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El薄片以及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865201閱讀:39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El薄片以及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小型電氣和電子設備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或用于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的EL薄片,其中小型電氣和電子設備例如搭載在手機、PDA等移動通訊設備和CD唱機、MD唱機、小型磁帶錄音機、或者汽車上。
背景技術
以前,在移動通訊設備等的輸入裝置中,照光式按鈕開關獲得應用。在這種輸入裝置的按鈕開關所使用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中,在夜間使用時照亮按鈕開關的功能顯示部的所謂照光功能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圖2表示以前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的一個實例。例如,正如圖2所示的那樣,在覆蓋基材32與電路基板33相向的狀態下,手機等輸入裝置所使用的以前的按鈕開關30被插入輸入裝置的筐體內,可以實現按鈕開關30的開關功能,其中,覆蓋基材32是構成操作鍵的多個鍵頭部31一體形成的。此外,按鈕開關30具有顯示部34。
在電路基板33上設置有LED35等光源,從該光源發出的光或其反射光從鍵頭部31的背面部透過頂面部,由此,即使在夜間等情況下也能夠容易地辨認手機等的顯示。
本申請人已經就一種按鈕開關用構件及其制造方法提出了專利申請,該就按鈕開關用構件使電量的消耗受到抑制,同時能輝度均勻地照亮顯示部,厚度薄而且重量輕。它內藏著由電發光材料形成的EL元件(參照專利文獻1)。
另外,人們還知道一種照光式薄片狀鍵頭(參照專利文獻2),其構成是在鍵頭部主體上,形成有透光性的樹脂薄膜,在樹脂薄膜的下面,具有有機高分子層即透明電極層,并且包括補償電極層、發光體層、電介質層、對置電極層、以及絕緣層。
作為手機等輸入裝置所使用的按鈕開關用構件,其將發光的顯示部設置在鍵頭的頂面部側,并且公開了一種采用EL薄片的技術,該EL薄片在顯示部具有自發光的面發光體部。采用該EL薄片的按鈕開關用構件是通過將EL薄片成形加工為鍵頭形狀而獲得的,其中EL薄片具備面發光體部,所述面發光體部是在透明絕緣性薄膜上所形成的著色層上,依次層疊由導電性聚合物構成的透明電極層、無機EL等發光體層、電介質層、以及對置電極層而得到的(參照專利文獻3)。
專利文獻1特開號公報專利文獻2特開號公報專利文獻3特開2004-6105號公報按鈕開關用構件所使用的EL元件,由透明電極層、發光體層、電介質層、以及對置電極層構成,所述透明電極層通常使用氧化銦-氧化錫(ITO)的薄膜。ITO的薄膜是玻璃質的,所以在施加一定的拉伸應力等時,容易斷線而且缺乏三維形狀的成形性。手機等按鈕開關用構件根據苛刻的設計上的要求,往往要求加工為復雜的三維形狀,當采用拉深加工等方法加工成三維形狀時,作為透明電極層,將選擇對于拉伸應力不容易斷線的導電性聚合物。
但是,導電性聚合物缺乏粘合性,因此,在對使用了導電性聚合物的EL薄片通過拉深加工施以三維形狀加工時,成形后殘余的應力將使各層的界面向剝離的方向發生改變。特別在苛刻的形狀狀態下,粘合性弱的透明電極層與發光體層之間容易產生剝離,由于這一原因,存在EL元件發生局部不亮燈的故障這一必須解決的課題。
另外,氟系樹脂粘合劑因為其附著力較差,因此有的也使用發光體層與電介質層的粘合性良好的氰乙基系(cyanoethyl type)粘合劑,但氰乙基系粘合劑具有吸濕性,一旦發光體層與電介質層吸濕,就容易發生不亮燈或者黑點。此外,所謂黑點,是指伴隨著短路等而產生的變色。這樣一來,在電介質層、發光體層、透明電極層等中產生的不亮燈或者黑點,可以推測其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透明電極、熒光體(用氧化鋁或氧化硅包覆的硫化鋅)、電介質、以及粘合劑中含有雜質離子。
而且在以前的按鈕開關用構件所使用的EL薄片中,在驅動時間即EL薄片發光時間流逝的同時,對置電極層的金屬填料、和透明電極層內以溴、氯為主的雜質發生離子化并進一步擴散,其結果,導致透明電極層與背面電極層之間的絕緣性發生退化,從而出現輝度降低、局部短路的現象,并由此引起黑點的發生、進而產生不亮燈這些不正常的情況。而且這種現象在高濕度下將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發明內容
于是,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EL薄片以及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該EL薄片即使采用諸如拉深加工之類的方法而加工成三維形狀體,EL元件也較少發生不亮燈或者黑點等現象,可以長期穩定地發出充足的光,同時提供一種如下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它即使在高濕度下,也能維持發光區域的絕緣性,并穩定地發出輝度滿足設計要求的光,同時還具有優良的耐環境性。
為了解決所述的課題,方案1所述的發明為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
方案2所述的發明之特征在于除了方案1所述的構成以外,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還進一步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
方案3或4所述的發明之特征在于除了方案1或2的任一項所述的構成以外,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所述透光性粘合層是選自聚酯(polyester)系、丙烯酸(acrylic)系、氰基丙烯酸酯(cyanoacrylate)系、乙烯-乙酸乙烯酯(ethylene-vinyl acetate)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
方案5~8所述的發明之特征在于除了方案1~4的任一項所述的構成以外,所述電介質層以及所述發光體層的至少一方,使用氟系樹脂作為粘合劑。
方案9~12所述的發明之特征在于除了方案1~4的任一項所述的構成以外,所述發光體層使用的粘合劑是聚酯系或丙烯酸系樹脂,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的粘合劑是氟系樹脂。
方案13~24所述的發明之特征在于除了方案1~12的任一項所述的構成以外,所述對置電極層、所述電介質層、所述發光體層、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以及所述透光性粘合層之中的至少一方,是通過分散離子交換體而形成的。
方案25所述的發明涉及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其特征在于使用方案1~24的任一項所述的EL薄片,從靠近所述對置電極層的背面側向靠近所述透明電極層的表面側形成凸部,位于凸部背面側的凹部填充有與鍵頭形狀相對應的芯材。
方案26所述的發明之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案1~24的任一項所述的EL薄片;在所述透明電極層與所述對置電極層之間,設置至少一個第2對置電極層,所述第2對置電極層在合成樹脂中分散著以鎳或碳為主成分的導電性填料;且所述第2對置電極層被設置成與所述對置電極層相接觸。
方案27所述的發明之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案1~24的任一項所述的EL薄片;在所述透明電極層與所述對置電極層之間,設置至少一個第2電介質層,所述第2電介質層在合成樹脂中分散著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的電介質具有更低介電常數的電介質;且所述電介質層被設置成與所述電介質層相接觸。
方案28所述的發明之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案1~24的任一項所述的EL薄片;在所述透明電極層與所述對置電極層之間,設置至少一個第2對置電極層,所述第2對置電極層在合成樹脂中分散著以鎳或碳為主成分的導電性填料;且所述第2對置電極層被設置成與所述對置電極層相接觸;同時在所述透明電極層與所述對置電極層之間,設置至少一個第2電介質層,所述第2電介質層在合成樹脂中分散著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的電介質具有更低介電常數的電介質;且所述電介質層被設置成與所述電介質層相接觸。
