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直流無刷馬達的定子組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馬達的附件,尤指一種可減少磁阻、增加磁通導通效果的、增加轉動扭力的直流無刷馬達的定子組構造。
參見
圖1、2、一種習知的定子組構造,由一軸管901組接有上極片902、線圈座903及下極片904等構件構成,定子組由線圈座903上的線圈通以電流產生磁場,并經軸管901、上極片902、下極片904形成磁力通路,由上極片902、下極片904的端緣與轉子的環形永久磁鐵感應,使轉子被驅動旋轉。
此種習知的定子組,由于上極片902、下極片904端緣的厚度形成的感應面與轉子的環形永久磁鐵感應,因其感應面小,會產生轉動扭力不足,轉速不穩定的問題。
參見圖3、4、為另一種習知的定子組構造,由軸管911組接有上極片912、線圈座913及下極片914等構件構成。在上極片912、下極片914上各有向線圈座913方向彎折延伸的側墻915、916,因此,上極片912、下極片914可通過延伸的側墻915、916形成較大的感應面與轉子的環形永久磁鐵感應,但上、下極片各由等厚的矽鋼片彎折形成,因此延伸彎折的側墻915、916雖具有加大的感應面,但上、下極片本身導磁通路的截面厚度仍無增加,因此轉動力同樣不足,轉速仍會不穩定及產生飄浮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具有較佳導磁效果,可增加馬達轉動扭力的、可平穩轉動的直流無刷馬達的定子組構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直流無刷馬達的定子組構造,包括線圈座,繞有線圈及設組配孔;上極片,位于線圈座上方,設有極端及定位孔;下極片,位于線圈座下方,設有極端及定位孔,其特征在于一片以上的上導磁片,具有極端及定位孔,至少在一上導磁片的極端設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側墻;一片以上的下導磁片,具有極端及定位孔,至少在一下導磁片的極端設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側墻;導磁管貫接在上極片、下極片、上導磁片、下導磁片的定位孔,及結合在線圈座的組配孔。
本實用新型用新型的目的還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上述導磁管分別由上極片、下極片的定位孔孔緣相向延伸而成;或由上極片或下極片的定位孔孔緣延伸而成,且可與另一極片結合;上述導磁管為單一管體,貫接有上極片、上導磁片、線圈座、下導磁片及下極片;上述上導磁片與下導磁片的側墻朝相互接近或遠離方向延伸;上述導磁管直徑大于上導磁片、下導磁片的定位孔、線圈座的組配孔及另一極片直徑;或大于上導磁片、下導磁片的定位孔及線圈座的組配孔直徑,或大于上導磁片、下導磁片的定位孔、線圈座的組配孔及另一極片的定位孔直徑,使導磁管可以緊密配合方式結合;上述上導磁片、下導磁片設在上極片、下極片與線圈座貼接面之間;或設在上極片、下極片與線圈座貼接面的另一邊;上述導磁管具有大于導磁管直徑的環唇。
現通過以下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圖1、為習知構造(一)的分解立體圖。
圖2、為習知構造(一)的組合剖面圖。
圖3、為習知構造(二)的分解立體圖。
圖4、為習知構造(二)的組合剖面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分解立體圖。
圖6、為實施例(一)的組合剖面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分解立體圖。
圖8、為實施例(二)的組合剖面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分解立體圖。
圖10、為實施例(三)的組合剖面圖。
圖11、為實施例(三)的另一種組合剖面圖。
參見圖5、為較佳實施例1,一種直流無刷馬達的定于組構造,主要由線圈座10、上極片11、下極片12、上導磁片13及下導磁片14等構件構成。其中,線圈座10可為習知各種直流無刷馬達、散熱扇等的線圈座,線圈座10上繞有線圈101及由一組配孔102與上極片11、下極片12匹配。
上極片11由導磁材質制成,具有極端111及導磁管112,導磁管112可伸入在線圈座10的組配孔102,用以形成導磁通路,且導磁管112內可容設軸承與轉子的中心軸樞轉。
下極片12由導磁材質制成,具有極端121及導磁管122,導磁管122可伸入在線圈座10的組配孔102,用以形成導磁通路,且導磁管122內可容設軸承與轉子的中心軸樞轉。
上導磁片13由導磁材質制成,設在上極片11與線圈座10之間,上導磁片13至少有一片以上,該上導磁片13具有極端131及定位孔132,定位孔132可與上極片11的導磁管112結合。導磁管112與上導磁片13的定位孔132可用大小徑差的方式緊配合固定;又至少在其中一上導磁片13的極端131具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側墻133,該側墻133可朝接近或遠離線圈座10的方向延伸。(圖中朝接近線圈座方向延伸)。
下導磁片14由導磁材質制成,設在下極片12與線圈座10之間,下導磁片14至少有一片以上,具有極端141及定位孔142,該定位孔142可與下極片12的導磁管122結合。導磁管122與下導磁片14的定位孔142可用大小徑差的方式緊配合固定;又至少在其中一下導磁片14的極端141具有朝垂直方向的側墻143,該側墻143可以朝接近或遠離線圈座10的方向延伸。(圖中朝接近線圈座方向延伸)。
