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去聯鎖的止回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如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可去聯鎖的止回閥。
背景技術:
由DE1814214A1已知這種止回閥。
這種閥門例如用于在地下采礦中控制和液壓地保護邁步式支架。在關閉狀態下,止回閥活塞用于保護液壓支柱大于400bar的高工作壓力。為了回收邁步式節式機架,可以通過液壓的方式使止回閥活塞打開,以便在處于高工作壓力下的工作室例如液壓支柱與回流管道之間建立連接。
這種閥門由于使用在地下采礦中,一方面要滿足非常高的安全性要求。另一方面這種閥門在使用水作為液壓液體時由于特別高的壓力而處于非常大的流量和高負荷的高接通頻率下。由此使這種閥門的易磨損部件以芯管式結構形式構成。在此,將基本圓柱形的主體作為閥芯(Ventilpatrone)裝進通常作為閥體的閥殼里面,在閥殼中制出用于多個閥門的多個閥孔,在閥芯中導引閥活塞并且構成閥座和閥室。由此在磨損時或者在確定的使用壽命過后,可以從閥殼或閥體中更換閥芯與在其中導引的閥活塞。
在已知的止回閥中存在卸載閥,在止回活塞從其閥座上抬起并且在負載室與連接室之間釋放大的通流截面之前,該卸載閥通過去聯鎖活塞的作用而在處于高工作壓力的止回閥負載室和與回流連接的連接室之間建立節流的連接。通過這個卸載閥能夠首先使工作室和負載室的壓力—至少部分地—降低,并由此在開啟大的通流截面時避免高的壓差和通流速度。在已知的閥門中卸載閥安裝在止回活塞里面,由此使該卸載閥總是必需與止回閥一起安裝和拆卸,盡管使用壽命由于不同的負荷還存在明顯的差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改進已知的閥門,使止回閥和卸載閥盡管按照功能以所期望的方式共同作用,但是在結構構成方面是相互獨立的并且尤其可以相互獨立地更換。
由權利要求1得到解決方案。
按照本發明,所述止回閥、卸載閥和去聯鎖活塞設置在閥軸線上。止回閥和卸載閥分別具有活塞,它分別通過彈簧加載并且按照止回閥的形式分別頂靠在閥座上。止回閥和卸載閥兩者可以相互獨立地在同一方向上運動并且可以從其閥座上抬起來。當它們克服各自彈簧的力從它們的閥座上抬起時,每個閥分別使閥殼的負載室與閥殼的回流通道連接,在消耗器中存在的負荷壓力位于負載室中。所述止回閥設置在去聯鎖活塞與卸載閥之間。該去聯鎖活塞在端面的中心與去聯鎖桿固定連接,在端面上去聯鎖活塞被加載以負載壓力。該去聯鎖桿在閥軸線上延伸,貫穿止回閥的活塞并且以其自由端面緊靠卸載活塞前面終止。這樣構成該去聯鎖桿,使得它可以密封地在止回閥底中滑動。但是它在其圓周上具有凸起,其突出于在活塞底中滑動的去聯鎖桿部分。在此,例如可以是直徑階梯,但也可以是在活塞桿中垂直于其軸線加設的銷子,它突出于在活塞底上滑動的去聯鎖桿圓周。這樣設計去聯鎖桿的尺寸,使得它在其運動時向卸載閥方向首先碰到其活塞底或者安置在其上的凸起,并且使活塞在繼續運動時從其閥座上抬起。由此首先只釋放負載室與回流室之間的狹窄(enge)的連接。然后才在止回閥的活塞底前面碰到上述凸起并且在其繼續運動時也攜帶其活塞。在此,去聯鎖活塞在打開方向上以導控壓力、最好是液壓系統的工作壓力加載并且在另一側上以負載壓力加載。