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列精確定位的換檔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換檔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雙列精確定位的換檔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的使用也愈來愈頻繁,然而在現有的汽車中,常常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在汽車檔位裝置中,由于汽車換檔裝置的頻繁使用帶來的部件損耗及現有汽車檔位裝置設計的不足,駕駛員在換檔過程操縱汽車換檔桿時,常常會出現撥動不順暢,這是由于汽車檔位裝置中部件之間存在間隙,因此會使得汽車換檔靈敏性下降,嚴重影響了對檔位的定位準確度,定位的不牢靠會使得檔位難以掛上,更會帶來潛在的安全問題,并且常常會在汽車檔位切換過程中,換檔裝置內的部件容易與側壁發生碰撞,產生異響,會增加對汽車零部件的損耗,更會降低換檔時定位的精確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目前在汽車檔位裝置領域換檔裝置設計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雙列精確定位的換檔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雙列精確定位的換檔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殼體、第二殼體、擺動機構、第一滑動機構、觸發機構、第二滑動機構;其中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內側連接,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之間設有滑動槽;
[0005]第一殼體內側設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中間設有第一導槽,第一導槽上設有凹孔;第二殼體內側設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中間設有第二導槽,第二導槽上設有凹口 ;
[0006]擺動機構包括復位彈簧、滑塊、桿套、桿芯、連接塊、頂蓋、連接套、轉軸;其中復位彈簧的底部與桿套的內側底部連接,復位彈簧的上部與滑塊連接;滑塊的內圈與桿芯的外圈連接;桿芯嵌于桿套之中;連接塊的內圈固定于桿芯上;頂蓋套于桿芯上,頂蓋的兩端與桿套的頂部連接;連接套固定于桿套內側的底部并與桿芯的底部連接;轉軸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殼體、第二殼體固定,轉軸的中間與桿套的底部采用軸承連接;
[0007]第一滑動機構包括第二透蓋、第二彈簧、第四外套、第二滑桿、第二外套、第二連接楔殼;其中第二透蓋與第四外套的端部兩側連接,第二彈簧的一端與第二滑桿內側連接,第二彈簧的另一端與第二透蓋的內側連接,第四外套底部固定于桿套側面,第二滑桿嵌于第四外套中,第二滑桿的底部與第二連接楔殼連接,第二連接楔殼的另一端嵌于桿套的另一側;
[0008]觸發機構包括第一外套、第一滑桿、第一彈簧、第一透蓋、檔位器、開關、安裝架;其中第一外套的底部固定于第一殼體的旁側,第一滑桿嵌于第一外套中,第一彈簧的一端與第一透蓋連接,第一彈簧的另一端與第一滑桿的內側連接,第一透蓋的套于第一滑桿上,第一透蓋的兩側與第一外套連接,檔位器固定于安裝架上并與開關相連,安裝架固定于第一殼體的側面;
[0009]第二滑動機構包括第一連接楔殼、第三透蓋、第三彈簧、第三外套、第三滑桿;其中第一連接楔殼的一端嵌于桿套中,第一連接楔殼的中間內側的斜面與桿芯的突出楔塊貼合,第一連接楔殼的另一端與第三滑桿連接,第三透蓋套于第三滑桿上,第三透蓋的兩側與第三外套連接,第三彈簧的一端與第三透蓋連接,第三彈簧的另一端與第三滑桿連接,第三外套的底部固定于桿套的側面,第三滑桿嵌于第三外套中。
[0010]優選地,所述第一殼體的上部設置有對應的檔位標志。
[0011]優選地,所述第一滑桿的頭部、第二滑桿的頭部、第三滑桿的頭部均呈子彈頭狀。
[0012]優選地,所述第一外套的結構、第二外套的結構、第三外套的結構、第四外套的結構都相同,第一外套的外表面、第二外套的外表面、第三外套的外表面、第四外套的外表面均設有定位臺階。
[0013]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本實用整體結構設計新穎,操作方便,部件連接緊密性高,并利用彈簧的緩沖作用很好的減少了部件之間接觸產生的碰撞異響,并有子彈頭式的滑動機構,可以有效的消除間隙,在換檔過程中通過第一滑動機構、第二滑動機構的第一滑桿及第三滑桿,分別在凹孔及凹口中同時鎖止,換檔非常精確,定位性能更高,實用性較強。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雙列精確定位的換檔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一殼體等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二殼體等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本實用新型雙列精確定位的換檔裝置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0018]其中:I第一殼體、2滑動槽、3第二殼體、4第一凹槽、5凹孔、6第一導槽、7第二凹槽、8凹口、9第二導槽、10轉軸、11第一外套、12第一滑桿、13第一彈簧、14第一透蓋、15檔位器、16開關、17安裝架、18第二滑桿、19第二外套、20第一連接楔殼、21復位彈簧、22滑塊、23桿套、24桿芯、25連接塊、26頂蓋、27第三透蓋、28第三彈簧、29第三外套、30第三滑桿、31第二連接楔殼、32連接套、33第二透蓋、34第二彈簧、35第四外套、36檔位標志。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20]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雙列精確定位的換檔裝置包括第一殼體1、第二殼體3、擺動機構、第一滑動機構、觸發機構、第二滑動機構;其中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內側連接,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之間設有滑動槽2,可供換檔時滑動;第一殼體的上部設置有對應的檔位標志36。
[0021]第一殼體I內側設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中間設有第一導槽6,第一導槽6用于第一滑動機構的第一滑桿12的滑動,第一導槽6上設有凹孔5,凹孔用于連接第一滑動機構與觸發機構之間的力傳遞;第二殼體內側設有第二凹槽7,第二凹槽7中間設有第二導槽9,第二導槽用于第二滑動機構的第三滑桿滑動,第二導槽上設有凹口 8,凹口用于定位。
[0022]擺動機構包括復位彈簧21、滑塊22、桿套23、桿芯24、連接塊25、頂蓋26、連接套32、轉軸10 ;其中復位彈簧21的底部與桿套23的內側底部連接,復位彈簧21的上部與滑塊22連接;滑塊22的內圈與桿芯24的外圈連接;桿芯24嵌于桿套23之中;連接塊25的內圈固定于桿芯24上,復位彈簧21完全復位后,連接塊25用于限位;頂蓋26套于桿芯24上,頂蓋26的兩端與桿套23的頂部連接;連接套32固定于桿套23內側的底部并與桿芯24的底部連接;轉軸10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殼體1、第二殼體3固定,轉軸10的中間與桿套23的底部采用軸承連接;桿套可繞著轉軸轉動。連接塊用于在復位彈簧將桿芯回彈時進行限位,轉軸用于桿套滑動時作為轉動軸心。桿套的中間設有兩層通孔,用于安裝第一滑動機構和第二滑動機構。桿芯的中間的兩側均設有突出的楔塊,分別用于連接第一連接楔殼、連接楔殼熱內側的斜面,從而推動第一滑動機構和第二滑動機構。
[0023]第一滑動機構包括第二透蓋33、第二彈簧34、第四外套35、第二滑桿18、第二外套19、第二連接楔殼31 ;其中第二透蓋33與第四外套35的端部兩側連接,第二彈簧34的一端與第二滑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