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罐體式除油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罐體式除油裝置,包括:進水口、出水口、出油口、排泥口、中心柱管、配水系統、集水系統、環形收油槽和排泥管;中心柱管豎直設置于除油裝置底部的中心位置,并且與出水口相連通;配水系統位于集水系統的上方;配水系統包括:一個配水室、多根第一級配水管、多根第二級配水管、多個第一分配筒和多個第一喇叭口;集水系統包括:多根第一級集水管、多根第二級集水管、多個第二分配筒和多個第二喇叭口;環形收油槽固定于配水系統上方的除油裝置側壁上,通過出油管與出油口相連通;排泥管位于除油裝置的底部,與排泥口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公開的罐體式除油裝置,采用靜水壓力排油和排泥,無需任何動力,安全穩定,高效節能。
【專利說明】
一種罐體式除油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罐體式除油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石油化工煉化廢水中的含油量很高,一般可高達5000mg/L。該類廢水中的油類多為浮油、分散油,若不經除油預處理,將會直接影響后續的氣浮以及生化處理的效果,因此必須先對石油化工煉化廢水進行除油預處理。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罐體式除油裝置,用于對石油化工煉化廢水進行除油預處理。技術方案如下:
[0004]—種罐體式除油裝置,包括:進水口、出水口、出油口、排泥口、中心柱管、配水系統、集水系統、環形收油槽和排泥管;
[0005]所述進水口、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油口和所述排泥口位于所述除油裝置的側壁上;
[0006]所述中心柱管、所述配水系統、所述集水系統、所述環形收油槽和所述排泥管位于所述除油裝置的內部;所述中心柱管豎直設置于所述除油裝置底部的中心位置,并且所述中心柱管通過管路與所述出水口相連通;所述配水系統位于所述集水系統的上方;
[0007]所述配水系統包括:一個配水室、多根第一級配水管、多根第二級配水管、多個第一分配筒和多個第一喇叭口;其中,所述配水室環繞固定于所述中心柱管的側壁上,并且通過管路與所述進水口相連通;每個第一分配筒通過一根第一級配水管與所述配水室相連通;所述第一喇叭口與所述第二級配水管的數量相同;每個第一分配筒通過第二級配水管與第一喇叭口相連通;所述第一喇叭口的開口方向向下;
[0008]所述集水系統包括:多根第一級集水管、多根第二級集水管、多個第二分配筒和多個第二喇叭口;其中,每個第二分配筒通過一根第一級集水管與所述中心柱管相連通;所述第二喇叭口與所述第二級集水管的數量相同;每個第二分配筒通過第二級集水管與第二喇叭口相連通;
[0009]所述環形收油槽固定于所述配水系統上方的所述除油裝置側壁上;所述環形收油槽通過出油管與所述出油口相連通;
[0010]所述排泥管位于所述除油裝置的底部,并且與所述排泥口相連通。
[001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該除油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除油裝置外部側壁上的出水箱;所述出水箱中設置有套筒閥;所述出水箱通過管路與所述出水口相連通。
[001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更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級配水管與所述第一級集水管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一分配筒與所述第二分配筒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二級配水管與所述第二級集水管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二喇叭口開口方向向下。
[001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更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多個第一分配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平均分布于以配水室為圓心的圓周上;
[0014]與同一個第一分配筒相連通的第一喇叭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平均分布于以該第一分配筒為圓心的圓周上;
[0015]所述多個第二分配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平均分布于以所述中心柱管為圓心的圓周上;
[0016]與同一個第二分配筒相連通的第二喇叭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平均分布于以該第二分配筒為圓心的圓周上。
[001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更優選實施方式中,每個第一分配筒均通過第二級配水管與3-6個第一喇叭口相連通;每個第二分配筒均通過第二級集水管與3-6個第二喇叭口相連通。