它在打開方向上的運動還受到彈簧在所述活塞上的反作用,彈簧使活塞在關閉方向上頂壓在它們各自的閥座上。以這種方式實現去聯鎖活塞上的活塞面積的與止回閥和卸載閥的彈簧的尺寸設計,使得去聯鎖活塞首先只能使卸載閥的活塞抬起。只有當負載壓力在沿相反方向作用的去聯鎖活塞一側上足夠多地降低的時候,去聯鎖活塞才根據導控壓力或系統壓力克服彈簧力繼續在打開方向上運動,并且通過上述凸起也使止回閥活塞從其閥座上抬起。現在實現在負載室與回流(室)之間的大面積連接。
所述回流通道也可以通過分配閥與泵通道連接。由此使止回閥的活塞底以系統壓力加載并且從其閥座上抬起。同時也使去聯鎖活塞在其背面以系統壓力加載并且最好在其另一面上卸載。由此使去聯鎖活塞回移,因此卸載閥的活塞根據壓力并且通過彈簧力關閉,并且使止回閥的活塞承擔其止回閥的正常功能,并且只要在其底面上的壓力高于在關閉側上的負載壓力,就只保持打開。
止回閥和卸載閥以芯管式結構形式構成,分別具有各自的閥芯,它們可以相互獨立地對準地裝進閥殼里面。去聯鎖活塞同樣安置在一個閥芯里面。該閥芯可以與止回閥的閥芯一體地構成。特別有利的是,可更換經受特別磨損的卸載閥閥芯,而不必拆下止回閥和去聯鎖活塞的閥芯。
按照權利要求2的改進方案用于避免在卸載閥尤其是卸載閥活塞上的密封問題,但同時也起到可靠的負載壓力單室作用。這個實施例對于芯管式結構形式的卸載閥具有特殊意義,因為能夠實現閥芯在負載室上的安裝,并且使閥或閥座以不尋常的方式從小的直徑側到大的直徑側通流。因此按照權利要求2的結構也具有獨立的發明意義。
按照權利要求3的結構保證卸載活塞的明確的靜止位置,由此從各種運行狀況保證閥座的可靠封閉。
此外,在已知的閥門中沒有考慮到,先導閥也處于高負荷下并且另一方面是一個對于閥安全性功能重要的部件,它需要按時更換。因此按照權利要求4的改進方案的優點是,也可以方便地更換去聯鎖活塞。
在此,在按照權利要求5的改進方案中,去聯鎖閥芯最好與止回閥芯一體地構成,由此使先導活塞與止回閥形成一個公共的結構部件并且可以共同更換。
由權利要求6和7給出卸載閥芯的結構。在此,卸載閥芯可以與閥芯罩和閥芯套一體地構成。但是為了易于加工并且只限于更換經受磨損的部件,也可以使閥芯套由獨立的空心圓柱形導向體構成,它具有外螺紋并且最好可以旋進閥芯罩里面。
在按照本發明的閥門中,為了避免密封問題并且為了使負載室與卸載閥的卸載室連接,需要使去聯鎖桿的端面伸進負載室里面。
按照權利要求8的結構用于可靠地引導去聯鎖活塞,其優點是,使去聯鎖活塞頂壓到其中性位置的靜彈簧也一起包括到結構單元里面。
已知的止回閥允許負載室在止回活塞打開前很大程度地卸載。這個卸載度一方面通過去聯鎖活塞上與止回活塞上的液壓有效的活塞面積的面積比確定。前提是,去聯鎖活塞上的控制壓力與止回活塞上的工作壓力或關閉壓力是相同的(系統壓力),如同在采礦中所使用的閥門那樣,它們利用工作壓力同時作為控制壓力,大多數情況是,在止回活塞可以從其閥座上抬起之前,去聯鎖活塞上的活塞面積確定,必須如何多地降低止回活塞上的負載壓力。但是對此重要的也是主關閉彈簧的強度,它作用于止回活塞。
在已知的閥門中,去聯鎖活塞通過靜彈簧頂壓到其靜止位置,其中去聯鎖活塞在去聯鎖的運行狀態中以外不承受壓力負荷。這種靜彈簧為了實現明確的靜止位置總是值得追求的(權利要求10)。但是這個靜彈簧不能任意強地構成,因為由此影響閥門的打開特性;此外必需避免去聯鎖活塞在止回活塞運動時不按規定地一起運動,去聯鎖活塞與在其上可滑動的且支承在其上的止回活塞共同作用。為此,按照權利要求9的發明結構用于保證,去聯鎖活塞尤其在運行狀態從靜止位置起運動,在運行狀態中連接室與泵連接并且止回活塞從其閥座上抬起。
