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雙排樁結合斜向錨桿支護體系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組合雙排樁結合斜向錨桿支護體系,包括前排樁、前排冠梁、后排樁、后排冠梁和連系梁,所述前排樁的主筋與前排冠梁錨接固定,前排樁是豎向間隔設置的混凝土樁,后排樁是間隔內插H型鋼的水泥土攪拌樁墻,前排冠梁與后排冠梁之間的連系梁為雙肢連系梁。還包括有大傾角預應力錨桿,大傾角預應力錨桿的錨頭設置在兩個雙肢連系梁之間,并通過錨墩與后排冠梁連接,大傾角預應力錨桿的自由段穿過水泥土攪拌樁墻錨固在深層穩定土體中。本實用新型集支擋與隔水功能于一體,與普通雙排樁相比,減少了施工工序,可大大地降低了支護工程造價,節約施工工期,顯著提高了支護體系的抗側移變形能力,增加了雙排樁支護體系適用的基坑深度和寬度。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地基基礎領域,涉及一種組合雙排樁結合大傾角預應力錨桿的支 護體系。 組合雙排粧結合斜向錨桿支護體系
【背景技術】
[0002] 普通雙排樁支護結構的前后排均為鋼筋混凝土樁,可以提供較大的抗側移剛度, 在一定基坑深度范圍內,無需錨桿或內支撐,極大方便了坑內施工。對于地下水位較高地區 需要隔水的基坑工程,往往需增設止水帷幕,增加了施工工序和工程造價。當基坑開挖深度 較大時,受普通雙排樁的變形控制能力和穩定性制約,普通雙排樁將不能采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組合雙排樁結合斜向錨桿支護體系,要解決在地下 水位高的基坑工程中,增設止水帷幕施工工序復雜、工程造價高的技術問題,并解決雙排樁 的變形控制能力和穩定性不夠的問題。
[0004]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 -種組合雙排樁結合斜向錨桿支護體系,包括前排樁、前排冠梁、后排樁、后排冠 梁和連系梁,所述前排樁的主筋與前排冠梁錨接固定,所述前排樁是堅向間隔設置的混凝 土樁,后排樁是間隔內插Η型鋼的水泥土攪拌樁墻,前排冠梁與后排冠梁之間的連系梁為 雙肢連系梁;
[0006] 所述組合雙排樁結合斜向錨桿支護體系還包括有大傾角預應力錨桿,大傾角預應 力錨桿的錨頭設置在兩個雙肢連系梁之間,大傾角預應力錨桿的錨頭通過錨墩與后排冠梁 連接,大傾角預應力錨桿的自由段穿過水泥土攪拌樁墻錨固在深層穩定土體中。
[0007] 所述雙肢連系梁以前排樁的形心和后排樁上的Η型鋼的形心連線為中線。
[0008] 相鄰兩Η型鋼之間的距離是相鄰兩前排樁之間的距離的1?3倍。
[0009] 所述Η型鋼的上端部穿過后排冠梁并外露不小于500mm的高度,并且Η型鋼的上 端部預留有起吊孔,在支護體系完成預定使用功能后可以起吊回收Η型鋼。
[0010] 所述相鄰的Η型鋼之間堅向間隔設置有1或2道大傾角預應力錨桿。
[0011] 所述大傾角預應力錨桿與水平方向夾角為30°?60°。
[0012]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0013] 本實用新型的后排樁為間隔內插Η型鋼的水泥土攪拌樁墻,兼作止水帷幕使用, 因此聯合支護體系具有支擋、截水的雙重功效。水泥土攪拌樁墻中的Η型鋼端部穿過后排 冠梁,,外露一定高度且預留有吊孔,方便在使用完成后將Η型鋼回收,顯著降低工程造價。 前后排樁形成門式鋼架的同時,在后排樁的后排冠梁的側面設有大傾角預應力錨桿,改善 了雙排樁支護的受力性狀,顯著提高了支護體系的抗側移變形能力,增加了雙排樁支護體 系適用的基坑深度。無需在坑內再設置內撐或錨桿,方便了施工,提供了施工效率。
[0014] 本實用新型可廣泛適用于軟土、粉土、細砂等地質條件下基坑開挖深度較大且需 要隔水的深基坑工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6]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布置示意圖。
