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超高壓增壓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液壓油泵的技術領域,具體講是一種集成式超高壓增壓泵。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越來越多的行業需要用到增壓泵,用來提供輸出較高壓力的動力,而一般來說,行業內通常把輸出壓力超過35MPa的增壓泵稱為超高壓增壓泵。現有技術的增壓泵,包括缸體、左端蓋、右端蓋、活塞和活塞桿,相當于一個往復式柱塞泵,在活塞的兩端分別連接一根活塞桿,左端蓋和右端蓋分別連接在缸體的兩端,活塞滑動連接在缸體內,活塞兩端的活塞桿的端部分別滑動連接在左端蓋和右端蓋內。它的原理是利用大面積活塞的低壓產生小面積活塞桿的高壓,換句話說,缸體內活塞處的腔室為低壓腔,而左端蓋和右端蓋內活塞桿處的腔室為高壓腔。
[0003]如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上公開的公開號為CN102758772A的專利申請“雙作用往復增壓泵”,它是由雙階梯柱塞和泵體構成,在泵體上設有左容積腔和右容積腔,左容積腔內安裝設有吸入閥組件I和排出閥組件I,右容積腔內安裝設有吸入閥組件II和排出閥組件II,在左容積腔和右容積腔間安裝了雙階梯柱塞及其密封組件,雙階梯柱塞及其密封組件將左容積腔和右容積腔隔開。它的雙階梯柱塞在一個往復運動行程中有兩次流量排出行程,成倍的增加了泵的排出流量。又如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上公開的公開號為CN103615365A的專利申請“集成閥式氣驅液增壓泵”,它包括低壓缸筒、增壓活塞、前端蓋、后端蓋、集成閥、導流頭、導氣管、高壓缸筒、單向閥、柱塞以及先導閥;其中前端蓋、后端蓋分別設置于低壓缸筒兩端,增壓活塞收容于低壓缸筒內,其兩端分別安裝有柱塞,集成閥安裝在前端蓋上,其通過導氣管與后端蓋上的導流頭相連,高壓缸筒分別設置在前端蓋、后端蓋的端部,各高壓缸筒上配有兩個單向閥,先導閥分別集成于前端蓋、后端蓋內。再如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上公開的公開號為CN103147953A的專利申請“新型超高壓增壓泵”,它包括柱塞式增壓泵和換向機構,在柱塞式增壓泵的兩端低壓腔端蓋上分別設有換向容積腔,換向容積腔的一端與低壓腔相通;其中換向機構為液控單向閥,換向容積腔的中車端與液控換向閥的控制端連接,在高壓腔端蓋的兩端分別設有單向閥。
[0004]但是,上述這些結構的增壓泵存在以下的問題:
[0005]I)對于第一種結構,由于增壓的原理是通過大面積活塞的低壓產生小面積活塞桿的高壓,如果要增大泵的輸出壓力,只有增大活塞橫截面面積與活塞桿橫截面面積的比例,因此,要么減小活塞桿的橫截面面積,要么增大活塞的橫截面面積,但是,這種面積的調整畢竟是在有限的范圍之內的,而要實現超高壓的輸出壓力,勢必要使活塞的橫截面面積大幅度增加,但是,這樣就會造成活塞及其油缸的橫截面尺寸大幅度增大,繼而使整個增壓泵的體積變得龐大,因此,一方面會增加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它無法適用于空間較小的應用場合;
[0006]2)對于第二種結構,因為結構中涉及到眾多的零件,如低壓缸筒、增壓活塞、前端蓋、后端蓋、集成閥、導流頭、導氣管、高壓缸筒、單向閥、柱塞以及先導閥,光是閥就有集成閥、先導閥,光缸筒就有低壓缸筒、高壓缸筒,這些零件裝配在一起后結構變得復雜;它采用了集成閥來控制增壓活塞的自動換向,當增壓活塞在低壓缸筒內左右移動時,增壓活塞及柱塞兩端的壓力達到平穩是完全依靠自身來調節的,因此,壓力波動的時間較長,反饋速度較慢,從附圖6的泵輸出壓力的波形曲線圖來看,就是壓力波段較長,主要集中在空檔時間較長,因此反應到增壓泵上就是工作效率較低,反應不夠靈敏;
[0007]3)對于第三種結構,它雖然采用了液控換向閥來實現柱塞式增壓泵內活塞的移動方向,但是,一方面液控換向閥與柱塞式增壓泵的連接并不能穩固在一起,兩者之間仍舊靠管路來連接,而這樣會使整個裝置變得零散而容易造成系統的不穩定;另一方面,與高壓腔連通的單向閥也是位于增壓泵外部并通過管路在外部連通,同樣也使結構更加復雜、體積更加龐大;再一方面,如同第二種結構所存在的問題一樣,它的壓力波動的時間也較長,反饋速度較慢,因此同樣存在著反應到增壓泵上就是工作效率較低,反應不夠靈敏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體積小、反應靈敏、工作效率高的集成式超高壓增壓泵。
