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絕緣護罩及導電桿組合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力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絕緣護罩以及使用該種絕緣護罩的導電桿組合件。
背景技術:
10KV以上電壓等級的斷路器、組合電器(GIS)等高壓電器中,用于元件之間連接、傳導電流的導體,稱為導電桿。導電桿通過的電流較大,一般為400~4000A,通常由紫銅棒或紫銅管制成。常用的導電桿主要包括圓管狀的導電桿主體(51)和固定在導電桿主體一側端的插頭(52),導電桿主體和插頭可一次成型而制成一體件。
由于導電桿之間以及對地距離較近,電壓較高,容易發生爬電、打火而引發意外事故,所以需要在導電桿的外表面上附著防止爬電、打火的絕緣保護裝置。
傳統上采用的絕緣裝置是在導電桿主體外設置瓷制絕緣管,并設有防爬電環狀凸起,該種瓷制的絕緣裝置重量較重、制造工藝復雜且成本較高。后來常用的絕緣裝置也有采用油浸紙、膠浸紙、膠粘紙制成,還有采用充油、充氣式套管作為絕緣裝置。紙質套管由于容易受潮,致使套管的介質損耗增加,絕緣強度降低,會影響電氣設備的可靠運行。同時紙質套管在受潮后進行維修時,即使進行72小時的干燥處理,也很難完全恢復所要求的技術指標,給實際運行單位添加很多工作量。
中國專利文獻CN2356408Y公開了一種高壓電器復合絕緣導電桿組合件,包括導電桿和套設在導電桿外的絕緣套管,所述套管是復合結構,內層由聚酯薄膜層和鋁箔層多組構成,最外層是表面絕緣層(一般由熱縮管或SMC(玻璃纖維增強不飽和聚酯樹脂)制成),套管外還可設有硅橡膠制成的雨罩,該種復合結構的絕緣套管不容易受潮,絕緣性能好并有較強的機械性能;但是其缺點也很明顯,由于該種絕緣套管的內層由聚酯薄膜層和鋁箔層多組相間構成,且每個聚酯薄膜層是用0.05厚的薄膜繞25~30層,鋁箔層是用0.012厚鋁箔繞成,按此厚度為一組,且平均每10KV就要繞三組以使絕緣性能最佳,這樣復雜的結構導致了繁瑣的工藝設計和制造,增加了設計和制造工作量,也增加了成本。
同時該種導電桿組合件的絕緣套管僅將導電桿主體圍住,而使插頭暴露在外,對插頭沒有防護作用,導致防爬電、防打火等性能不盡人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對導電桿主體和插頭同時起到防護作用的絕緣護罩,以及使用該種絕緣護罩制成的導電桿組合件。
實現本發明可以對導電桿主體和插頭同時起到防護作用的絕緣護罩的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絕緣護罩,具有中空的絕緣套,其結構特點在于還具有與絕緣套一側端相連接的插頭防護罩。
所述絕緣套的與所述插頭防護罩相對的另一側端還設有端部防護罩。
所述絕緣套的基本形狀為管狀,所述插頭防護罩的基本形狀為空心杯形或喇叭管形,所述插頭防護罩的口徑大于所述絕緣套的孔徑;所述端部防護罩的基本形狀為杯形或喇叭口形,所述端部防護罩的口徑大于所述絕緣套的孔徑。
所述絕緣套、插頭防護罩或端部防護罩的外表面上還設有防爬電環。
所述絕緣套、插頭防護罩、端部防護罩和防爬電環采用硅橡膠制成。
實現本發明可以對導電桿主體和插頭同時起到防護作用的導電桿組合件的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導電桿組合件,具有金屬導電桿和絕緣護罩,所述金屬導電桿包括圓管狀的導電桿主體和固定在導電桿主體一側端的插頭,所述絕緣護罩具有中空的絕緣套,所述絕緣套套設在所述導電桿主體的外表面上;其結構特點在于所述絕緣套接近插頭的一側端還設有插頭防護罩;所述插頭位于所述插頭防護罩中。
所述絕緣套的另一側端還設有端部防護罩;所述導電桿主體的與插頭相對的另一側端的端部位于所述端部防護罩中。
所述絕緣套的基本形狀為管狀,所述插頭防護罩的基本形狀為空心杯形或喇叭管形,所述端部防護罩的口徑大于所述絕緣套的孔徑;所述端部防護罩的基本形狀為空心杯形或喇叭管形,所述插頭防護罩的口徑大于所述絕緣套的孔徑。
所述絕緣套、插頭防護罩或端部防護罩的外表面上還設有防爬電環。
所述絕緣套、插頭防護罩、端部防護罩和防爬電環采用硅橡膠制成。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杯形既可以是方口杯形,也可以是圓口杯形。