[0018]在上述各種實施方式的基礎之上,所述第一分配筒與第二分配筒的數量相同;所述與每個第一分配筒相連通的第一喇叭口的數量和與每個第二分配筒相連通的第二喇叭口的數量相同;且所述多個第一分配筒圍繞配水室順時針水平旋轉15°或逆時針水平旋轉15°后,其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與所述多個第二分配筒所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共線。
[001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進水口的數量為2個,并且所述進水口沿所述中心柱管對稱;所述出水口的數量為2個。
[002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除油裝置還包括一個倒U型溢流管;所述倒U型溢流管設置在所述除油裝置的內部,并且所述倒U型溢流管上端所在的位置高于環形收油槽上邊緣所在的位置。
[002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除油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除油裝置內部的一個通氣管,所述通氣管一端與配水室相連通,另一端高于該除油裝置的預設最大存儲液位高度。
[002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排泥管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主管和支管的管壁上開設有多個進泥孔;所述排泥管在所述除油裝置底部呈枝狀分布,并且支管的管徑為大于等于150mm。
[0023]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罐體式除油裝置,采用靜水壓力排油和排泥,無需任何動力,安全穩定,高效節能。
【附圖說明】
[002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5]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罐體式除油裝置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26]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罐體式除油裝置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27]圖3為圖2中所示另一種罐體式除油裝置中出水箱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罐體式除油裝置中配水系統的水平投影圖;
[0029]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罐體式除油裝置中集水系統的水平投影圖;
[0030]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罐體式除油裝置中排泥管的水平投影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32]參見圖1、圖2、圖4和圖5,該除油裝置至少包括:進水口 1、出水口 2、出油口 3、排泥口4、中心柱管10、配水系統20、集水系統30、環形收油槽40和排泥管50;進水口 1、出水口 2、出油口3和排泥口4位于除油裝置的側壁上;中心柱管10、配水系統20、集水系統30、環形收油槽40和排泥管50位于除油裝置的內部;中心柱管10豎直設置于除油裝置底部的中心位置,并且中心柱管10通過管路與出水口 2相連通;配水系統20位于集水系統30的上方;配水系統20包括:一個配水室21、多根第一級配水管22、多根第二級配水管23、多個第一分配筒24和多個第一喇叭口 25;其中,配水室21環繞固定于中心柱管10的側壁上,并且通過管路與進水口 I相連通;每個第一分配筒24通過一根第一級配水管22與配水室21相連通;第一喇叭口 25與第二級配水管23的數量相同;每個第一分配筒24通過第二級配水管23與第一喇叭口25相連通;第一喇叭口 25的開口方向向下;集水系統30包括:多根第一級集水管31、多根第二級集水管32、多個第二分配筒33和多個第二喇叭口34;其中,每個第二分配筒33通過一根第一級集水管31與中心柱管10相連通;第二喇叭口 34與第二級集水管32的數量相同;每個第二分配筒33通過第二級集水管32與第二喇叭口 34相連通;環形收油槽40固定于配水系統30上方的除油裝置側壁上;環形收油槽40通過出油管41與出油口 3相連通;排泥管50位于除油裝置的底部,并且與排泥口4相連通。其中,圖2中未示出配水系統、集水系統和排泥管。
[0033]在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罐體式除油裝置中,配水系統、集水系統和排泥管分層布置,配水系統位于除油裝置的上部,集水系統位于除油裝置的中下部,排泥管位于除油裝置的底部。待處理的廢水由進水口經配水系統分布于除油裝置內部。廢水在除油裝置內部的停留時間一般為3?6h,廢水中密度小于水的浮油、分散油上浮到廢水表面,由環形收油槽收集,進入出油管,從出油口排入浮油池中;廢水中密度大于水的重油和懸浮物(SS)下沉到除油裝置底部,落入排泥管內,由排泥口排入油泥池中。除去絕大部分油和泥的廢水經集水系統從出水口排出,進入下一道廢水處理工序。需要說明的是,由于該罐體式除油裝置采用靜水壓力定期排油和排泥,無法控制排油量和排泥量,因此需要在出油口與浮油池之間的連接管路上和排泥口與油泥池之間的連接管路上分別設置自動閥門,來控制排油量和排泥量,方便管理。由于在連接管路上設置自動閥門為本領域常規選擇,本實用新型在此不作贅述。
