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數據疊加方法和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地質勘探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地震數據疊加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地球物理勘探處理和解釋的過程中,地震勘探資料經處理軟件處理后形成疊前地震道集,疊前地震道集一般需要經過疊加后形成疊后數據才能交付給解釋軟件。一般在同一個工區中,疊加方法只能由處理人員選擇某一個固定的方位角范圍、入射角(或偏移距)范圍進行疊加,并將疊加后的疊后數據(一套或多套)交付給解釋人員。然而,在實際的生產實踐中,解釋人員往往需要根據不同的地層、不同的區域選擇不同的疊加參數進行疊加,即,在同一套疊后數據中,不同位置使用的疊加參數不一樣,這樣才能得到精度較高的疊加數據。
[0003]隨著寬方位采集的發展和普及,目前疊前地震道集的數據量可以達到TB數量級,對地震道集數據做一次全疊加需要很長時間(最少也要幾個小時),用戶無法定義不規則疊加范圍,當用戶希望對某特定區域、特定目的層進行多種疊加效果分析時,分析周期會很長,效率低下,因此會嚴重影響用戶的生產進度。
[0004]針對上述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地震數據疊加方法,以達到有效提高數據疊加效率和靈活性的目的,該方法包括:
[0006]獲取用戶在工區底圖上點選的位置;
[0007]確定所述點選的位置對應的地震道集,并從索引文件中獲取該地震道集的地震道信息;
[0008]根據所述地震道信息生成并顯示該地震道集對應的道集數據方位角分布視圖;
[0009]獲取用戶在所述道集數據方位角分布視圖中設定的疊加參數;
[0010]獲取用戶設定的目的層參數和選定的計算方法,以及用戶在所述工區底圖上選定的多個道集點;
[0011]根據所述設定的目的層參數,從所述多個道集點中選擇滿足所述疊加參數的道集點進彳丁置加;
[0012]根據選定的計算方法對疊加結果進行屬性提取。
[0013]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確定所述點選的位置對應的地震道集,并從索引文件中獲取該地震道集的地震道信息,包括:
[0014]逐道搜索地震道集,將與所述點選的位置之間的距離小于預定像素值的地震道集作為與所述點選的位置對應的地震道集;
[0015]從所述索引文件中獲取該地震道集的地震道信息,其中,所述地震道信息包括:方位角和偏移距。
[0016]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根據所述地震道信息生成并顯示該地震道集對應的道集數據方位角分布視圖,包括:
[0017]對該地震道集中的各個地震道進行統計,以確定最大偏移距;
[0018]確定顯示窗口的中心點位置和最大顯示半徑;
[0019]根據所述最大偏移距、所述最大顯示半徑和各個地震道的偏移距,確定各個地震道在顯示窗口中的顯示半徑;
[0020]根據所述中心點位置、各個地震道的方位角和顯示半徑,計算得到各個地震道的激發點和接收點位置;
[0021]根據所述各個地震道的激發點和接收點位置生成該地震道集對應的道集數據方位角分布視圖。
[0022]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按照以下公式確定各個地震道在顯示窗口中的顯示半徑:
[0023]Rx= D
[0024]按照以下公式計算得到各個地震道的激發點和接收點位置:
[0025](XS,YS) = (Xo+R^cosCAj.Yo+R^sinCA,))
[0026](Xr,Yr) = (Xo-R^cosCAj.Yo-R^sinCA,))
[0027]其中,民表示第i個地震道在顯示窗口中的顯示半徑,D i表示第i個地震道的偏移距,R_表示最大顯示半徑,D _表示最大偏移距,X s表示第i個地震道的激發點的橫坐標,Ys表示第i個地震道的激發點的縱坐標,X。表示中心點位置的橫坐標,A z表示方位角,Y。表示中心點位置的縱坐標,I表示第i個地震道的接收點的橫坐標,表示第i個地震道的接收點的縱坐標,i表示地震道道號。
[0028]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獲取用戶在所述道集數據方位角分布視圖中設定的疊加參數,包括:
[0029]獲取用戶對所述道集數據方位角分布視圖中的扇面的調整操作;
[0030]將所述調整操作調整后的扇面信息對應的參數作為用戶設定的疊加參數,其中,所述疊加參數包括:開始方位角、結束方位角、開始偏移距、和結束偏移距。
[0031]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用戶對所述道集數據方位角分布視圖中的扇面的調整操作,包括以下一種或任意組合:
[0032]所述用戶通過鼠標拖動所述扇面的兩個半徑以修改開始方位角和結束方位角;
[0033]所述用戶通過鼠標拖動所述扇面的兩個圓弧以調整開始偏移距和結束偏移距;
[0034]所述用戶通過鼠標轉動扇面,以整體調整方位角的范圍。
[0035]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用戶設定的目的層參數包括:目的層層位、目的層時間偏移和目的層厚度。
[0036]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根據所述設定的目的層參數,從所述多個道集點中選擇滿足所述疊加參數的道集點進行疊加,包括:
[0037]從所述索引文件中逐道讀取道集點的方位角和偏移距;
[0038]根據讀取的各道集點的方位角和偏移距與所述用戶設定的疊加參數進行對比,從所述各道集點中確定出在所述用戶設定的疊加參數所限定的范圍內的一個或多個道集點,將確定出的一個或多個道集點作為疊加道集點;
[0039]根據用戶設定的目的層參數確定目的層范圍;
[0040]對所述疊加道集點在所述目的層范圍內的地震道振幅求平均,將求平均后的結果作為疊加結果。
[0041]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用戶選定的計算方法包括以下一種或多種:提取時間切片、提取均方根振幅、提取方差、提取相似相關、提取相似相干。
[0042]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地震數據疊加裝置,以達到有效提高數據疊加效率和靈活性的目的,該裝置包括:
[0043]點選位置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用戶在工區底圖上點選的位置;
[0044]地震道信息獲取模塊,用于確定所述點選的位置對應的地震道集,并從索引文件中獲取該地震道集的地震道信息;
[0045]分布視圖生成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地震道信息生成并顯示該地震道集對應的道集數據方位角分布視圖;
[0046]疊加參數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用戶在所述道集數據方位角分布視圖中設定的疊加參數;
[0047]用戶設定參數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用戶設定的目的層參數和選定的計算方法,以及用戶在所述工區底圖上選定的多個道集點;
[0048]疊加模塊,用于根據所述設定的目的層參數,從所述多個道集點中選擇滿足所述疊加參數的道集點進行疊加;
[0049]屬性提取模塊,用于根據選定的計算方法對疊加結果進行屬性提取。
[0050]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獲取用戶在工區底圖上點選的位置,通過索引文件建立該點選位置對應的地震道集的道集數據方位角分布視圖,獲取用戶在該分布視圖上設定的疊加參數、目的層參數和計算方法等,對用戶在工區底圖上選取的道集點進行疊加,并對疊加后結果進行屬性提取,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對道集數據做一次全疊加需要很長時間且用戶無法定義不規則疊加范圍的技術問題,達到了有效提高數據疊加效率和靈活性的技術效果Ο
【附圖說明】
[0051]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在附圖中:
[0052]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地震數據疊加方法的方法流程圖;
[0053]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工區道集平面圖示意圖;
[0054]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索引文件存儲結構示意圖;
[0055]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道集數據方位角分布視圖;
[0056]圖5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疊加參數模板顯示示意圖;
[0057]圖6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