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水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832384閱讀:299來源:國(guo)知(zhi)局
專利名稱:一種水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處理系統,具體涉及一種能夠防止直飲水水質二次污染的科學的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的民用凈水處理系統中,尤其是直飲水處理系統中,若想獲取凈水,可以選用反滲透(RO)濾水器或納濾水器將水中的雜質濾除,只留純凈水及少量分散在水中的對人體有益的礦物離子供人飲用。圖1展示了的現有水處理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市政水源來水經水預處理組件2處理后進入增壓水泵4,經增壓后的水進入濾水器6中過濾,過濾后的廢水經廢水通道排出,濾出的凈水壓入壓力桶16(或開口容器)中儲存,壓力桶16上設有高壓開關17用以控制增壓水泵4的啟閉。當用戶用打開水龍頭時,凈水借助于壓力桶16的壓力,經設于用戶端和壓力捅16之間的后置活性碳桶18內的活性碳再次過濾后流出。壓力桶16的壓力下降后,高壓力開關17給出信號啟動增壓水泵4開始制造凈水,當壓力桶16的水壓升高后,高壓開關17給出信號,增壓水泵4停止啟動。造水時產生的廢水經經由廢水通道直接排出。其中,為了防止停機后壓力桶16的水壓較高,將反向作用于濾水器6,因此,在濾水器6與壓力桶16之間,設置一個單向閥15。為防止堵塞,通常設一個沖洗電磁閥10,對濾水器6進行反向沖洗;為防止增壓水泵4停機后水從廢水通道流出,通常設有一個斷水電磁閥14于增壓水泵4前;為了防止增壓水泵4在無水時工作,在增壓水泵4前還設有一個低壓開關3,低壓開關3斷水電磁閥14依序串接于增壓水泵4進水管路上。一般來說,現有水處理系統所選用的壓力桶是一種帶有彈性橡膠的壓力容器,凈水借助增壓水泵4可壓入壓力桶內,壓迫桶內橡膠變形并儲存壓能于橡膠中,打開水龍頭時,凈水借助于橡膠彈力可從壓力桶中自動流出。但是,上述水處理系統具有較多的缺陷1)需要采用多個設備協調才能完成整個凈水過程;2)用于制造壓力捅的橡膠有異味或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凈水被二次污染,因此,流出的凈水仍需再次用活性碳凈化;3)彈性橡膠易老化,使用壽命短;4)壓力桶中必須存留一部份空腔,容水的有效容積小;5)由于壓力桶的儲水過程壓力不恒定,所以整個水處理系統的工作壓差也不恒定,工況較為復雜;6)由于反滲透(RO)濾水器或納濾水器中的反滲透(RO)膜或納濾膜較薄,其水流的反向背壓易使反滲透(RO)膜或納濾膜損傷;7)壓力桶還會使反滲透(RO)膜或納濾膜的前后壓差降低,影響過濾速度;8)壓力桶無法將凈水全部彈出,既影響有效容積,亦使凈水存儲時間過長;9)壓力桶為壓力容器,制造成本較高。近來,有的水處理系統采用開口容器代替壓力桶,但開口容器中凈水與空氣接觸,易產生二次污染,當容器位于用水龍頭下方時,凈水將無法流出,另外,液位計直接與水接觸,也容易使水受到污染。故需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旨在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問題的缺陷,提供一種設計合理、成本低,需要的設備少且無二次污染的水處理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出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處理系統,包括依序設于供水管路上之水預處理組件、增壓水泵、濾水器,所述水預處理組件的入水端與水源連通,濾水器上設有可排除廢水之廢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處理系統還包括限壓閥、阻流閥和無菌水箱,其中所述限壓閥設于水預處理組件之前的管路上,阻流閥設于增壓水泵和濾水器之間,其中,限壓閥的限定壓力值低于阻流閥之限定壓力值,阻流閥之壓力值低于增壓水泵的限定壓力值;所述無菌水箱設于濾水器之后的水路上并與終端用水系統連通,其上設有帶有液位開關之液位計。