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注漿鉆機用膠囊式液壓卡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注漿鉆機用膠囊式液壓卡盤,包括配油套、端蓋、驅動盤、外套、卡瓦、膠囊、彈簧、隔套和傳動銷;所述配油套套設在卡盤本體外端;所述端蓋固定安裝在卡盤上;所述膠囊設置在驅動盤中間;所述卡瓦位于膠囊中間;所述隔套設置在外套和膠囊之間;所述彈簧套設在傳動銷上。該注漿鉆機用膠囊式液壓卡盤,具有以下優點:①夾緊力大,卡瓦和鉆桿磨損后,對夾緊力不會產生影響;②夾緊力可調,調節夾緊油壓,即可調節夾緊力大小,對保護鉆桿非常有利;③夾緊鉆桿時,只產生徑向力,改善主軸軸承受力狀況。
【專利說明】
一種注漿鉆機用膠囊式液壓卡盤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注漿機卡盤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注漿鉆機用膠囊式液壓卡盤。
【背景技術】
[0002]卡盤的使用工況較惡劣,必須能承受最大的軸向載荷和最大的回轉力矩,而且開閉動作頻繁。卡盤的性能直接關系到鉆機使用的可靠性,對于目前國產大孔徑深孔鉆機而言,鉆機的輸出轉矩和鉆進力較大,這就要求卡盤必須能夠提供足夠大的夾持力,保證鉆桿與卡瓦不產生相對滑動。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現有技術難以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要,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注漿鉆機用膠囊式液壓卡盤,它結構簡單,實用性強,且方便使用。
[0004]為實現該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注漿鉆機用膠囊式液壓卡盤,包括配油套、端蓋、驅動盤、外套、卡瓦、膠囊、彈簧、隔套和傳動銷;所述配油套套設在卡盤本體外端;所述端蓋固定安裝在卡盤上;所述膠囊設置在驅動盤中間;所述卡瓦位于膠囊中間;所述隔套設置在外套和膠囊之間;所述彈簧套設在傳動銷上。
[0005]進一步,所述傳動銷穿過后端蓋,并且與端蓋內的卡件連接。
[0006]進一步,所述驅動盤位于端蓋和膠囊之間。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注漿鉆機用膠囊式液壓卡盤,具有以下優點:①夾緊力大,卡瓦和鉆桿磨損后,對夾緊力不會產生影響;②夾緊力可調,調節夾緊油壓,即可調節夾緊力大小,對保護鉆桿非常有利;③夾緊鉆桿時,只產生徑向力,改善主軸軸承受力狀況。整體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實用性強,易于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0009]其中:1、配油套,2、端蓋,3、驅動盤,4、外套,5、卡瓦,6、膠囊,7、彈簧,8、隔套,9、傳動銷。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1]請參閱說明書附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注漿鉆機用膠囊式液壓卡盤,包括配油套1、端蓋2、驅動盤3、外套4、卡瓦5、膠囊6、彈簧7、隔套8和傳動銷9;所述配油套I套設在卡盤本體外端;所述端蓋2固定安裝在卡盤上;所述膠囊6設置在驅動盤3中間;所述卡瓦5位于膠囊6中間;所述隔套8設置在外套4和膠囊6之間;所述彈簧7套設在傳動銷9上。
[0012]進一步,所述傳動銷9穿過后端蓋,并且與端蓋2內的卡件連接。
[0013]進一步,所述驅動盤3位于端蓋2和膠囊6之間。
[0014]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然而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它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001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注漿鉆機用膠囊式液壓卡盤,包括配油套(I)、端蓋(2)、驅動盤(3)、外套(4)、卡瓦(5)、膠囊(6)、彈簧(7)、隔套(8)和傳動銷(9);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油套(I)套設在卡盤本體外端;所述端蓋(2)固定安裝在卡盤上;所述膠囊(6)設置在驅動盤(3)中間;所述卡瓦(5)位于膠囊(6)中間;所述隔套(8)設置在外套(4)和膠囊(6)之間;所述彈簧(7)套設在傳動銷(9)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注漿鉆機用膠囊式液壓卡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銷(9)穿過后端蓋,并且與端蓋(2)內的卡件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注漿鉆機用膠囊式液壓卡盤,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盤(3)位于端蓋(2)和膠囊(6)之間。
【文檔編號】E21B19/10GK205422585SQ201620238255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1日
【發明人】王云崗, 余劍英, 廖娟, 梁雅群, 陳蕾, 張文宇, 葛升陽, 顧林利
【申請人】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浙江華藝建筑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