參見圖6、為實施例1的組裝情形,分別由上極片11、下極片12的導磁管112、122結合上導磁片13、下導磁片14后,該導磁管112、122均結合在線圈座10的組配孔102內成接觸狀,導磁管112、122則具有導通磁力的作用,且上極片11、下極片12與其疊接的上導磁片13、下導磁片14可形成較寬厚的磁力通路,因此,由上極片11、上導磁片13疊接在線圈座10上方而下極片12、下導磁片14疊接在線圈座10下方,及與上導磁片13、下導磁片14各延伸的側墻133、143構成較大的感應面積,具有較佳的導磁效果。因此,轉子的環形永久磁鐵與之感應時,轉子具有較大的轉動扭力,以形成較穩定的旋轉動作。
參見圖7、為較佳實施例2、一種直流無刷馬達的定子組構造,由線圈座20、上極片21、下極片22、上導磁片23及下導磁片24等構件構成,其中,上極片21具有極端211及上導磁管212,導磁管212可貫接線圈座20的組配孔202及上導磁片23、下導磁片24、下極片22的定位孔232、242、222,并由導磁管212形成導磁通路,且導磁管212內可容設軸承供轉子的中心軸樞轉。
下極片22具有極端221及定位孔222,定位孔222可與導磁管212結合,導磁管212與下極片22的定位孔222可用大小徑差方式,以緊配合方式固定。
上導磁片23、下導磁片24各為一片以上,上導磁片23、下導磁片24各有極端231、241及定位孔232、242,且至少在其一上導磁片23、下導磁片24的極端231、241設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側墻233、243,該側墻233、243各可朝接近或遠離線圈座20方向延伸(圖中是朝遠離線圈座20方向延伸)。
參見圖8、為較佳實施例2的組裝情形,由上極片21的導磁管212貫接線圈座20的組配孔202及上導磁片23、下導磁片24、下極片22的定位孔232、242、222;上極片21的導磁管212貫接下導磁片24、下極片22的順序,并不局限于圖中所示,該下極片22也可被夾置在下導磁片24與線圈座20之間。
因此,該導磁管212具有磁力導通作用,且上極片21、下極片22與其疊接的上導磁片23、下導磁片24可形成較寬厚的磁力通路,且上極片21、上導磁片23疊接在線圈座20上方,而下極片22、下導磁片24疊接在線圈座20下方,與一上導磁片23、下導磁片24各延伸的側墻233、243構成較大的感應面積,具有較佳的導磁效果,因此轉子的環形永久磁鐵與之感應時,轉子有較佳的轉動扭力,形成較穩定的旋轉。
參見圖9、為較佳實施例3、一種直流無刷馬達的定子組構造,主要由線圈座30、上極片31、下極片32、上導磁片33、下導磁片34及導磁管35等構件構成。其中,線圈座30繞有線圈301及一組配孔302與導磁管35匹配,上極片31由導磁材質制成,具有極端311及定位孔312,該定位孔312可與導磁管35結合,導磁管35與定位孔312可用大小徑差方式、緊配合方式固定。上極片31的極端311具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側墻313,側墻313可朝接近或遠離線圈座30方向延伸。
下極片32由導磁材質制成,下極片32具有極端321及定位孔322,定位孔322可與導磁管35結合,該導磁管35與定位孔322可用大小徑差方式,緊配合方式固定。下極片32的極端321具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側墻323,側墻323可朝接近或遠離線圈座30方向延伸。
上導磁片33由導磁材質制成,可設在上極片31與線圈座30貼接的另一邊(如圖9、10所示),或上極片31與線圈座30之間(如圖11所示),或同時在上極片31與線圈座30之間及與線圈座30貼接的另一邊,該上導磁片33可為一片以上,該上導磁片33具有極端331及定位孔332與導磁管35結合,該導磁管35與上導磁片33的定位孔332可用大小徑差方式,緊配合方式固定。
下導磁片34由導磁材質制成,設在下極片32與線圈座30貼接的另一邊(如圖9、10所示),或下極片32與線圈座30之間(如圖11所示)、或同時在下極片32與線圈座30之間及與線圈座30貼接的另一邊,該下導磁片34可為一片以上,下導磁片34具有極端341及定位孔342與導磁管35結合,該導磁管35與下導磁片34的定位孔342可用大小徑差方式,緊配合萬式固定。
導磁管35由導磁材質制成,導磁管35可貫接上極片31、下極片32、上導磁片33、下導磁片34及線圈座30的各定位孔312、322、332、342及組配孔302,該導磁管35的直徑可略大于定位孔312、322、332、342的直徑,使其可用大小徑差方式,緊配合方式固定。
上述導磁管35設有環唇351,用以限制各構件不可脫出;導磁管35可形成導磁通路,且導磁管35內可容設軸承供轉子的中心軸樞轉。
參見圖10、為較佳實施例3的組裝情形,由導磁管35貫接上極片31、下極片32、上導磁片33、下導磁片34及線圈座30,導磁管35具有磁力導通作用,且其上極片31、下極片32與其疊接的上導磁片33、下導磁片34可形成較寬厚的磁力通路,因上極片31、上導磁片33疊接在線圈座30上方,而下極片32、下導磁片34疊接在線圈座30下方,并與上極片31、下極片32各延伸的側墻313、323構成較大的感應面積,具有較佳的磁通效果,故轉子的環形永久磁鐵與之感應時,轉子具有較大的轉動扭力,形成較穩定的旋轉。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由于具有可疊接的上導磁片、下導磁片,而上導磁片、下導磁片可為一片以上,各被貼接在上極片、下極片上,因此,定子組除了可由延伸的側墻與轉子的環形永久磁鐵有較大的感應面積外,還可因其疊接的上導磁片、上極片及下導磁片、下極片而增加磁力通路,使轉子具有較佳的轉動扭力,轉動時不會有飄浮情形,故形成較穩定的旋轉。
