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輸入行星輪系差速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一種差速器,具體公開一種雙輸入行星輪系差速器,該差速器包括殼體,以及位于殼體內的實心太陽輪、空心太陽輪、第一輸入軸、第一外齒輪、第二行星架、多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多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第二輸入軸、第二外齒輪、第一行星架、多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多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多個滾針軸承和多個支撐軸承。該差速器在減小空間體積的同時,兩輸入軸轉動互不干涉。
【專利說明】
一種雙輸入行星輪系差速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一種差速器,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機電伺服系統的雙輸入行星輪系差速器。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的行星輪系差速器主要是行星輪共軸的WGW型差速器,行星輪共軸的WGW型差速器由于行星輪軸共軸,行星輪軸會承受較大的剪切力,受力差,由運動學分析可知,只允許兩個太陽輪大小不等,這時WGW型差速器機構一路減速比為正、另一路減速比為負,且減速比為小數,這不利于機電伺服系統優化減速比,因此不適用于機電伺服系統。
[0003]車用直齒圓柱行星輪差速器(屬于WWW型差速器)(1)應用于汽車,行星架既是輸入軸,也是殼體,因此殼體是旋轉的,而機電伺服系統中減速器殼體不能旋轉,因此不能應用于機電伺服系統;(2)行星輪軸兩側沒有軸向定位,而機電伺服系統會有軸向力,需要軸向定位,因此不能應用于機電伺服系統;(3)其中,行星輪與行星軸一體設計,支持方式是兩側光軸與行星架上的銅套直接配合,沒有經過滾針軸承,摩擦嚴重,效率損大;(4)應用于汽車上,輸入輸出軸的方向成T字形布局,行星架輸入,兩太陽輪輸出,會使得機電作動器占據空間大,航天機電伺服系統考慮到體積和外形要求,大多采用輸入輸出平行布置的方式;(5)車載差速器對運動的精度要求不高,對回差的要求不是很高,可以經常維修,而余度機電伺服系統中的差速器運動精度要求高,回差要求小,一旦使用不能經常拆卸維修。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輸入行星輪系差速器,該差速器在減小空間體積的同時,兩輸入軸轉動互不干涉。
[0005]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一種雙輸入行星輪系差速器,該差速器包括殼體,以及位于殼體內的實心太陽輪、空心太陽輪、第一輸入軸、第一外齒輪、第二行星架、多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多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第二輸入軸、第二外齒輪、第一行星架、多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多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多個滾針軸承和多個支撐軸承;實心太陽輪中部外套有空心太陽輪、且兩者之間設有滾針軸承,實心太陽輪的一端外套有與其齒輪嚙合、且沿其周向均勻布置的多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實心太陽輪的該端端部插在第二行星架內、且兩者之間設有支撐軸承,第二行星架通過支撐軸承安裝在殼體內;多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各自套裝在一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的外部,中間通過滾針軸承支撐,且每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的一端均固定裝在第二行星架內;實心太陽輪的另一端外套有與其固定連接的第一外齒輪,第一外齒輪外套有與其齒輪嚙合的第一輸入軸;空心太陽輪的一端端部套有其齒輪嚙合、且沿其周向均勻布置的多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空心太陽輪鄰近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處的外部套有第一行星架,且空心太陽輪與第一行星架之間設有支撐軸承;多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各自套裝在一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的外部,中間通過滾針軸承支撐,且每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的一端均固定裝在第一行星架內;空心太陽輪的另一端外套有與連接的第二外齒輪,第二外齒輪外套有與其齒輪嚙合的第二輸入軸;每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另一端均固定裝在第二行星架內,每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的另一端均固定裝在第一行星架內,且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與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方向相反;多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和多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間隔布置,且相鄰兩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實心太陽輪行星輪之間相互嚙合;實心太陽輪、空心太陽輪、第一輸入軸、第二輸入軸、第二外齒輪均通過支撐軸承安裝在殼體內。