方案29所述的發明為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所述發光體層用粘合劑與所述電介質層用粘合劑種類不同,且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
方案30所述的發明之特征在于除了方案29所述的構成以外,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還進一步夾設著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
方案31或32所述的發明之特征在于除了方案29或30的任一項所述的構成以外,所述發光體層用粘合劑,是選自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
方案33~36所述的發明之特征在于除了方案29~32的任一項所述的構成以外,所述電介質層使用氟系樹脂粘合劑作為粘合劑。
方案37~40所述的發明之特征在于除了方案29~32的任一項所述的構成以外,所述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以及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劑之中的至少一方,是通過分散離子交換體而形成的。
方案41所述的發明涉及一種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其特征在于使用方案29~40的任一項所述的EL薄片,從靠近對置電極層的背面側向靠近透明電極層的表面側使凸部突出出來,且在凸部背面側至少填充有與鍵頭形狀相對應的芯材。
方案42所述的發明之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案29~40的任一項所述的EL薄片;在所述透明電極層與所述對置電極層之間,設置至少一個第2對置電極層,所述第2對置電極層在合成樹脂中分散著以鎳或碳為主成分的導電性填料;且所述第2對置電極層被設置成與所述對置電極層相接觸。
方案43所述的發明之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案29~40的任一項所述的EL薄片;在所述透明電極層與所述對置電極層之間,設置至少一個第2電介質層,所述第2電介質層在合成樹脂中分散著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的電介質具有更低介電常數的電介質;且所述電介質層被設置成與所述電介質層相接觸。
方案44所述的發明之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案29~40的任一項所述的EL薄片,在所述透明電極層與所述對置電極層之間,設置至少一個第2對置電極層,所述第2對置電極層在合成樹脂中分散著以鎳或碳為主成分的導電性填料;且所述第2對置電極層被設置成與所述對置電極層相接觸;同時在所述透明電極層與所述對置電極層之間,設置至少一個第2電介質層,所述第2電介質層在合成樹脂中分散著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的電介質具有更低介電常數的電介質;且所述電介質層被設置成與所述電介質層相接觸。
根據這些發明,提供一種耐濕性良好的EL薄片,其包括如下的EL元件,它即使采用諸如拉深加工之類的方法而加工成三維形狀體,也較少發生不亮燈或者黑點等現象,可以長期穩定地進行發光。另外,還提供一種那樣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
特別地,方案1~4所述的發明使透明電極層和發光體層、以及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之間的結合變得牢固,從而能夠防止以前成形時由于各種應力引起的層間剝離或電阻值上升導致的發光不均與不亮燈現象。
方案5~8所述的發明除了方案1~4中任一項發明的效果以外,電介質層或發光體層或其兩者,與周圍的粘合劑變得不容易吸濕,從而能夠抑制絕緣退化和與遷移、分解、化合等相關的電化學反應。因此,可以得到耐環境、長期亮燈壽命優良的EL薄片。
方案9~12所述的發明除了方案1~4中任一項發明的效果以外,電介質層或發光體層或其兩者,與周圍的粘合劑的粘合性變得良好,且加工性優良、富有柔性、同時介電常數較低,因此發光體層的靜電容量減小,可以得到驅動負荷較小的EL薄片。
方案13~24所述的發明除了方案1~12中任一項發明的效果以外,在離子交換體的情況下,由于具有選擇性地捕捉離子的特性,因此即使在EL元件內產生離子,也可以抑制絕緣退化和與遷移、分解、化合等相關的電化學反應,所以,可以得到耐環境、長期亮燈壽命優良的EL薄片。
方案25所述的發明可以得到具有方案1~24所述效果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
根據方案26的發明,除了方案1~24中任一項發明的效果以外,因為在透明電極層與對置電極層之間具有第2對置電極層,所以對于對置電極層的金屬填料和透明電極層內以溴、氯為主的雜質發生離子化并進一步擴散的現象,可以防患于未然,因此,可以維持處于發光區的透明電極層與對置電極層之間的絕緣性,故而可以獲得一種EL薄片,它在長時間使用時,能夠穩定地發出輝度大致滿足設計要求的光。
根據方案27的發明,除了方案1~24中任一項發明的效果以外,因為在透明電極層與對置電極層之間具有第2電介質層,所以對于對置電極層的金屬填料和透明電極層內以溴、氯為主的雜質發生離子化并進一步擴散的現象,可以防患于未然,因此,可以維持處于發光區的透明電極層與對置電極層之間的絕緣性,故而可以獲得一種EL薄片,它在長時間使用時,能夠穩定地發出輝度大致滿足設計要求的光。
根據方案28的發明,除了方案1~24中任一項發明的效果以外,因為在透明電極層與對置電極層之間具有第2對置電極層和第2電介質層,所以能夠更強有力地防止對置電極層的金屬填料和透明電極層內以溴、氯為主的雜質發生離子化并進一步擴散,因此,可以維持處于發光區的透明電極層與對置電極層之間的絕緣性,故而可以獲得一種EL薄片,它在長時間使用時,能夠穩定地發出輝度大致滿足設計要求的光。
根據方案29~32所述的發明,透明電極層與發光體層和/或薄片基材的結合變得牢固,即使成形時在各種應力的作用下,也能夠抑制層間剝離和電阻值的上升,所以可以得到一種成形后不易出現發光不均與不亮燈現象的EL薄片。
根據方案33~36所述的發明,除了方案29~32中任一項發明的效果以外,電介質層與其周圍的粘合劑變得不容易吸濕,從而能夠抑制絕緣退化和與遷移、分解、化合等相關的電化學反應。因此,可以得到耐環境、長期亮燈壽命優良的EL薄片。
根據方案37~40所述的發明,除了方案29~32中任一項發明的效果以外,在離子交換體的情況下,由于具有選擇性地捕捉離子的特性,因此即使在EL元件內產生離子,也可以抑制絕緣退化和與遷移、分解、化合等相關的電化學反應,所以,可以得到耐環境、長期亮燈壽命優良的EL薄片。
根據方案41所述的發明,可以得到具有方案29~40所述的效果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
根據方案42的發明,除了方案29~40中任一項發明的效果以外,因為在透明電極層與對置電極層之間具有第2對置電極層,所以對于對置電極層的金屬填料和透明電極層內以溴、氯為主的雜質發生離子化并進一步擴散的現象,可以防患于未然,因此,可以維持處于發光區的透明電極層與對置電極層之間的絕緣性,故而可以獲得一種EL薄片,它在長時間使用時,能夠穩定地發出輝度大致滿足設計要求的光。
根據方案43的發明,除了方案29~40中任一項發明的效果以外,因為在透明電極層與對置電極層之間具有第2電介質層,所以對于對置電極層的金屬填料和透明電極層內以溴、氯為主的雜質發生離子化并進一步擴散的現象,可以防患于未然,因此,可以維持處于發光區的透明電極層與對置電極層之間的絕緣性,故而可以獲得一種EL薄片,它在長時間使用時,能夠穩定地發出輝度大致滿足設計要求的光。
根據方案44的發明,除了方案29~40中任一項發明的效果以外,因為在透明電極層與對置電極層之間具有第2對置電極層和第2電介質層,所以能夠更強有力地防止對置電極層的金屬填料和透明電極層內以溴、氯為主的雜質發生離子化并進一步擴散,因此,可以維持處于發光區的透明電極層與對置電極層之間的絕緣性,故而可以獲得一種EL薄片,它在長時間使用時,能夠穩定地發出輝度大致滿足設計要求的光。


圖1是開關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圖,表示方案1~25或方案29~41的發明之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的最佳實施方案。
圖2是表示以前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的一個實例的剖面圖。
圖3是開關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圖,表示方案26~28或方案42~44的發明之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的實施方案的一個實例。
圖4是表示上述實施方案的面發光體部之詳細結構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圖。
符號說明以下是圖1、圖2、圖3、圖4所使用的符號的說明。
