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抽水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抽水系統,具體涉及一種離心泵抽水系統。
背景技術:
離心泵是根據離心力原理設計的,高速旋轉的葉輪葉片帶動水轉動,將水甩出, 從而達到輸送的目的。離心泵之所以能把水送出去是由于離心力的作用。水泵在工作前,泵體和進水管必須灌滿水形成真空狀態,當葉輪快速轉動時,葉片促使水很快旋轉,旋轉著的水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從葉輪中飛去,泵內的水被拋出后,葉輪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區域。水源的水在大氣壓力(或水壓)的作用下通過管道壓到了進水管內。這樣循環不已,就可以實現連續抽水。 離心泵啟動須要向泵殼內充滿水排空以后,方可啟動,否則泵體將不能完成吸液,造成泵體發熱,震動,不出水,產生“空轉”,對水泵造成損壞,最終造成設備事故。如業界所知之理,離心式抽水機在啟用之前通常需要由人工向水泵的泵腔內灌水,以便將泵腔內的空氣驅出,然而,如此作業方式至少存在以下技術問題一是操作者作業強度大;二是抽水機的工作效率低下,因為在出水之前存在人為灌水的過程;三是使用不便,因為一旦疏于推帶盛水的容器,則難以向水泵的引水管內灌水。迄今為止,之所以無人提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方案,是因為大致基于以下因素 其一,離心式抽水機屬于成熟技術,并且公知公用已有悠久的歷史,如果冒然改動,恐影響其正常功能的發揮;其二,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受傳統設計思維的影響根深蒂固,唯恐更改有違傳統;其三,在啟用前即在出水之前,人為灌水排氣屬舉手之勞,不足以將其視為離心式抽水機的技術缺陷;其四,排氣裝置的自身結構和具體的設置位置以及與離心式抽水機之間友好連接未見有先驅之例。本申請人進行了文獻檢索,印證了在已公開的中外專利和非專利文獻中均未見諸得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啟示,為此,本申請人作了有益的探索,找到了合理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并且經保密措施下的實驗證明是切實可行的,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現有的離心泵在運轉前進行排空時,需人工運水將泵體內部的空氣排出, 勞動強度較大,人力資源浪費嚴重,排空成本較高,且危險系數較大等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抽水系統,以達到快速對離心泵進行排空,降低勞動強度,減少操作人員數量,降低排空成本,且保證工作安全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抽水系統,包括離心泵與抽氣泵,所述離心泵上固定設置有用于支撐所述抽氣泵并將所述抽氣泵與所述離心泵相互固定的支架,所述離心泵包括泵體與葉輪,所述抽氣泵下方設置有進氣管,所述進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泵體相連通。[0010]優選的,所述抽氣泵包括泵殼、位于所述泵殼內部的活塞、以及帶動所述活塞移動的傳動機構;所述活塞將所述泵殼內側分為上、下兩個腔室,分別為進氣腔與出氣腔,所述泵殼下方設置有進氣口,所述進氣口處連接有進氣管,所述進氣口處還設置有進氣閥。優選的,所述泵殼由上蓋與底座相互固定組合而成。優選的,所述活塞為彈性件,所述活塞的邊沿固定設置于所述上蓋與所述底座間。優選的,所述活塞上設置有出氣口,所述出氣口處設置有出氣閥。優選的,所述進氣口與所述出氣口上均開設有沉孔,所述沉孔上端面處設置有限制進氣閥與出氣閥移動的限位裝置。優選的,所述限位裝置為均勻設置于所述沉孔上端面上的至少一個擋銷。優選的,所述活塞邊沿處設置有至少一圈的凸沿,所述上蓋與所述底座相對應的一側上均設置與所述凸沿相匹配的溝槽。優選的,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與所述活塞連接的連桿、與所述連桿鉸接固定的手柄, 以及支撐于所述手柄前端的并與手柄鉸接固定的支撐桿。優選的,所述手柄前端為弧形結構;所述底座的下方還設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設置有排水閥。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抽水系統包括通過進氣管連接的離心泵與抽氣泵,通過抽氣泵將離心泵內的氣體進行排空,并使得離心泵內側與外部存在壓差將水自動的抽至離心泵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減少操作人員數量,降低了排空成本,且保證工作安全的目的。