[0017]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8]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0019]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前、后排樁的布置示意圖。
[0020] 附圖標記:1 -前排樁、2 -前排冠梁、3 -后排樁、4 - Η型鋼、5 -后排冠梁、6 - 雙肢連系梁、7 -大傾角預應力錨桿、8 -錨墩、9 一自由段、10 -錨固段。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參見圖1-圖4所示,這種組合雙排樁結合斜向錨桿支護體系,包括前排樁1、前排 冠梁2、后排樁3、后排冠梁5和連系梁,所述前排樁1的主筋與前排冠梁2錨接固定,所述 前排樁1是堅向間隔設置的混凝土樁,后排樁3是間隔內插Η型鋼4的水泥土攪拌樁墻,前 排冠梁2與后排冠梁5之間的連系梁為雙肢連系梁6 ;
[0022] 所述組合雙排樁結合斜向錨桿支護體系還包括有大傾角預應力錨桿7,大傾角預 應力錨桿7的錨頭設置在兩個雙肢連系梁6之間,大傾角預應力錨桿7的錨頭通過錨墩8 與后排冠梁連接,大傾角預應力錨桿7的自由段9穿過水泥土攪拌樁墻,大傾角預應力錨桿 7的錨固段10錨固在深層穩定土體中。
[0023] 所述雙肢連系梁6以前排樁1的形心和后排樁3上的Η型鋼4的形心連線為中線。 在本實施例中雙肢連系梁6的每肢與Η型鋼4的翼緣間隙量設為30mm左右,即雙肢連系梁 6的兩肢之間的凈距為Η型鋼4的翼緣寬度加上約60mm的間隙量。
[0024] 相鄰兩Η型鋼4之間的距離是相鄰兩前排樁1之間距離的1?3倍。
[0025] 所述Η型鋼4的上端部穿過后排冠梁5并外露不小于500mm的高度,并且Η型鋼4 的上端部預留有起吊孔,在支護體系完成預定使用功能后可以起吊回收Η型鋼。Η型鋼在 地下結構出地坪,結構與基坑周邊空隙并回填地下后,即可拔除,可顯著降低工程造價。
[0026] 所述相鄰的Η型鋼4之間堅向間隔設置有1或2道大傾角預應力錨桿7。在附圖 中只設置有1大傾角預應力錨桿7,實際施工中可以根據施工要求設置1或2道大傾角預應 力錨桿,整個支護體系無需再設置內撐或更多道錨桿,方便了施工,提供了施工效率。
[0027] 所述大傾角預應力錨桿與水平面夾角為30°?60°,可以在水平和堅向提供較大的 錨固力分量,可以有效地改善雙排樁的受力性能,提高其抗側移剛度。在實際施工中可以根 據支護體系的變形情況在地面對大傾角預應力錨桿多次施加預應力,可有效地控制支護體 系的變形。
[0028] 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大傾角預應力錨桿的多次張拉實現對支護體系的變形控制 和增加穩定性。坑內無需再增設內支撐或更多道錨桿,極大地方便了施工。本實用新型的 支護可在軟土、粉土、細砂等地質條件下,基坑工程需要截水,基坑開挖深度較大,坑壁外側 具備施工大傾角錨桿的工程中使用。
[0029] 本實用新型施工時,先施工后排內插有Η型鋼的水泥土攪拌樁墻,后施工前排鋼 筋混凝土樁。具體的施工方法如下:
[0030] 步驟1 :根據擬建工程場地條件及周邊環境條件,選擇具體位置開始施工后排樁, 即水泥土攪拌樁墻。后排樁先施工,在后施工的前排樁與周邊環境介質間形成有效隔斷,降 低了前排樁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程度。可見,與普通雙排樁相比,組合雙排樁的施工可以 有效地保護環境。
[0031] 步驟2 :在已施工的后排樁的水泥凝結硬化前,即可開始向水泥土攪拌樁墻內插Η 型鋼工序,Η型鋼插入工序易在相應位置攪拌樁施工完成30分鐘內開展。Η型鋼露出高度 不少于500mm。
[0032] 步驟3 :完成后排樁施工后,即可開始前排樁(前排混凝土灌注樁)的施工,樁的頂 部主筋外留長度應滿足樁與前排冠梁整澆剛接要求。
[0033] 步驟4 :綁扎前排樁的前排冠梁、后排樁的后排冠梁、前排樁與后排樁之間的雙肢 連系梁中的鋼筋,以及施工斜向錨位置錨墩內鋼筋,預留斜向預應力錨通道,進行混凝土整 體澆注。
