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體重秤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191671閱讀(du):1249來源:國知(zhi)局
體重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重秤,具有承載板(1),該承載板具有一中間區域和布置在中間區域的旁邊、下方和上方的一些側區域,下底(5),承載板(1)通過稱重單元支撐在該下底的內側上。具有構造為下殼的下底的已知體重秤的缺點是,它們在地毯底或者不平坦的瓷磚形式的地基上中心放置或者稱重單元負載不均勻,這兩種情況都可以導致稱量不準確性。本實用新型由此改進這一點,即,下底(5)的構造,使得在露出布置在承載板(1)的中間區域(3)下方的空間的情況下,下底至少在所述側區域(2)的部分區域的下方延伸,在所述部分區域之下設置有所述稱重單元。
【專利說明】體重秤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體重秤,具有:一用于接收待稱量的重量的承載板,該承載板具有中間區域和布置在中間區域的旁邊、下方和上方的側區域;一下底,承載板在該下底的內側上通過至少三個相互間隔地布置的稱重單元支撐;和一電子分析裝置,該電子分析裝置能夠分析作用到稱重單元上的負載,換算成待稱量的重量并且通過顯示裝置輸出。在這里,稱重單元布置在承載板的至少兩個布置在承載板的中間區域外部的側區域內,通常布置在四個角上。
【背景技術】
[0002]這種類型的秤目前設置有作為下底的彈性下殼。這種結構由DE2已知。W095/31700也展示了這種秤。
[0003]作為稱重單元,在這里常常使用扁平的稱重單元,所謂的平面稱重單元,如它們在上述的文獻中,也在EP0505493B1中,在這里尤其在圖3中和所屬描述中所公開的那樣。該說明書意義上的平面稱重單元是由沖壓或者切裁的板材段組成并且與秤的一面(例如負載面)上的內部區域和具有另一面(例如負載接收面)的外部區域連接的稱重單元,其中,內部區域相對于外部區域的彎曲被分析并且通過顯示裝置顯示給使用者。在此,顯示裝置不必非得布置在承載板或者下底中,也可以是具有單獨顯示裝置的遠程數據傳遞裝置。
[0004]具有下殼體的這種扁平秤的缺點是,由于力鎖合(Kraftschluss)在將下底放置在地基上時可能影響測量,只要下底距離承載板不夠遠,但是遠了又與扁平設計的需求矛盾,或者下底實施得不夠堅固,但是堅固又導致制造成本提高。
[0005]另一缺點在于,下底可以不均勻地變形,尤其當由于承重偏離中心或者站立面不均勻而負載通常不均勻時。這導致下底中的彎曲力矩,該彎曲力矩又傳遞到稱重單元上并且導致測量不準確性。
[0006]另一由W02008/009794已知的體重秤方案使用直接通過小的立腳支撐在地基上的稱重單元。在這里,要么設置可通過的下底,該下底在立腳的區域中具有貫通孔,從而立腳穿過下底,要么設置小的覆蓋裝置,該覆蓋裝置覆蓋稱重單元的區域,但是基本上同樣具有稱重單元可穿過的通孔。
[0007]但是原理上,下底的這種形狀與貫通的形狀幾乎沒有區別,在所有情況下,同樣可以使用如W02008/009794中所描述的平面稱重單元或者由彎曲梁組成的傳統稱重單元,該彎曲梁通過一端部固定在承載板上并且通過對置的端部固定在立腳上。后一種稱重單元比較堅固并且與平面稱重單元相反不允許具有薄的總結構的輕型結構方式。但是,與稱重單元所使用的類型無關,在第二種變化方案中,如果地基不平坦則存在測量錯誤的風險。此夕卜,稱重單元必須通過附加的構件與承載板連接,或者,如上述文獻中描述的那樣,支承在下底上。

【發明內容】
[0008]因此,本發明的任務在于,實現一種具有貫通的下底的、能夠盡可能簡單地構造的、可以價格低地制造的、具有盡可能可靠的測量結果的開頭所述方案的秤。
[0009]該任務根據本發明由此解決,S卩,稱重單元設置在承載板的至少兩個設置在承載板中間區域旁邊的側區域上,并且下底這樣構造,使得下底在繞開承載板的中間區域情況下,至少在側區域的部分區域之下延伸,在所述部分區域之下設置了稱重單元。
[0010]S卩,按照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體重秤,具有:用于接收待稱量的重量的承載板,該承載板具有中間區域和布置在中間區域的旁邊、下方和上方的側區域;下底,承載板在該下底的內側上通過至少三個相互間隔距離地設置的稱重單元被支撐;和電子分析裝置,該電子分析裝置能夠分析作用到所述稱重單元上的負載,將該負載換算成待稱量的重量并且通過顯示裝置輸出,其中,這些稱重單元設置在承載板的至少兩個布置在承載板的中間區域之外的側區域內,其中,所述下底的構造,使得在露出布置在承載板中間區域下方的空間的情況下,該下底至少在所述側區域的部分區域的下方延伸,在所述部分區域之下設置有所述稱重單元。
[0011]根據本發明,現在還為秤使用一種下底,在該下底中可以無附加支承裝置地以簡單的方式使用扁平的稱重單元、即上述的平面稱重單元,因為這種平面稱重單元此外僅以一側支撐在下底的內側上,并且承載板可以直接支撐到負載的面上。這可以僅通過所使用的構件的造形實現。