[0006]所述的多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包括第一實心太陽輪行星輪、第二實心太陽輪行星輪、第三實心太陽輪行星輪,多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包括第一空心太陽輪行星輪、第二空心太陽輪行星輪、第三空心太陽輪行星輪,第一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與第一空心太陽輪行星輪之間嚙合,第二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與第二空心太陽輪行星輪之間嚙合,第三實心太陽輪行星輪第三空心太陽輪行星輪之間嚙合。
[0007]所述的每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的兩端均與第一行星架、第二行星架之間通過過盈配合和鎖緊螺母鎖緊。
[0008]所述的第一外齒輪與實心太陽輪之間通過定位銷固定連接。
[0009]所述的第二外齒輪與空心太陽輪之間通過花鍵連接。
[0010]所述的實心太陽輪外部套有檔圈和第二軸套,檔圈和第二軸套位于空心太陽輪與第一外齒輪之間。
[0011]所述的實心太陽輪外部套有軸用彈性檔圈,軸用彈性檔圈位于第一外齒輪的左側。
[0012]所述的空心太陽輪外部套有第一軸套,第一軸套位于用于支撐空心太陽輪和殼體之間的支撐軸承與第二外齒輪之間,用于第二外齒輪的軸向定位,防止第二外齒輪沿著花鍵的左右攢動。
[0013]所述的第二行星架的輸出端內開有用于安裝滾珠絲杠作動缸的輸入軸的輸出孔和鍵槽。
[0014]所述的殼體由多段殼體通過螺釘固定連接組成,所述的多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和多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兩側均設有耐磨墊片。
[0015]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
[0016](I)本發明的兩路輸入結構對稱,兩路輸入轉動慣量相同,使得兩路的動態特性相同;
[0017](2)實現差速運轉、速度綜合,沒有力矩紛爭:本發明的差速器的自由度為2,可以實現兩個輸入在任何轉速情況下的速度綜合或差速運轉;不論在單路還是雙路穩態工作模式下,傳遞力矩不變,沒有雙路之間的力矩紛爭;
[0018](3)實現功率分流,減小體積:輸入轉矩值由多個行星輪均分,比同尺寸的定軸輪系體積更小,在同樣體積下,能實現大傳動比;
[0019](4)雙余度可靠性高:雙輸入可以由兩個電機帶動,同時在每個電機和差速器單個輸入軸之間安裝一個制動器,當一路失效時迅速制動,另一路還能繼續工作。
[0020](5)雙路工作時可提高機電伺服系統的帶寬:帶寬要求可以轉化為角加速度要求,在加速情況下,雙路工作比單路工作角加速度降低一半,而轉動慣量不變,因此慣性力矩比單路工作時降低一半,這樣,雙路時允許的角加速度可以比單路時大,因此帶寬高。
[0021](6)空心軸套在實心軸外面,實現兩輸入在同側布置,空心軸的支撐和軸向定位是一個創新點。空心軸和實心軸中間通過滾針軸承支撐,空心軸的軸向定位通過軸肩、軸套、軸承、齒輪和軸用彈性檔圈實現,這樣能夠實現雙輸入在同側布置,這種布局方式適合于機電伺服作動系統。
[0022](7)而且行星架只是作為輸出,并不作為整個差速器的殼體,這樣殼體不會隨著行星架轉動,而是靜止不動,這樣才能適合于機電伺服作動系統;
[0023](8)設計不動的殼體;殼體分為多個部分組成,易于加工,易于支撐不同部分的軸承,而且易于安裝;
[0024](9)還有行星輪和行星輪軸分體設計,中間通過滾針軸承支撐,使得效率損失減少。
[0025](10)余度機電伺服系統使用中,會存在沿著齒輪軸向的加速度,因此,行星輪軸需要在行星架外側增加螺母,實現軸向定位和承載。
[0026](11)兩路輸入軸和行星架的支撐軸承互為支撐,彼此協調一致,實現了兩個輸入軸與行星架的共同支撐,減少了體積。
[0027](12)采用變位方法實現漸開線直齒輪的配齒,在不根切的前提下,實現太陽輪與行星輪之間、行星輪與行星輪之間的嚙合,實現行星輪小于太陽輪,有利于減少轉動慣量,并使得回差可控。
【附圖說明】
[0028]圖1為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雙輸入行星輪系差速器的剖視示意圖;
[0029]圖2為圖1中行星輪嗤合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圖;
[0030]圖3為圖1的B-B向剖視圖;
[0031]圖4為圖1的C-C向剖視圖;
[0032]圖5為圖3的D-D視圖。
[0033]圖中:1.實心太陽輪,2.空心太陽輪,3.第一行星架,4.第一輸入軸左側支撐軸承,
5.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6.第二輸入軸右側支撐軸承,7.第一滾針軸承,8.第二滾針軸承,
9.第一外齒輪,10.定位銷,11.第一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2.第二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3.第三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4.螺母,15.第二外齒輪,16.第一輸入軸,17.第二輸入軸,18.第一軸套,19.檔圈,20.第二軸套,21.第一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2.第二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3.第三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4.軸用彈性檔圈,25.第一支撐軸承,26.第二支撐軸承,27.第三支撐軸承,28.第四支撐軸承,29.第二輸入軸左側支撐軸承,30.第二行星架,31.第五支撐軸承,32.第六支撐軸承,33.第一殼體,34.第二殼體,35.