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箱清洗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齒輪箱清洗機。
【背景技術】
[0002]為實現對齒輪箱的清洗,本申請人在專利號201320039181.X中公開了一種往復式濾油、換油清洗機,包括雙向變量閥、泵體和儲油箱;雙向變量閥一端連接待清洗設備,另一端連接一過濾器;過濾器與泵體間串聯連接一第一換向閥,泵體與儲油箱間串聯連接一第二換向閥。
[0003]雖然上述專利可對齒輪箱內進行徹底有效的濾油、換油及往復式清洗工作,但是其清洗方式單一,而且清洗機管路眾多,人員手動切換工位操作較為復雜,容易產生誤操作,如何有效設置管路,提高空間利用以及人工智能自動化是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而提供一種能提供多種清洗模式的齒輪箱清洗機。
[0005]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齒輪箱清洗機,包括箱體,設置在箱體內部的油泵,以及控制器,
[0007]所述的油泵的入口連接有用以與待清洗齒輪箱底部的排油口連通的進油管,在所述的進油管上自泵體入口依次串接有第二電控閥、管路過濾器、雙向變量閥,在所述的油泵的入口與第二電控閥之間還旁接有用以連通儲油箱的進油支路,所述的進油支路上設置有第一電控閥;
[0008]所述的油泵的出口與第一電控三通閥連接,所述的第一電控三通閥的另外兩個閥口分別與第二電控三通閥和用以連通儲油箱的排油支路連接,所述的第二電控三通閥的另外兩個閥口分別設置有可與齒輪箱頂部的注油口連通的注油管和連接至管路過濾器和雙向變量閥之間的排油管路,所述的第一電控閥和第二電控閥以及第一電控三通閥和第二電控三通閥分別與所述的控制器可控連接。
[0009]在所述的箱體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副箱體。
[0010]所述的油泵設置在箱體的左側,所述的控制器設置在左側的副箱體內,在所述的副箱體外側板底部設置有繞線架以便將電源線纏繞其上。
[0011]所述的進油管端部被容納右側的副箱體內,在所述的右側的副箱體的外側壁上可開合地設置有磁吸式側蓋板。
[0012]所述的副箱體的橫截面為三角形。
[0013]在所述的箱體的后側壁上設置有側開門,在所述的側開門上設置有可上下開合的磁吸式小門,在所述的小門動側邊上設置有缺口。
[0014]在所述的箱體底板前后兩側的兩端分別設置有U形把手。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實用新型將循環清洗和往復清洗相結合,可有效提高對齒輪箱底部、上部以及齒輪表面的清洗效果,同時采用電控閥的控制模式,簡化了操作,可以利用程序進行自動清洗,降低了人為誤操作的可能性。
【附圖說明】
[0017]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齒輪箱清洗機的原理示意圖;
[0018]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齒輪箱清洗機的斜視圖;
[0019]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齒輪箱清洗機的后視圖;
[0020]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齒輪箱清洗機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2]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齒輪箱清洗機包括箱體20,設置在箱體內部的油泵1,以及控制器,所述的油泵I的入口連接有用以與待清洗齒輪箱100底部的排油口連通的進油管2,在所述的進油管上自泵體入口依次串接有第二電控閥3、管路過濾器4、雙向變量閥5,在所述的油泵的入口與第二電控閥3之間還旁接有用以連通儲油箱200的進油支路6,所述的進油支路6上設置有第一電控閥7 ;所述的油泵I的出口與兩位第一電控三通閥8連接,所述的第一電控三通閥8的另外兩個閥口分別與兩位第二電控三通閥9和用以連通通儲油箱200的排油支路10連接,所述的第二電控三通閥9的另外兩個閥口分別和與齒輪箱頂部的注油口連通的注油管11以及連接至管路過濾器和雙向變量閥之間的排油管路12連接,所述的第一電控閥7和第二電控閥3以及第一電控三通閥8和第二電控三通閥9分別與所述的控制器可控連接。其中,所述的各個接口以及管路端部均采用法蘭接口設計,法蘭之間用法蘭卡箍連接鎖緊,這樣應用的目的在于不僅節省了安裝空間,還使得管路連接更換拆卸更加簡便快捷。所述的管路過濾器和雙向變量閥與現有技術類似,在此不再展開描述。
[0023]本實用新型采用兩個電控閥和兩個電控三通閥,借助外部輔助的儲油箱,通過各閥門的工位切換,可實現循環過濾清洗和往復過濾清洗兩種清洗模式,提高了清洗效果,其中,在執行往復過濾沖洗時,首先是吸油過濾步驟,吸油路徑為排油口 -雙向變量閥-管路過濾器-第二電磁閥-油泵-第一電控三通閥一進入儲油箱暫存,將齒輪箱內的舊油完全吸取并過濾后,進行清洗步驟,清洗路徑為:儲油箱-第二電磁閥-油泵-第一電控三通閥-第二電控三通閥-雙向變量閥,然后自排油口進入齒輪箱進行底部的重點清洗。
[0024]在執行循環清洗時,路徑為齒輪箱排油口 -雙向變量閥-管路過濾器-第二電控閥-油泵-第一電控三通閥-第二電控三通閥-齒輪箱的注油口,采用該種模式,可利用過濾后的舊油對齒輪箱進行自上而下的沖洗,將循環清洗和往復清洗相結合,可有效提高對齒輪箱底部、上部以及齒輪表面的清洗效果,同時采用電控閥的控制模式,簡化了操作,可以利用程序進行自動清洗,降低了人為誤操作的可能性。