本發明具有積極的效果(1)本發明的絕緣護罩將導電桿主體和插頭均圍設在其中,插頭不再暴露在外,所以能有效防止導電桿與導電桿以及對地之間的爬電、打火現象,保證使用安全。
(2)本發明中的附著在所述絕緣套、插頭防護罩或端部防護罩的外表面上的凸起呈環狀的防爬電環可增加自身的爬距,防止了爬電現象。
(3)本發明中的插頭防護罩有效地將插頭圍繞在其中,由于具有杯形開口或者喇叭形開口,既不影響插頭的正常使用,又可避免插頭暴露在絕緣護罩外,也進一步增加了絕緣護罩的爬距,使得導電桿使用更加安全。
(4)本發明的絕緣護罩還可以設置端部防護罩,端部防護罩可有效增加自身的爬距,同時對導電桿主體的端部也能起到較好的防護和電氣絕緣效果。
(5)本發明的絕緣護罩由于全體采用硅橡膠制造,增加了柔軟度,同時由于硅橡膠具有較好的絕緣性能;與現有技術中的紙質或瓷制絕緣護罩相比,硅橡膠所制成的絕緣護罩具有良好的電氣絕緣性能,且制造工藝較為簡單。
(6)本發明的導電桿組件由于采用了設計巧妙、結構合理的絕緣護罩,可有效使導電桿組件之間的間距更小,壽命更長,工作更穩定。
圖1為本發明絕緣護罩的第一種結構的正視圖。
圖2為圖1所示絕緣護罩的立體圖。
圖3為圖1所示絕緣護罩的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時的立體圖。
圖4為本發明第二種結構的正視圖。
圖5為圖4所示絕緣護罩的立體圖。
圖6為圖4所示絕緣護罩的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時的立體圖。
圖7為本發明導電桿組合件的第一種結構的立體圖。
圖8為圖7所示導電桿組合件的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時的立體圖。
圖9為圖7所示導電桿組合件中金屬導電桿的正視圖。
圖10為圖9所示金屬導電桿的立體圖。
圖11為圖9所示金屬導電桿的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時的立體圖。
圖12為本發明導電桿組合件的第二種結構的立體圖。
圖13為圖12所述導電桿組合件的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時的立體圖。
附圖所示標記為絕緣套1,插頭防護罩2,通孔21,端部防護罩3,通孔31,防爬電環4,金屬導電桿5,導電桿主體51,插頭52,端部53,絕緣護罩6。
具體實施例方式見圖1至圖3,顯示了本發明的絕緣護罩6的第一種實施方式,本實施例中,所述絕緣護罩6具有中空的管狀絕緣套1、和與絕緣套1一側端相連接的插頭防護罩2。
所述插頭防護罩2的基本形狀為底部即與絕緣套1連接端面中心處設有通孔21的圓口的空心杯形,所述絕緣套1的一側端與所述插頭防護罩2底部的通孔21邊緣固定連接而成為一體件。所述插頭防護罩2的口徑即杯形主體的最大孔徑大于所述絕緣套1的孔徑,以便將導電桿組合件中的插頭圍在其中。
所述絕緣套1的外表面上還設有多條防爬電環4,所述防爬電環4為附著在絕緣套1外表面上的環狀凸條,本實施例中的防爬電環分別設置在絕緣套2的兩端附近。
所述絕緣套1、插頭防護罩2和防爬電環4均采用硅橡膠一次成型而制成。
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可以根據絕緣套2的大小對防爬電環4的起伏高度進行調整,一般需要大于等于0.1毫米,本實施例中為1mm。防爬電環3的位置還可以是附著在絕緣套2的兩端之間的任意外表面上;其具體位置分布可以根據客戶的需要做適當的調整。
本實施例的絕緣護罩6在使用時,需要套設在金屬導電桿上,將所述絕緣套1套設在所述金屬導電桿主體上,并使得金屬導電桿的插頭位于所述插頭防護罩2底部中心處即可。
見圖4至圖6,顯示了本發明的絕緣護罩6的第二種實施方式,本實施例與第一種實施方式的實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為所述絕緣套1的與所述插頭防護罩2相對的另一側端還設有端部防護罩3,所述端部防護罩3的口徑也大于所述絕緣套1的內徑,以便將導電桿主體的端部圍在其中。所述端部防護罩3的基本形狀近似為底部即與絕緣套1連接端面中心處設有通孔31的圓形的空心喇叭口形,所述絕緣套1的與所述插頭防護罩2相對的另一側端與所述端部防護罩3底部的通孔31邊緣相連接。本實施例中的防爬電環分別設置在絕緣套2的兩端附近和端部防護罩3外表面上。所述絕緣套1、插頭防護罩2、端部防護罩3和防爬電環4均采用硅橡膠一次成型而制成。
