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其包括支座、固定在支座上表面且中間設置有通孔的驅動裝置、受驅動裝置驅動且設置在驅動裝置上的分度盤、貫穿通過驅動裝置中的通孔且受驅動裝置驅動的支撐桿、固定在支撐桿上的第一支撐座、固定在第一支撐座上圍繞支撐桿等角度設置的若干放線棍、固定在第一支撐座上且與放線棍配合的第一張緊機構、固定在支撐桿上且位于放線棍上方的若干第二張緊機構。本實用新型在第一張緊機構和第二張緊機構上設置壓桿防止導線偏離或脫離滾輪;采用多個放線棍同時供線,提升了與多個工位同時工作的配合度,提高工作效率;通過將驅動裝置驅動分度盤和放線棍同時旋轉運動,從而實現上下同步并精準定位的功能。
【專利說明】
一種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連接器裝配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背景技術】】
[0002]微矩形電連接器是近年來國內發展較快的一個電連接器種類,其體積小,質量輕,同時可靠性高,在航天、航空、軍事等多領域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及發展潛力。在電連接器的裝配方面,由于其形狀小,其裝配工作主要依靠人工手工操作,人工操作的產品品質不穩定,且產量低。現有技術中對于微距離電連接器的裝配大多采用普通打端子設備,包括放導線裝置4、前端剝皮裝置、送絞針裝置、裝壓絞針裝置以及拉線/剪線裝置等步驟,其放導線裝置4采用I個線盤,每分度3次才能出I個產品,效率非常低。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能夠自動獨立放線、多個工位同時工作,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0005]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一種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其包括支座、固定在所述支座的上表面且中間設置有通孔的驅動裝置、受所述驅動裝置驅動且固定設置在所述驅動裝置上的分度盤、貫穿通過所述通孔且受所述驅動裝置驅動的支撐桿、固定在所述支撐桿上的第一支撐座、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撐座上圍繞所述支撐桿等角度設置的若干放線棍。
[0006]進一步的,還包括活動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座上的第一張緊機構、活動設置在所述支撐桿上且位于所述放線棍上方的若干第二張緊機構。
[0007]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張緊機構包括活動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座上的第一活動桿、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動桿一端的第一滾輪與剎車輪。
[0008]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張緊機構包括活動設置在所述支撐桿上的第二活動桿、固定在所述第二活動桿一端的第二滾輪、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活動桿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撐桿上的彈性件。
[0009]進一步的,還包括固定在所述分度盤上表面的若干導線裝置、固定在所述支撐桿上端部分且圍繞所述支撐桿設置的若干導線管、固定在所述支撐桿下端的底座。
[0010]進一步的,每根所述導線管一端設置有第一導線滾輪、另一端與所述導線裝置對接。
[0011]進一步的,每個所述導線裝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分度盤上表面且中間設置有凹槽的定位塊、固定在所述定位塊的所述凹槽中的若干第二導線滾輪、固定在所述定位塊一端的壓線塊。
[0012]進一步的,所述壓線塊上表面設置有一個中空的凸塊。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I)在第一張緊機構上設置有剎車輪,確保拉線停止后放線棍不過沖和導線平整不脫開放線棍;
[0015]2)采用4個放線棍同時供線,提升了與多個工位同時工作的配合度,提高工作效率;
[0016]3)在壓線塊上設置的凸塊,便于結合氣缸實現對壓線塊的張開或閉合動作;
[0017]4)通過將驅動裝置驅動分度盤和放線棍同時旋轉運動,從而實現上下同步并精準定位的功能。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導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導線管、支撐桿與驅動裝置的配合關系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數字表示:
[0022]100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I支座;2驅動裝置,21通孔;3分度盤;4導線裝置;41定位塊,42第二導線滾輪,43壓線塊,44凸塊;5支撐桿;6底座;7第一支撐座;8放線棍;9第一張緊機構,91第一活動桿;92第一滾輪;93剎車輪;10第二張緊機構,101第二活動桿,102第二滾輪,103彈性件;11導線管;12第一導線滾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實施例:
[0024]請參照圖1、圖2、圖3,本實施例為一種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100,其包括支座1、固定在支座I上表面且中間設置有通孔21的驅動裝置2、受驅動裝置2驅動且設置在驅動裝置2上的分度盤3、固定在分度盤3上表面的若干導線裝置4、貫穿通過驅動裝置2中的通孔21且受驅動裝置2驅動的支撐桿5、固定在支撐桿5下端的底座6、固定在支撐桿5上且位于底座6上方第一支撐座7、固定在第一支撐座7上圍繞支撐桿5等角度設置的若干放線棍8、活動設置在第一支撐座7上且與放線棍8配合的第一張緊機構9、活動設置在支撐桿5上且位于放線棍8上方的若干第二張緊機構10、固定在支撐桿5上端部分且圍繞支撐桿5設置的若干導線管11。每根導線管11 一端設置有第一導線滾輪12、另一端與導線裝置4對接。本實施例中,分度盤3為四分度盤。