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抽水系統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抽氣泵中傳動機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公開的抽氣泵中出氣口或進氣口處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抽氣泵中活塞與泵殼相互配合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的數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應部件的名稱1、泵體 2、抽氣泵 3、支架 4、泵殼 5、活塞 6、傳動機構 7、進氣腔 8、出氣腔;11、上蓋 12、底座 13、進氣口 14、進氣閥15、進氣管 16、溝槽 17、排水管 18、排水閥 21、出氣閥 22、凸沿 23、法蘭邊 24、閥門 25、出氣口 26、沉孔 27、擋銷;31、連桿 32、曲柄 33、手柄 34、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抽水系統,以達到快速對離心泵進行排空,降低勞動強度, 減少操作人員數量,降低排空成本,且保證工作安全的目的。實施例1如圖1、3、4所示,一種抽水系統,包括離心泵與抽氣泵2,離心泵上固定設置有用于支撐抽氣泵2并將抽氣泵2與離心泵相互固定的支架3,離心泵包括泵體1與葉輪(未示出),抽氣泵2下方設置有進氣管15,進氣管15的另一端與泵體1相連通。抽氣泵2通過進氣管15對離心泵進行抽氣,使得離心泵內外部氣壓存在壓差,在將離心泵進行抽氣的同時可將外部的水直接抽至離心泵內,無需人工手提進行灌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支架3為]型結構,上端用于固定抽氣泵,底端固定于離心泵上,支架3的結構形式還可為U型或C型等,具體不做限制。抽氣泵2包括泵殼4,位于泵殼4內部的活塞5,以及帶動活塞5移動的傳動機構 6 ;活塞2將泵殼內側分為兩個腔室,分別為進氣腔7與出氣腔8,泵殼4下方設置有進氣口 13,進氣口 13與進氣管15連接,進氣口 13處還設置有進氣閥14,通過傳動機構6帶動活塞移動,離心泵內的氣體通過進氣管15進入進氣腔7,通過下壓活塞5,進氣腔7內的氣體通過活塞5與泵體間的間隙進入出氣腔8,并排放出去。此外,支架3上還設置有用于支撐固定泵殼4的泵座(未示出),保證支架與抽氣泵間的穩定性。泵殼4由上蓋11與底座12相互固定組合而成,上蓋11與底座12間可拆卸,便于活塞的安裝,上蓋11與底座12相接觸的一側上設置有法蘭邊23,活塞5的邊沿固定設置于上蓋11與底座12法蘭邊23之間,法蘭邊23邊沿處還對稱設置有至少兩個凸鼻(未示出), 用于將上蓋與底座固定,凸鼻數量不做限制,通過螺栓連接或銷連接等方式將上蓋與底座相互固定。還可直接將法蘭邊進行固定,具體連接方式不做限制。進氣口 13設置于底座12底端,活塞5上設置有出氣口 25,出氣口 25處設置有出氣閥21。傳動機構6帶動活塞5上移,進氣閥14打開,抽氣泵內的氣壓小于離心泵內的氣壓,存在壓差,因此離心泵內的氣體隨活塞5的上移而進入進氣腔7內,活塞5下移時,進氣閥14關閉,出氣閥21打開,進氣腔7內的氣體進入活塞上方出氣腔8內,并排出,如此循環, 直至離心泵中充滿水,并進入抽氣泵為止。進氣口 13與出氣口 25處均開設有沉孔沈,進氣閥14與出氣閥21分別設置于沉孔沈內,沉孔沈上端面邊沿處還設置有限制進氣閥與出氣閥移動的限位裝置。限位裝置為均勻設置于沉孔上端面邊沿處的至少一個擋銷27,進氣室,活塞上移,氣體進入進氣腔將進氣閥頂起,氣體經進氣閥與沉孔間的間隙進入進氣腔,當排氣時,活塞下移,進氣腔內的氣體受擠壓,進氣閥下落出氣閥被頂起,氣體通過出氣閥與沉孔間的間隙進入出氣腔5,并排出。為了避免氣體頂起時進氣閥與出氣閥被頂出脫離沉孔,因此設置擋銷有效保證進氣閥與出氣閥的行程與位置。擋銷的數量可為一個或多個,具體不做限制。限位裝置除采用擋銷外還可為覆蓋于沉孔上的網板等,具體不做限制。進氣閥與出氣閥除采用上述實施例外,還可將進氣閥與出氣閥一端鉸接固定,另一端為自由端,在氣體的作用下往復開啟關閉。活塞5為彈性橡膠件,如橡膠或尼龍之類的柔順材料制作,活塞5的邊沿固定設置于上蓋11與底座12間。活塞5邊沿處設置有至少一圈的凸沿22,上蓋11與底座12相對應的一側上均設置與凸沿22相匹配的溝槽16。通過溝槽與凸沿的相互配合保證泵體與活塞間充分的密封,保證排氣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凸沿與溝槽的數量可為多個,實現多級密封的效果,具體數量不做限制。活塞5還可為設置于泵殼內的可沿泵殼移動的部件,其外圍設置密封圈,保證活塞與泵殼之間的摩擦,提高密封性,提高工作效率,活塞的結構可視具體情況而定,在此不做限制。傳動機構包括與活塞5連接的連桿31、與連桿31鉸接固定的手柄33,以及支撐于手柄33前端的并與手柄33鉸接固定的支撐桿34。手柄33與支撐桿34間鉸接形成杠桿機構,通過下壓與上提手柄,使得手柄繞支撐桿轉動,從而帶動連桿與活塞移動。手柄33前端為弧形結構,由于手柄與支撐桿鉸接,在手柄運行時手柄與連桿連接處會發生傾斜,通過將手柄前端設置為弧形結構,可減小手柄運行時連桿的傾斜變形,提高工作效率。底座12的下方還設置有排水管17,排水管17上設置有排水閥18,當抽氣泵將離心泵中的氣體完全排出后,由于壓差的關系水進入離心泵后,部分水會進入抽氣泵泵體內, 此時,停止抽氣泵作業,打開排水閥將泵體內溢進的水通過排水管排出,避免泵體內存在水分影響下一次抽氣作業。進氣管15的末端還設置有控制抽氣泵與離心泵連通與截斷的閥門24,閥門M可為球閥、蝶閥或截止閥等形式,起到有效阻斷作用即可,具體不做限制。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下壓手柄,連桿31帶動活塞5上移,進氣閥14打開,離心泵內的氣體隨活塞5上移通過進氣管15而進入活塞5下方的進氣腔7內,活塞5下移時,進氣閥14關閉,出氣閥 21打開,進氣腔7內的氣體進入活塞的上方出氣腔8內,并排出,如此循環,直至離心泵中充滿水,并進入抽氣泵為止。