對于第二種實施方式的實施例,還可以做一些替換性的改動,如所述插頭防護罩2的基本形狀采用方口的空心杯形。
見圖7至圖11,顯示了本發明的導電桿組合件的第一種實施方式,本實施例為采用圖1至圖3所示實施例中的所述絕緣護罩制成的一種導電桿組合件,具有銅制導電桿5和絕緣護罩6,所述銅制導電桿5包括圓管狀的導電桿主體51和固定在導電桿主體一側端的插頭52,所述絕緣護罩6具有中空的絕緣套1和與絕緣套1一側端相連接的插頭防護罩2;所述絕緣套1套設在所述導電桿主體51的外表面上,所述插頭防護罩2的口徑大于所述絕緣套1的內徑,所述插頭52位于所述插頭防護罩2底部中心通孔21中。
所述絕緣套1的基本形狀為管狀,所述插頭防護罩2的基本形狀為底部即與絕緣套1連接端面中心處設有通孔21的圓口的空心杯形,所述絕緣套1的一側端與所述插頭防護罩2底部的通孔21邊緣固定連接而成為一體件。所述插頭防護罩2的口徑即杯形主體的最大孔徑大于所述絕緣套1的孔徑,以便將導電桿組合件中的插頭圍在其中;但是如果在實踐中,當所用插頭52和所用外接插座較小,所述插頭防護罩2的口徑也可以做得較小,也即小于所述絕緣套1的孔徑也是可行的,只要將所用插頭52和外接插座圍在其中即可。
所述絕緣套1的外表面上還設有多條防爬電環4,所述防爬電環4為附著在絕緣套1外表面上的環狀凸條,本實施例中的防爬電環分別設置在絕緣套2的兩端附近。
所述絕緣套1、插頭防護罩2和防爬電環4均采用硅橡膠一次成型而制成。
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可以根據絕緣套2的大小對防爬電環4的起伏高度進行調整,一般需要大于等于0.1毫米,本實施例中為1mm。防爬電環3的位置還可以是附著在絕緣套2的兩端之間的任意外表面上;其具體位置分布可以根據客戶的需要做適當的調整。
本實施例中的導電桿組合件在使用時,其插頭52與外接插座配合使用,當插頭52插入外接插座后,所述絕緣套1將導電桿主體51圍在其中,所述插頭防護罩2將插頭52和外接插座的連接部分圍在其中,所以避免了插頭52暴露在外而帶來的弊端,有效提高了防打火、爬電的電氣性能。
見圖12和圖13,顯示了本發明的導電桿組合件的另一種實施方式,本實施例為采用圖4至圖6所示實施例中的所述絕緣護罩制成的一種導電桿組合件,本實施例與圖7至圖11所示實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絕緣套1的與所述插頭防護罩2相對的另一側端還設有端部防護罩3,所述端部防護罩3的口徑也大于所述絕緣套1的內徑,以便將導電桿主體的端部圍在其中。所述端部防護罩3的基本形狀近似為底部即與絕緣套1連接端面中心處設有通孔31的圓形的空心喇叭口形,所述絕緣套1的與所述插頭防護罩2相對的另一側端與所述端部防護罩3底部的通孔31邊緣相連接。本實施例中的防爬電環分別設置在絕緣套2的兩端附近和端部防護罩3外表面上。所述絕緣套1、插頭防護罩2、端部防護罩3和防爬電環4均采用硅橡膠一次成型而制成。
本實施例中的導電桿組合件在使用時,其插頭52與外接插座配合使用,其端部53與外接導電體配合使用;當插頭52插入外接插座后,當端部53與外接導電體固定連接后,所述絕緣套1將導電桿主體51圍在其中,所述插頭防護罩2將插頭52和外接插座的連接部分圍在其中,所述端部防護罩3將端部53與外接導電體的連接部分圍在其中,所以避免了插頭52暴露在外而帶來的弊端,有效提高了防打火、爬電的電氣性能。
對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采用圖4至圖6所示實施例的替換方式中所述絕緣護罩制成的一種導電桿組合件,是顯而易見的。本實施例中,所述插頭防護罩2的基本形狀為方口的空心杯形。