權利要求1.一種直流無刷馬達的定子組構造,包括線圈座,繞有線圈及設組配孔;上極片,位于線圈座上方,設有極端及定位孔;下極片,位于線圈座下方,設有極端及定位孔,其特征在于一片以上的上導磁片,具有極端及定位孔,至少在一上導磁片的極端設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側墻;一片以上的下導磁片,具有極端及定位孔,至少在一下導磁片的極端設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側墻;導磁管貫接在上極片、下極片、上導磁片、下導磁片的定位孔,及結合在線圈座的組配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直流無刷馬達的定子組構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導磁管分別由上極片、下極片的定位孔孔緣相向延伸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直流無刷馬達的定子組構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導磁管由上極片或下極片的定位孔孔緣延伸而成,且可與另一極片結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直流無刷馬達的定子組構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導磁管為單一管體,導磁管貫接有上極片、上導磁片、線圈座、下導磁片及下極片。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直流無刷馬達的定子組構造,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導磁片與下導磁片的側墻朝相互接近方向延伸。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直流無刷馬達的定子組構造,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導磁片與下導磁片的側墻朝相互遠離方向延伸。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直流無刷馬達的定子組構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導磁管直徑大于上導磁片、下導磁片的定位孔、線圈座的組配孔及另一極片直徑,導磁管以緊密配合方式結合。
8.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直流無刷馬達的定子組構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導磁管直徑大于上導磁片、下導磁片的定位孔及線圈座的組配孔直徑,導磁管以緊密配合方式結合。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直流無刷馬達的定子組構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導磁管直徑大于上導磁片、下導磁片的定位孔、線圈座的組配孔及另一極片的定位孔直徑,導磁管以緊密配合方式結合。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直流無刷馬達的定子組構造,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導磁片、下導磁片設在上極片、下極片與線圈座貼接面之間。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直流無刷馬達的定子組構造,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導磁片、下導磁片設在上極片、下極片與線圈座貼接面的另一邊。
12.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直流無刷馬達的定子組構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導磁管具有大于導磁管直徑的環唇。
專利摘要一種直流無刷馬達的定子組構造,包括:線圈座,繞有線圈及設組配孔;上極片,位于線圈座上方,設有極端及定位孔;下極片,位于線圈座下方,設有極端及定位孔,其特征在于:一片以上的上導磁片,具有極端及定位孔,至少在一上導磁片的極端設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側墻;一片以上的下導磁片,具有極端及定位孔,至少在一下導磁片的極端設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側墻;導磁管貫接在上極片、下極片、上導磁片、下導磁片的定位孔,及結合在線圈座的組配孔。
文檔編號H02K1/12GK2464004SQ0120122
公開日2001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6日 優先權日2001年2月6日
發明者洪銀樹, 洪慶升, 尹佐國 申請人: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