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所述限壓閥與濾水器之間可設有廢水回流管路,該管路上設有一可調節廢水和凈水比例的流量補償閥,所述水預處理組件與增壓水泵之間設有衛生用水端;所述廢水通道上設有可調節廢水比之廢水比例器;所述無菌水箱為一個中間裝有柔性隔膜的容器,該柔性隔膜將容器隔為上下兩半,所述液位計設在與大氣相通的上方;下方密閉且與水路相通,在底部有進水口和出水口,其柔性隔膜與液位計之間可設有一薄片;所述的增壓水泵為雙頭水泵,所述雙頭水泵有一泵體,泵體內設有電機,泵體兩端分設有供水泵頭和制水泵頭,兩泵頭均設有分別與泵頭內所設進水腔、出水腔連通之進水口、出水口,制水泵頭的出水口與阻流閥連通;供水泵頭的進水口與無菌水箱出水口連通,供水泵頭的出水口連通終端用水系統;在供水泵頭的出水腔或出水管路上,還設有一可與其進水口連通之循環水路;供水泵頭的出水腔或出水管路上還設有一可隨該泵出水腔或出水管路水壓變化對電機發出控制信號之雙置壓力開關;所述循環水路上設有單向閥,該單向閥的額定壓力值大于壓力開關的額定壓力值;所述濾水器為反滲透濾水器或鈉濾水器;所述水預處理組件為沙土、pp棉、超濾膜、活性碳、麥飯石、KDF濾料中的一種或任意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本發明所提供之水處理系統,采用無菌水箱代替壓力桶,并在系統中選用限壓閥、泵、阻流閥的配置替代斷水電磁閥,用液位開關替代壓力開關控制泵的啟閉或用液位開關和雙置壓力開關共同控制泵的啟閉,可省去濾水器后方的單向閥,同時,限壓閥還可保護系統安全,令系統于低水壓下工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需要的元件及設備少,成本低,更科學,更實用,可使凈水存儲于無菌水箱中,不會產生二次污染的現象。同時,在所述濾水器廢水通道上設有廢水比例器,或在限壓閥與濾水器之間設置廢水回流管路,其管路上設有一流量補償閥,可調節廢水和凈水比例,或可調節進入流量補償閥內腔的流量來適配系統管路壓力的變化,以保證管路穩定的水阻和系統恒定的廢水比;所述增壓泵采用雙頭水泵,可使兩個泵頭根據系統需要同時輸送兩種不同流量的介質,兩個泵頭的各自完成自己的功能,完全填補市場空缺。另外,供水泵頭之上的出水腔上或出水管路上設有連通進水腔的循環水路,循環水路上設有單向閥,可使供水泵頭工作結束時,壓力開關進入高壓狀態后循環水路能夠自動開啟,不會出現電機過載現象,而當制水泵頭的水路也完成工作時并給出停機信號,泵停機并完成全部工作。

圖1為現有水處理系統結構框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系統結構框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系統結構框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流量補償閥結構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二中另一流量補償閥結構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二中雙頭水泵的俯視結構圖7為圖6中的A-A剖視圖;圖8為圖6中的B-B剖視圖;圖9為圖6中泵頭剖視結構圖;圖10為圖9中的C-C剖視圖;圖11是圖7中的M部分放大圖;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系統結構框圖;圖中各數字標識內容表示如下1、限壓閥 2、水預處理組件3、低壓開關4、增壓水泵5、雙頭水泵6、濾水器7、無菌水箱8、流量補償閥 9、液位計10、沖洗電磁閥 11、阻流閥 12、單向閥13、單刀雙置液位開關 14、斷水電磁閥 15、單向流水閥16、壓力桶 17、高壓開關 18、后置活性碳桶19、廢水比例器 20、衛生用水端51、單刀雙置壓力開關 52、杠桿 53、按鈕54、彈簧卡件 55、感壓膜片 56、傳遞桿57、墊片 58、感壓彈簧 59、保壓膜片510、開關蓋511、泵蓋 512、感壓進水口513、密封口514、泄壓出水口515、出水腔516、進水腔517、進水口518、高壓接線端519、低壓接線端520、開關刀521、杠桿支軸522、出水口523、泄壓孔524、碗形密封片525、單向通水隔離件526、增壓腔527、密封圈528、隔膜 529、增壓柱塞 530、泵體531、進水腔532、出水腔533、出水口534、進水口535、泵蓋 536、增壓腔進水口537、偏心軸承 538、主轉軸a、供水泵頭b、制水泵頭
