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鍵盤,具體為一種無剪刀腳的薄型鍵盤。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薄型機械鍵盤,如發明名稱為薄型手提電腦機械鍵盤,申請號為20的中國專利申請,其公開了一種薄型手提電腦機械鍵盤,包括電路板、剪刀腳、鍵帽、底座、按摯、彈簧、外殼等,所述電路板上加裝有加固鐵板,所述加固鐵板具有一透空槽和位于邊角處的多個卡持部,所述剪刀腳上設置多個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上下可動地卡持于卡持部,且剪刀腳中空,鍵帽上設置多個扣持部,所述扣持部卡扣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在按壓到一定行程時,手感和第四端子發生動作,產生向上撞擊外殼的聲音,同時在按壓鍵帽的時候,剪刀腳保持整個鍵帽的平衡,不卡鍵,開關直接安裝在pcb板上,穿過加固鐵板,使用剪刀腳結構保持鍵帽的平衡。該薄型手提電腦機械鍵盤通過剪刀腳分別連接鍵帽和加固鐵板,在下壓鍵帽的過程中由剪刀腳保持鍵帽的平衡,該種采用剪刀腳扣位進行連接鍵帽和電路板上的加固鐵板的技術方案,結構復雜,拆裝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拆裝方便、平衡性好以及厚度薄的無剪刀腳的薄型鍵盤。
本發明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無剪刀腳的薄型鍵盤,包括一電路板和多個薄型開關,所述電路板上安裝有多個薄型開關,每個薄型開關上均安裝有鍵帽,所述薄型開關包括按摯,所述按摯中心設有十字通孔,所述鍵帽底部設有向下凸出的十字筋骨,所述鍵帽上的十字筋骨插入按摯上的十字通孔內使鍵帽與按摯緊配合連接。本發明無剪刀腳的薄型鍵盤主要由電路板、薄型開關和鍵帽構成,將鍵帽直接扣合在薄型開關的按摯上帶動按摯向下移動,該種鍵帽與按摯直接連接的結構方式,無需剪刀腳,有效節省了零部件,其整體零部件構成少,結構簡單;通過在按摯上設置十字通孔,以及在鍵帽上設置與十字通孔相配合的十字筋骨,安裝時將鍵帽上的十字筋骨插入到按摯上的十字通孔內即可完成安裝,不使用或需要清洗時,直接用力向上拔出鍵帽即可,其拆裝方便;使用時,向下按壓鍵帽,鍵帽直接驅動按摯向下移動實現電路連通,松開鍵帽后,按摯在彈簧的作用力下向上復位,斷開電路連接,該種鍵帽直接驅動按摯向下移動的方式,更為省力,快速;鍵帽上的十字筋骨插入按摯上的十字通孔內使鍵帽與按摯形成導軌式配合連接,在鍵帽下行帶動按摯向下移動的過程中,由于二者之間的導軌式配合連接,有效確保了鍵帽的平衡性,無需剪刀腳進行平衡。
進一步地,所述十字通孔頂部外緣設有第一倒角,所述十字筋骨底部外緣設有與第一倒角相配合的第二倒角。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的設置,便于鍵帽與按摯快速連接配合,有效提升安裝速度。
進一步地,所述按摯的外輪廓為方形,所述按摯外輪廓尺寸為鍵盤外輪廓尺寸的50%至60%,所述按摯的方形邊長約為9mm。傳統的帶剪刀腳的無剪刀腳的薄型鍵盤,其按摯的方形邊長約為6mm,本發明無剪刀腳的薄型鍵盤的按摯相對于傳統帶剪刀腳的薄型鍵盤按摯增大約50%,有效提升了按摯與鍵帽的支撐面積,進而提升了鍵帽按壓過程的平衡性。
進一步地,所述薄型開關還包括面殼、彈簧和底座,所述面殼上設有與按摯相配合的按摯孔,所述面殼套設在按摯上后與底座扣合連接,所述按摯與底座之間設有彈簧。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內安裝有接觸彈片和響聲片,所述接觸彈片位于底座的一側,所述響聲片位于底座的另一側。
