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的制作方法

文檔(dang)序號:5410730閱讀:892來源(yuan):國知局(ju)
專利名稱: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深基坑支護體系,尤其是涉及一種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
背景技術
隨著建筑業的快速發展,高層建筑的興建和地下空間的利用,刺激了深基坑工程開挖與支護技術的發展。新建的高層建筑多為較深的基礎和多層地下室,基礎埋深部分已達到15m以上,且其基坑附近多有管線、道路和建筑物。實際施工時,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及人員財產的安全,保證臨近管線、道路和建筑物等不受損害,對深基坑支護體系的施工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通常使用布設雙排樁的支護方法對深基坑進行支護,但是實際施工過程中,上述雙排樁支護方法及所形成的支護體系存在施工步驟復雜、施工成本高、施工過程控制不便、易對周側臨近管線、道路和建筑物等造成損害、施工空間較大等多種實際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施工步驟簡單、投入成本低且支護深度大、使用效果好,能解決現有雙排樁支護體系存在的施工步驟復雜、施工成本高、施工過程控制不便、易對周側臨近管線、道路和建筑物等造成損害、施工空間較大等實際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設在需施工深基坑側壁上的一個或多個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且各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的結構均相同;所述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包括深基坑開挖之前沿需開挖深基坑的側壁邊線施工成型的多個灌注護坡樁、多排深基坑分層開挖過程中在施工地基垂直方向上逐排安裝的錨索、沿所述封閉式外邊線布設在多個灌注護坡樁頂端且將所有灌注護坡樁頂端部連接為一體的冠梁和多個均安裝在所有灌注護坡樁的外側壁上且呈水平向布設的鋼腰梁,所述鋼腰梁沿所述封閉式外邊線進行安裝且其安裝高度與多排錨索的安裝高度一致,各排錨索的錨頭均自與其該排錨索安裝高度一致的鋼腰梁穿出且各錨頭上均安裝錨具,所述錨頭與錨具之間墊裝有錨墊,每一個鋼腰梁將一整排錨索連接為一體且將所有錨索均與灌注護坡樁緊固為一體;所述灌注護坡樁的數量為N個且N個灌注護坡樁均勻布設在需開挖深基坑的四周側,每排錨索的數量均為N-I且N-I個錨索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相鄰兩個灌注護坡樁之間由上至下布設有m個錨索且m個錨索布設在同一豎直線上,所述錨索均布設在所開挖深基坑的側壁上。上述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其特征是所述錨索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 10° 15°。上述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其特征是所述N個所述灌注護坡樁的結構和尺寸均相同且其樁長均為28m士2m,所述灌注護坡樁的樁徑為0. 80m士0. IOm且相鄰兩個灌注護坡樁之間的間距為1.80m士0. 20m;多個所述錨索的結構和尺寸均相同且其長度均為25m士2m,所述錨索的錨徑為0. 15m士0. 20m且相鄰兩個錨索之間的間距為 1. 80m士 0. 20m。上述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其特征是所述冠梁為鋼筋混凝土梁。上述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其特征是所述鋼腰梁為由兩根工字鋼并排安裝組合而成的腰梁上述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其特征是所述錨索的排數m = 3,其中第一排錨索與灌注護坡樁的樁頂標高之間的豎向高度為3. 2m±0. 30m,相鄰兩排錨索之間的排間距為4. Om士0. 40m ;所述鋼腰梁的數量為3個。上述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其特征是所述錨具和錨墊之間還墊裝有楔形墊塊。上述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其特征是所述冠梁為方框形。上述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其特征是多個所述錨索均布設在相鄰兩個灌注護坡樁之間的中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結構設計合理、施工步驟簡便且投入成本低,施工質量控制簡便。2、支護深度大,抗水平力效果好。3、節約施工空間,作業場地不受限制。4、施工機械設備方便、簡單,施工噪音低且環境污染低。5、易于保護臨近管線、道路和建筑物。6、經濟效益顯著,同雙排護坡樁相比可節約資金20%以上,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7、適用范圍廣,適用于基坑外側場地狹小,鄰近基坑周邊有較大的建筑物靜荷載, 且開挖時無法進行放坡的較深基坑的周邊支護。