具體實施方式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用無菌水箱替代壓力桶或開口容器的更加科學的水處理系統。
圖1為現有水處理系統的結構框圖,已經在背景技術中有交代,在此不再贅述。
以下通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詳細介紹本發明的特點和優點。
實施例一如圖2所示,本發明包括依序設于供水管路上之水預處理組件2、增壓水泵4、濾水器6和低壓開關3,所述水預處理組件2之入水端與水源連通,水預處理組件2和增壓水泵4之間的管路上,設有低壓開關3,濾水器6上設有可排除廢水之廢水通道,同時還連接有沖洗電磁閥10,本發明水處理系統中用無菌水箱7代替現有技術中的壓力桶16,同時配以限壓閥1和阻流閥11,其中所述限壓閥1設于水預處理組件2之前的管路上,阻流閥11設于增壓水泵4和濾水器6之間的管路上,無菌水箱7設于濾水器6之后,并與終端用水系統連通,其上設有帶有液位開關之液位計9。
所述限壓閥1、阻流閥11以及液位計9均為現有技術可以提供的產品,其中濾水器6內裝有鈉濾膜或RO膜,水預處理組件2則可以根據用戶需要而選擇具體內容,一般包括粗濾、超濾、活性碳吸附等。
在本發明中,液位計9上之液位開關用來控制增壓水泵4,用阻流閥11取代斷水電磁閥14。這是因為,斷水電磁閥14結構在系統水壓波動時,閥口會短時開啟,造成水流噴涌至閥后,由于無菌水箱7中設有彈性膜片,其承受的耐壓力很小,當系統水壓波動時,會對無菌水箱7產生較大的沖擊,甚至會產生爆箱現象。而阻流閥11是一種單向閥,進入的水壓較高時便開啟,否則閉合,本發明將阻流閥11裝設于在增壓水泵4后,增壓水泵4在開啟時可同時壓開阻流閥11,增壓水泵4停機后同時閉合阻流閥11,這樣,因此阻流閥11能有效地斷開水流。為了防止水源壓力過高,壓開阻流閥11,因此,需在系統的前端即水預處理組件2之前的水路之上設置一限壓閥1,該限壓閥1的限定壓力值低于阻流閥11的壓力值,阻流閥11的壓力值低于增壓水泵4的壓力值(P限壓閥<P阻流閥<P增壓水泵);同時限壓閥1還可以防止水預處理組件2、低壓開關3受高水壓沖擊。這樣設置,無菌水箱7的水不會倒壓入濾水器6內,可省去單向閥15。
在本發明中,限壓閥1與濾水器6之間設有廢水回流管路,該管路上設有一流量補償閥8,可調節進入流量補償閥8內腔的流量來適配管路壓力的變化,以保證管路穩定的水阻和系統恒定的廢水比,控制廢水與凈水的比例,能夠防止廢水排除過多浪費水源,同時,水預處理組件2與增壓水泵4之間設有衛生用水端20,衛生用水端20可以保證當水路系統中的廢水濃度越來越高時,可以使用衛生用水端20,將廢水消耗掉,這樣為后續的飲用水過濾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又避免了廢水太濃堵塞管路。
本實施例之流量補償閥8結構如圖4所示,其包括閥體81,所述閥體81開設有內腔,閥體81上開設有可與該內腔連通之入水口82、出水口83,在所述閥體內腔內,開設有與入水口82相連之入水通道821,所述內腔內設有一彈性膜片84,其周邊固定在閥體81內腔所設之上膜片壓環841上,將內腔隔離為上腔室811和下腔室812,所述入水通道821為一細長直通孔,入水口82、入水通道821、出水口83均置于閥體1上腔。所述上腔室811內,設有一錐形控制桿86,其上端置于入水通道821內,錐面自下而上呈遞減性漸進,長度延伸至入水通道821內,與入水通道821之間的間隙形成廢水通道,下端位于彈性膜片84上方。所述控制桿86上套設有彈簧861,該彈簧861一端固定在閥體81上,另一端接控制桿86底端。