進一步地,所述接觸彈片為臥式結構,所述底座上設有供容納接觸彈片的容置空間,所述接觸彈片臥式設置在底座內容置空間。其有效利用底座的空間,將接觸彈片臥式安裝在底座內,有效減少了薄型開關的整體高度,使開關超薄,行程可做到3.5mm,薄型開關整體高度約6.4mm,進而有效減少了鍵盤的整體高度,使鍵盤更為薄型化。
進一步地,所述響聲片正立式響聲片為或倒扣式響聲片。
進一步地,所述按摯上的十字通孔與底座上的中空部分連通。使鍵盤形成底部透光鍵盤,提升鍵盤的用戶使用體驗。
本發明無剪刀腳的薄型鍵盤,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第一、結構簡單,本發明無剪刀腳的薄型鍵盤主要由電路板、薄型開
關和鍵帽構成,將鍵帽直接扣合在薄型開關的按摯上帶動按摯向下移動,該種鍵帽與按摯直接連接的結構方式,無需剪刀腳,有效節省了零部件,其整體零部件構成少,結構簡單;
第二、拆裝方便,通過在按摯上設置十字通孔,以及在鍵帽上設置與十字通孔相配合的十字筋骨,安裝時將鍵帽上的十字筋骨插入到按摯上的十字通孔內即可完成安裝,不使用或需要清洗時,直接用力向上拔出鍵帽即可,其拆裝方便;
第三、使用省力,按壓快速,使用時,向下按壓鍵帽,鍵帽直接驅動按摯向下移動實現電路連通,松開鍵帽后,按摯在彈簧的作用力下向上復位,斷開電路連接,該種鍵帽直接驅動按摯向下移動的方式,更為省力,快速;
第四、平衡性好,鍵帽上的十字筋骨插入按摯上的十字通孔內使鍵帽與按摯形成導軌式配合連接,在鍵帽下行帶動按摯向下移動的過程中,由于二者之間的導軌式配合連接,有效確保了鍵帽的平衡性;
第五、用戶體驗好,鍵帽與按摯之間的導軌式連接方式,有效增大了按摯與鍵帽之間的接觸面積,提升了鍵帽的平衡性,而且按壓過程更加省力,提升了按壓速度,按摯上十字通孔的設置,與底座上的中空部分連通,使鍵盤形成部透光鍵盤,用戶體驗好。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無剪刀腳的薄型鍵盤安裝正立式響聲片的分解示意圖;
附圖2為附圖1中鍵帽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附圖1中按摯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附圖1中薄型開關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5為本發明無剪刀腳的薄型鍵盤的剖面示意圖;
附圖6為附圖1中接觸彈片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7為本發明無剪刀腳的薄型鍵盤安裝倒立式響聲片的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產品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無剪刀腳的薄型鍵盤,包括:一電路板10和多個薄型開關,所述薄型開關安裝在所述電路板10上,所述薄型開關頂部安裝有鍵帽70;所述薄型開關自上而下依次設有:一面殼60,所述面殼60套設于按摯50上,所述面殼60上設有多個扣孔61;一按摯50,所述按摯50上設有十字通孔51,所述按摯50頂部設有鍵帽70,所述鍵帽70上設有與十字通孔51相配合的十字筋骨71;一彈簧40,所述彈簧40頂部與按摯50底部抵接,所述彈簧40底部與底座20抵接;一底座20,所述底座20上部設有多個與扣孔61相配合的扣合位21,所面殼60與底座20扣合連接,所述底座20內安裝有靜端子90、接觸彈片80和響聲片30,所述響聲片30為正立式響聲片(如圖1所示),所述響聲片30也可以采用倒立式響聲片(如圖7所示),所述響聲片30位于底座20的一側,所述靜端子90和接觸彈片80位于底座20的另一側。