此外,已知的止回閥的打開特性由此確定,去聯鎖活塞只被節流并且通過梯度控制以控制壓力加載。
在按照權利要求11的有效改進方案中,這一點也用于按照本發明的閥門,但是以另一種擴展結構實現。由此在通過前面的隨著去聯鎖活塞的活塞運動而縮短去聯鎖活塞與去聯鎖閥芯之間的節流縫隙來加強去聯鎖活塞的控制室中的壓力建立并且最終控制壓力足以使止回活塞從其閥座上抬起之前,可以在去聯鎖活塞緩慢運動時首先打開卸載閥并且逐漸降低工作壓力。
下面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圖1至4示出不同的部件和結構組件。
圖1總體地示出閥門;圖2示出閥殼和安裝在其中的各閥芯,用于去聯鎖活塞(去聯鎖閥芯)、用于止回活塞(止回閥芯)和用于卸載活塞(卸載閥芯);圖3示出去聯鎖活塞和止回活塞的結構單元;以及圖4示出卸載閥。
具體實施例方式
對于圖2所述閥殼1是一個鋼塊,在其中加工出多個孔(未示出),它們用于容納其閥門和另一方面作為液壓通道。在附圖中只示出這種閥孔與所屬的液壓通道PST、P/R。閥孔2從一側(在附圖中左側)制出本身階梯狀收縮的直徑。在這個閥孔中從敞開的一側嵌入由去聯鎖閥芯6和止回閥芯7組成的閥芯。這些閥芯在所示情況下一體地制成一個唯一的閥芯。
這個閥芯是空心圓柱體。外徑適配于閥孔2的直徑階梯。具有最大直徑D1的第一段從閥孔中突出來并且用于通過扳子或其它夾緊工具夾住。在此,從閥孔中突出來的直徑為D1的端部也作為止擋。在其上連接直徑為D2的第二段。這段具有外螺紋,通過它可使閥芯2旋到閥孔的相應直徑階梯中的內螺紋里。在直徑為D2的螺紋階梯上連接較小直徑D3的控制階梯。這個控制階梯D3在其外圓周上具有密封環4,通過它促使相對于閥芯的螺紋端部密封。此外,這個階梯在其外圓周上具有環形通道8,它與閥殼1的已經提到過的控制通道接頭PST連通。從控制一環形通道8起,去聯鎖閥芯6的壁體被控制孔9透穿,其功能下面還要描述。在直徑階梯D3上可以連接具有更小直徑D4的另一階梯,并且該另一階梯一直延續到閥芯的端面。在這種情況下,在階梯D3與D4之間的直徑階越可以用于止擋在閥殼1中的相應直徑階越上。
在所示情況下,去聯鎖閥芯6與止回閥芯7的軸向固定通過在閥殼1的外端面上的直徑階梯D1/D2實現。閥芯6、7也通過旋入直徑為D2的階梯并通過階梯D1/D2上的止擋而固定在閥殼中。
在閥芯2的外圓周上還有密封環5。由此,控制環形通道8在兩側通過密封環4和5密封在去聯鎖閥芯6的外圓周上。閥芯的止回階梯7在位于其端面前面的區域內具有另一在其外圓周上的密封環13。在密封環5與13之間,這個止回閥芯7具有在其外圓周上的縮頸部,它與閥殼形成環形通道10。這個環形通道與上述的通道P/R連通,該P/R通道借助在這里未示出的分配閥有選擇地與泵設備或與工作面的回流管道連接,并且以還要描述的方式作為卸載通道/回流通道或泵通道。閥芯7的壁體在這個環形通道10的區域內被徑向的分支管道14的凸緣透穿,分支管道與在閥芯內部形成的腔室34(圖1)連通。
此外,閥芯在去聯鎖閥芯6的區域內具有節流的連接孔15,它使環形通道10與在去聯鎖閥芯內部形成的腔室29(圖3)連接。該腔室經由去聯鎖閥芯的縮頸部16通過密封環17封閉。