1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 2EL薄片3芯材 4鍵頭部5面發光體部 6電路基板7固定接點 8碟形彈簧9按壓突起部 10透明絕緣性薄膜(薄片基材)11透明電極層 12透光性粘合層13發光體層14電介質層
15對置電極層 16薄膜粘合層17防止離子擴散層(第2對置電極層或第2電介質層)19頂面部 20飾層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圖1,就本發明的方案1~25或方案29~41之發明的實施方案進行說明。
圖1是開關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圖,所述開關利用了方案1~25或方案29~41的發明之實施方案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
圖1所示的實施方案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由EL薄片2和芯材3構成。在EL薄片2的背面填充有芯材3,從而形成鍵頭部4。鍵頭部4在EL薄片2所形成的頂面部19設置著面發光體部5。
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設置在電路基板6的上方。電路基板6具有一對固定接點7,在多數情況下設置半球形的金屬制碟形彈簧以覆蓋一對接點7。在鍵頭部4的下端設有按壓突起部9。當將鍵頭部4向電路基板6一側按壓時,則按壓突起部9推動碟形彈簧8,使一對固定接點7閉合。
鍵頭部4也可以根據需要使用由硅橡膠等彈性材料制作的覆蓋基材。覆蓋基材具有彈性,在外周部起密封作用。
鍵頭部4的最外周面是由作為薄片基材的透明絕緣性薄膜10形成的。在透明絕緣性薄膜10的背面,設置著形成一個電極的透明電極層11。透明電極層11的背面通過夾設透光性粘合層12而與發光體層13相配合。發光體層13只設于鍵頭部4的面發光體部5上。
在發光體層13的背面,設置著電介質層14,進而在電介質層14的背面,設置著形成另一個電極的對置電極層15。由透明電極層11、透光性粘合層12、發光體層13、電介質層14、以及對置電極層15形成面發光體部5。此外,除面發光體部5以外,透明電極層11的背面還通過夾設透光性粘合層12而與電介質層14相配合。
EL薄片2在構成面發光體部5的對置電極層15的背面,設置著薄膜粘合層16。EL薄片2從設置著薄膜粘合層16的對置電極層15一側向設置著透明絕緣性薄膜10的透明電極層11一側設置凸部,在凸部的背面側填充芯材3,便形成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鍵頭部4的實質的形狀規定了該芯材3的形狀。
作為鍵頭部4的外周面的透明絕緣性薄膜10,也可以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苯乙烯(polystylene)、聚酰亞胺(polyimide)、聚酰胺(polyamide)、以及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等各種樹脂和丙烯酸系樹脂。另外,它們可以是均聚物,也可以是共聚合物,也可以是合金等改性物。再者,例如也可以是苯乙烯系、聚酯系等各種熱塑性彈性體。作為合適的透明絕緣性薄膜10,可以例示出厚度為12~500μm的聚碳酸酯系合金薄膜。另外,在透明絕緣性薄膜10上,也可以預先設置圖中未示出的飾層,用以顯示文字、數字、以及符號等。
透明絕緣性薄膜10背面的透明電極層11使用透明的導電性聚合物。作為導電性聚合物,優選的是聚吡咯(polypyrrole)、聚噻吩(polythiophen)、或聚苯胺(polyaniline)、或者它們的衍生物。它們因為具有透明性,而且導電性高,所以是優選的。
另外,在透明絕緣性薄膜10與透明電極層11之間設置透光性高的粘合層,藉此使粘合的可靠性得以提高。作為透光性粘合層,可以設計為對透明電極層具有粘合性的粘合劑,具體地說,可以列舉出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聚烯烴(polyolefine)、乙烯-乙酸乙烯酯、乙烯-丙烯酸乙酯(ethylene-ethyl acrylate)系樹脂或共聚合物、或者聚氨酯橡膠(urethane rubber)、丁基橡膠(butyl rubber)等合成橡膠。
當夾設透光性粘合層時,透明絕緣性薄膜10或者飾層與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得以提高,從而即使在加工成三維形狀的情況下,兩層之間也不容易剝離,從而可靠性得以提高。能夠用作該透光性粘合層12的材料,與能夠用作后述的夾設在透明電極層11和發光體層13之間的透光性粘合層12的材料相同。
也可以將與導電性聚合物具有較高粘合性的熱塑性樹脂用作透明性粘合層12。
作為熱塑性樹脂,合適的有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聚酯、聚氨酯系樹脂、聚乙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聚醚(polyether)、聚碳酸酯、聚酰胺、二烯系(diene type)樹脂、偏氯乙烯(vinylidene chloride)樹脂、以及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聚乙烯醚(polyvinyl ether)、聚乙烯酮(polyvinylketone)、或者它們的復合物。
通過用上述的熱塑性樹脂形成透明性粘合層12,能夠將透明性粘合層12的硬度抑制在較低的水平,從而使拉伸性能得以提高。
由此,在EL薄片拉深加工時能承受拉伸和彎曲,可以防止裂紋和破壞、以及層間剝離的發生。
另外,在該熱塑性樹脂中添加熱固性樹脂,也可以形成透明性粘合層12。
一般地說,熱固性樹脂與熱塑性樹脂相比較,具有較高硬度和耐熱性(高溫時的粘合力),由此,在熱塑性樹脂的低殘余應力的作用下,不僅能夠使粘合性得以保持,而且可以提高耐熱性。另外,能夠適度提高透明性粘合層12的硬度。
關于透明電極層11的不要求透明性的部分,除了由導電性聚合物以外,也可以用碳、鎳等導電涂料、根據要求用銀等低電阻導電涂料、或者金屬箔的輔助電極來形成。
在透明電極層11的背面設置的透光性粘合層12,可以將對導電性聚合物具有較高粘合性的粘合劑用作粘合劑。此外,該粘合劑更優選的是,與電介質層14所使用的粘合劑不同。作為具有這樣的粘合性的粘合劑,例如可以列舉出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等各種樹脂。它們可以是均聚物樹脂,也可以是共聚物樹脂。再者,例如也可以是聚氨酯系橡膠、丁基橡膠等合成橡膠。它們可以單獨使用,都可以將2種或更多種組合使用。
作為發光體層13,使用將防濕包覆的EL熒光體分散在粘合劑中所得到的涂料,優選將由氧化鋁、氧化鈦、二氧化硅等薄膜進行防濕包覆的EL熒光體分散在粘合劑中使用,厚度優選為0.5~50μm。
作為上述發光體層13所使用的粘合劑,除了以纖維素系等為代表的氰乙基化物(cyanoethylated compound)以外,還可以使用氟系樹脂、聚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等。可以是均聚物樹脂,也可以是共聚物樹脂。它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將2種或更多種組合使用。其中,聚酯系樹脂和丙烯酸系樹脂由于自粘合性高,其粘合性良好、吸濕率低、粘合性以及絕緣性可靠、且介電常數低,因而可以減少發光體層的靜電容量,而且發光時的驅動負荷也得以降低。再者,因為玻璃化溫度較低,所以富有柔性,成形性也優良,因而是優選的。發光體層13的厚度通常優選為0.5~50μm左右。
發光體層13的背面所設置的電介質層14當在粘合劑中分散有鈦酸鋇、氧化鈦、鈦酸鉀等高介電常數的電介質時,將使發光效率得以提高。作為粘合劑,所例示的能夠用于發光體層13的無論哪一種粘合劑都可以使用。當進行具體的選擇時,可以與發光體層13使用的粘合劑相同,如果在例示的范圍內也可以不同。氟系樹脂粘合劑因具有優良的疏水性,故在此也是優選的。
電介質層14的背面所設置的對置電極層15,以采用導電性填料分散在樹脂溶液中的導電性涂料來形成為宜。導電性填料可以是金、銀、銅、鎳等單質金屬,也可以是含有這些單質金屬的合金。除了金屬以外,還可以列舉出碳黑、石墨等。另外,樹脂溶液可以列舉出環氧系(epoxy type)樹脂、聚氨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酯系樹脂、硅樹脂等。它們可以是均聚物樹脂,也可以是共聚物樹脂。另外,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將2種或更多種組合使用。
優選在透光性粘合層12、發光體層13、或者電介質層14的至少任一方中,一同分散離子交換體。特別地,在粘合劑使用氰乙基系粘合劑的情況下,離子交換體捕捉層中的離子,從而有效封鎖離子的難以預測的移動。
離子交換體包括陽離子型、陰離子型、以及兩性離子型。優選的是陽離子型或兩性離子型。作為可以優選使用的離子交換體,可以列舉鋯系、銻系、鉍系等。
離子交換體的導入量針對各自的層進行計算,相對于粘合劑也包括在內的量,為0.1~15質量%,優選為1~10質量%。當低于1質量%時,往往不能得到充分的離子捕捉效果;而當超過10質量%時,層的介電常數開始降低,因而是不太優選的。
