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突起52和53形成在絕緣板50的長度方向上的一端。突起52和53沿絕緣板50的寬度方向彼此分離。朝向電極組件向下突出的對準突起45(圖2)形成在蓋板40中,對準突起45設置在突起52和53之間。因此,絕緣板50可以被容易地定位在準確位置。
[0067]連接板60形成為在一個方向上延伸的板的形狀,端子30穿過的端子開口 63形成在連接板60中。因此,連接板60可以使用端子30作為軸而旋轉。
[0068]連接板60由負電極接片17與其附接的第一部分61和端子30穿過的第二部分62形成,第二部分62具有比第一部分61寬的寬度。因此,從第一部分61的側端突出到外部的短路臺階62a形成在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連接的部分中。
[0069]兩個分離的短路突起67和68形成在第二部分62的前端,短路突起67和68朝向連接板60的長度方向突出。對準突起45設置在短路突起67和68之間,短路突起67和68彼此分離以在其間容納對準突起45。此外,在短路突起67和68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切斷部分65形成在短路突起67和68與第二部分62連接的部分中。因此,短路突起67和68的長度增加,因此短路突起67和68可以容易地彎曲。
[0070]在一個實施方式中,避開部分75和76設置在連接板60的側端與接收殼20的側表面之間,更具體地,避開部分75和76設置在第二部分62與接收殼20的側表面20b之間。因此,第二部分62的側表面直接面對接收殼20。此外,避開部分75和76設置在短路突起67和68與接收殼20的側表面之間以及短路臺階62a與接收殼20的側表面之間。
[0071]如圖5A、圖5B、圖6A和圖6B所示,由于與其它部分相比,接收殼20的中心部分對于彎曲應力的抵抗相對弱,所以在縱向壓力被施加到接收殼20時,接收殼20可以在其中心部分處彎曲。在本說明書中,縱向壓力表示沿蓋板40的長度方向作用的壓力。
[0072]與接收殼20的彎曲相比,連接板60通常相對小地彎曲,因為縱向壓力不直接施加到連接板60上,且連接板60通過端子30被固定到蓋板40使得連接板60可以利用端子30作為中心軸而旋轉。
[0073]因此,接收殼20的側表面和連接板60可能彼此接觸,具體地,造成一個短路突起67接觸接收殼20的側表面20b而另一個短路突起68接觸對準突起45,由此造成短路。此夕卜,短路臺階62a可能通過接觸接收殼20而引起短路。如所描述的,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避開部分75和76形成在絕緣殼70中,因此連接板60直接接觸接收殼20的側表面20b,因此根據連接板60的旋轉而在多個位置發生短路。
[0074]在可再充電電池變形時,由于變形部分之間的接觸可能發生短路。在短路發生時,電流瞬間釋放,因此與正常狀態下流動的電流相比,更大量的電流流動。在這種情況下,在短路的部分中產生過量的熱,具體地,當短路的構件具有高電阻時,在可再充電電池中會產生過量的熱。
[0075]然而,當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可再充電電池變形時,由于短路是人為導致的且短路發生在多個位置,所以電流可以通過具有低接觸電阻的構件分散然后被釋放。因此,即使短路電流流動,也能夠防止過量熱的產生。
[0076]圖7是根據本發明第二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絕緣殼的透視圖。
[0077]除了絕緣殼90和連接板80的結構之外,根據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可再充電電池與第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可再充電電池相同,因此將省略相同結構的描述。
[0078]絕緣殼90包括基底91和從基底91的側端突出的側壁92。基底91形成為板的形狀,正電極接片16穿過的第一接片開口 93和負電極接片17穿過的第二接片開口 94形成在基底91中。側壁92沿基底91的周邊是連續的,開口的避開部分95和96形成在側壁92中。避開部分95和96形成為穿過側壁92的開口的形狀,并在基底9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避開部分95和96形成在絕緣殼90的長度方向上的中心,并沿絕緣殼90的寬度方向彼此分離地布置,使得它們彼此面對。
[0079]圖8是根據本發明第二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連接板的透視圖,圖9是由于縱向壓力而變形的根據本發明第二示例性實施方式的蓋板。
[0080]參照圖8和圖9,連接板80形成為在一個方向延伸的板的形狀,端子30穿過的端子開口 83形成在連接板80中。因此,連接板80可以使用端子30作為旋轉軸而旋轉。
[0081]連接板80由負電極接片17與其附接的第一部分81和端子30穿過的第二部分82形成,第二部分82具有比第一部分81寬的寬度。因此,從第一部分81的側端突出到外部的短路臺階82a形成在第一部分81和第二部分82連接的部分中。
[0082]兩個短路突起87和88形成在第二部分82的前端,對準突起45位于兩個短路突起87和88之間。此外,凹入的凹槽85形成在短路突起87和88之間,兩個短路突起87和88彼此分離且凹入的凹槽85位于其間。凹槽85從第二部分82的前端朝向內側凹入地形成。
[0083]在一個實施方式中,避開部分95和96形成在第二部分82與接收殼20的側表面20b之間,因此,第二部分82的側表面直接面對接收殼20。具體地,避開部分95和96可以形成在短路突起87和88與接收殼20之間以及短路臺階82a與接收殼20之間。
[0084]如圖9所示,當縱向壓力被施加到接收殼20時,一個短路突起87接觸殼20的側表面20b,另一個短路突起88接觸對準突起45,因此造成短路。此外,短路臺階82a可能通過接觸接收殼20而引起短路。
[0085]圖10是根據本發明第三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連接板的透視圖,圖11是由于縱向壓力而變形的根據本發明第三示例性實施方式的蓋板。
[0086]參照圖10和圖11,除了連接板120的結構之外,根據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可再充電電池與第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可再充電電池相同,因此將省略相同結構的描述。
[0087]連接板120形成為在一個方向延伸的板的形狀,端子30穿過的端子開口 123形成在連接板120中。因此,連接板120可以使用端子30作為旋轉軸而旋轉。