[0012]但是,本發明不局限在使用這種特定的稱重單元上。通過使用這種下底,根據本發明的裝置還可以保持扁平,從而視覺效果可以一如既往地吸引人。
[0013]然而,為提高稱量過程的準確性,下底現在特殊地構型。在已知的秤中,下底從下面幾乎覆蓋承載板的全部區域,而現在使用從下方看不覆蓋秤中間區域的下底。也就是說,下底僅延伸在側區域上或者側區域中的部分上。中間區域必須多大以達到稱量精度的根據本發明的提高,取決于地基的特性以及下底的彈性。
[0014]根據本發明的秤通常這樣設計,使得秤在通常出現在家庭中的不平度的情況下取得足夠的精度。這在這種情況下實現,即,不平的地基和承載板之間力鎖合的可能性通過將彈性的下底向上壓(Hochdruecken)直到承載板的底面來降低或者最佳的方式甚至消除。
[0015]從這些要求中得出,中間區域應被保持得盡可能的大,另一方面,剩余的下底必須足夠大以便能夠接收稱重單元。附加地,電子分析裝置以及顯示裝置大多布置在下底的區域中,以便這些裝置可以從下面被下底一起覆蓋。產生根據本發明優點的區域尺寸大小的特征例如在于,處于露出的中間區域占承載板面積的大約30%到70%。
[0016]下底的形狀可以是一件式的,從而下底在橫截面中例如可以具有“U”的形狀或者帶有中間區域中的貫通空隙的圓環的形狀。此外,下底也可以多件式地構造,在這種情況下,下底的第一部分例如可以在前部的顯示裝置的區域中從承載板的一側向相對的側面、必要時在保留外部邊緣的情況下延伸。在下底的這個第一部分中,則可以設置顯示裝置和電子分析裝置以及可能必要的供能裝置。在后部的區域中,即一般朝向踏上秤的使用者的區域中,下底則可以構造有一部分或者其他部分,例如在這里也可以設置有橫向延伸的第二部分,或者為每個布置在角上的稱重單元分別以單殼體形式設置下底的一單獨部分。
[0017]重要的是,下底或者下底的部分保持限制到側區域上。此外,根據本發明堅持這種構思,即稱重單元支撐在下底的內表面上。[0018]本發明的一個另外的提高測量精度的附加方案是,下底的附加加強裝置作為力導入區域在稱重單元下方的區域中。已經證實,通過下底的彎曲,對垂直作用的重力附加地以彎曲力矩加載稱重單元。然而,這種雙重負載很難被相互分開并且換算成可靠的測量結果,從而由此產生附加的測量不可靠性。
[0019]力導入區域根據本發明這樣構造,使得力導入區域對由于體重產生的彎曲力矩反作用。為此,加強裝置可以構造為底部的壁厚向內和/或向外指向的厚度凸起或者構造為從內部或者外部作用到底部上的單獨構件。加強裝置可以這樣成形,使得加強裝置優化到希望的彎曲力矩的方向上。
[0020]附加地,力導入區域具有這樣的作用,S卩,將力聚焦到稱重單元上,從而可以實現稱量結果的更高的精度。出乎意料的是,秤根本不必因此在中心上接觸下底,即,力導入區域的加強裝置這樣大,使得不再存在與軟的底的接觸,這正如在無貫通的下底的傳統秤的情況那樣,在這些傳統秤中,稱重單元直接支撐在底上。
[0021]秤通常通過兩個腳承受負載,這兩腳產生分布在稱重單元內并且因此分布在彈性的下底支撐在地面上的點內的單位面積負載。由此,下底在中心被向下壓,從而底板相應地變形。這意味著,力導入區域的加強裝置必須能夠與這種變形反作用,即例如以一個區域向內向中間區域的方向延伸。
[0022]不言而喻地,也可以使用抑制彎曲的所有其他的可能性,如引入波紋或者施加上大致徑向向內延伸的加強撐件。如果加強裝置從內安裝到下底上,稱重單元優選可以支撐在加強板上,其中,這不是一定必需的。
[0023]力導入區域的優點是,雖然并不阻止整個下底的變形,然而抑制在稱重單元的區域中的變形。由此,防止在稱重單元的區域中沒有力,它會導致測量結果錯誤。用于力導入區域的可能的加強裝置由下底的加厚結構構成,該加厚結構例如構造成橢圓的并且以橢圓的較長的主軸徑向向內地延伸例如5毫米到50毫米,其中,該長度由下底的以及加強裝置的彈性確定。替代地,也可以選擇圓形的加強裝置,該加強裝置可以與稱重單元同心或者不同心地設置在稱重單元的區域中。
[0024]有利的是,所述下底由多個空間上相互分開的底元件構成,其中,每個這種底元件承載至少一個稱重單元,承載板的一個側區域完全地或者部分地支撐在該稱重單元上。
[0025]有利的是,在至少一個側區域的兩個角的區域中分別設置一后部的底元件,該后部的底元件分別支撐一稱重單元。
[0026]有利的是,設置有一個前部的底元件,該前部的底元件沿一個前部的側區域延伸并且在該前部的側區域的外角上分別支撐一稱重單元。
[0027]有利的是,所述下底構造成U形的,其中,在該U形的下底的腿的端部區域中分別設置一稱重單元,而在下底的對置的區域中設置兩個間隔地布置的稱重單元,在這兩個稱重單元之間設置有顯示裝置。
[0028]有利的是,所述下底至少以段的方式這樣彈性地構造,使得該下底能夠由于正常人的體重、尤其是30千克到120千克之間的體重在最大變形的區域中變形2毫米到5毫米。