第三殼體,36.第四殼體,37.第五殼體,38.第一墊片,39.第二墊片,40.第二輸入軸右側支撐軸承,41.花鍵,42.實心太陽輪軸肩,43.大圓孔,44.長螺釘和小圓孔;45.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5]如圖1、圖2、圖3、圖4和圖5所示,實心太陽輪I中部外套有空心太陽輪2,空心太陽輪2的兩端與實心太陽輪I之間各嵌套一個滾針軸承8,實心太陽輪I為實心軸,空心太陽輪2為空心軸。空心太陽輪2端部設有與其一體成型的外齒輪,第一行星架3套在空心太陽輪2夕卜、且鄰近空心太陽輪2的外齒輪,第一行星架3與空心太陽輪2之間嵌套有第四支撐軸承28。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45為三個,每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45左邊第三個臺階外分別套有第一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1、第二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2、第三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3,每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45與第一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1、第二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2、第三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3之間各嵌套一個第一滾針軸承7;第一行星架3沿周向布置六個行星輪孔,三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45的一端分別間隔插入第一行星架3的一個行星輪孔內。此時,空心太陽輪2端部的外齒輪與第一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1、第二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2、第三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3之間均嚙合。
[0036]實心太陽輪I鄰近空心太陽輪2外齒輪的一端設有與其一體成型的外齒輪,實心太陽輪I鄰近該外齒輪的端部外套有第二支撐軸承26。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5為三個,每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5右邊第三個臺階外分別套有第一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1、第二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2、第三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3,每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5與第一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1、第二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2、第三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3之間各嵌套一個第一滾針軸承7;實心太陽輪I外的第二支撐軸承26嵌套在第二行星架30內側的中心孔內;第二行星架30沿周向布置六個行星輪孔,每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5的一端分別間隔插入第二行星架30的一個行星輪孔內。每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5的另一端分別插入第一行星架3的一個行星輪孔內,每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45的另一端分別插入第二行星架30的一個行星輪孔內。此時,實心太陽輪I端部的外齒輪與第一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1、第二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2、第三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3均嚙合,而且,第一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1與第一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1之間嚙合,第二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2與第二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2之間嚙合,第三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3第三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3之間嚙合。
[0037]三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5和三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45的形狀相同,均為階梯狀實心軸,但是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5與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45的安裝位置呈對稱分布。每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5、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45的兩端各通過螺紋連接一個螺母14。