閥芯2的前端面31通過錐殼面12過渡到在閥芯內部形成的腔室34。在端面11的前面,在閥殼1中形成一個腔室38,其直徑對應于止回閥芯7的最小直徑,在這里為D3。該腔室與上述的閥殼連接通道A連通,它與在這里未示出的消耗器(例如用于支承掩護支架頂板的液壓支柱)的工作室連接。
閥殼或其孔現在接著直徑為D3的腔室還有一較小直徑D4的孔段。
從閥體1的另一側(在圖1中右側),在閥殼1中與閥軸線對準地加工出具有階梯狀直徑的其他的孔3。這個孔用于容納另一閥門,即所謂的卸載閥,它在圖3中詳細示出并且同樣含有閥芯。這個卸載閥芯由閥芯罩21和安裝在其中的圓柱形閥芯套22組成,該閥芯套旋進閥芯罩21的邊緣里并且在外圓周上相對于閥芯罩21邊緣的內圓周通過密封環23并且相對于閥孔的直徑為D5的最窄的縮頸部通過密封環24密封。卸載閥芯的端部一直伸到平面內,直徑階梯為D4的閥孔2和卸載閥孔3的直徑為D5的最小階梯在平面中穿過。卸載閥芯從這一側形成直徑階梯,其直徑D7相對于前面的直徑D6顯著收縮。直徑D6和D7以錐殼面43相互過渡。
對于圖3如上所述,閥芯由兩個部段6、7組成,它們也可以相互分開地構成,但是在所示實施例構成為一體。第一部段是去聯鎖段6。
在去聯鎖段中形成一個腔室,在其中滑動地導引去聯鎖活塞26。在這個腔室中,在卸載活塞26的一側形成去聯鎖室25而在卸載活塞26的另一側形成彈簧室29并且在卸載活塞26的外圓周上通過密封環28密封。去聯鎖室25在另一側通過塞堵27封閉。該塞堵27旋到去聯鎖閥芯6的帶有密封環30的端部上的內螺紋里面。該塞堵27通過止擋軸頸限制去聯鎖活塞26的運動性。在背離去聯鎖活塞26的一側,彈簧室29通過去聯鎖閥芯6的縮頸部16限制縮頸內圓周上的上述密封環。這個縮頸部被同心地固定在去聯鎖活塞26上的去聯鎖桿32透穿并由此限制密封環17與28之間的彈簧室29。在另一側作用于去聯鎖活塞26的壓簧、去聯鎖彈簧33支承在縮頸部16上并且在靜止運行中使去聯鎖活塞26通過其止擋31頂壓塞堵27。如上所述去聯鎖活塞26在其外圓周上具有密封環28,它使彈簧室29相對于去聯鎖室25密封。在去聯鎖閥芯6中的上述控制孔9在去聯鎖活塞26的外圓周上通到這個密封環28與去聯鎖室25之間。因此去聯鎖活塞26的外圓周在這個區域內形成一個隨著去聯鎖活塞的運動減小的節流縫隙,用于緩慢地充滿去聯鎖室25,當控制接頭PST以控制壓力加載的時候。彈簧室29通過連接孔15以在連接接頭P/R中存在的壓力加載。止回閥芯7在其內室中形成在背離去聯鎖部段6縮頸部一側上的連接室34。該連接室34通過縱向通道10以在接頭P/R中存在的壓力對分支孔14加載。這通過未示出的閥門受控地選擇泵壓力或回流壓力。
所述連接室34在止回閥芯7的側面端部區域內通過止回活塞35限定。該止回活塞是皆錐形的結構部件,具有成形在其上的圓柱形邊緣36。
如上所述,閥芯的止回部段7在其端面上具有錐殼面12,它通到連接室34里面。這個錐殼面作為閥座面與相同成形的止回活塞35錐殼面共同作用。此外,止回活塞35配有中心孔并且通過這個孔和密封環42密封地且滑動地在去聯鎖桿32上導引。
去聯鎖桿32與止擋軸頸31和止回活塞23一體地制成并且在閥軸線上在上述的去聯鎖段6縮頸部中滑動地導引。在去聯鎖桿32貫穿連接室34的區域中去聯鎖桿具有另一直徑階梯,它具有比直徑D6更小的直徑D7。如上所述,通過這個直徑階梯,去聯鎖桿穿過止回活塞35和密封環37并且由此使連接室34密封在止回活塞35的關閉位置。