[0034]此外,在實際應用中,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罐體式除油裝置是個大型的除油裝置,高度通常約為10米,直徑約為13米。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可以想到,為了保證該除油裝置內部結構牢固,能夠實現長期正常運行,可采用支架將中心柱管、配水系統和集水系統等固定在該除油裝置的側壁上。
[0035]在水處理工程中,對含油高的石油化工煉化廢水進行除油是處理該類廢水的第一步,后續還要對已經去除了絕大部分油和泥的該類廢水進行進一步去除有機污染物等處理。為了確保后續工序中的進水穩定,參加圖2和圖3,該除油裝置還需要包括設置在除油裝置外部側壁上的出水箱60;出水箱60中設置有套筒閥61;出水箱60通過管路與出水口 2相連通。通過套筒閥61的出水高度調節水位的平衡,使出水箱出水穩定,以保證后續工序中的進水穩定。
[0036]作為本罐體式除油裝置的一種改進方式,第一級配水管與第一級集水管的結構相同;第一分配筒與第二分配筒的結構相同;第二級配水管與第二級集水管的結構相同;第二喇叭口開口方向向下。此處所說的結構相同是指第一級配水管與第一級集水管的長度和直徑相同;第一分配筒與第二分配筒的長度和直徑相同;第二級配水管與第二級集水管的長度和直徑相同。
[0037]參見圖4,作為本罐體式除油裝置的另一種改進方式,該除油裝置多個第一分配筒2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平均分布于以配水室21為圓心的圓周上;與同一個第一分配筒24相連通的第一喇叭口 2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平均分布于以該第一分配筒24為圓心的圓周上;參見圖5,作為本罐體式除油裝置的再一種改進方式,多個第二分配筒3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平均分布于以中心柱管10為圓心的圓周上;與同一個第二分配筒33相連通的第二喇叭口 3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平均分布于以該第二分配筒33為圓心的圓周上。
[0038]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罐體式除油裝置的外形大致呈圓柱形,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除油裝置直徑大小來設計與配水室相連通的第一分配筒的數量、與每個第一分配筒相連通的第一喇叭口的數量、第二分配筒的數量及與每個第二分配筒相連通的第二喇叭口的數量。在實際應用中,每個第一分配筒均可以通過第二級配水管與3、4、5或6個第一喇叭口相連通,優選為4個第一喇叭口向連通(如圖4所示);每個第二分配筒均可以通過第二級集水管3、4、5或6個第二喇叭口相連通,優選為4個第二喇叭口相連通(如圖5所示)。
[0039]在本罐體式除油裝置的上述各種改進方式的基礎之上,并且在第一分配筒與第二分配筒的數量相同,與每個第一分配筒相連通的第一喇叭口的數量和與每個第二分配筒相連通的第二喇叭口的數量相同的情況下;多個第一分配筒圍繞配水室順時針水平旋轉15°或逆時針水平旋轉15°后,其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與多個第二分配筒所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共線。此結構設計使得配水系統布水均勻,集水系統進水均勻,減小配水和集水過程中的阻力。
[0040]還有,在實際應用中,本罐體式除油裝置的進水口的數量為2個,并且進水口沿中心柱管對稱(如圖1所示),使得配水系統在進水時受力平衡。出水口的數量為2個,以實現快速出水。
[0041]再有,參見圖2,本除油裝置還包括一個倒U型溢流管5;倒U型溢流管5設置在除油裝置的內部,并且倒U型溢流管5上端所在的位置高于環形收油槽40上邊緣所在的位置。當進入該除油裝置待處理的廢水量大于該除油裝置的最大存儲水量時,倒U型溢流管將多余的待處理的廢水排出。
[0042]參見圖1和圖2,作為本罐體式除油裝置的一種改進方式,該除油裝置還包括設置在除油裝置內部的一個通氣管6,通氣管6—端與配水室21相連通,另一端高于該除油裝置的預設最大存儲液位高度,使得除油裝置內的氣壓與外界的氣壓平衡。需要說明的是,預設最大存儲液位高度為在設計該除油裝置時理論上得出的最大儲水高度。
[0043I此外,參見圖6,在實際應用中,排泥50包括主管51和支管52;主管51和支管52的管壁上開設有多個進泥孔53;排泥管50在除油裝置底部呈枝狀分布,使得排泥管最大限度地分布于除油裝置的底部,從而使得重油和懸浮物盡可能地落入排泥管中,并且為了避免堵塞排泥管,支管的管徑最好大于等于150mm。
[0044]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采用相關的方式描述,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
[004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罐體式除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進水口、出水口、出油口、排泥口、中心柱管、配水系統、集水系統、環形收油槽和排泥管; 所述進水口、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油口和所述排泥口位于所述除油裝置的側壁上; 所述中心柱管、所述配水系統、所述集水系統、所述環形收油槽和所述排泥管位于所述除油裝置的內部;所述中心柱管豎直設置于所述除油裝置底部的中心位置,并且所述中心柱管通過管路與所述出水口相連通;所述配水系統位于所述集水系統的上方; 