[0038]第二行星架30的中部外套有第六支撐軸承32,第二行星架30的端部外套有第五支撐軸承31,第五支撐軸承31嵌套在第一殼體33內,第六支撐軸承32嵌套在第二殼體34內,且第一殼體33、第二殼體34之間通過長螺釘、小圓孔44固定連接。
[0039]第二行星架30的輸出端內開有輸出孔和鍵槽,滾珠絲杠作動缸的輸入軸插在該有輸出孔內,且滾珠絲杠作動缸的輸入軸與第二行星架30之間通過鍵連接。
[0040]空心太陽輪2從中間至左側的外部依次套有第三支撐軸承27、第一軸套18、第二外齒輪15,第二外齒輪15與空心太陽輪2之間通過花鍵41連接,第三支撐軸承27外套有第三殼體35,第三殼體35與第二殼體34之間通過長螺釘、小圓孔44固定連接。
[0041 ]檔圈19、第二軸套20、第一外齒輪9、兩個軸用彈性檔圈24依次套在實心太陽輪I夕卜部,且檔圈19與第二外齒輪15左側接觸。定位銷10沿實心太陽輪I的徑向貫穿第一外齒輪9的凸臺和實心太陽輪I,即通過將定位銷10將實心太陽輪I和第一外齒輪9固定連接。
[0042 ]第四殼體36通過長螺釘44固定連接在第三殼體35的左側,第二輸入軸17的一端設有與其一體成型的外齒輪,第二輸入軸17上、鄰近該外齒輪的端部外套有第二輸入軸右側支撐軸承40,第二輸入軸17中部外套有第二輸入軸左側支撐軸承29,第二輸入軸右側支撐軸承40和第二輸入軸17的外齒輪位于第三殼體35下部內,第二輸入軸右側支撐軸承40嵌在第三殼體35的右側壁內;第二輸入軸17的外齒輪與第二外齒輪15嚙合。第一輸入軸16的一端設有與其一體成型的外齒輪,該外齒輪的兩側的第一輸入軸16外部分別套有第一輸入軸左側支撐軸承4、第二輸入軸右側支撐軸承6,第一輸入軸16的外齒輪和第二輸入軸右側支撐軸承6嵌在第四殼體36右側壁內;第一輸入軸16的外齒輪與第一外齒輪9嗤合。
[0043]實心太陽輪I的左端外套有第一支撐軸承25。第五殼體37貫穿第一輸入軸16、第二輸入軸17,第一支撐軸承25嵌套在第五殼體37的中心孔內,第一輸入軸16、第二輸入軸17對稱分布在實心太陽輪I的兩側。第二輸入軸左側支撐軸承29、第一輸入軸左側支撐軸承4分別嵌套在第五殼體37兩側的圓孔內,且第二輸入軸左側支撐軸承29、第一輸入軸左側支撐軸承4對稱分布在實心太陽輪I的兩側。第五殼體37通過長螺釘44固定在第四殼體36的左側。
[0044]第五殼體37在長螺釘和小圓孔44位置是螺紋孔,第一個殼體33、第二殼體34、第三殼體35、第四殼體36在長螺釘和小圓孔44位置為小圓孔,五個殼體通過長螺釘44安裝在一起。
[0045]第一個殼體33、第二殼體34、第三殼體35、第四殼體36上在同一位置處都有四個貫穿的大圓孔43,第五殼體上正對四個大圓孔的位置處為四個螺紋孔,作動器殼體和差速器第一殼體、第二殼體、第三殼體、第四殼體通過在四個貫穿的大圓孔內,安裝長螺釘的方式,與第五殼體上的四個螺紋孔加以固連。
[0046]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雙輸入行星輪系差速器的雙輸入為:一路太陽輪為空心太陽輪2,空心太陽輪2與另一路實心太陽輪I通過兩個滾針軸承8實現兩路的互不干涉轉動。
[0047]空心太陽輪2的軸向定位是通過實心太陽輪I的軸肩42和檔圈19、軸套20、第一外齒輪9及兩個軸用彈性檔圈24實現;空心太陽輪2由第三支撐軸承27和第四支撐軸承28支撐,另一路實心太陽輪I由第一支撐軸承25和第二支撐軸承26支撐;第二外齒輪15與空心太陽輪2通過花鍵41連接,第二外齒輪15通過空心太陽輪2的軸肩、第三支撐軸承27和第一軸套18和檔圈19實現軸向定位;第一外齒輪9與實心太陽輪I通過定位銷10固定連接,減少體積,有利于承載。
[0048]如圖1、圖2、圖3、圖4和圖5所示,第一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1、第二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2、第三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3、第一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1、第二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2、第三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3各自通過一個第一滾針軸承7分別安裝到一個行星輪軸5或45上,六個行星輪11、12、13、21、22、23兩側分別安裝一個第一墊片38和一個第二墊片39,六個行星輪軸5或45的兩端通過階梯軸分別安裝到第一行星架3的行星輪孔和第二行星架30的行星輪孔內,六個行星輪軸5或45的兩端外側各自通過螺紋連接安裝一個螺母14,實現行星輪軸5或45的軸向定位,這種行星輪軸與行星架的分體結構易于加工,有利于根據不同的部位的強度要求和硬度要求,采用不同的工藝加工方法,例如第一墊片38第二墊片39可以采用高硬度鋼,更耐磨。
[0049]第二行星架30由第五支撐軸承31、第六支撐軸承32分別支撐在第一殼體33、第二殼體34上,空心太陽輪2由第三支撐軸承27支撐在第三殼體35上,實心太陽輪I的端部由第一支撐軸承25支撐在第五殼體37上,軸承25、27、31、32支撐在殼體上,這樣可以減小體積和重量;軸承26、28使得實心太陽輪輪1、空心太陽輪2、第一行星架3、第二行星架30相互支撐,第二支撐軸承26支撐在實心太陽輪I和第一行星架3之間,第四支撐軸承28支撐在空心太陽輪2和第二行星架30之間。