水經過濾水器6凈化后,廢水將由入水口82經廢水通道流入上腔室811內,由出水口83通過回流三通管2重新流回至濾水系統6入水管路,再次過濾。由于廢水回流是在一閉環系統中進行,流量補償閥8之出水口83具有一定的壓力,因此,流量補償閥8將入水口82和出水口83設置于同一腔體上,由于入水通道821為一細長直通孔,控制桿86具有一定的錐度,錐形的控制桿86在入水口82內移動時,會使控制桿86與入水通道821之間的間隙產生變化,而這種變化是隨著出水口83壓力增加而增大的,兩者成正比關系。這樣,通過控制桿86的移動可改變廢水入水通道面積,調節水的阻力,從而可控制廢水進入流量補償閥8的流量,保持流量的穩定。
本實施例結構之流量補償閥8的工作原理如下當流量補償閥8出水口83的壓力等于設定值時,彈性膜片84自身的彈力與上腔室811的水壓保持平衡,彈簧861的彈力與控制桿86承受的水壓保持平衡,彈性膜片84和控制桿86沒有位移。
當廢水回流管路上水的壓力,也就是流量補償閥8出水口83的水壓增大時,將導致閥體上腔室811的液體壓力增大,入水口82處的水阻也將增大,流量將減少。但此時,閥體上腔室811的液體壓力將推動彈性膜片84向下運動,使上腔室811的空間增大,同時水壓作用在控制桿86上,推動其克服控制桿彈簧861的阻力向下運動,由于控制桿86為錐形構件,其外表面與入水通道821之間的縫隙在向下運動的過程中逐漸增大,即廢水通道之橫截面積逐漸增大,流量逐漸增加,水阻降低,故阻止了廢水流量的減少,從而保持廢水回流管路穩定的水阻和廢水比。
當廢水回流管路上水的壓力,也就是流量補償閥8出水口83的水壓降低時,導致閥體上腔室811的液體壓力隨之降低,入水口82的水阻將降低,廢水流量將增加。但此時,彈性膜片84自身的彈力大于水壓,彈性膜片84上移,推動控制桿86克服彈簧861的阻力向上移動,在控制桿86上移過程中,與入水通道821的縫隙逐漸縮小,即流道的橫截面積減小,廢水逐漸流量降低,水阻增加,故阻止了廢水流量的增加,從而保持廢水回流管路穩定的水阻和廢水比。
在本實施例中,無菌水箱7為一個中間裝有柔性隔膜的容器,該柔性隔膜將容器隔為上下兩半,所述液位計設在與大氣相通的上方而下方密閉且與水路相通,這樣就保證了凈化之后的水源在水箱中不會受到二次污染;并且柔性隔膜與液位計之間有一薄片,該薄片可以提高液位計的靈敏度。
實施例二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的相同部分的結構以及它們的作用均與實施例一相同,因此不多贅述。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首先,本實施例中的流量補償閥8結構也與實施例一中略有不同。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流量補償閥8之閥體81與實施例一中表述的流量補償閥8相同,控制桿86亦為一錐形桿,所不同的是,彈性膜片84的下方設有托板85,控制桿86的上端置于入水通道821中,其與入水通道821之間的縫隙呈錐度,下端穿越彈性膜片84與托板85固接。隨著控制桿86在入水通道821中的上下移動,其與入水通道821之間的縫隙亦隨之發生變化,從而調節水阻和流量。
本實施例中流量補償閥8的工作原理如下當廢水回流管路上水的壓力,即流量補償閥8出水口83的壓力等于設定值時,彈性膜片84自身的彈力與上腔室811的水壓保持平衡,彈性膜片84和控制桿86沒有位移。
當廢水回流管路上水的壓力,即流量補償閥8出水口83的壓力增加導致閥體上腔室811的液體壓力增大時,入水口82處的水阻也將增大,流量將減少。但此時,閥體上腔室811的液體壓力將推動彈性膜片84向下運動,上腔室811的空間增大,壓力減少,阻止了入水口82水阻的增加,同時,彈性膜片84的下移,將推動托板85向下移動,進而帶動控制桿86向下運動,控制桿86上端與入水通道821之間的縫隙增大,即入水口流道的橫截面積增大,流量增加,阻止了廢水流量的減少,從而保持廢水回流管路穩定的水阻和廢水比。