至少在由透明電極層11、透光性粘合層12、發光體層13、電介質層14、以及對置電極層15所形成的面發光體5的背面,設置有粘合層16。作為粘合層16,以使用樹脂和橡膠為宜。薄膜粘合層16所起的作用是,提高與成為芯材3的樹脂的粘合性。
鍵頭部4中芯材3的材料可以是硬質或軟質樹脂,可以是彈性體,也可以是硅橡膠及其它橡膠。另外,熱塑性或熱固性的哪一種都可以。合適的可以例示出聚碳酸酯系樹脂。
芯材3例如實質上形成為圓柱形,或者也可以形成為橢圓柱狀或棱柱狀。
在透明絕緣性薄膜10的背面與透明電極層11之間,例如以局部涂布著色油墨為宜。如果使用著色油墨,則能夠賦予所要求的著色圖案。
此外,由上述構成得到的各種EL薄片的粘合性,采用JIS K-5600-5-6(日本工業標準涂料的一般試驗方法-第5部涂膜的機械性能-第6節附著性)的所謂劃格(cross cut)法進行評價。將使用氟系粘合劑的發光體層13直接層疊在透明電極層11上的EL薄片,層間彼此的粘合性欠佳;而使透光性粘合層12介于透明絕緣性薄膜10和透明電極層11、以及透明電極層11和由氟系粘合劑構成的發光體層13之間,然后將它們層疊在一起,這樣制成的EL薄片的粘合性得到提高。再者,發光體層13的粘合劑通過使用聚酯系或丙烯酸系粘合劑,可以進一步提高粘合性。
上述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例如按以下的方法進行制造。
使用印刷機,例如將水平設置的透明絕緣性薄膜10置于最下面,在其上面通過絲網印刷形成帶狀的透明電極層11。此外,透明電極層11形成為與鍵頭部4的頂面寬度大致相同的寬度,與透明絕緣性薄膜10的鍵頭部4所處位置相吻合。
在透明電極層11上,通過絲網印刷形成透光性粘合層12,在其上要求發光的部位通過絲網印刷形成發光體層13。發光體層13使用發光體油墨。
在發光體層13上涂布形成電介質層14,然后在其上面印刷大小與發光體層13大致相同的對置電極層15。再者,通過在對置電極層15上印刷薄膜粘合層16,便得到EL薄片2。
所得到的EL薄片2設置在與要求的鍵頭部4的形狀相配合而形成的凹凸模具的預定模腔內,進行壓空、真空成形,或者進行壓縮成形,或進行拉深加工。使透明絕緣性薄膜10一側突出出來,而在薄膜粘合層16一側則設計成凹部。在形成的凹部填充以聚碳酸酯為代表的芯材3。這樣便可以得到透明電極層11與發光體層13之間不容易產生層間剝離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
下面就實施例進行說明。
實施例1根據上述的實施方案,按下述的方法形成EL薄片2、以及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
準備125μm厚的聚碳酸酯系樹脂的合金薄膜バイホ-ル(商品名,バイエル公司制造),將其作為最外周面的透明絕緣性薄膜10,作為飾層,通過絲網印刷對其涂布著色油墨。
在涂布該著色油墨的薄膜上,通過絲網印刷涂布聚酯系油墨IPS-000(商品名,帝國油墨(株)制造)作為透光性粘合層12,之后通過絲網印刷形成導電性聚合物Orgacon P3040(商品名,アグファ公司制造)作為透明電極層11。
在印刷有透明電極層11的薄膜上,通過絲網印刷形成聚酯系油墨IPS-000(商品名,帝國油墨(株)制造)作為透光性粘合層12。
再者,對于將防濕包覆的EL熒光體IGS430(商品名,オスラム·シルバニア公司制造)分散在與透明性粘合層12相同的聚酯系油墨IPS-000(商品名,帝國油墨(株)制造)的涂料,通過絲網印刷將其作為發光體層13涂布在需要發光的部位。
將氟系樹脂(バイトンA杜邦道彈性體(DuPont Dow Elastomers)(株)制造)溶解在有機溶劑甲乙酮(Methyl Ethyl KetoneMEK)中,并在其中使鈦酸鋇(商品名,BT100P富士鈦(株)制造)分散,將這樣得到的涂料作為電介質涂料,通過絲網印刷將該電介質涂料涂布形成發光體層13的膜上,這樣便制作出電介質層14。
在形成有電介質層14的薄膜上,通過絲網印刷涂布銀漿料ED6022SS(商品名,アチソン公司制造)作為對置電極層15,從而形成出EL薄片2。
對于涂布對置電極層15后所形成的EL薄片2,在其與形成芯材3的樹脂接觸的部位,印刷聚碳酸酯系油墨ノリフアンHTR(商品名,プロ-ル公司制造)作為薄膜粘合層16。
將形成有薄膜粘合層16的EL薄片2設置在加工成鍵頭形狀的模具內,在120℃的模具溫度下進行拉深加工,通過注塑成形將聚碳酸酯樹脂作為芯材注入到施以拉深加工的EL薄片2的凹部。
由此,即使成形為三維形狀,EL薄片2的各層也能追隨形狀,從而可以得到不產生層間剝離、不發生斷線、不亮燈以及黑點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
實施例2根據上述的實施方案,按下述的方法形成EL薄片2、以及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
準備125μm厚的聚碳酸酯系樹脂的合金薄膜バイホ-ル(商品名,バイエル公司制造),將其作為最外周面的透明絕緣性薄膜10,然后通過絲網印刷對其涂布著色油墨。
在涂布該著色油墨的薄膜上,通過絲網印刷涂布導電性聚合物Orgacon P3040(商品名,アグファ公司制造)作為透明電極層11。
在印刷有透明電極層11的薄膜上,于需要發光的部位,以濕式方法形成發光體層13。作為粘合劑,使用聚酯系EG-000メジユム(商品名,帝國油墨(株)制造),在該粘合劑中以1∶1的重量比混合EL熒光體GGSS22(オスラムシルバニア公司制造),將其作為發光體層油墨。
在絲網印刷有發光體層13的薄膜上,通過絲網印刷涂布絕緣體漿料8153N EL絕緣體漿料(商品名,DuPont公司制造)作為電介質層14。
在涂布有電介質層14的薄膜上,通過絲網印刷涂布導電性漿料7152EL碳漿料(商品名,DuPont公司制造)作為對置電極層15。這樣便形成出EL薄片2。
對于涂布對置電極層15后所形成的EL薄片2,在其與形成芯材3的樹脂接觸的部位,印刷聚碳酸酯系油墨ノリフアンHTR(商品名,プロ-ル公司制造)作為薄膜粘合層16。
將形成有薄膜粘合層16的EL薄片2設置在加工成鍵頭形狀的模具內,在120℃的模具溫度下進行拉深加工,接著對于施以拉深加工的EL薄片2,通過注塑成形將聚碳酸酯樹脂注入到其凹部內。
由此,即使在成形后,也可以得到透明電極11與發光體層13之間不產生層間剝離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
實施例3使鈦酸鋇分散在氟系樹脂內,再在其中添加5質量%的兩性離子型離子交換樹脂IXE-633(銻-鉍系,商品名,東亞合成(株)),將這樣得到的涂料通過絲網印刷進行涂布而作為電介質層14。其它條件與實施例1相同。
由此,便可以得到耐濕性高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
實施例4在絕緣體漿料8153N EL絕緣體漿料(商品名,杜邦公司制造)中,分散5質量%的兩性離子型離子交換樹脂IXE600(銻-鉍系,商品名,東亞合成(株)制造),將這樣得到的涂料通過絲網印刷進行涂布而作為電介質層14。其它則與實施例2相同。
由此,便可以得到耐久性高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
下面根據圖3和圖4,就本發明的方案26~28或方案42~44的發明的實施方案進行說明。
圖3是開關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圖,表示方案26~28或方案42~44的發明之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的實施方案的一個實例。圖4是表示實施方案的面發光體部5之詳細結構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圖。
圖4是主要部分的剖面圖,表示方案26~28或方案42~44的設置有第2對置電極層17和/或第2電介質層17的發明的實施方案之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的面發光體部5的詳細結構。
EL薄片2由作為薄片基材的透明絕緣性薄膜10、飾層20、透明電極層11、發光體層13、電介質層14、對置電極層15、保護層16依次層疊而成,在透明電極層11和對置電極層15之間,設置至少一層第2對置電極層17和/或第2電介質層17,以承擔防止離子擴散的功能。
通過使用第2對置電極層17和/或第2電介質層17,能夠獲得高溫高濕環境下穩定性良好的EL薄片2。
在透明電極層11和對置電極層15之間,為了防止從透明電極層11和對置電極層15溶出的雜質離子的擴散,至少設置一層具有防止離子擴散功能的層。防止離子擴散層17具有延遲層間的雜質離子擴散或捕捉該離子的功能,必須是電學上穩定的層。只要是無色或淡色透明的材料,就可以設置在透明電極層11和發光體層13之間,但在發光體層13的更下方,即在對置電極層15一側設置防止離子擴散層17,藉此不會擔心材料的顏色,可能高效地防止發光體的退化。
例如,對于在合成樹脂中分散著以碳或鎳為主成分的導電性填料的材料,將其用在電介質層14和對置電極層15之間作為第2對置電極層17,由此可以防止從透明電極層11和對置電極層15溶出的雜質離子通過和擴散,可以防止絕緣退化,能夠長期保持發光的可靠性。另外,相對于100質量份的該第2對置電極層17的固體分,導電性填料設定為3~50質量份,相對于導電性填料,較多地配合合成樹脂的用量,由此能夠得到成形性也優良的第2對置電極層17。作為導電性填料,優選的是電學上穩定的碳或鎳,以降低電阻值為目的,也可以混入少量的其它金屬類。