[0050]如圖1、圖2、圖3、圖4和圖5所示,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雙輸入行星輪系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0051]—路電機的輸出軸與第一輸入軸16通過鍵連接,電機的輸出軸轉動帶動第一輸入軸16旋轉,由于第一輸入軸16的外齒輪和第一外齒輪9之間嚙合,第一輸入軸16通過齒輪傳動將力矩傳遞給第一外齒輪9,使得第一輸入軸16帶動第一外齒輪9轉動。由于第一外齒輪9與實心太陽輪I之間固定連接,第一外齒輪9帶動實心太陽輪I轉動,實心太陽輪I端部的外齒輪與第一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1、第二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2、第三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3均嚙合,使得實心太陽輪I帶動第一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1、第二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2、第三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3轉動。
[0052]另一路的輸出軸與第二輸入軸17通過鍵連接,電機的輸出軸轉動帶動第二輸入軸17旋轉,由于第二輸入軸17的外齒輪和第二外齒輪15之間嚙合,第二輸入軸17通過齒輪傳動將力矩傳遞給第二外齒輪15,使得第二輸入軸17帶動第二外齒輪15轉動。由于第二外齒輪15與空心太陽輪2之間通過花鍵41連接,第二外齒輪15帶動空心太陽輪2轉動,空心太陽輪2端部的外齒輪與第一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1、第二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2、第三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3之間均嚙合,使得空心太陽輪2帶動第一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1、第二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2、第三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3轉動。
[0053]第一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1與第一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1之間、第二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2與第二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2之間、第三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3與第三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3之間為直齒漸開線齒形嚙合,互為支點,沿漸開線齒形運動,并傳遞轉矩,互相推動,行星輪11、行星輪12、行星輪13通過滾針軸承7把轉矩和運動傳遞給三個行星輪軸5,行星輪21、行星輪22、行星輪23通過滾針軸承7把轉矩和運動傳遞給三個行星輪軸45,三個行星輪軸5和三個行星輪軸45共同帶動第一行星架I和第二行星架30,實現兩路輸入互不影響的傳遞轉矩和運動。
[0054]因此,以上兩路輸入形成了互不干涉的轉動,同時兩路輸入傳動比相同(都為2),形成了兩自由度行星輪系的差速輸出,并通過第二行星架30將該差速輸出傳輸給滾珠絲杠作動缸的輸入軸,實現了差速輸出。
[0055]工作模式可以為以下兩種形式,(I)兩路輸入同時工作,一路故障,制動并鎖止此路,另一路還能繼續半功率工作,或加速到全功率工作;(2)—路工作,另一路鎖止,工作路發生故障時,另一路從零開始加速,并迅速投入使用。這種特點增加了發生故障時的可靠性。由于故障切換時,兩路為單獨的控制回路,如果兩路的控制參數相同,則能大大降低動態控制的難度,因此通過配重把兩路折算到輸入側的轉動慣量設計為相同值。
[0056]上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本發明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均可以采用現有技術。
【主權項】
1.一種雙輸入行星輪系差速器,其特征在于:該差速器包括殼體,以及位于殼體內的實心太陽輪(I)、空心太陽輪(2)、第一輸入軸(16)、第一外齒輪(9)、第二行星架(30)、多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5)、多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第二輸入軸(17)、第二外齒輪(15)、第一行星架(3)、多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45)、多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多個滾針軸承和多個支撐軸承;實心太陽輪(I)中部外套有空心太陽輪(2)、且兩者之間設有滾針軸承,實心太陽輪(I)的一端外套有與其齒輪嚙合、且沿其周向均勻布置的多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實心太陽輪(I)的該端端部插在第二行星架(30)內、且兩者之間設有支撐軸承,第二行星架(30)通過支撐軸承安裝在殼體內;多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各自套裝在一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5)的外部,且每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5)的一端均固定裝在第二行星架(30)內;實心太陽輪(I)的另一端外套有與其固定連接的第一外齒輪(9),第一外齒輪(9)外套有與其齒輪嚙合的第一輸入軸(16);空心太陽輪(2)的一端端部套有其齒輪嗤合、且沿其周向均勾布置的多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空心太陽輪(2)鄰近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處的外部套有第一行星架(3),且空心太陽輪(2)與第一行星架(3)之間設有支撐軸承;多