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輪壓式發電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發電裝置,其結合設于車體而能充分利用車體前進的動能,進而可穩定地轉換為持續性往復式推力,以達到將動能經由發電機構轉換成電能的車用輪壓式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按,車輛是現代人日常生活的常用交通工具,由于近年來石油耗竭、節能減碳、綠能應用等議題,使得電動車的發展已成為當今及未來的主要方向,且因電動車不會帶來空氣污染、環境噪音等,同時也是一種極具環保訴求的交通工具。而由于車輛行進時具有動態勢能,故利用車輛動態勢能來進行發電,遂成一熱門趨勢。
[0003]現有相關交通工具車輛發電動力的技術,如中國臺灣第095107781號專利申請的第I圖所示,其技術手段揭示有在輪胎的側邊緣設置有凹槽、輪圈及定子硅鋼片緊固,定子硅鋼片上設置有銅線及磁鐵片;轉心固定在輪圈上,轉子轉盤套置在轉心上,轉子轉盤上還設置有磁鐵片,與定子硅鋼片上的磁鐵片同極相對設置;小齒輪設置在齒輪轉心上,與轉子轉盤的齒輪嚙合,齒輪轉盤上還設有偏心軸;定子硅鋼片上設置有空壓機汽缸,汽缸內設置有彈簧、活塞及推空氣片,還設置有分隔板,其中推空氣片與偏心軸樞接;回輪桿穿過轉心固定在轉子轉盤中心;兩個推桿相對設置,分別樞接于回輪桿兩端;銅線通過導線連接到充電器及電池;由此可以加強車輛動力進行發電,給輪胎自動充氣及節省燃油。
[0004]上述的技術雖能利用輪胎轉動相繼帶動回輪桿、轉子轉盤轉動,并使轉子轉盤與定子硅鋼片產生相對轉動,而以發電。然而,由于旋轉形式的發電機適用于原動機結構包含水力、火力發電廠的渦輪機等,憑借原動機(渦輪機)運行時的帶動發電機的轉子旋轉而發電,而前述該現有交通工具車輛發電動力利用輪胎設置相關機構,且整體結構復雜,并受限于輪胎既有體積空間實態、使用穩定性(例如輪胎損壞維修、更換)等的交相限制,使得實施應用上仍有相當的困難,顯非理想的設計,誠有一并加以改良突破的必要。
[0005]如此,由于動能轉為電能的技術(即發電機)于現階段已可實施,問題在于車體行進時所產生若干動態勢能如何有效應用?及如何配合車輛來完善其可確實應用實施的技術態樣?因此,如何利用車輛行駛中的動態勢能,并改善現有相關車輛動能發電的缺失,應為今后努力的課題。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有鑒于現有的缺點,因此乃針對其癥結所在,開始著手加以謀求改善,補其所缺,以期尋求一項合理解決的道,經過無數次的研析、設計,終于完成本發明的車用輪壓式發電裝置。
[0007]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車用輪壓式發電裝置,其可便利結合設于車體而能充分利用車體前進的動能,進而可穩定地將前進動能轉換為持續性往復式推力,并可具體將動能經由發電機構轉換成電能,進而具有極佳實施應用的實用效果者。
[0008]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提供一種車用輪壓式發電裝置,其可結合適用于于汽車、電動車、巴士、游覽車、卡車、吊車、拖車、機動三輪車、機車、火車、電聯車、捷運車、地下鐵車、高鐵車、動車組等,該車用輪壓式發電裝置主要設置在車體底部上,其包括:
[0009]至少一滾輪,其樞接于該車體的輪軸,該滾輪滾動時碰觸到地面,該滾輪設有至少一凹槽;
[0010]至少一推動滑件,其設于該凹槽內,該推動滑件設有至少一推桿,該推動滑件于接觸地面的一端具有一弧底部,該推桿受一彈簧的抵頂而向該滾輪外側方向凸出;
[0011]至少一發電機構,其設于該推桿的相對推抵位置上;
[0012]至少一電池,其并與該發電機構電性相連;
[0013]前述結構,通過車體行進時,帶動該滾輪滾動,并憑借該推動滑件抵壓地面的內縮滑動將動能傳給該發電機構,使該發電機構將動能轉為電能而儲存于該電池中。
[0014]前述結構,其中該彈簧定位抵于該凹槽而抵推該推桿,該推桿穿設一設于該凹槽內的軸承。
[0015]前述結構,其中該推桿相對該弧底部的另一端設有一弧頂部,該弧頂部具有一弧滑面。
