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四行程發動機吹漏氣流的油氣分離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油氣分離回收裝置。
現有四行程發動機吹漏氣回收系統如
圖1所示,在汽缸頭蓋11與進氣導管15之間必須加入有效的篩油及穩流等機構,方能改善其損耗機油、污染進氣系統元件及發動機穩定性不佳等缺點,
圖1、3中10為發動機的曲軸箱,11為汽缸頭蓋,12為吹漏氣流導管,13為空氣濾清器,14為化油器,16為燃燒室,其吹漏氣產生的原因本為燃燒室內燃油爆炸時高壓氣體經活塞環與汽缸壁間余隙的泄漏到曲軸箱后需經管道排出,否則曲軸箱內壓力會上升到輸不出。然吹漏氣流進入曲軸箱后,將隨有機油等,影響環保,現雖亦有油氣分離裝置,但分離效果不夠理想,尤其當發動機磨耗后,情況更嚴重,油滴進入空氣濾清器后濾紙受潮,使化油器孔口阻塞,進入燃燒室,造成燃燒不良、積碳及閥門泄漏等問題,還影響進氣系統的穩定性,導致發動機性能變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油氣分離效果較好的四行程發動機吹漏氣流的油氣分離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四行程發動機吹漏氣流的油氣分離裝置,其包括油氣分離裝置本體,其特征是于該本體下方設有一機油屯積部,一以三通接頭與發動機相接的機油回流管連接至本體下方,一吹漏氣流導出管連接至本體上方,本體另側上方設有一吹漏氣流導入管。
上述設計,當配合一副機油箱,可調節發動機內機油量,并于發動機停止后,將所屯積機油回饋至發動機曲軸箱內,減少機油損耗,尤其是達到了較好的油氣分離效果。
下面通過附圖、實施例再作進一步說明。
圖1現有發動機裝置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立體示意圖3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示意圖;圖4為圖3的B處局部放大圖。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油氣分離裝置本體21,其特征是于該本體21下方設有一機油屯積部211,一以三通接頭22與發動機相接的機油回流管212A連接至本體21下方,一吹漏氣流導出管214A連接至本體21上方,本體21另側上方設有一吹漏氣流導入管213A。本體21為盒狀容器,其上方有吹漏氣流導入口213、吹漏氣流導出口214,其下方有機油回流孔212,當屯積部211累積滿油液時,回流孔212將為機油液面覆蓋而形同封閉;而吹漏氣流將經由導入口213進入本體21,故導入口213及導出口214設在本體21上方,可避免被油面覆蓋而阻塞流道,克服了現有油氣分離器的缺點,并且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本體21容積足夠的大,對吹漏氣流具有緩沖作用,因而可穩定氣流。
如圖3、4所示其中,吹漏氣流導入管213A吹漏氣流導出管214A與發動機間的連接為回旋彎曲狀結構,故其間相對運動裕度較寬適并有利于機油回流入發動機。其中,本體21內部設有柵狀的間格板或交錯狀的線材。并且由三通接頭22至本體21的機油回流管212A的彎曲具有方向性,彎曲角度為沿重力方向裝置,以便發動機停止時,屯積部211內的機油能順利回流到曲軸箱內。而曲軸箱內保持足夠的機油,有利正常動作,有利因活塞壓縮比增大時,減緩壓力波動。本實用新型盒狀油氣分離裝置本體21的容積設計,已考慮到了達到調節潤滑油量和確保發動機輸出穩定的目的。
權利要求1.四行程發動機吹漏氣流的油氣分離裝置,其包括油氣分離裝置本體,其特征是于該本體下方設有一機油屯積部,一以三通接頭與發動機相接的機油回流管連接至本體下方,一吹漏氣流導出管連接至本體上方,本體另側上方設有一吹漏氣流導入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行程發動機吹漏氣流的油氣分離裝置,其特征是其中,吹漏氣流導入管吹漏氣流導出管與發動機間的連接為回旋彎曲狀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行程發動機吹漏氣流的油氣分離裝置,其特征是其中,本體內部設有柵狀的間格板或交錯狀的線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滴油回收裝置,使之提高油氣分離效果。四行程發動機吹漏氣流的油氣分離裝置,其包括:油氣分離裝置本體,其特征是:于該本體下方設有一機油屯積部,一以三通接頭與發動機相接的機油回流管連接至本體下方,一吹漏氣流導出管連接至本體上方,本體另側上方設有一吹漏氣流導入管。用于發動機。
文檔編號F01M11/00GK2407131SQ9925642
公開日2000年11月22日 申請日期1999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1999年12月21日
發明者陳志超, 潘國良 申請人:摩特動力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