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各自套裝在一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45)的外部,且每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45)的一端均固定裝在第一行星架(3)內;空心太陽輪(2)的另一端外套有與連接的第二外齒輪(15),第二外齒輪(15)外套有與其齒輪嚙合的第二輸入軸(17);每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45)另一端均固定裝在第二行星架(30)內,每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5)的另一端均固定裝在第一行星架(3)內;多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和多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間隔布置,且相鄰兩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實心太陽輪行星輪之間相互嚙合;實心太陽輪(I)、空心太陽輪(2)、第一輸入軸(16)、第二輸入軸(17)、第二外齒輪(15)均通過支撐軸承安裝在殼體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輸入行星輪系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包括第一實心太陽輪行星輪(U)、第二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2)、第三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3),多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包括第一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1)、第二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2)、第三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3),第一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1)與第一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1)之間嚙合,第二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2)與第二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2)之間嚙合,第三實心太陽輪行星輪(13)第三空心太陽輪行星輪(23)之間嚙合。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雙輸入行星輪系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軸(5)、空心太陽輪行星輪軸(45)的兩端均與第一行星架(3)、第二行星架(30)之間通過鎖緊螺母(14)鎖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雙輸入行星輪系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齒輪(9)與實心太陽輪(I)之間通過定位銷(10)固定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雙輸入行星輪系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外齒輪(15)與空心太陽輪(2)之間通過花鍵(41)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雙輸入行星輪系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實心太陽輪(I)外部套有檔圈(19)和第二軸套(20),檔圈(19)和第二軸套(20)位于空心太陽輪(2)與第一外齒輪(9)之間。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雙輸入行星輪系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實心太陽輪(I)外部套有軸用彈性檔圈(24),軸用彈性檔圈(24)位于第一外齒輪(9)的左側。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雙輸入行星輪系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太陽輪(2)外部套有第一軸套(18),第一軸套(18)位于用于支撐空心太陽輪(2)和殼體之間的支撐軸承與第二外齒輪(15)之間。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雙輸入行星輪系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行星架(30)的輸出端內開有用于安裝滾珠絲杠作動缸的輸入軸的輸出孔和鍵槽。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雙輸入行星輪系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由多段殼體通過螺釘固定連接組成,所述的多個空心太陽輪行星輪和多個實心太陽輪行星輪兩側均設有墊片。
【文檔編號】F16H57/08GK105889452SQ201610074653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2月3日
【發明人】黃玉平, 徐強, 王水銘, 趙國平
【申請人】北京精密機電控制設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