當廢水回流管路上水的壓力,即流量補償閥8出水口83的水壓降低時,閥體上腔室811的液體壓力隨之降低,入水口82的水阻將降低,廢水流量將增加。但此時,彈性膜片84自身的彈力將大于水壓,彈性膜片84上移,推動控制桿86克服彈簧861的阻力向上移動。一方面上腔室811的空間減少,壓力增大,阻止了入水口82水阻的減少;同時控制桿86的上移使其與入水通道821的縫隙縮小,即流道的橫截面積減小,廢水流量降低,阻止了廢水流量的增加,從而保持廢水回流管路穩定的水阻和廢水比。
其次,本實施例中的增壓水泵4與實施例一普通的單頭水泵不同。本實施例增壓水泵采用雙頭水泵5。
如圖3所示,雙頭水泵5有一泵體,泵體兩端分設有供水泵頭a和制水泵頭b,其中制水泵頭b的進水口與低壓開關3后的水路連通,制水泵頭b的出水口與阻流閥11連通;供水泵頭a的進水口與無菌水箱7出水口連通,供水泵頭a的出水口則連通終端用水系統;在供水泵頭a的出水腔或出水管路上,還設有一可與其進水口連通之循環水路;雙頭水泵5的泵體內設有電機,供水泵頭a的出水腔或出水管路上設有一可隨該泵出水腔或出水管路水壓變化對電機發出控制信號之壓力開關(本實施例具體為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在本實施例中,無菌水箱7上液位計為根據水箱內液位變化對電機發出控制信號之液位開關(本實施例具體為單刀雙置液位開關13);循環水路上還設有單向閥12,其中該單向閥12的設定壓力值高于壓力開關(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的壓力值;雙頭水泵5的開啟由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和單刀雙置液位開關13共同控制。
本實施例之雙頭水泵5的工作原理圖亦如圖3所示,雙頭水泵5、阻流閥11、濾水器6、無菌水箱7,四者連通形成循環回路,水源之水先進入雙頭水泵5上之制水泵頭b內,水流經水濾水器6過濾,成為凈水,再送入無菌水箱7內儲存。在無菌水箱7內設有液位計9,該開關可根據水位的變化對雙頭水泵5上之電機發出控制指令,使其運轉。無菌水箱7出口連通雙頭水泵5上之供水泵頭a進水口,供水泵頭a出水口接終端用水系統。所述供水泵頭a之動作由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控制,該開關亦可根據出水管路壓力的變化對雙頭水泵5上之電機發出控制指令,使其運轉。為防止水壓過高燒壞電機,故需要在供水泵頭a的出水腔或出水管路上設連通進水腔的循環水路,當水壓高過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的額定值時,水在循環水路內部循環,降低水壓防止電機過載,同時還可以在循環水路上加設單向閥12,當水壓高過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的額定值時,單向閥12開通循環水路,使水在循環水路內部循環。
如圖6-11所示,展示了本發明雙頭水泵5的具體結構。其中本實施例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內置于雙頭水泵5之供水泵頭a內,循環水路也置于供水泵頭a內部。本實施例提供的雙頭水泵5包括一泵體530,該泵體530兩端分別聯接供水泵頭a和制水泵頭b,所述泵體530內裝有電機,電機輸出軸與主轉軸538連接,圖示與供水泵頭a相連的主轉軸538的頂端連接有偏心軸承537,增壓柱塞529固定在偏心軸承537上。所述供水泵頭a包括一含有內環的泵蓋511,泵蓋511亦含有一內腔,其內腔內亦設有進水腔516和出水腔515。泵蓋511蓋體上開設有進水口517和出水口522,其中進水口517與進水腔516連通,出水口522與出水腔515連通。在泵體530和泵蓋511結合處,裝有一膈膜128,可使泵體530和泵蓋511隔離,在隔膜528側端,設有單向通水隔離件525,該單向通水隔離件525為一凸臺形結構,其由碗形部分和底座兩部分構成,該隔離件設三個碗形槽,碗形槽與隔膜528之間形成一增壓腔526,其碗形槽的頂端有增壓腔進水口536,與進水腔516相通。碗形槽內裝有碗形密封片524,碗形密封片524讓水只能單向運動,即由進水腔516流入增壓腔526。該凸臺上部與泵蓋511的內環所圍的空腔即為出水腔515。出水腔515與增壓腔526通過凸臺上部的小孔相通。所述單向通水隔離件525底座部分的底端面與隔膜528周邊相接,上端面與泵蓋511相接,通過密封圈527密封,凸臺部分與泵蓋511內側壁及內環的外側壁形成的腔體為進水腔516。所述制水泵頭b包括一含有內腔的泵蓋535,泵蓋535內腔設有進水腔531和出水腔532,泵蓋535蓋體上開設有進水口534和出水口533,其中進水口534與進水腔531連通,出水口533與出水腔532連通,其他結構與供水泵頭a相同,圖中未畫出。