[0029]有利的是,所述下底在與稱重單元連接的區域中具有至少一個力導入區域,該力導入區域這樣構造,使得力導入區域至少在直到120千克的負載下能夠減少或者防止下底在稱重單元的附近區域中被壓彎。[0030]有利的是,所述力導入區域由設置在下底的底側上的承載板構成,該承載板具有厚度并且具有I毫米到5毫米的厚度以及尤其是為該底部的整體部分。
[0031]有利的是,所述力導入區域由整體的或者作為單獨構件安裝的加厚裝置構成在下底的內側或者外側上,該加厚裝置這樣成形,使得加厚裝置反作用于通過支承于承載板上的重量作用到下底上的彎曲力矩,其中,加強裝置為此尤其向內、向中間區域的方向在稱重單元上尤其延伸5毫米到至少50毫米的距離。
[0032]有利的是,所述力導入區域被長形地以橢圓的或者矩形的形狀構成,其中,縱軸向底部的中心方向延伸并且稱重單元在力導入區域的中心之外支撐在該底部上,從而力導入區域從一個具有加強裝置及杠桿區域的稱重單元向內向該底部的中心延伸。
[0033]有利的是,所述稱重單元是平面稱重單元,所述平面稱重單元以外部區域固定在承載板上并且以內部區域固定在下底上,或者以內部區域固定在承載板上并且以外部區域固定在下底上,其中,在外部區域與內部區域連接的區域中設置有電阻應變片,所述電阻應變片的伸長能夠為確定負載而被電子分析裝置分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4]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來自上述說明和優選實施例借助附圖的以下說明。在附圖中示出:
[0035]圖1根據本發明的體重秤的從上方看的立體視圖;
[0036]圖2根據本發明的體重秤的第一構型從下方看的示意圖和
[0037]圖3根據本發明的體重秤的另一構型從下方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8]圖1中示出作為體重秤的根據本發明的秤。體重秤具有承載板1,該承載板占據中間區域3以及側區域2。構造為具有內部稱重單元的殼的下底5的形狀可由圖2中看出,在圖2中不出第一實施例。
[0039]在這里,下底5僅延伸在側區域2上,相反地,中間區域3從下方看保持露出。為此,下底5構造成U形,從而它具有一橫向區域以及兩個沿承載板I的側邊延伸的縱向區域。橫向區域是布置在前面還是后面,對于根據本發明的體重秤的技術功能不重要。
[0040]在這里,在這些稱重單元的區域中設置有多個構造成橢圓形的加強裝置6。這些稱重單元布置在外部的焦點的上方,從這里出發,橢圓形的加厚裝置向內向中間區域3的方向延伸。
[0041]圖3中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體重秤的第二構型。在這里,側區域2也被部分露出,因為下底5在這里由三個部分元件共同組成。顯示裝置4下方的一個前部區域包含兩個稱重單元以及所述電子分析裝置。這個前部區域從左向右延伸。在后部區域中,下底5由兩個具有基本上圓柱體的形狀并且分別容納一稱重單元的部分元件5’構成。
[0042]在圖3中所示的構型中,在下底5的下側上分別在一個稱重單元的區域中設置有一個加強裝置6,該加強裝置在這里具有圓盤的形狀并且相對于所述稱重單元同心地設置。這個加強裝置6不僅可以以所示的方案那樣,也可以附加地產生與體重秤放置在其上的地基的距離。[0043]參考標記列表
[0044]I承載板
[0045]2體重秤的側區域
[0046]3體重秤的中間區域
[0047]4顯示裝置
[0048]5 下底
[0049]6力導入區域
【權利要求】
1.體重秤,具有 ?用于接收待稱量的重量的承載板(1),該承載板具有中間區域和布置在中間區域的旁邊、下方和上方的側區域, ?下底(5),承載板(I)在該下底的內側上通過至少三個相互間隔距離地設置的稱重單元被支撐,和 ?電子分析裝置,該電子分析裝置能夠分析作用到所述稱重單元上的負載,將該負載換算成待稱量的重量并且通過顯示裝置(4)輸出, 其中,這些稱重單元設置在承載板(I)的至少兩個布置在承載板(I)的中間區域(3 )之外的側區域(2)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5)的構造,使得在露出布置在承載板(I)中間區域(3)下方的空間的情況下,該下底至少在所述側區域(2)的部分區域的下方延伸,在所述部分區域之下設置有所述稱重單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體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5)由多個空間上相互分開的底元件構成,其中,每個這種底元件承載至少一個稱重單元,承載板(I)的一個側區域(2)完全地或者部分地支撐在該稱重單元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體重秤,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個側區域(2)的兩個角的區域中分別設置一后部的底元件,該后部的底元件分別支撐一稱重單元。