー個軸承,其特征在干,該馬達定位環中央具有ー個穿孔,外周面間隔設有數個凹部及數個凸部,該數個凹部及數個凸部在徑向截面分別具有ー個總弧長,該數個凹部的總弧長及數個凸部的總弧長共同加總為該馬達定位環的外周長,且該數個凹部的總弧長占該外周長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ニ。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馬達定位環,其特征在于,任ー個凹部在該定位環的徑向截面上形成有一個弧長,各該凹部的弧長加總為該數凹部的總弧長,任ー個凸部在該定位環的徑向截面上也形成有一個弧長,各該凸部的弧長則加總為該數個凸部的總弧長。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馬達定位環,其特征在干,該數個凹部的各弧長為相互等長。
17.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馬達定位環,其特征在干,該數個凹部具有兩種以上不等長的弧長分布。
18.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馬達定位環,其特征在于,該數個凸部的各弧長為相互等長。
19.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馬達定位環,其特征在于,該數個凸部具有兩種以上不等長的弧長分布。
20.如權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馬達定位環,其特征在干,該數個凹部及數個凸部等數量分布于該定位環外周面,且該數個凹部與數個凸部的總弧長在該定位環外周面占有相等比例。
21.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馬達定位環,其特征在于,該定位環設有四個凹部及四個凸部,各該凹部與各該凸部間隔設置于該定位環外周面,各該凹部具有相等長的ー弧長,該四個凹部的弧長加總為凹部總弧長,該凹部總弧長占該定位環外周長的二分之一,各該凸部也具有相等長的ー個弧長,該四個凸部的弧長加總為凸部總弧長,且該凸部總弧長占該定位環外周長的二分之一。
專利摘要一種馬達,包含一基座,具有一軸管;一定位環,設置于該軸管內,該定位環中央具有一穿孔,且該定位環外周面間隔設有數凹部及數凸部,任一凹部至該定位環中心的最短距離略小于或等于該軸管內壁至軸管中心的最短距離,任一凸部至該定位環中心的最短距離則略大于該軸管內壁至軸管中心的最短距離,該數凹部及數凸部在徑向截面分別具有一總弧長,該數凹部的總弧長及數凸部的總弧長共同加總為該定位環的一外周長,且該數凹部的總弧長占該外周長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一轉子;及一個定子組。本實用新型馬達不僅能以定位環的數個凸部持續維持與軸管的緊配限位效果;更能以定位環的數個凹部降低軸管徑向擴張的情形,達到提升馬達使用壽命的功效。
文檔編號H02K5/173GK202634149SQ20122022456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9日
發明者黃世昌 申請人: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