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插座
[0001]本發明是申請日:2011年2月24日、申請號:201110047299.2、發明創造名稱:碳排放追蹤器、碳排放追蹤系統及碳排放追蹤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一種插座,特別涉及可配接在電器產品電源輸入端的插座。
【背景技術】
[0003]任何電器產品從工廠生產制造后,到消費者開始使用到丟棄為止等不同生命周期階段,都在產生二氧化碳,且隨著電器產品的不同使用方式及實際使用的時間,電器產品的壽命年限長短都會造成不同的碳排放量。這些電器產品所涉及的碳權使用,將可能發展成由制造商與消費者來共同承擔,所以電器制造商或服務商亟需追蹤碳權使用狀況。
[0004]再者,大多數電器產品的保固期是以年度計算,并非電器產品實際的使用狀況,若希望以電器產品的實際使用時間來進行產品保固,則電器制造商或服務商亟需追蹤電器產品的實際使用狀況。
[0005]為此,需要有廣泛適用性的碳排放追蹤器及追蹤方法,例如:可適用于舊式及新式家電產品的碳排放追蹤器及追蹤方法。此外,碳排放追蹤器及追蹤方法也需具備可信度,以利于落實碳排放總量管制與碳交易制度。
[0006]目前,已出現許多改良式的插座,舉例來說,美國專利案US8221166 B2揭露一種分接頭插座,其上設置有多個可提供小功率電源的USB插座。然而,基于此美國專利案申請日時所遵循的安全規范內容,未連接有電源線(cable)的轉接頭(adapter)與連接有電源線之插座是被界定為不同的產品。再者,基于所述安全規范內容,美國專利案US8221166B2所揭露的分接頭插座與本發明所提出的插座分屬兩個完全不同的產品,兩者并無法互相跨越。
[0007]又,舉例來說,申請日晚于本發明的臺灣專利案TWM442634揭露一種插頭模塊改良結構,其上設置有至少一 USB插座,以方便使用者直接插接電子裝置進行充電之用。然而,在臺灣專利案TWM442634的申請日之前未見與本發明的插座結構相似的專利案,且此臺灣專利案的申請日亦晚于本發明。顯然地,本發明所提出的插座并未見于先前技術中。
[0008]此外,熟知設置有USB插座的插座裝置亦未具有檢測所連接電子裝置的用電量與碳排放量的功能。
【發明內容】
[0009]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插座,其結構簡單并設有通用串行總線插槽,方便外接一通用串行總線的數據儲存裝置以進行各類數據存取動作,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本發明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插座,其具有碳排放追蹤功能,可作為一碳排放追蹤器,其配接在一電器產品的電源輸入端,該插座檢測該電器產品的用電量,并依據一設定時間區段記錄該時間區段內的用電數據,且定時匯報該用電數據至一數據中心,其中,該用電數據并非即時用電數據,可確保使用者的隱私權,例如:該用電數據可為每天的用電數據,該插座可每天定時匯報該用電數據至該數據中心,或者該用電數據可為每周的用電數據,該插座可每月定時匯報該用電數據至該數據中心。
[0010]本發明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插座,可配接在一電器產品的電源輸入端,該插座可定時匯報該電器產品的用電數據至一數據中心,其中,該數據中心可分析該用電數據,以追蹤該電器產品是否正常,而提供事前維修的服務。
[0011]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插座,可配接在一電器產品的電源輸入端,該插座可定時匯報該電器產品的用電數據至一數據中心,其中,該數據中心可分析該用電數據,以累計該電器產品的實際使用時間,借此,電器制造商或服務商可依該實際使用時間來進行產品保固。
[001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插座,該插座包括一第一殼體、一第二殼體、一電源線及一通用串行總線插槽。第一殼體具有一導電插腳,導電插腳用于接收一電源。第二殼體具有一導電插孔,導電插孔用于插接一電器產品的插頭,以供電給電器產品,其中第二殼體通過電源線耦接第一殼體,且通用串行總線插槽設置于第一殼體。
[0013]更進一步地說,該插座還包括一電源檢測單元、一通信單元與一處理單元。處理單元耦接于電源檢測單元及通信單元。處理單元通過電源檢測單元并依據一設定時間區段累計一用電數據,處理單元將用電數據通過通用串行總線插槽儲存于通用串行總線的數據儲存裝置,其中用電數據包括該電器產品的身份信息。
[0014]本發明可以將用電量換算成碳排放量,以達到合理分配碳權及適當課征碳稅的目的。