作為合成樹脂,可以列舉出聚酯系、丙烯酸系、聚氨酯系、氟系、硅酮系、或者環氧系的各種樹脂。這些樹脂可以是均聚物,也可以是共聚物。另外,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在它們當中,優選的是氟系、環氧系等吸濕率較低的樹脂。
另外,為了將發光效率的衰減限制在最小限度并強化絕緣性能,使電介質分散在合成樹脂中的第2電介質層17可以設置成與電介質層14相接觸。設定第2電介質層17本身的介電常數使其小于電介質層14的介電常數,由此盡管發光效率多少有些損失,但能夠防止從透明電極層11和對置電極層15溶出的雜質離子的通過和擴散,能夠防止絕緣退化,從而可以長期保持發光的可靠性。作為其方法,可以控制電介質在合成樹脂中的添加量,也可以使用介電常數較低的電介質或合成樹脂。
作為電介質的添加量,即使在合成樹脂中添加少量的電介質,也可以取得防止離子擴散的功能,如果單純地減少電介質的添加量,則第2電介質層17的絕緣性提高,在電學上變得穩定,但另一方面,發光體層的電場降低,從而導致輝度下降。因此,優選將膜厚控制得薄一些,以維持一定的靜電容量。
反之,當相對于100質量份的第2電介質層17中的所有固體分、電介質超過70質量份時,則第2電介質層17本身的拉伸性能降低,成形時難以追隨薄膜,因此容易產生裂紋和斷線,成為輝度降低以及不亮燈的原因。如果使用的是相對于100質量份的第2電介質層17中的所有固體分、在合成樹脂中分散40~60質量份電介質而得到的第2電介質層17,則成形性良好,受膜厚波動的影響不大。
作為第2電介質層17的材料,可以使用與電介質層14同樣的材料,但與電介質層14相比,通過有意識地減少電介質的配合量,盡管發光效率多少有些損失,但能夠防止從透明電極層11和對置電極層15溶出的雜質離子的通過和擴散,能夠防止絕緣退化,從而可以長期保持發光的可靠性。
在電介質中,優選的是通過使用絕緣性較高的氧化鈦等電介質,以提高透明電極層11和對置電極層15的層間絕緣性。絕緣性與介電常數相反,作為第2電介質層17的介電常數,優選使用的電介質是,其具有電介質層14使用的電介質的約70%或以下的介電常數。
再者,通過添加離子交換體,可以高效地捕捉雜質離子。
作為構成電介質層的合成樹脂,可以列舉出聚酯系、丙烯酸系、聚氨酯系、氟系、硅酮(silicone)系、或者環氧系的各種樹脂。這些樹脂可以是均聚物,也可以是共聚物。另外,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在它們當中,優選的是氟系等吸濕率較低的樹脂。
另外,不添加電介質,只用合成樹脂即可以構成第2電介質層17。與在第2電介質層17中添加電介質時的情況一樣,在只用合成樹脂構成的情況下,過厚時將導致電阻值的上升和介電常數的下降,因此優選形成為薄膜。為了使其有效發揮防止離子擴散的作用,必須是均勻的膜,因而現實的情況是,其厚度為0.1~10μm左右。此外,該構成可以設置在與電介質層14相鄰的層上。在使用無色透明的樹脂的情況下,也可以形成于透明電極層11與發光體層13之間。
這些防止離子擴散層17根據目的的不同,可以單層使用,也可以多層使用。
將這樣得到的賦形加工前EL薄片2以透明絕緣性薄膜10朝向外側的方式,設置在切削加工成鍵頭形狀的凹形模具中,通過壓空成形、真空成形、以及壓制成形等而加工成形為所要求的鍵頭形狀,這樣便得到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的中間成形體。接著在鍵頭部4的背面側的凹部,注入熱塑性或熱固性、光、電子束或反應固化性樹脂而使其固化,由此便得到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的最終產品。此外,也可以采用將成形加工的EL薄片2與事先準備的芯材3嵌合在一起而實現一體化的方法。
下面就實施例進行說明。
實施例5根據上述實施方案,制作具體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
將125μm厚的聚碳酸酯的合金薄膜(バイホ-ル/バイエル公司制造)作為透明絕緣性薄膜10,然后通過絲網印刷對其涂布著色油墨(ノリフアンHTR/プロル制造),從而形成出飾層20。在飾層11的背面絲網印刷透光性粘合層(IPS000/帝國油墨(株)制造),再在其上面絲網印刷導電性聚合物(Orgacon P3040/アグファ公司制造)作為透明電極層11。其次,在透明電極層11上的發光區以外的部位,用銀漿料(JEF-6022SS/日本アチソン(株)制造)絲網印刷輔助電極層(電路)。在透明電極層11上,絲網印刷メジウムインク(JELCON AD-HM6/十條化學(株)制造)作為粘合層。然后,對要求發光的部位絲網印刷發光體油墨(8155N ELミデイアム/杜邦公司制造),以形成發光體層13。作為電介質層14,是絲網印刷按下述方法制備的涂料而形成的,即在用甲乙酮(methyl ethyl ketone)溶解有含氟橡膠(ダイエルG501/ダイキン工業(株)制造)的溶劑中,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氟橡膠,分散250質量份的介電常數為1200的鈦酸鋇(BT100P/富士鈦工業(株)制造)。作為第2對置電極層17,是使用EL碳漿料(7152EL碳漿料/杜邦公司制造),通過絲網印刷而形成出平均膜厚為3μm的第2對置電極層17。再者,在其上面絲網印刷銀漿料(JEF-6022SS/日本アチソン(株)制造)作為對置電極層15。另外,印刷PC系油墨(ノリフアンHTR/プロ一ル公司制造)作為薄膜粘合層16,便得到賦形加工前的EL薄片2。
將得到的EL薄片2以透明絕緣性薄膜10的表面處在模具側的方式設置在切削加工成鍵形狀的模具的凹形模具內,在模具溫度120℃、成形時間15秒鐘的條件下進行壓制成形。
在實施了成形加工的EL薄片2之鍵頭部4的內側,采用注塑成形注入聚碳酸酯系樹脂(ユビロン/三菱工程塑料(株)制造)以形成芯材3,便得到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
在得到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上施加交流電壓使其發光,結果確認由于采用成形加工的電極之電阻值的升高受到了抑制,因而諸多鍵頭部4大致以均勻的亮度發光。得到了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在穩壓電源100V、400Hz驅動時,初期輝度為105cd/m2。
另外,對于得到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將其放置在溫度為60℃、濕度為95%的高溫高濕環境下,同時使用穩壓電源,使其在100V、400Hz的條件下保持連續發光驅動的狀態不變,這樣觀察了外觀的變化,結果確認連續亮燈開始后,在576小時有黑點的發生。此外,作為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通常在各種環境下要求240小時或以上的耐久性,因此判斷本發明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可充分滿足要求。
實施例6實施例6除夾設第2電介質層17以代替第2對置電極層17之外,其余以與實施例5同樣的構成、同樣的制造方法進行制作,并進行了與實施例5同樣的試驗。
實施例6是絲網印刷按下述方法制備的涂料而形成平均膜厚為3μm的第2電介質層17的,即將用甲乙酮溶解有含氟橡膠(G501/ダイキン化學工業(株)制造)的涂料作為溶劑,在該溶劑中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氟橡膠,分散50質量份的介電常數為100的氧化鈦。
實施例7實施例7除夾設第2對置電極層17以及第2電介質層17兩者以外,其余以與實施例5同樣的構成、同樣的制造方法進行制作,并進行了與實施例5同樣的試驗。
實施例7是絲網印刷按下述方法制備的涂料而形成平均膜厚為3μm的第2電介質層17的,即將用甲乙酮溶解有含氟橡膠(G501/ダイキン化學工業(株)制造)的涂料作為溶劑,在該溶劑中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氟橡膠,分散50質量份的氧化鈦。此外,用碳漿料(7152EL碳漿料/杜邦公司制造),采用絲網印刷設置平均膜厚為3μm的第2對置電極層17。
實施例8實施例8除了第2電介質層17以外,其余以與實施例5同樣的構成、同樣的制造方法進行制作,并進行了與實施例5同樣的試驗。
實施例8通過絲網印刷在甲乙酮中溶解有含氟橡膠(G501/ダイキン化學工業(株)制造)的涂料,來設置平均膜厚為3μm的第2對置電極層17。
比較例1除了第2電介質層17的材質以外,其余以與實施例5同樣的構成、同樣的制造方法進行制作,并進行了與實施例5同樣的試驗。
比較例1使用與電介質層14相同的材料代替第2電介質層17,通過絲網印刷形成了平均膜厚為3μm的層。
比較例2除了防止離子擴散層17以外,其余以與實施例5同樣的構成、同樣的制造方法進行制作,并進行了與實施例5同樣的試驗。
比較例2不設置具有第2對置電極層和第2電介質層的防止離子擴散功能的層而制作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1。