如圖9、圖11所示,在供水泵頭a泵蓋511上,還平行開設有一感壓進水口512和泄壓出水口514,其中感壓進水口512與出水腔515連通,泄壓出水口514與進水腔516連通,在感壓進水口512和泄壓出水口514通道之間,設有一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為了使得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與供水泵頭a的結構適配,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設置于泵蓋511內部,使泵蓋511同時成為壓力開關的殼體,且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置于水通道之上與循環水通道形成連接,兩者之間能夠通過壓力開關的作用實現相互串通,泵蓋511上開設有壓力開關的開關蓋510,方便壓力開關的使用。
如圖9所示,本發明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主要由單刀雙置微動開關11、杠桿52、彈簧卡件54、感壓膜片55、傳遞桿56和感壓彈簧58構成,所述感壓膜片55為一凹形構件,其底部端面加工有一環形槽,可嵌合于泵蓋511上對應加工的密封口513上,可使感壓進水口512和泄壓出水口514形成隔離狀態。在感壓膜片55上部周邊,設有一凸緣,該凸緣下平面與泵蓋511上對應加工的止口貼合。在感壓膜片55上部,還頂觸或固定連接有傳遞桿56,該傳遞桿56上套裝有彈形件,本實施例所述彈形件為感壓彈簧58和彈簧卡件54之組合件,所述感壓彈簧58套于傳遞桿56上端,其上設有一彈簧卡件54,彈簧卡件54為一中間有孔的倒置的凹形構件,套于傳遞桿56上,內部形成一空腔,彈簧卡件54下端之圓環面壓于感壓膜片55凸緣上表面,用以固定感壓膜片55。在彈簧卡件54上面,設有可起防漏自保作用之保壓膜片59,該保壓膜片59與傳遞桿56外表面之上平面相觸。所述自保壓膜片59上,裝有一墊片57,該墊片57通過一杠桿52與按鈕53觸接,杠桿52由杠桿支軸521支撐后中部觸接單刀雙置微動開關上的按鈕53,而按鈕53作為一觸點,裝于單刀雙置開關11底部,用以控制單刀雙置開關11之啟閉,使其具有較好的靈敏度。
在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上,還設有若干可與外界電路連接、平行排列的接線端子(本實施例中有高壓接線端518、低壓接線端519以及開關刀520)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工作時,首先液體接觸到感壓膜片55,當液體壓力超過限定值時,作用于感壓膜片55上的力大于感壓彈簧58的預壓彈力,將使得感壓膜片55屈服,然后壓力依次傳遞,頂著傳遞桿56向上運動,并通過杠桿52最終頂觸按鈕53;當液體壓力下降時,在彈簧力的作用下杠桿16回落,脫離按鈕53,從而實現壓力開關的功能。但是由于感壓膜片55的底端較厚,側壁較薄,運動中側壁與泵體的摩擦力使得側壁易破損,而當感壓膜片55破損后,液體就會進入彈簧卡件54內部的空腔,甚至直接作用于開關按鈕使壓力開關誤操作,同時液體還可能會發生泄漏現象,可能引起一些其他安全問題,因此,在杠桿52和傳遞桿56之間加裝保壓膜片59,該保壓膜片59固定在彈簧卡件54的頂部;這樣即使其空腔充進較高壓力的液體,也由于保壓膜片59的存在而阻止液體泄漏;同時,由于較高壓力的液體充進空腔,頂起保壓膜片59與杠桿52接觸,此時,感壓膜片55在彈簧力的作用下回位,使空腔形成一個封閉的腔體,當液體的壓力下降后,空腔內仍然存有液體并頂起保壓膜片15接觸杠桿52頂觸按鈕53,完成自保功能,防止壓力開關誤操作同時給出了維修信號。在供水泵頭a中,感壓進水口512與泄壓出水口514之間的腔壁上開有一連通進水腔和出水腔的很小孔徑的泄壓孔523(圖7中放大部分可見),這樣,感壓進水口512、泄壓出水口514、泄壓孔523之間相互連通,構成所述的循環水路107。這種設計是為防止單刀雙制置壓力開關11發生故障而進入自保狀態時,循環水路無法開啟而燒毀電機。當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進入自保功能后,水流通過泄壓孔523后在進水腔516與出水腔515之間循環(只是循環流量較小)。