[0088]突出到外部的短路臺階124形成在連接板120的側端處。短路臺階124從連接板120的橫向側端在連接板120的寬度方向上突出。
[0089]兩個短路突起127和128形成在連接板120的一個前端,對準突起45設置在短路突起127和128之間。此外,凹入的凹槽125形成在短路突起127和128之間,兩個短路突起127和128彼此分離,凹槽125容納在其間。凹槽125從連接板120的前端朝向內側延伸。
[0090]如圖11所示,當縱向壓力被施加到接收殼20時,一個短路突起127接觸接收殼20的側表面,另一個短路突起128接觸對準突起45,因此造成短路。此外,短路臺階124可能通過接觸接收殼20而引起短路。
[0091]雖然已經結合目前被認為是實用的示例性實施方式描述了本發明,但將理解,本發明不局限于所公開的實施方式,而是相反,旨在涵蓋包括在權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圍內的各種修改和等同布置。
【主權項】
1.一種可再充電電池,包括: 電極組件,包括第一電極、第二電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的隔板; 殼,容納所述電極組件; 蓋板,密封所述殼的開口; 絕緣殼,位于所述蓋板和所述電極組件之間,所述絕緣殼具有基底和從所述基底突出的側壁,所述側壁包括形成在其上的避開部分, 在所述第一電極上的第一接片,所述第一電極經由所述第一接片與所述蓋板電連接; 第二接片,在所述第二電極上;以及 連接板,電連接到所述第二接片并且關于所述蓋板可旋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電電池,其中所述避開部分從所述側壁的上端朝向下部分凹陷,其中所述避開部分的高度小于所述絕緣殼的其它部分的高度,其中所述連接板的至少部分面對所述避開部分。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電電池,其中所述避開部分是穿過所述側壁的開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電電池,其中所述避開部分設置在所述連接板的側端與所述殼的側表面之間,其中所述連接板的所述側端面對所述殼的所述側表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電電池,其中所述連接板通過穿過所述蓋板和所述連接板的端子而固定到所述蓋板。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再充電電池,還包括位于所述蓋板和所述連接板之間的絕緣板。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再充電電池,其中所述連接板包括從橫向側端延伸并在所述連接板的寬度方向上突出的短路臺階。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再充電電池,其中所述避開部分設置在所述短路臺階與所述殼的所述側表面之間。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再充電電池,其中所述連接板包括所述第二接片與其附接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端子穿過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比所述第一部分大的寬度。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再充電電池,其中從所述第一部分的側端突出到所述外部的短路臺階形成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連接的部分中。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再充電電池,其中所述避開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分與所述殼的所述側表面之間。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可再充電電池,其中彼此分離的兩個避開部分沿所述絕緣殼的寬度方向彼此面對。
13.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再充電電池,其中在所述連接板的長度方向上突出的短路突起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前端。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可再充電電池,其中彼此分離的兩個短路突起形成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端,其中朝向所述電極組件突出的對準突起形成在所述蓋板中,其中所述對準突起位于所述兩個短路突起之間。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可再充電電池,其中在所述短路突起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切斷部分形成在所述短路突起和所述第二部分連接的部分中。
1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可再充電電池,其中凹槽形成在所述兩個短路突起之間,其中所述凹槽從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一端朝向內側凹陷。
17.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可再充電電池,其中當所述殼由于壓力而彎曲時,所述兩個短路突起中的第一個配置為接觸所述殼的側表面,所述兩個短路突起中的第二個配置為接觸所述對準突起。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再充電電池,該可再充電電池包括:電極組件,包括第一電極、第二電極以及位于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的隔板;殼,容納電極組件;蓋板,密封殼的開口;以及絕緣殼,位于蓋板和電極組件之間,絕緣殼具有基底和從基底突出的側壁,側壁包括形成在其上的避開部分。
【IPC分類】H01M2-02, H01M2-20
【公開號】CN104716277
【申請號】CN201410612424
【發明人】成宰一, 吉尾英明, 尹智園, 徐光植
【申請人】三星Sdi株式會社
【公開日】2015年6月17日
【申請日】2014年11月4日
【公告號】EP2884564A1, US2015017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