對于以上的實施例5~8以及比較例1和2,在與實施例5所述的同樣的條件下進行了性能試驗。其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從表1的實施例5~8的試驗結果可以確認具有如下的傾向初期輝度越高,黑點的發生時間越短。但是,在實施例5~8的任一情況下,連續亮燈開始后在240小時內均沒有確認發生黑點,即使在高溫、高濕下,也能得到可靠性高的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基于這樣的特性,可以說,考慮到產品的使用用途、產品的裕度和高度等成形要素、驅動條件的制約等,可以選定適當的防止離子擴散層。
另一方面,比較例1和2的構成因為沒有設置具有防止離子擴散功能的層,所以在240小時以內發生了黑點。
權利要求
1.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
2.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并且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還進一步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
3.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選自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夾設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
4.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選自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夾設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并且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還進一步夾設選自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夾設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
5.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且所述電介質層以及所述發光體層的至少一方,使用氟系樹脂作為粘合劑。
6.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并且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還進一步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且所述電介質層以及所述發光體層的至少一方,使用氟系樹脂作為粘合劑。
7.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選自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夾設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且所述電介質層以及所述發光體層的至少一方,使用氟系樹脂作為粘合劑。
8.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選自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夾設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并且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還進一步夾設選自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夾設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且所述電介質層以及所述發光體層的至少一方,使用氟系樹脂作為粘合劑。
9.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并且所述發光體層使用的粘合劑是聚酯系或丙烯酸系樹脂,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的粘合劑是氟系樹脂。
10.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且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還進一步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并且所述發光體層使用的粘合劑是聚酯系或丙烯酸系樹脂,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的粘合劑是氟系樹脂。
11.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選自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夾設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并且所述發光體層使用的粘合劑是聚酯系或丙烯酸系樹脂,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的粘合劑是氟系樹脂。
12.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選自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夾設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且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還進一步夾設選自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夾設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并且所述發光體層使用的粘合劑是聚酯系或丙烯酸系樹脂,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的粘合劑是氟系樹脂。
13.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并且所述對置電極層、所述電介質層、所述發光體層、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以及所述透光性粘合層之中的至少一方,是通過分散離子交換體而形成的。
14.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且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還進一步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并且所述對置電極層、所述電介質層、所述發光體層、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以及所述透光性粘合層之中的至少一方,是通過分散離子交換體而形成的。
15.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選自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夾設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并且所述對置電極層、所述電介質層、所述發光體層、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以及所述透光性粘合層之中的至少一方,是通過分散離子交換體而形成的。
16.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選自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夾設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且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還進一步夾設選自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夾設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并且所述對置電極層、所述電介質層、所述發光體層、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以及所述透光性粘合層之中的至少一方,是通過分散離子交換體而形成的。