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體重秤,其特征在于,設置有一個前部的底元件,該前部的底元件沿一個前部的側區域(2)延伸并且在該前部的側區域的外角上分別支撐一稱重單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體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構造成U形的,其中,在該U形的下底(5)的腿的端部區域中分 別設置一稱重單元,而在下底(5)的對置的區域中設置兩個間隔地布置的稱重單元,在這兩個稱重單元之間設置有顯示裝置(4)。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體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5)至少以段的方式這樣彈性地構造,使得該下底能夠由于正常人的體重在最大變形的區域中變形2毫米到5毫米。
7.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體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5)在與稱重單元連接的區域中具有至少一個力導入區域(6),該力導入區域這樣構造,使得力導入區域至少在直到120千克的負載下能夠減少或者防止下底(5)在稱重單元的附近區域中被壓彎。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體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導入區域(6)由設置在下底的底側上的承載板(I)構成,該承載板具有厚度并且具有I毫米到5毫米的厚度。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體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導入區域(6)由整體的或者作為單獨構件安裝的加厚裝置構成在下底(5)的內側或者外側上,該加厚裝置這樣成形,使得加厚裝置反作用于通過支承于承載板上的重量作用到下底上的彎曲力矩,其中,加厚裝置為此向中間區域的方向在稱重單元上延伸。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體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導入區域(6)被長形地以橢圓的或者矩形的形狀構成,其中,縱軸向底部的中心方向延伸并且稱重單元在力導入區域(6)的中心之外支撐在該底部上,從而力導入區域(6)從一個具有加強裝置及杠桿區域的稱重單元向內向該底部的中心延伸。
11.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體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稱重單元是平面稱重單元,所述平面稱重單元以外部區域固定在承載板(I)上并且以內部區域固定在下底(5)上,或者以內部區域固定在承載板(I)上并且以外部區域固定在下底(5)上,其中,在外部區域與內部區域連接的區域中設置有電阻應變片,所述電阻應變片的伸長能夠為確定負載而被電子分析裝置分析。
12.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體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能夠由于30千克到120千克之間的體重在最大變形的區域中變形2毫米到5毫米。
13.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體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板為該下底的整體部分。
14.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體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裝置向內在稱重單元上延伸。
15.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體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裝置在稱重單元上延伸5毫米到至少50毫米的距離。
【文檔編號】G01G19/44GK203502099SQ201320229136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8日
【發明者】A·登克, J·亨策 申請人:利快股份公司
網友詢(xun)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