8、設計合理,本實用新型先進行灌注護坡樁施工,然后將護坡樁端部用冠梁連結, 使樁在挖土及后期支護過程中受力均勻,隨著基坑分層開挖施工錨索,錨索的一端置于鋼腰梁上,鋼腰梁與護坡樁連接,另一端錨固在地基土層中,通過錨索的預應力張拉使錨索與周圍土體間產生微變形和摩阻力,同時提高了樁體的主動側壓力,從而減少灌注護坡樁的彎曲變形和增強護坡效果,以確保基坑的邊坡穩定。9、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本實用新型采用機械化作業,施工快捷靈活,施工速度快,工期短。支護形式屬于主動與被動雙重作用的加固體系,通過護坡樁的被動作用控制土體變形,再通過錨索施加預應力,能夠主動控制土體變形,調整土體應力狀態,經兩者的共同作用,受力效果大大改善,從而提高了土體的整體穩定性。使用效果好,變形觀測的最大變形量僅小于等于20mm。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施工步驟簡單、投入成本低且支護深度大、使用效果好,其合理的利用了土地資源,并最大限度的節約了土地資源,而且給后續施工提供了更大的作業空間,同時減少了環境污染,很好地保護了鄰近管線、道路和建筑物,并延長了其使用壽命,在降低工程成本、縮短工程工期的同時,能有效確保基礎工程安全施工,并且本實用新型能有效解決現有雙排樁支護方法及對應支護體系存在的施工步驟復雜、施工成本高、施工過程控制不便、易對周側臨近管線、道路和建筑物等造成損害、施工空間較大等多種實際問題。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布設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左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錨索體前端部所安裝導向帽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制作完成錨索體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安裝完成錨索錨頭的安裝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0031]I"灌注護坡樁;2-錨索; 3-冠梁;[0032]4_鋼腰梁;5-錨具; 6-錨墊;[0033]7_錨索體;8-自由段;9-導向帽[0034]10-工字鋼;11-楔形墊塊。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圖4及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布設在需施工深基坑側壁上的一個或多個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且各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的結構均相同。所述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包括深基坑開挖之前沿需開挖深基坑的側壁邊線施工成型的多個灌注護坡樁1、多排深基坑分層開挖過程中在施工地基垂直方向上逐排安裝的錨索2、沿所述封閉式外邊線布設在多個灌注護坡樁1頂端且將所有灌注護坡樁1頂端部連接為一體的冠梁 3和多個均安裝在所有灌注護坡樁1的外側壁上且呈水平向布設的鋼腰梁4,所述鋼腰梁4 沿所述封閉式外邊線進行安裝且其安裝高度與多排錨索2的安裝高度一致,各排錨索2的錨頭均自與其該排錨索2安裝高度一致的鋼腰梁4穿出且各錨頭上均安裝錨具5,所述錨頭與錨具5之間墊裝有錨墊6,每一個鋼腰梁4將一整排錨索2連接為一體且將所有錨索2 均與灌注護坡樁1緊固為一體。所述灌注護坡樁1的數量為N個且N個灌注護坡樁1均勻布設在需開挖深基坑的四周側,每排錨索2的數量均為N-I且N-I個錨索2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相鄰兩個灌注護坡樁1之間由上至下布設有m個錨索2且m個錨索2布設在同一豎直線上,所述錨索2均布設在所開挖深基坑的側壁上。本實施例中,所述錨索2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10° 15°。本實施例中,多個所述錨索2均布設在相鄰兩個灌注護坡樁1之間的中部。實際進行施工時,需施工深基坑的開挖深度為15m士2m,N個所述灌注護坡樁1的結構和尺寸均相同且其樁長均為28m士2m,所述灌注護坡樁1的樁徑為0. 80m士0. IOm且相鄰兩個灌注護坡樁1之間的間距為1. 80m士0. 20m。多個所述錨索2的結構和尺寸均相同且其長度均為25m士2m,所述錨索2的錨徑為0. 15m士0. 20m且相鄰兩個錨索2之間的間距為 1. 80m士0. 20m。步驟一中所述錨索2的排數m = 3,其中第一排錨索2與灌注護坡樁1的樁頂標高之間的豎向高度為3. 2m±0. 30m,相鄰兩排錨索2之間的排間距為4. Om士0. 40m。所述鋼腰梁4的數量為3個。本實施例中,灌注護坡樁1的數量N = 19,所述錨索2的數量為3 X 18 = 54個,親