本發明無剪刀腳的薄型鍵盤主要由電路板10、鍵帽70以及由面殼60、按摯50、彈簧40和底座20組件構成的薄型開關構成,將鍵帽70直接扣合在按摯50上帶動按摯50進行向下移動,無需剪刀腳,有效節省了零部件,其整體零部件構成少,結構簡單;通過在按摯50上設置十字通孔51,以及在鍵帽70上設置與十字通孔51相配合的十字筋骨71,安裝時將鍵帽70上的十字筋骨71插入到按摯50上的十字通孔51內即可完成安裝,不使用或需要清洗時,直接用力向上拔出鍵帽70即可,其拆裝方便;使用時,向下按壓鍵帽70,鍵帽70直接驅動按摯50向下移動實現電路連通,松開鍵帽70后,按摯50在彈簧40的作用力下向上復位,斷開電路連接,該種鍵帽70直接驅動按摯50向下移動的方式,更為省力,快速;鍵帽70上的十字筋骨71插入按摯50上的十字通孔51內使鍵帽70與按摯50形成導軌式配合連接,在鍵帽70下行帶動按摯50向下移動的過程中,由于二者之間的導軌式配合連接,有效確保了鍵帽70的平衡性,無需剪刀腳進行平衡。
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十字筋骨71底端外緣設有第一倒角72,所述十字通孔51頂部外緣設有第二倒角52。第一倒角72和第二倒角52的設置,便于鍵帽70與按摯50快速連接配合,有效提升安裝速度。
如圖5所示,所述按摯50下部設有向下伸出內部為十字中空的上凸環52,所述上凸環52與按摯50本體之間形成用于安裝彈簧40的安裝空間53,所述彈簧40上部套設在上凸環52外部。所述底座20中部設有向上伸出內部中空的下凸環21,所述彈簧40下部套設在下凸環21外部。所述按摯50上的十字中空與底座20上的中空部分連通。使鍵盤形成底部透光鍵盤,提升鍵盤的用戶使用體驗。
如圖5所示,所述按摯50的外輪廓為方形,所述按摯50外輪廓尺寸為鍵盤外輪廓尺寸的50%至60%,所述按摯50的方形邊長約為9mm。傳統的帶剪刀腳的無剪刀腳的薄型鍵盤,其按摯50的方形邊長約為6mm,本發明無剪刀腳的薄型鍵盤的按摯50相對于傳統帶剪刀腳的無剪刀腳的薄型鍵盤按摯50增大約50%,有效提升了按摯50與鍵帽70的支撐面積,進而提升了鍵帽70的平衡性。
如圖4和圖6所示,所述接觸彈片80為臥式結構,所述底座20上設有供容納接觸彈片80的容置空間22,接觸彈片80臥式設置在底座20內。其有效利用底座20的空間,將接觸彈片80臥式安裝在底座20內,有效減少了薄型開關的整體高度,使開關超薄,行程可做到3.5mm,薄型開關整體高度約6.4mm,進而有效減少了鍵盤的整體高度,使鍵盤更為薄型化。
如圖6所示,所述接觸彈片80包括活動部84、觸點部85、彈性臂81和插腳83,所述彈性臂81為由片材折彎而成的鉤狀臂,包括長臂811、折彎部812和短臂813,所述長臂811通過折彎部812與短臂813連接,所述長臂811的端部與活動部連接,所述活動部為向外伸出的u形槽結構,所述u形槽的槽底部為滑動斜面841,所述u形槽的端部設有觸點部85,所述觸點部5外側設有觸點,所述短臂813通過連接臂82與插腳83連接。臥式結構接觸彈片80,主要由彈性臂81,與彈性臂81一端連接的活動部84,與活動部84連接的觸點部85,以及與彈性臂81另一端連接的插腳83構成,其結構構成整體簡單,采用彈性臂81連接安裝在活動部84上的觸點部85以及與電路板10連接的插腳83,彈性臂81臥式放置在底座20內,由于彈性臂81臥式放置,彈性臂81的長度可根據底座20的大小進行設置,有效提升了彈性臂81的長度,即該臥式結構的接觸彈片80力臂長,使用過程中力度好,有效提升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業的普通技術人員均可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順暢地實施本發明;但是,凡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術內容而作出的些許更動、修飾與演變的等同變化,均為本發明的等效實施例;同時,凡依據本發明的實質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變化的更動、修飾與演變等,均仍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