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磁式調節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閥門,具體的說是關于一種電磁控制閥。
背景技術:
電磁閥的結構一般由閥體、閥蓋、閥瓣組件、鐵芯組件和電磁線圈組成,由電磁線圈的電壓控制電磁閥的開關狀態。然而,現有電磁閥在線圈通電后,當線圈產生的電磁力大于鐵芯彈簧的彈力時,鐵芯就將被吸到底與鐵芯導管堵頭緊貼,形成閉合磁路,只有當電磁線圈電壓降到接近零時,鐵芯才會被釋放,不能隨電磁線圈電壓的大小控制電芯的上下位置,只能實現對閥門的全開或全關控制,不能連續控制閥門的開度,所以無法調節閥門的出口流量和壓力。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根據電磁線圈工作電壓的大小控制鐵芯位置,實現對閥門出口流量和壓力連續調節的電磁式調節閥。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包括閥體、閥蓋、閥瓣組件、鐵芯組件和電磁線圈,閥瓣組件與閥蓋之間構成一個壓力腔,該壓力腔由導流孔和泄流孔分別與閥體進口側和出口側連通,主要是鐵芯位于電磁線圈的中下方位置,在鐵芯與堵頭之間設置非磁性檔圈。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鐵芯設置在電磁線圈的中下方位置,通過合理選擇鐵芯彈簧的彈性力,使鐵芯在不同線圈工作電壓下停在相應的位置上。同時,在鐵芯與堵頭之間設置非磁性檔圈,保持鐵芯與堵頭之間的間隙,防止鐵芯與堵頭形成閉合磁路,使鐵芯在電壓下降時能靈敏的下移,實現電壓對閥瓣位置的控制,達到閥門出口流量和壓力的調節。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磁式調節閥的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電磁式調節閥,包括閥體1、閥蓋5、閥瓣組件、鐵芯組件和電磁線圈11,閥瓣組件由閥瓣20、活塞4及密封件2和固定件6組成,活塞4與閥蓋5之間構成壓力腔17,壓力腔17通過活塞4上的導流孔19與閥體1進口連通,活塞4外壁設有活塞環18與閥蓋5內腔壁密封活動配合,活塞4由螺母6固定在閥瓣20上,并與閥瓣20之間設有密封件2,閥瓣20中心制有泄流孔3,連通壓力腔17與閥體1出口側,活塞4與閥蓋5之間設有閥瓣彈簧7。鐵芯組件由鐵芯10和鐵芯彈簧16組成,鐵芯10位于電磁線圈11內中下方位置處,鐵芯10外周設有鐵芯導向環15,與電磁線圈11內的套管活動密封配合,電磁線圈11上部中心設有堵頭12,鐵芯10上端與堵頭12下部分別制有相互配合的外錐形和內錐形結構,在鐵芯10上部錐形圓柱形連接處設有非磁性檔圈14,限制鐵芯10與堵頭12的相對位置,使鐵芯10上部的外外錐形結構與堵頭12的內錐形空腔之間保持間隙。鐵芯10下端設有密封墊9,密封墊9由固定件8固定的鐵芯10的下端,其下端面與閥瓣20上的泄流孔3的上端面密封接觸。在固定件8的凸肩與電磁線圈架下臺面之間設有鐵芯彈簧16,適當選擇鐵芯彈簧16的彈性強度,使鐵芯10在不同工作電壓時停在相應的位置上。閥瓣20的下部設計成漸開式通道形狀,也可以設計成多孔過濾網式通道結構,使閥體1出口流量和壓力隨閥瓣20的升降成線性變化。電磁線圈11的工作電壓為直流電壓,該直流工作電壓的大小由4-20mA標準信號控制。
權利要求1.一種電磁式調節閥,包括閥體(1)、閥蓋(5)、閥瓣組件、鐵芯組件和電磁線圈(11),閥瓣組件與閥蓋(5)之間構成一個壓力腔(17),該壓力腔(17)通過導流孔(19)和泄流孔(3)分別與閥體(1)進口側和出口側連通,其特征是鐵芯(10)位于電磁線圈(11)的中下方位置,在鐵芯(10)與堵頭(12)之間設置非磁性檔圈(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式調節閥,其特征是閥瓣(20)的下部為漸開式通道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式調節閥,其特征是閥瓣(20)的下部為多孔過濾網式通道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磁式調節閥,其特征是鐵芯(10)上部與堵頭(12)下部分別制有相互配合的外錐形和內錐形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磁式調節閥,其特征是鐵芯(10)上部與堵頭(12)下部分別制有相互配合的外錐形和內錐形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磁控制閥,包括閥體、閥蓋、閥瓣組件、鐵芯組件和電磁線圈,閥瓣組件與閥蓋之間構成一個壓力腔,該壓力腔由導流孔和泄流孔分別與閥體進口側和出口側連通,主要是鐵芯位于電磁線圈的中下方位置,在鐵芯與堵頭之間設置非磁性檔圈,保持鐵芯與堵頭之間的間隙,防止鐵芯與堵頭形成閉合磁路,使鐵芯在電壓下降時能靈敏的下移,實現電壓對閥瓣位置的控制,達到閥門出口流量和壓力的調節,適用于加油機等介質通道的調節控制閥門。
文檔編號F16K31/06GK2656731SQ20032011644
公開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29日
發明者謝云海, 李向英, 王中全 申請人:謝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