用戶打開終端用水系統時,供水泵頭a的出水腔515水壓下降,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的感壓膜片55在感壓彈簧58彈簧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動,聯動傳遞桿56及杠桿52和按鈕53下移,向雙頭水泵5發出啟動電信號,泵啟動,供水泵頭a及制水泵頭b同時輸水(兩進水口517、534開始進水),由于供水泵頭a的水路首先完成工作并關閉,此時制水泵頭b仍需要運轉,故供水泵頭a的出水腔壓力升高,水壓作用于感壓膜片55上的力(感壓膜片面積×壓力)如果大于感壓彈簧58的彈性力,感壓膜片55將聯動按鈕53上移,但由于微動開關是單刀雙置結構,它復位并不給出關閉電機的信號,此時水在壓力作用下將會由感壓進水口512通過水通道后再由泄壓出水口514流出,使水在進水腔516和出水腔515之間循環。這種設計由于泄壓孔523的存在,不用擔心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進入自保功能后無法開啟循環水路,因為泄壓孔523可以完成水路繼續循環,只有當制水泵頭b的水路也完成工作并給出停機信號,泵才停機完全完成工作。
本實施例中雙頭水泵5的工作過程水經預處理后由進水口進入雙頭水泵5的制水泵頭b,水經制水泵頭b再由水濾水器6進入無菌水箱7儲備,此時系統的電路為斷開狀態。當用戶打開供水泵頭a后端的終端用水系統,水壓下降,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從高壓接線端子轉為低壓接線端子,電路開通,電機帶動雙頭水泵5的兩個泵頭同時開始工作,由于制水泵頭b的水路上有較大的阻力,故制水速度較供水速度慢,致使無菌水箱7的水位開始下降,單刀雙置液位開關13從高液位接線端子變為低液位接線端子,電路繼續開通;若用戶停止用水,關閉終端用水系統,水壓上升,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從低壓接線端子轉為高壓接線端子,電路仍然開通,制水泵頭b仍然工作對水箱注水。如果水壓過高,會產生燒壞電機現象,故需要在供水泵頭a的出水腔或出水管路上設連通進水腔的循環水路。當水壓高過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的額定值時,水在循環水路內部循環,降低水壓以防止電機過載,同時還可以在循環水路上設有單向閥12,當水壓高過單刀雙置壓力開關51的額定值時,單向閥12開通循環水路,使水在循環水路內部循環,此時制水泵頭b繼續工作,一直到無菌水箱7中的水滿為止,然后單刀雙置液位開關13從低液位接線端子轉為高液位接線端子,電路斷開,泵停止工作,完成整個工作程序。
實施例三在本實施例中,其結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是本實施例無流量補償閥8,因此本實施例無需對廢水進行再過濾處理,而是直接外排出去,同時在廢水通道上增加一個廢水比例器19(屬于現有技術,本發明不對其結構詳細介紹),對廢水的比例進行控制防止廢水回流入濾水器即可。本實施例相對于實施例一而言較為簡單,適用于廢水產生較少的用水部門。