在另一側上,止回活塞35限制負載室38。在另一側上,負載室38由還要描述的卸載閥18限制。該負載室38通過閥接頭A以負載壓力持續加載。
去聯鎖桿32伸進負載室38的閥孔的變窄的直徑階梯里面。在這里在去聯鎖桿的端部上通過旋緊而固定導向凸緣39并且在閥孔中滑動地但不密封地在閥孔中導引。導向凸緣39還作為用于止回彈簧40的支座,通過它使止回活塞35向閥座面12或止擋4的方向頂壓在去聯鎖桿32的直徑階梯D6/D7上。導向凸緣39具有一個面對止回活塞35的圓柱形擋板,在其上滑動地但不密封地導引止回活塞的圓柱形邊緣36并且在其中安置上述的止回彈簧40。
圖3示出,在這個擴展結構中閥芯6、7與支承在其中的去聯鎖活塞26、止回活塞35以及導向凸緣39形成一個結構單元,它通過旋轉去聯鎖閥芯6而從閥孔2中旋出來并且可以通過插入和旋進另一這樣的結構單元進行更換。
對于圖4
(與圖3相比放大地)示出卸載閥18與卸載閥芯,它由閥芯罩21和閥芯套22組成。
在卸載閥芯、即閥芯套里面滑動地并通過密封環42密封地導引卸載活塞19。這個卸載活塞19具有指向錐形端部區的錐殼面并且與這個錐殼面形成閥座副43,它在設置于彈簧室26中的壓簧20的負荷下封閉。
卸載活塞19通過卸載彈簧20頂壓到閥座43中。彈簧室45通過閥芯套22上的密封環和卸載活塞19上的密封環42形成單室。卸載活塞19通過其背離彈簧室的一側伸進負載室38里面。
卸載活塞19具有中心通道44,它使彈簧室45與負載室38連接。卸載活塞19通過頂桿47伸進負載室,該卸載活塞在空出足夠大的間隙的情況下貫穿閥芯套內孔的直徑為D9的直徑階梯,并且在去聯鎖桿32的端面運動時在空出一定的死點行程的情況下共同作用。閥芯套22和閥芯罩21在組裝和旋入的狀態下在閥孔3中形成一個環形的回流室46。這個回流室與閥接頭R連接并且通過它與工作面的回流管道中的回流壓力連接。這個回流室46通過節流的分支通道48與卸載室49連接,它在卸載活塞18上的密封環42與卸載活塞19上的閥座面43之間由此構成,使卸載活塞上的錐殼只占據閥芯套22上的小的錐殼內部區域,但是在其外部區域上與閥芯套22形成一個明顯的縫隙。由此達到使密封環42上的液壓作用面大于閥座副43上的液壓作用面。因此,施加在卸載活塞19兩側上的負載壓力使卸載活塞頂壓在閥座43上。卸載彈簧20只用于使卸載活塞總是占據一個明確的位置的目的。
對于功能和運行狀態—在圖1中示出處于受載荷的工作缸的靜止位置中的閥門狀態。
在負載通道A上施加例如400bar的壓力。該壓力在接頭P/R和控制通道PST中對應于回流壓力。止回活塞35通過止回彈簧40的作用力以及通過位于止回活塞端面上的負載壓力頂壓其閥座并因此使負載接頭A相對于連接接頭P/R截止。卸載閥的卸載活塞19在兩側以400bar的負載壓力加載。因為在彈簧側(密封環42)的液壓作用面積大于卸載活塞19閥座側的液壓作用面積并且在卸載活塞上作用液壓力以及卸載彈簧20在關閉方向上作用,因此卸載活塞密封地頂靠在閥座43上并且使負載室可靠地封閉。控制接頭PST無壓力或者有回流壓力。同樣,回流壓力在去聯鎖活塞的彈簧室29中。
—接頭P/R通過未示出的控制閥與泵接頭連接;在連接室34中建立一個壓力,該壓力高于在負載室38中的壓力在泵壓力下,止回活塞35從其閥座12克服彈簧40的作用力抬起并且釋放泵與負載室38之間的連接,直到在考慮彈簧力40的條件下建立壓力平衡。