17.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且所述電介質層以及所述發光體層的至少一方,使用氟系樹脂作為粘合劑;并且所述對置電極層、所述電介質層、所述發光體層、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以及所述透光性粘合層之中的至少一方,是通過分散離子交換體而形成的。
18.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并且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還進一步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且所述電介質層以及所述發光體層的至少一方,使用氟系樹脂作為粘合劑;并且所述對置電極層、所述電介質層、所述發光體層、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以及所述透光性粘合層之中的至少一方,是通過分散離子交換體而形成的。
19.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選自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夾設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且所述電介質層以及所述發光體層的至少一方,使用氟系樹脂作為粘合劑;并且所述對置電極層、所述電介質層、所述發光體層、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以及所述透光性粘合層之中的至少一方,是通過分散離子交換體而形成的。
20.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選自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夾設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并且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還進一步夾設選自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夾設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且所述電介質層以及所述發光體層的至少一方,使用氟系樹脂作為粘合劑;并且所述對置電極層、所述電介質層、所述發光體層、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以及所述透光性粘合層之中的至少一方,是通過分散離子交換體而形成的。
21.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并且所述發光體層使用的粘合劑是聚酯系或丙烯酸系樹脂,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的粘合劑是氟系樹脂;而且所述對置電極層、所述電介質層、所述發光體層、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以及所述透光性粘合層之中的至少一方,是通過分散離子交換體而形成的。
22.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且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還進一步夾設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并且所述發光體層使用的粘合劑是聚酯系或丙烯酸系樹脂,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的粘合劑是氟系樹脂;而且所述對置電極層、所述電介質層、所述發光體層、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以及所述透光性粘合層之中的至少一方,是通過分散離子交換體而形成的。
23.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選自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夾設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并且所述發光體層使用的粘合劑是聚酯系或丙烯酸系樹脂,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的粘合劑是氟系樹脂;而且所述對置電極層、所述電介質層、所述發光體層、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以及所述透光性粘合層之中的至少一方,是通過分散離子交換體而形成的。
24.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發光體層之間,夾設選自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夾設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且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還進一步夾設選自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夾設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并且所述發光體層使用的粘合劑是聚酯系或丙烯酸系樹脂,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的粘合劑是氟系樹脂;而且所述對置電極層、所述電介質層、所述發光體層、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以及所述透光性粘合層之中的至少一方,是通過分散離子交換體而形成的。
25.一種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其特征在于使用權利要求1~24的任一項所述的EL薄片,從靠近所述對置電極層的背面側向靠近所述透明電極層的表面側形成凸部,位于凸部背面側的凹部填充有與鍵頭形狀相對應的芯材。
26.根據權利要求1~24的任一項所述的EL薄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電極層與所述對置電極層之間,設置至少一個第2對置電極層,所述第2對置電極層在合成樹脂中分散著以鎳或碳為主成分的導電性填料;且所述第2對置電極層被設置成與所述對置電極層相接觸。
27.根據權利要求1~24的任一項所述的EL薄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電極層與所述對置電極層之間,設置至少一個第2電介質層,所述第2電介質層在合成樹脂中分散著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的電介質具有更低介電常數的電介質;且所述電介質層被設置成與所述電介質層相接觸。
28.根據權利要求1~24的任一項所述的EL薄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電極層與所述對置電極層之間,設置至少一個第2對置電極層,所述第2對置電極層在合成樹脂中分散著以鎳或碳為主成分的導電性填料;且所述第2對置電極層被設置成與所述對置電極層相接觸;同時在所述透明電極層與所述對置電極層之間,設置至少一個第2電介質層,所述第2電介質層在合成樹脂中分散著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的電介質具有更低介電常數的電介質;且所述電介質層被設置成與所述電介質層相接觸。
29.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所述發光體層用粘合劑與所述電介質層用粘合劑種類不同,且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
30.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所述發光體層用粘合劑與所述電介質層用粘合劑種類不同,且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并且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夾設著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