實施例2如圖2所示,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傳動機構6包括伸入泵體11內部與活塞5連接的連桿31、以及帶動連桿31移動的曲柄32。通過曲柄的轉動帶動連桿上下移動,在連桿上下移動的過程中會發生一定角度的傾斜,但由于活塞為彈性件,因此,避免活塞與泵體間的碰撞,避免造成損壞。除上述實施例外,傳動機構還可為由電機或氣缸帶動連桿移動等方式,具體不做限制。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抽水系統包括通過進氣管連接的離心泵與抽氣泵,通過抽氣泵將離心泵內的氣體進行排空,并使得離心泵內側與外部存在壓差將水自動的抽至離心泵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減少操作人員數量,降低了排空成本,且保證工作安全的目的。以上為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描述,通過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抽水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離心泵與抽氣泵,所述離心泵上固定設置有用于支撐所述抽氣泵并將所述抽氣泵與所述離心泵相互固定的支架,所述離心泵包括泵體與葉輪,所述抽氣泵下方設置有進氣管,所述進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泵體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氣泵包括泵殼、位于所述泵殼內部的活塞、以及帶動所述活塞移動的傳動機構;所述活塞將所述泵殼內側分為上、下兩個腔室,分別為進氣腔與出氣腔,所述泵殼下方設置有進氣口,所述進氣口處連接有進氣管, 所述進氣口處還設置有進氣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抽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殼由上蓋與底座相互固定組合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抽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為彈性件,所述活塞的邊沿固定設置于所述上蓋與所述底座間。
5.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項所述的抽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設置有出氣口, 所述出氣口處設置有出氣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抽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口與所述出氣口上均開設有沉孔,所述沉孔上端面處設置有限制進氣閥與出氣閥移動的限位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抽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裝置為均勻設置于所述沉孔上端面上的至少一個擋銷。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抽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邊沿處設置有至少一圈的凸沿,所述上蓋與所述底座相對應的一側上均設置與所述凸沿相匹配的溝槽。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抽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與所述活塞連接的連桿、與所述連桿鉸接固定的手柄,以及支撐于所述手柄前端的并與手柄鉸接固定的支撐桿。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抽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前端為弧形結構;所述底座的下方還設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設置有排水閥。
專利摘要一種抽水系統,包括離心泵與抽氣泵,所述離心泵上固定設置有用于支撐所述抽氣泵并將所述抽氣泵與所述離心泵相互固定的支架,所述離心泵包括泵體與葉輪,所述抽氣泵下方設置有進氣管,所述進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泵體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抽水系統包括通過進氣管連接的離心泵與抽氣泵,通過抽氣泵將離心泵內的氣體進行排空,并使得離心泵內側與外部存在壓差將水自動的抽至離心泵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減少操作人員數量,降低了排空成本,且保證工作安全的目的。
文檔編號F04D9/04GK202326274SQ20112041077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5日
發明者徐士國, 徐士祥 申請人:蘇州金鼎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