在這個運行狀態下,去聯鎖活塞和卸載閥也保持不操作。
—接頭P/R通過未示出的控制閥連接在回流上;要建立負載室38中的負載壓力為此控制接頭PST以控制壓力加載,該壓力基本等于存在的負載壓力。由此使去聯鎖活塞26克服彈簧力33通過節流的控制孔9和活塞圓周上的節流位置首先以控制壓力加載并且在附圖中向右移動,直到去聯鎖桿的端面碰撞到卸載閥18的卸載活塞19上,并且使卸載活塞從其閥座上抬起同時使負載室38通過卸載室到回流的連接釋放。通過控制通道9的節流作用和活塞圓周26上的環縫使這個運動一方面非常緩慢地實現,另一方面通過負載室38、錐形閥座與卸載室49之間的狹窄分支通道48通流少量的液體。但是這個通流量足以使例如400bar的負載壓力降低。在此,止回活塞35在彈簧負載和其端面上的液壓壓力下還保持關閉,直到完全或部分地建立壓力平衡。通過在結構上選擇去聯鎖活塞26與止回活塞35的面積比例,可以如同在已知的閥門中那樣起到這樣的作用,在去聯鎖活塞26上的作用力足以使止回活塞35從其閥座上抬起并且使負載室在這個路徑上與回流連接之前,首先必需達到確定的下降的負載壓力或者確定的壓力比。
附圖標記清單1 閥殼、閥體26 去聯鎖活塞2 閥孔 27 塞堵3 閥孔 30 28 密封環4 密封環29 彈簧室5 密封環30 密封環6 去聯鎖閥芯31 止擋軸頸7 止回閥芯 32 去聯鎖桿8 環形通道 35 33 壓簧、靜止簧、去聯鎖彈9 分支孔、控制孔 簧10 環形通道 34 連接室11 端面 35 止回活塞12 錐殼面、閥座面、閥座副36 邊緣13 密封環 40 37 密封環14 分支孔、分支管道 38 負載室15 連接孔39 導向凸緣16 縮頸部40 止回彈簧17 密封環41 止擋18 卸載閥45 42 密封環19 卸載活塞 43 閥座副20 卸載彈簧 44 中心通道21 閥芯罩45 彈簧室22 閥芯套46 回流室23 密封環 50 47 頂桿24 密封環48 分支通道25 去聯鎖室 49 卸載室
權利要求
1.一種可去聯鎖的止回閥,其中,在負載室與連接室之間的連接能夠通過止回活塞以及通過卸載活塞關閉和打開,方式為使止回活塞和卸載活塞分別通過關閉彈簧的彈簧力以及通過負載壓力保持在其關閉位置,并且使具有去聯鎖桿的去聯鎖活塞在用去聯鎖壓力加載時實施去聯鎖運動,在去聯鎖運動時,去聯鎖桿按照先后首先借助其自由端面形狀鎖合地這樣作用于卸載活塞并然后作用于止回活塞,從而可先使卸載活塞然后使止回活塞移動到其各自的打開位置,其中,止回活塞、卸載活塞以及具有去聯鎖桿的去聯鎖活塞相互同心地設置在公共的閥軸線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聯鎖桿滑動且密封地貫穿止回活塞并且為了打開而通過直徑階梯倒卡活塞底,所述止回活塞在關閉方向上通過自身的關閉彈簧(主關閉彈簧(15))加載,并且所述卸載活塞與止回閥獨立地在閥軸線上相對于去聯鎖桿的自由端活動地導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載活塞在兩端面上壓力平衡地通過負載壓力加載并且使負載室相對于卸載室通過閥座關閉,該閥座的液壓有效的閥座面積小于在其另一封閉卸載室的側面上的液壓有效的活塞面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載活塞通過卸載關閉彈簧保持在其關閉位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載室在加設到閥殼里面的去聯鎖閥芯中構成,在該去聯鎖閥芯中導引去聯鎖活塞。