[0025]第一張緊機構9包括活動設置在第一支撐座7上的第一活動桿91、固定在第一活動桿91 一端的第一滾輪92與剎車輪93。第二張緊機構10包括活動設置在支撐桿5上的第二活動桿101、固定在第二活動桿101—端的第二滾輪102、一端固定在第二活動桿101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支撐桿5上的彈性件103。卷狀的導線在放線棍8上,依次經過第一滾輪92、第二滾輪102、導線管11到達導線裝置4上。當導線裝置4 一端拉扯導線的速度過快時,第一張緊機構9由于受到瞬間反彈力而向下旋轉,此時剎車輪93壓緊放線棍8,阻止放線棍8繼續轉動放線。彈性件103主要用于控制第二活動桿101的位置。
[0026]每個導線裝置4包括固定在分度盤3上表面且中間設置有凹槽的定位塊41、固定在定位塊41凹槽中的若干第二導線滾輪42、固定在定位塊41 一端的壓線塊43。壓線塊43上表面設置有一個中空的凸塊44。第二導線滾輪42主要用于導向導線的運動方向,壓線塊43主要用于壓緊導線,便于各個工位上的加工。
[0027]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100的工作原理為:首先,整卷的導線纏繞在放線棍8上,依次通過第一張緊機構9、第二張緊機構10、第一導線滾輪12、導線管11、第二導線滾輪42、壓線塊43;驅動裝置2帶動分度盤3、支撐桿5、固定在支撐桿5上的放線棍8、第二張緊機構10、導線管11隨著一起旋轉,實現分度盤3與放線棍8同時旋轉運動,從而達到上下同步并精準定位的功能;在壓線塊43上設置的凸塊44,便于結合氣缸實現對壓線塊43的張開或閉合動作。本實施例中設計的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100,首先當導線進入壓線塊43后,將壓線塊43驅動至壓緊狀態,將導線壓緊在壓線塊43中;再進行其他工位的操作,當所需工作操作完畢,則剪斷導線;再將壓線塊43驅動至張開狀態,使得導線可以繼續進入到壓線塊43中,進而完成一個周期循環。基于此設計思路設計的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100可以結合其他自動設備實現同時工作,減少流水節拍,提高生產效率。
[0028]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座、固定在所述支座的上表面且中間設置有通孔的驅動裝置、受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旋轉且固定設置在所述驅動裝置上的分度盤、貫穿通過所述通孔且受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旋轉的支撐桿、固定在所述支撐桿上的第一支撐座、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撐座上圍繞所述支撐桿等角度設置的若干放線棍。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活動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座上的第一張緊機構、活動設置在所述支撐桿上且位于所述放線棍上方的若干第二張緊機構。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張緊機構包括活動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座上的第一活動桿、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動桿一端的第一滾輪與剎車輪。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張緊機構包括活動設置在所述支撐桿上的第二活動桿、固定在所述第二活動桿一端的第二滾輪、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活動桿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撐桿上的彈性件。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在所述分度盤上表面的若干導線裝置、固定在所述支撐桿上端部分且圍繞所述支撐桿設置的若干導線管、固定在所述支撐桿下端的底座。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導線管一端設置有第一導線滾輪、另一端與所述導線裝置對接。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導線裝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分度盤上表面且中間設置有凹槽的定位塊、固定在所述定位塊的所述凹槽中的若干第二導線滾輪、固定在所述定位塊一端的壓線塊。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多單元同步供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線塊上表面設置有一個中空的凸塊。
【文檔編號】H01R43/048GK205657297SQ201620267641
【公開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日 公開號201620267641.8, CN 201620267641, CN 205657297 U, CN 205657297U, CN-U-205657297, CN201620267641, CN201620267641.8, CN205657297 U, CN205657297U
【發明人】朱中濤
【申請人】昆山市德來福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