[0015]為使能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附圖僅用來說明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權利范圍作任何的限制。
【附圖說明】
[0016]圖1A是本發明的碳排放追蹤器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0017]圖1B是本發明的碳排放追蹤器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
[0018]圖1C是本發明的碳排放追蹤器的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
[0019]圖1D是本發明的碳排放追蹤器的一功能方框圖。
[0020]圖1E是本發明的碳排放追蹤系統的一實施示意圖。
[0021]圖1F是本發明的碳排放追蹤方法一實施流程圖。
[0022]圖2A是本發明的碳排放追蹤器的第四實施例的示意圖。
[0023]圖2B是本發明的碳排放追蹤器的第五實施例的示意圖。
[0024]圖2C是本發明的碳排放追蹤器的另一功能方框圖。
[0025]圖2D是本發明的碳排放追蹤系統的另一實施示意圖。
[0026]圖2E是本發明的碳排放追蹤方法的另一實施流程圖。
[0027]上述附圖中的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28]1、2:碳排放追蹤系統
[0029]10a、10b、10c、1cU 10e、1f、20a、20b、20c、20d、20e、20f:碳排放追蹤器
[0030]100a、100c、200a:本體
[0031]100bl、200bl:第一殼體
[0032]100b2、200b2:第二殼體
[0033]101、101c、201:電源輸入接口
[0034]102、202:電源檢測單元
[0035]104、204:處理單元
[0036]103、103c、203:電源輸出接口
[0037]105:通信單元
[0038]106,206:存儲單元
[0039]107、207:電源線
[0040]108,208:環境檢測單元
[0041]109:指示單元
[0042]209:數據傳輸接口
[0043]211:數據儲存單元
[0044]60a、60b、60c:電器產品
[0045]601:電源輸入端
[0046]70:電源供應單元
[0047]701:電源輸出端
[0048]17、27:數據中心
[0049]18、28:制造商
[0050]19,29:使用者
[0051]16a、26a:第一廣域網絡
[0052]16b,26b:第二廣域網絡
[0053]14a、24a:第一存取點
[0054]14b,24b:第二存取點
[0055]12a、22a:第一區域網絡
[0056]12b,22b:第二區域網絡
[0057]21a、21b、21c、21d:電子裝置
[0058]SlOl?SI 13、S201?S217:碳排放追蹤方法實施例步驟
【具體實施方式】
[0059]本說明書揭示一種碳排放追蹤器、碳排放追蹤系統及碳排放追蹤方法,用以記錄電器產品在一設定時間區段內的用電量,經過數據中心將用電量換算成碳排放量,以達到合理分配碳權及適當課征碳稅的目的。
[0060]請參照圖1A,圖1A是本發明的碳排放追蹤器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碳排放追蹤器1a連接于電器產品60a的電源輸入端601與一電源供應單元70的電源輸出端701之間。碳排放追蹤器1a包括一本體100a、一電源輸入接口 101、一電源輸出接口 103及一通信單元105。其中電源輸入接口 101及電源輸出接口 103都設置在本體10a上,且電源輸出接口 103耦接于電源輸入接口 101,電源輸入接口 101可選擇地連接于電源輸出端701,電源輸出接口 103可選擇地連接于電源輸入端601。通信單元105設置在本體10a內。
[0061]碳排放追蹤器1a通過電源輸入接口 101接收來自電源輸出端701所輸出的一電源,且通過電源輸出接口 103輸出該電源以供電給電器產品60a。碳排放追蹤器1a供電的同時,碳排放追蹤器1a檢測電器產品60a的實際耗電功率,并累計所檢測到的實際耗電功率,以取得電器產品60a在一設定時間區段內的用電數據,并記錄各個時間區段內的用電數據,例如:所記錄的用電數據可為電器產品60a每天的用電數據,或者所記錄的用電數據可為電器產品60a每周的用電數據,以確保使用者的隱私權。用電量信息包括設定時間區段內的用電度數以及累計的時間或日期等,其中用電度數的計算公式可如式(I)所示。
[0062]用電度數=實際耗電功率X設定時間/1000(I)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