31.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所述發光體層用粘合劑與所述電介質層用粘合劑種類不同,而且是選自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
32.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所述發光體層用粘合劑與所述電介質層用粘合劑種類不同,而且是選自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并且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夾設著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
33.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所述發光體層用粘合劑與所述電介質層用粘合劑種類不同,且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并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氟系樹脂粘合劑作為粘合劑。
34.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所述發光體層用粘合劑與所述電介質層用粘合劑種類不同,且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并且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夾設著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氟系樹脂粘合劑作為粘合劑。
35.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所述發光體層用粘合劑與所述電介質層用粘合劑種類不同,而且是選自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并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氟系樹脂粘合劑作為粘合劑。
36.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所述發光體層用粘合劑與所述電介質層用粘合劑種類不同,而且是選自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并且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夾設著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氟系樹脂粘合劑作為粘合劑。
37.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所述發光體層用粘合劑與所述電介質層用粘合劑種類不同,且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同時所述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以及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之中的至少一方,是通過分散離子交換體而形成的。
38.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所述發光體層用粘合劑與所述電介質層用粘合劑種類不同,且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并且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夾設著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同時所述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以及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之中的至少一方,是通過分散離子交換體而形成的。
39.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所述發光體層用粘合劑與所述電介質層用粘合劑種類不同,而且是選自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同時所述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以及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之中的至少一方,是通過分散離子交換體而形成的。
40.一種EL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和薄片基材,所述EL薄片的特征在于所述發光體層用粘合劑與所述電介質層用粘合劑種類不同,而且是選自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聚酯系、丙烯酸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系之中的1種或多種的樹脂系粘合劑或者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合成橡膠系粘合劑;并且在所述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與所述薄片基材之間,夾設著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同時所述對置電極層、電介質層、發光體層、導電性聚合物制透明電極層、以及與所述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透光性粘合層之中的至少一方,是通過分散離子交換體而形成的。
41.一種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其特征在于使用權利要求29~40的任一項所述的EL薄片,從靠近所述對置電極層的背面側向靠近所述透明電極層的表面側使凸部突出出來,且在凸部背面側至少填充有與鍵頭形狀相對應的芯材。
42.根據權利要求29~40的任一項所述的EL薄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電極層與所述對置電極層之間,設置至少一個第2對置電極層,所述第2對置電極層在合成樹脂中分散著以鎳或碳為主成分的導電性填料;且所述第2對置電極層被設置成與所述對置電極層相接觸。
43.根據權利要求29~40的任一項所述的EL薄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電極層與所述對置電極層之間,設置至少一個第2電介質層,所述第2電介質層在合成樹脂中分散著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的電介質具有更低介電常數的電介質;且所述電介質層被設置成與所述電介質層相接觸。
44.根據權利要求29~40的任一項所述的EL薄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電極層與所述對置電極層之間,設置至少一個第2對置電極層,所述第2對置電極層在合成樹脂中分散著以鎳或碳為主成分的導電性填料;且所述第2對置電極層被設置成與所述對置電極層相接觸;同時在所述透明電極層與所述對置電極層之間,設置至少一個第2電介質層,所述第2電介質層在合成樹脂中分散著比所述電介質層使用的電介質具有更低介電常數的電介質;且所述電介質層被設置成與所述電介質層相接觸。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EL薄片以及照光式按鈕開關用構件,該EL薄片即使采用諸如拉深加工之類的方法而加工成三維形狀體,EL元件也較少產生不亮燈等麻煩,可以長期穩定地進行發光。本發明提供一種EL層疊體薄片,其包括對置電極層(15)、電介質層(14)、發光體層(13)、以及透明電極層(11)。透明電極層使用導電性聚合物,在透明電極層(11)與發光體層(13)之間,夾設著由對導電性聚合物的粘合性高的粘合劑形成的粘合層(12)。粘合性高的粘合劑使用聚酯、丙烯酸、氰基丙烯酸酯、聚烯烴、乙烯-乙酸乙烯酯或乙烯-丙烯酸乙酯系的粘合劑。電介質層由氟系、聚酯系、丙烯酸系樹脂粘合劑形成。再者,為了提高在高溫、高濕環境下的耐久性,還夾設具有防止離子擴散功能的第2對置電極層(17)和/或第2電介質層(17)。
文檔編號H01H13/14GK1906977SQ20058000165
公開日2007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16日 優先權日2004年2月18日
發明者堀田真司, 山田俊一 申請人:信越聚合物公司
網友詢問(wen)留言(yan)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