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聯鎖閥芯與止回閥閥芯一體地構成。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閥,其特征在于,卸載閥芯由單側封閉的閥芯罩和由通過閥芯罩封閉的、構成為由空心圓柱形導向體的閥芯套組成,該閥芯套用于容納和移動地導引卸載活塞,其中閥芯罩和閥芯套的內室用于容納卸載關閉彈簧并且與負載室連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罩通過外螺紋旋進閥殼里面,并且所述閥芯套密封地裝進、最好旋進閥芯罩的圓柱形邊緣里面。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聯鎖桿的自由端通過固定在去聯鎖桿上的、在閥殼中導引的活塞環帶伸進負載室里面,該活塞環帶用于支承止回活塞的主關閉彈簧(15)。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聯鎖閥芯的縮頸部相對于去聯鎖桿密封并且構成平衡室,該平衡室與連接室節流地連接并且可以用連接室的壓力加載。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聯鎖活塞通過去聯鎖彈簧被頂壓到其靜止位置,該去聯鎖彈簧支承在去聯鎖閥芯的縮頸部上。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控制通道通到去聯鎖活塞的圓周上并且通過在活塞圓周上構成的節流縫隙通入去聯鎖室。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聯鎖活塞以系統壓力加載,并且在考慮彈簧剛性的情況下止回活塞與去聯鎖活塞上的液壓有效面積的面積比是這樣的,使得當負載壓力下降到給定的數值以下時,去聯鎖壓力才足以打開止回活塞。
全文摘要
一種可去聯鎖的止回閥,其中,在負載室(38)與連接室(34)之間的連接可以通過止回活塞(35)關閉并且通過以去聯鎖壓力加載的去聯鎖活塞(26)打開,止回活塞(35)、卸載活塞(19)以及具有去聯鎖桿的去聯鎖活塞(26)相互同心地設置在公共的閥軸線上。該閥門以芯管式結構形式構成,具有可以移動到閥殼中的止回閥芯(6)和與止回閥芯獨立的卸載閥芯(16)。所述去聯鎖桿(32)滑動且密封地貫穿止回活塞(35)并且為了打開而通過直徑階梯倒卡活塞底。所述卸載活塞(19)在兩端面上壓力平衡地以負載壓力加載。
文檔編號F15B13/01GK1989364SQ200580023481
公開日2007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1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12日
發明者W·庫塞爾 申請人:迪芬巴赫控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