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水處理系統,包括依序設于供水管路上之水預處理組件、增壓水泵、濾水器,所述水預處理組件的入水端與水源連通,濾水器上設有可排除廢水之廢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處理系統還包括限壓閥、阻流閥和無菌水箱,其中所述限壓閥設于水預處理組件之前的管路上,阻流閥設于增壓水泵和濾水器之間,其中,限壓閥的限定壓力值低于阻流閥之限定壓力值,阻流閥之壓力值低于增壓水泵的限定壓力值;所述無菌水箱設于濾水器之后的水路上并與終端用水系統連通,其上設有帶有液位開關之液位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壓閥與濾水器之間設有廢水回流管路,該管路上設有一可調節廢水和凈水比例的流量補償閥,所述水預處理組件與增壓水泵之間設有衛生用水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水通道上設有可調節廢水比之廢水比例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任一所述的一種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無菌水箱為一個中間裝有柔性隔膜的容器,該柔性隔膜將容器隔為上下兩半,所述液位計設在與大氣相通的上方;下方密閉且與水路相通,在底部有進水口和出水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隔膜與液位計之間有一薄片。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5任一所述的一種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壓水泵為雙頭水泵,所述雙頭水泵有一泵體,泵體內設有電機,泵體兩端分設有供水泵頭和制水泵頭,兩泵頭均設有分別與泵頭內所設進水腔、出水腔連通之進水口、出水口,制水泵頭的出水口與阻流閥連通;供水泵頭的進水口與無菌水箱出水口連通,供水泵頭的出水口連通終端用水系統;在供水泵頭的出水腔或出水管路上,還設有一可與其進水口連通之循環水路;供水泵頭的出水腔或出水管路上還設有一可隨該泵出水腔或出水管路水壓變化對電機發出控制信號之雙置壓力開關。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水路上設有單向閥,該單向閥的額定壓力值大于壓力開關的額定壓力值。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7任一所述的一種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水器為反滲透濾水器或鈉濾水器。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7任一所述的一種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預處理組件為沙土、pp棉、超濾膜、活性碳、麥飯石、KDF濾料中的一種或任意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全文摘要
一種水處理系統,包括依序設于供水管路上之水預處理組件、增壓水泵、濾水器,所述水預處理組件的入水端與水源連通,濾水器上設有可排除廢水之廢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處理系統還包括限壓閥、阻流閥和無菌水箱,其中所述限壓閥設于水預處理組件之前的管路上,阻流閥設于增壓水泵和濾水器之間,其中,限壓閥的限定壓力值低于阻流閥之限定壓力值,阻流閥之壓力值低于增壓水泵的限定壓力值;所述無菌水箱設于濾水器之后的水路上并與終端用水系統連通,其上設有帶有液位開關之液位計。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設計合理、成本低,需要的設備少且無二次污染的水處理系統。
文檔編號C02F103/02GK101066786SQ20071008669
公開日2007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1日
發明者楊克慶 申請人:楊克慶
網(wang)友(you)詢問留(liu)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