所述配水系統包括:一個配水室、多根第一級配水管、多根第二級配水管、多個第一分配筒和多個第一喇叭口;其中,所述配水室環繞固定于所述中心柱管的側壁上,并且通過管路與所述進水口相連通;每個第一分配筒通過一根第一級配水管與所述配水室相連通;所述第一喇叭口與所述第二級配水管的數量相同;每個第一分配筒通過第二級配水管與第一喇叭口相連通;所述第一喇叭口的開口方向向下; 所述集水系統包括:多根第一級集水管、多根第二級集水管、多個第二分配筒和多個第二喇叭口;其中,每個第二分配筒通過一根第一級集水管與所述中心柱管相連通;所述第二喇叭口與所述第二級集水管的數量相同;每個第二分配筒通過第二級集水管與第二喇叭口相連通; 所述環形收油槽固定于所述配水系統上方的所述除油裝置側壁上;所述環形收油槽通過出油管與所述出油口相連通; 所述排泥管位于所述除油裝置的底部,并且與所述排泥口相連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罐體式除油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除油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除油裝置外部側壁上的出水箱;所述出水箱中設置有套筒閥;所述出水箱通過管路與所述出水口相連通。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罐體式除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級配水管與所述第一級集水管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一分配筒與所述第二分配筒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二級配水管與所述第二級集水管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二喇叭口開口方向向下。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罐體式除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第一分配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平均分布于以配水室為圓心的圓周上; 與同一個第一分配筒相連通的第一喇叭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平均分布于以該第一分配筒為圓心的圓周上; 所述多個第二分配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平均分布于以所述中心柱管為圓心的圓周上; 與同一個第二分配筒相連通的第二喇叭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平均分布于以該第二分配筒為圓心的圓周上。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罐體式除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第一分配筒均通過第二級配水管與3-6個第一喇叭口相連通;每個第二分配筒均通過第二級集水管與3-6個第二喇叭口相連通。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罐體式除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配筒與第二分配筒的數量相同;所述與每個第一分配筒相連通的第一喇叭口的數量和與每個第二分配筒相連通的第二喇叭口的數量相同;且所述多個第一分配筒圍繞配水室順時針水平旋轉15°或逆時針水平旋轉15°后,其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與所述多個第二分配筒所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共線。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罐體式除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口的數量為2個,并且所述進水口沿所述中心柱管對稱;所述出水口的數量為2個。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罐體式除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裝置還包括一個倒U型溢流管;所述倒U型溢流管設置在所述除油裝置的內部,并且所述倒U型溢流管上端所在的位置高于環形收油槽上邊緣所在的位置。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罐體式除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除油裝置內部的一個通氣管,所述通氣管一端與配水室相連通,另一端高于該除油裝置的預設最大存儲液位高度。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罐體式除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主管和支管的管壁上開設有多個進泥孔;所述排泥管在所述除油裝置底部呈枝狀分布,并且支管的管徑為大于等于150mm。
【文檔編號】C02F103/36GK205527861SQ201620300946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2日
【發明人】俞彬, 欒毅, 邊疆, 陳廣升, 王玉慧
【申請人】博天環境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