[0009]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集成式超高壓增壓泵,包括油缸缸筒、左端蓋、右端蓋、活塞和活塞桿,活塞桿為兩根且分別連接在活塞的兩端,活塞滑動連接在油缸缸筒內,左端蓋和右端蓋分別連接在油缸缸筒的左右兩端;它還包括比例電磁閥、閥板和能與活塞桿的端面發生感應并反饋到比例電磁閥的接近開關,所述的閥板連接在油缸缸筒的頂部,比例電磁閥連接在閥板的頂部;所述的左端蓋和右端蓋內均具有與閥板上的進油口相連通的高壓油腔,同時閥板上的進油口與比例電磁閥的進油口連通,比例電磁閥的兩個工作油腔分別與油缸缸筒內活塞兩側的低壓油腔連通,兩個活塞桿的自由端分別滑動配合在左端蓋和右端蓋的高壓油腔內,油缸缸筒上設有與兩個高壓油腔均連通的輸出油口 ;所述的接近開關為兩個,分別連接在左端蓋和右端蓋的外端處,接近開關的一端位于高壓油腔內,并且兩個接近開關均與比例電磁閥電連接。
[0010]所述連通的閥板的進油口與高壓油腔之間設有第一單向閥,連通的油缸缸筒的輸出油口與高壓油腔之間設有第二單向閥;所述的第一單向閥連接在油缸缸筒內,且油液的流通走向為從進油口到高壓油腔;所述的第二單向閥連接在左端蓋或者右端蓋內,且油液的流通走向為從高壓油腔到輸出油口。
[0011]所述的接近開關外設有保護套,保護套的一端與左端蓋或者右端蓋連接。
[0012]所述的油缸缸筒的輸出油口處連接有壓力傳感器,該壓力傳感器與使用本增壓泵的控制器電連接并在控制器上顯示輸出壓力值。
[0013]采用以上結構后,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
[0014]I)由于本增壓泵將比例電磁閥與油缸組件之間通過閥板集成在一起,使三者相對固定成一個模塊,因此,便于運輸及安裝;同時,泵的輸出壓力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增加了高壓油腔中的通過活塞桿的作用而產生的高壓油液,使輸出壓力大大增加,而且也無需增加活塞的橫截面面積,因此,本增壓泵體積小,適用于各種場合;
[0015]2)采用比例電磁閥和接近開關的組合,使活塞在左右移動的往復過程中反應更加靈敏、準確,從而反饋到比例電磁閥以便于比例電磁閥作出更加準確的判斷與換向,因此,使泵的工作效率更高;
[0016]3)比例電磁閥的工作原理是閥內比例電磁鐵輸入電壓信號產生相應動作,使工作閥閥芯產生位移,閥口尺寸發生改變并以此完成與輸入電壓成比例壓力、流量輸出元件,因此,調節比例電磁閥的閥口尺寸,就能調節流入油缸缸筒內低壓油腔的流量,從而控制活塞的移動速度,使增壓泵輸出壓力達到不同的壓力值,從而更加適合于實際應用中;
[0017]4)第一單向閥安裝在油缸缸筒內,第二單向閥安裝在左端蓋或者右端蓋內,省去了閥在外部的連通所需要的管路以及節省了安裝空間,使本增壓泵的結構更加緊湊、體積更小,更有利于集成化的目的;
[0018]5)接近開關外部保護套的設置,更加保護了在運輸過程中由于碰撞而造成的接近開關的損壞;
[0019]6)在油缸缸筒的輸出油口處安裝的壓力傳感器,使增壓泵的輸出壓力值在系統的控制器中得到更加直觀的顯示,從而能讓使用者在實際應用中更加直觀地掌握增壓泵的輸出壓力值,并且通過調節比例電磁閥來實現設定的輸出壓力值。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發明集成式超高壓增壓泵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本發明集成式超高壓增壓泵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本發明中第一單向閥處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3]圖4是本發明中第二單向閥處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4]圖5是本發明集成式超高壓增壓泵的液壓原理示意圖。
[0025]圖6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