[0016]前述結構,其中該凹槽的兩側進一步分別形成有一側凹槽,該推動滑件的兩側進一步分別連結設有一側滑件,該側滑件連結于該弧底部的側邊,該側滑件對應滑動于該側凹槽,該側滑件穿設至少有一設于該側凹槽內的軸承。
[0017]前述結構,其中該推動滑件兩側的該側滑件與相對的該弧頂部一側一體連接。
[0018]前述結構,其中該推桿包括分離的上段推桿與下段推桿,該上段推桿與下段推桿分離的位置為該輪軸橫切面的位置。
[0019]前述結構,其中該發電機構包括:一固定架,其設置并固定于在該車體上;一連動桿,其樞設有一彈性滑輪;一動能轉換機構,其受該連動桿的連動。
[0020]前述結構,其中該彈性滑輪樞設于一連接蓋體,該連接蓋體設于該連動桿下方端點。
[0021 ] 前述結構,其中該動能轉換機構為踏板發電機、線性發電機、觸控按壓發電機、齒輪發電機、油壓發電機、或以上的組合。
[0022]前述結構,其中該油壓發電機包括有一油壓栗,該油壓栗內設有一油箱,該油壓栗上設有一油壓桿,該油壓栗連接有一進油管,該進油管連接有一油壓馬達,該油壓馬達包括有一葉片組及發電組,該油壓馬達并連接一回油管,該回油管連接該油壓栗而形成一管路循環系統。
[0023]前述結構,其中該齒輪發電機包括有一固定架及傳動組,該固定架為一框架結構,其相對設于該連動桿的推動位置而用以定位該傳動組,該固定架包括有兩側相對的第一齒紋部及第二齒紋部,該第一齒紋部及第二齒紋部呈交錯相對的布設,該傳動組包括有一轉軸及設于該轉軸上的齒輪組,該轉軸穿設入該框架內,該齒輪組具有棘輪齒輪的結構設計,該齒輪組包括有并列的第一齒輪及第二齒輪,該第一齒輪與該第一齒紋部相齒接,該第二齒輪與該第二齒紋部相齒接;一發電組,該發電組具有轉子、定子的發電結構,該發電組連接該轉軸,該轉軸憑借其轉動以使該發電組進行發電。
[0024]前述結構,其中該固定架包括有一第一架體及第二架體,該第一架體及該第二架體分別設有一凹槽空間,該連動桿自遠離該彈性滑輪的方向延伸出后繼分離成一第一連動桿及該第二連動桿,該第一連動桿及該第二連動桿分別設于該第一架體及該第二架體的該凹槽空間內向上延伸,該第一連動桿、第二連動桿的頂部以一連接架相連,使該第一連動桿、第二連動桿及該連接架的上下位移作動連動該發電機構進行發電。
[0025]前述結構,其中該第一架體及該第二架體分別設有一長形穿槽,該第一架體及第二架體間連接有一接架,該第一架體及第二架體分別固定連結于該輪軸上。
[0026]前述結構,其設有一自動控制器,且該至少一電池至少設有兩個電池組并與一馬達相連接,該兩個電池組分別為第一組電池與第二組電池,并以下述方法由發電機對電池充電:當第一組電池供電給車內耗電裝置,耗電至剩10%?20%存量時,自動控制器令第一電池組暫停供電,令第二電池組接替繼續供電,此時所有發電機全部對第一電池組進行充電,直到第一電池組充滿電為止,而前述第二電池組接替繼續供電時,也是耗電至剩10%?20%存量時,再由自動控制器令第二電池組暫停供電,令第一電池組再接替繼續供電,依此法,發電機對兩個電池組互換充電。
[0027]與現有技術相比較,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在于:憑借該發電機構將動能轉為電能而儲存于該電池中達到發電效果。
【附圖說明】
[0028]圖1為本發明的應用示意圖一。
[0029]圖2為本發明的應用示意圖二。
[0030]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推動滑件分解示意圖。
[0031]圖4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運作狀態示意圖一。
[0032]圖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運作狀態示意圖二。
[0033]圖6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運作狀態不意圖三。
[0034]圖7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推動滑件的另一變化例示意圖。
[0035]圖8為本發明發電機結構示意圖。
[0036]圖9為本發明油壓發電機結構示意圖。
[0037]圖9A為本發明油壓發電機運作示意圖
[0038]圖10為本發明齒輪發電機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