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氣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類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排氣閥。
【背景技術】
[0002]機床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肩,長期惡劣的加工環境不僅對設備的正常運行會造成較大影響,同時還有可能影響加工產品的質量。為保證機床工作臺面的清潔,目前常借助排氣閥對工作臺面進行吹氣。排氣閥的種類繁多,其中以二位三通先導式電磁閥較為常見。現有用于機床的二位三通電磁閥的結構是在閥體上設置由套管、靜鐵芯、動鐵芯以及線圈組件配合構成的先導組件,動鐵芯的端部與閥體內的閥桿相抵配合,線圈組件通電時,動鐵芯運動并驅動閥桿同步運動,進而達到切換氣路的效果。上述二位三通先導式電磁閥的優點在于控制方便,但是其缺陷在于:第一,由于上述二位三通電磁閥在工作時需要通過動鐵芯驅動閥桿運動,需要動鐵芯在動作時具有較大的推力,故設計時需要將先導組件體積設置較大,如此一來,便會使得整個閥的體積需要設置較大,導致安裝時需要占用較大安裝空間;第二,由于采用動鐵芯驅動閥桿運動,導致工作時功耗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控制和使用較為方便、體積設置小巧、功耗較低的排氣閥。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排氣閥,包括閥體、分別設置于所述閥體兩端的先導組件和后蓋,所述先導組件包括套管、動鐵芯、靜鐵芯及線圈組件,所述套管內活動設置有所述動鐵芯、固定設置有所述靜鐵芯,所述動鐵芯與所述套管之間設置有第一彈簧,所述線圈組件繞設于所述套管的外壁,還包括先導座和壓板,所述先導座與所述閥體固定連接,所述壓板與所述先導座固定連接,所述套管的底端抵設于所述先導座與所述壓板之間,所述閥體、所述后蓋及所述先導座之間形成有第一閥腔,所述靜鐵芯、所述套管及所述先導座之間形成有第二閥腔,所述先導座設置有連通所述第一閥腔與所述第二閥腔的控制氣孔;所述閥體上設置有分別所述第一閥腔連通的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第一閥腔內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活塞、閥桿及閥芯,所述閥芯與所述后蓋之間設置有第二彈簧,所述閥體內壁設置有與所述閥芯密封配合的截止口,所述進氣口與所述出氣口分別位于所述截止口的兩側;所述靜鐵芯沿軸向設置有與所述第二閥腔連通的排氣口,所述先導座的上端面設置有凸臺,所述凸臺沿軸向設置有與所述第二閥腔連通的導氣孔,所述進氣口通過氣體通路與所述導氣孔連通,所述動鐵芯的頂端設有與所述排氣口密封配合的上塞頭,所述動鐵芯的底端設有與所述凸臺密封配合的下塞頭。
[0006]進一步地,所述先導座的側部設置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內活動設置有按鈕,所述按鈕的內端設置有與所述動鐵芯相配合的錐面,所述按鈕的中部與所述先導座之間設置有第三彈簧,所述按鈕的外端沿軸向設置有限位槽,所述先導座內設置有與所述限位槽對應配合的限位板。
[0007]進一步地,所述活塞與所述閥體的內壁之間嵌設有密封圈。
[0008]進一步地,所述閥芯的上端面嵌設有與所述截止口密封配合的密封墊。
[0009]進一步地,所述動鐵芯沿軸向設有通孔,所述通孔的頂端活動設有所述上塞頭,所述通孔的底端固定設有所述下塞頭,所述上塞頭與所述下塞頭之間設有內彈簧。
[0010]進一步地,還包括端蓋,所述端蓋通過螺釘與所述閥體固定連接,所述閥體內設置有臺階,所述后蓋抵設于所述端蓋與所述臺階之間。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排氣閥,通過在第一閥腔內設置活塞、閥桿及閥芯,使用時,進氣口與氣源相連接,出氣口對準機床的相應工作臺面,當線圈組件未通電時,在第一彈簧的作用下,動鐵芯下端的下塞頭與先導座上的凸臺緊密接觸,此時導氣孔被封堵,進氣口內的壓縮氣體無法進入第二閥腔內,使得控制氣孔內無壓縮氣體通過,閥芯在第二彈簧的作用下與截止口密封接觸,進氣口與出氣口之間的通路被封堵,此時本實用新型未對機床進行吹氣;當線圈組件通電時,動鐵芯在磁力作用下脫離凸臺并與靜鐵芯緊密接觸,此時導氣孔導通,進氣口內的壓縮氣體依次經氣體通路、導氣孔進入第二閥腔內,第二閥腔內的氣體繼續經控制氣孔流至第一閥腔內,使得活塞在氣壓作用下推動閥桿下移,促使閥芯隨閥桿同步運動并與截止口脫離,此時進氣口與出氣口導通,壓縮氣體經出氣口排出并對機床進行吹氣;當線圈組件再次斷電時,動鐵芯再次與凸臺密封接觸,第二閥腔內的壓縮氣體經排氣口排出至大氣,閥芯在第二彈簧的作用下通過閥桿推抵活塞回移,直至閥芯與截止口再次密封接觸,進氣口與出氣口之間的通路再次被封堵。
[0012]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動鐵芯控制導氣孔的開閉,并利用壓縮氣體驅動活塞運動,進而由活塞驅動閥桿運動,控制和使用均較為方便,與現有技術中采用動鐵芯驅動閥桿運動相比,本實用新型體積設置更為小巧,有利于減小安裝所需空間,并且工作時功耗較低。本實用新型結構設置簡單合理。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1 中:
[0015]1、閥體;11、進氣口 ;12、出氣口 ; 13、截止口 ;14、臺階;21、套管;22、動鐵芯;221、上塞頭;222、下塞頭;223、通孔;224、內彈簧;23、靜鐵芯;231、排氣口 ;24、線圈組件;25、第一彈簧;3、后蓋;4、先導座;41、控制氣孔;42、凸臺;421、導氣孔;43、限位板;5、壓板;6、活塞;61、密封圈;7、閥桿;8、閥芯;81、第二彈簧;82、密封墊;9,、按鈕;91、第三彈簧;92、限位槽;10、端蓋;A、第一閥腔;B、第二閥腔。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7]如圖1所示的排氣閥,包括閥體1、分別設置于閥體I兩端的先導組件和后蓋3,先導組件包括套管21、動鐵芯22、靜鐵芯23及線圈組件24,套管21內活動設置有動鐵芯22、固定設置有靜鐵芯23,動鐵芯22與套管21之間設置有第一彈簧25,線圈組件24繞設于套管21的外壁,還包括先導座4和壓板5,先導座4與閥體I固定連接,壓板5與先導座4固定連接,套管21的底端抵設于先導座4與壓板5之間,閥體1、后蓋3及先導座4之間形成有第一閥腔A,靜鐵芯23、套管21及先導座4之間形成有第二閥腔B,先導座4設置有連通第一閥腔A與第二閥腔B的控制氣孔41。
[0018]閥體I上設置有分別第一閥腔A連通的進氣口 11和出氣口 12,第一閥腔A內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活塞6、閥桿7及閥芯8,閥芯8與后蓋3之間設置有第二彈簧81,閥體I內壁設置有與閥芯8密封配合的截止口 13,進氣口 11與出氣口 12分別位于截止口 13的兩側;靜鐵芯23沿軸向設置有與第二閥腔B連通的排氣口 231,先導座4的上端面設置有凸臺42,凸臺42沿軸向設置有與第二閥腔B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