[0025]進一步地,為提高空間利用,提高齒輪箱清洗機的整體性和功能性,在所述的箱體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橫截面為三角形的副箱體21、22,截面設計為三角形,整體美觀大方,且空間利用率高。在具體實施時,所述的油泵設置在箱體的左側,如圖2所示,所述的控制器,如控制電路板等,設置在左側的副箱體內22,在所述的副箱體外側板底部設置有繞線架以便將電源線纏繞其上。副箱體的設置充分利用箱體的拓展空間,并且副箱體和箱體互不連通,實現了液壓管路部分與電控部分的有效合理分隔開,提高了安全性和整潔度,同時在副箱體底部設置繞線架23,將電源線規則的纏繞其上可有效解決電源線的存放問題。
[0026]同時,所述的進油管端部或者其他輔助管被容納右側的副箱體21內,在所述的右側的副箱體的外側壁上可開合地設置有磁吸式側蓋板24,同時在側蓋板的底部設置有缺口,內部的管路可自缺口處引出,實現即使工作時側蓋板仍舊閉合狀態,安全避免發生磕碰,保證施工。
[0027]為提高其他管路的取出便利性,在所述的箱體的后側壁與油泵對應部分設置有散熱孔,在另一部分區域內設置有側開門25,在所述的側開門上設置有可上下開合的磁吸式小門26,在所述的小門動側邊上設置有缺口。側開門設計便于內部器件,如閥門和管路過濾器的清洗和維護,而上下開合式小門,可以便捷地將內部的管路引出,同時缺口式設計同樣能避免磕碰。
[0028]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描述中,左、右、前和后只是為了方便描述做的界定,并會不對位置關系進行限定,上述左右和前后位置均可互換。
[0029]為提高整體移動的便利性,在所述的箱體底部設置有滾輪,在所述的箱體底板前后兩側的兩端分別設置有U形把手以便吊裝或者人工抬動。
[0030]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齒輪箱清洗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設置在箱體內部的油泵,以及控制器, 所述的油泵的入口連接有用以與待清洗齒輪箱底部的排油口連通的進油管,在所述的進油管上自泵體入口依次串接有第二電控閥、管路過濾器、雙向變量閥,在所述的油泵的入口與第二電控閥之間還旁接有用以連通儲油箱的進油支路,所述的進油支路上設置有第一電控閥; 所述的油泵的出口與第一電控三通閥連接,所述的第一電控三通閥的另外兩個閥口分別與第二電控三通閥和用以連通儲油箱的排油支路連接,所述的第二電控三通閥的另外兩個閥口分別設置有可與齒輪箱頂部的注油口連通的注油管和連接至管路過濾器和雙向變量閥之間的排油管路,所述的第一電控閥和第二電控閥以及第一電控三通閥和第二電控三通閥分別與所述的控制器可控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箱清洗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箱體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副箱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齒輪箱清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泵設置在箱體的左側,所述的控制器設置在左側的副箱體內,在所述的副箱體外側板底部設置有繞線架以便將電源線纏繞其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齒輪箱清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油管端部被容納右側的副箱體內,在所述的右側的副箱體的外側壁上可開合地設置有磁吸式側蓋板。
5.如權利要求2-4任一項所述的齒輪箱清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箱體的橫截面為三角形。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箱清洗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箱體的后側壁上設置有側開門,在所述的側開門上設置有可上下開合的磁吸式小門,在所述的小門動側邊上設置有缺口。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箱清洗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箱體底板前后兩側的兩端分別設置有U形把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齒輪箱清洗機,包括箱體,設置在箱體內部的油泵,以及控制器,所述的油泵的入口連接有進油管,在所述的油泵的入口與第二電控閥之間還旁接有用以連通儲油箱的進油支路;所述的油泵的出口與第一電控三通閥連接,所述的第一電控三通閥的另外兩個閥口分別與第二電控三通閥和排油支路連接,所述的第二電控三通閥的另外兩個閥口分別設置有注油管和排油管路,所述的第一電控閥和第二電控閥以及第一電控三通閥和第二電控三通閥分別與所述的控制器可控連接。本實用新型將循環清洗和往復清洗相結合,可有效提高對齒輪箱底部、上部以及齒輪表面的清洗效果,同時采用電控閥的控制模式,簡化了操作,可以利用程序進行自動清洗。
【IPC分類】F16N39-06, B08B3-08, B08B3-04, F16H57-04
【公開號】CN204307869
【申請號】CN201420667654
【發明人】劉剛, 董慧鑫
【申請人】天津成科傳動機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5月6日
【申請日】2014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