5切54個錨索2由上至下分為3排進行布設。需施工深基坑的開挖深度為15m,19個所述灌注護坡樁1的樁長均為28m且其樁徑為0. 80m,相鄰兩個灌注護坡樁1之間的間距為1. 80m。 54個所述錨索2的長度均為25m,所述錨索2的錨徑為0. 15m且每一排中相鄰兩個錨索2 之間的間距為1. 80m。所述錨索2的排數m = 3,其中第一排錨索2與灌注護坡樁1的樁頂標高之間的豎向高度為3. 2m,相鄰兩排錨索2之間的排間距為4. 0m。實際施工時,可以根據具體需要對錨索2和灌注護坡樁1的尺寸及布設位置進行相應控制調整。實際施工時,所述冠梁3為鋼筋混凝土梁。所述鋼腰梁4為由兩根工字鋼10并排安裝組合而成的腰梁本實施例中,所述錨具5和錨墊6之間還墊裝有楔形墊塊11。所述冠梁3為方框形。 實際對錨索2進行安裝施工前,先根據所安裝錨索2的長度和錨徑,采用鋼絞線加工制作的錨索體7,并采用吊裝設備將制作完成的錨索體7安裝進錨孔內。實際對錨索體7 進行加工制作過程中,且截取鋼絞線前應檢查其質量,對有機械損傷或銹蝕的嚴禁使用;截取鋼絞線采用切割機截斷,禁止使用電焊或氣割截斷。鋼絞線下料長度為錨索2的設計長度、錨頭高度、千斤頂長度、錨具5和錨墊6的厚度以及張拉操作余量的總和。正常情況下, 鋼絞線截斷余量100mm。隨后,將截好的鋼絞線平順地置于工作平臺上,然后在鋼絞線上按 2m間距穿上架線環,同時在錨索體7中央用細鐵絲綁扎固定注漿管(此處采用硬塑料管) 一起編入錨索體7,自由段8采用波形管包裹,端頭用密封膠條封閉,最后在錨索體7端頭套上導向帽9,錨索體7編好后應編號備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設在需施工深基坑側壁上的一個或多個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且各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的結構均相同; 所述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包括深基坑開挖之前沿需開挖深基坑的側壁邊線施工成型的多個灌注護坡樁(1)、多排深基坑分層開挖過程中在施工地基垂直方向上逐排安裝的錨索 (2)、沿所述封閉式外邊線布設在多個灌注護坡樁(1)頂端且將所有灌注護坡樁(1)頂端部連接為一體的冠梁(3)和多個均安裝在所有灌注護坡樁(1)的外側壁上且呈水平向布設的鋼腰梁(4),所述鋼腰梁(4)沿所述封閉式外邊線進行安裝且其安裝高度與多排錨索(2)的安裝高度一致,各排錨索(2)的錨頭均自與其該排錨索(2)安裝高度一致的鋼腰梁(4)穿出且各錨頭上均安裝錨具(5),所述錨頭與錨具(5)之間墊裝有錨墊(6),每一個鋼腰梁(4) 將一整排錨索(2)連接為一體且將所有錨索(2)均與灌注護坡樁(1)緊固為一體;所述灌注護坡樁(1)的數量為N個且N個灌注護坡樁(1)均勻布設在需開挖深基坑的四周側,每排錨索(2)的數量均為N-I且N-I個錨索(2)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相鄰兩個灌注護坡樁 ⑴之間由上至下布設有m個錨索⑵且m個錨索⑵布設在同一豎直線上,所述錨索(2) 均布設在所開挖深基坑的側壁上。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錨索 (2)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10° 15°。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N個所述灌注護坡樁(1)的結構和尺寸均相同且其樁長均為28m士2m,所述灌注護坡樁(1)的樁徑為0. 80m士0. IOm且相鄰兩個灌注護坡樁(1)之間的間距為1. 80m士0. 20m ; 多個所述錨索(2)的結構和尺寸均相同且其長度均為25m士2m,所述錨索(2)的錨徑為 0. 15m士0. 20m且相鄰兩個錨索(2)之間的間距為1. 80m士0. 20m。
4.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3)為鋼筋混凝土梁。
5.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鋼腰梁(4)為由兩根工字鋼(10)并排安裝組合而成的腰梁
6.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錨索 (2)的排數m = 3,其中第一排錨索(2)與灌注護坡樁(1)的樁頂標高之間的豎向高度為 3. 2m±0. 30m,相鄰兩排錨索(2)之間的排間距為4. Om士0. 40m ;所述鋼腰梁(4)的數量為3 個。
7.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錨具(5)和錨墊(6)之間還墊裝有楔形墊塊(11)。
8.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3)為方框形。
9.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錨索(2)均布設在相鄰兩個灌注護坡樁(1)之間的中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深基坑灌注護坡樁加錨索支護體系,包括深基坑開挖之前沿需開挖深基坑的側壁邊線施工成型的多個灌注護坡樁、多排深基坑分層開挖過程中在施工地基垂直方向上逐排安裝的錨索、沿封閉式外邊線布設在多個灌注護坡樁頂端且將所有灌注護坡樁頂端部連接為一體的冠梁和多個均安裝在所有灌注護坡樁的外側壁上且呈水平向布設的鋼腰梁,每個鋼腰梁將一整排錨索連接為一體且將所有錨索均與灌注護坡樁緊固為一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施工步驟簡單、投入成本低且支護深度大,能解決現有雙排樁支護體系存在的施工復雜、成本高、施工過程控制不便、易對臨近管線、道路和建筑物等造成損害、施工空間較大等問題。
文檔編號E02D5/76GK201991009SQ201120008790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2日
發明者丁新建, 張峰, 張雪娥, 樊月英, 田定義, 石會榮, 趙長經, 陳權林 申請人:陜西建工集團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liu)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