[0034] 步驟5 :待后排樁滿足抗滲要求時,即可開展基坑工程降水,鋼筋混凝土樁組合型 鋼水泥土攪拌樁墻的雙排樁支護體系各部分滿足強度要求時,可進行基坑土方開挖。
[0035] 步驟6 :在土方開挖過程中,根據支護體系變形監測結果,對大傾角預應力錨桿適 時張拉。
[0036] 步驟7 :基坑開挖到設計深度后,開始地下結構施工。
[0037] 步驟8 :地下結構施工出地坪,結構與基坑坑壁之間的空隙回填壓實后,即可開展 大傾角預應力錨桿預應力釋放與桿體回收。
[0038] 步驟9 :拔除Η型鋼,Η型鋼留下的空隙注漿封填。
[0039] 本說明書實施例所述的內容僅僅是對發明構思的實現形式的列舉,本發明的保護 范圍不應當被視為僅限于實施例所陳述的具體形式,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涵蓋本領域技術人 員根據本發明構思所能夠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
【權利要求】
1. 一種組合雙排樁結合斜向錨桿支護體系,包括前排樁(1)、前排冠梁(2)、后排樁 (3)、后排冠梁(5)和連系梁,所述前排樁(1)的主筋與前排冠梁(2)錨接固定,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排樁(1)是堅向間隔設置的混凝土樁,后排樁(3)是間隔內插Η型鋼(4)的水泥土攪 拌樁墻,前排冠梁(2 )與后排冠梁(5 )之間的連系梁為雙肢連系梁(6 ); 所述組合雙排樁結合斜向錨桿支護體系還包括有大傾角預應力錨桿(7),大傾角預應 力錨桿(7)的錨頭設置在兩個雙肢連系梁(6)之間,大傾角預應力錨桿(7)的錨頭通過錨墩 (8 )與后排冠梁連接,大傾角預應力錨桿(7 )的自由段(9 )穿過水泥土攪拌樁墻錨固在深層 穩定土體中。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雙排樁結合斜向錨桿支護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雙肢 連系梁(6)以前排樁(1)的形心和后排樁(3)上的Η型鋼(4)的形心連線為中線。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雙排樁結合斜向錨桿支護體系,其特征在于:相鄰兩Η 型鋼(4)之間的距離是相鄰兩前排樁(1)之間的距離的1?3倍。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雙排樁結合斜向錨桿支護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Η型 鋼(4)的上端部穿過后排冠梁(5)并外露不小于500mm的高度,并且Η型鋼(4)的上端部預 留有起吊孔。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雙排樁結合斜向錨桿支護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 的Η型鋼(4)之間堅向間隔設置有1或2道大傾角預應力錨桿(7)。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雙排樁結合斜向錨桿支護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傾 角預應力錨桿(7)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60°。
【文檔編號】E02D17/04GK203905018SQ201420268526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6日
【發明者】秦會來, 許國光, 馬程昊, 張清林, 耿冬青, 宋福淵, 馬慶松, 楊春英, 張偉 申請人: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