顯然,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于本發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絕緣護罩,具有中空的絕緣套(1),其特征在于還具有與絕緣套(1)一側端相連接的插頭防護罩(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絕緣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套(1)的與所述插頭防護罩(2)相對的另一側端還設有端部防護罩(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絕緣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套(1)的基本形狀為管狀,所述插頭防護罩(2)的基本形狀為空心杯形或喇叭管形,所述插頭防護罩(2)的口徑大于所述絕緣套(1)的孔徑;所述端部防護罩(3)的基本形狀為杯形或喇叭口形,所述端部防護罩(3)的口徑大于所述絕緣套(1)的孔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絕緣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套(1)、插頭防護罩(2)或端部防護罩(3)的外表面上還設有防爬電環(4)。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絕緣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套(1)、插頭防護罩(2)、端部防護罩(3)和防爬電環(4)采用硅橡膠制成。
6.一種導電桿組合件,具有金屬導電桿(5)和絕緣護罩(6),所述金屬導電桿(5)包括圓管狀的導電桿主體(51)和固定在導電桿主體一側端的插頭(52),所述絕緣護罩(6)具有中空的絕緣套(1),所述絕緣套(1)套設在所述導電桿主體(51)的外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套(1)接近插頭(52)的一側端還設有插頭防護罩(2),所述插頭(52)位于所述插頭防護罩(2)中。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導電桿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套(1)的另一側端還設有端部防護罩(3);所述導電桿主體(51)的與插頭(52)相對的另一側端的端部(53)位于所述端部防護罩(3)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導電桿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套(1)的基本形狀為管狀,所述插頭防護罩(2)的基本形狀為空心杯形或喇叭管形,所述插頭防護罩(2)的口徑大于所述絕緣套(1)的孔徑;所述端部防護罩(3)的基本形狀為空心杯形或喇叭管形,所述端部防護罩(3)的口徑大于所述絕緣套(1)的孔徑。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導電桿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套(1)、插頭防護罩(2)或端部防護罩(3)的外表面上還設有防爬電環(4)。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導電桿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套(1)、插頭防護罩(2)、端部防護罩(3)和防爬電環(4)采用硅橡膠制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絕緣護罩及導電桿組合件。該種絕緣護罩具有中空的絕緣套和與絕緣套一側端相連接的插頭防護罩。該種導電桿組合件具有金屬導電桿和絕緣護罩,所述金屬導電桿包括圓管狀的導電桿主體和固定在導電桿主體一側端的插頭,所述絕緣護罩具有中空的絕緣套,所述絕緣套套設在所述導電桿主體的外表面上;所述絕緣套接近插頭的一側端還設有插頭防護罩;所述插頭位于所述插頭防護罩中。本發明的優點是對導電桿主體和插頭可同時起到較好的防護作用、延長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H01B7/02GK1971770SQ20061016771
公開日2007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06年12月19日
發明者陳微丹 申請人:陳微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