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濕式熱載體爐的燒嘴前墻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濕式熱載體爐的燒嘴前墻,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通過固定裝置安裝下蓋,所述下蓋的左右兩側分別為左側墻體和右側墻體,并位于左側墻體和右側墻體的頂部安裝有上蓋,所述上蓋與下蓋對應;位于左側墻體的內側為前蓋組件,位于右側墻體的內側為后蓋組件,所述前蓋組件和后蓋組件的內側上下端分別安裝有耐火混凝土,所述耐火混凝土的內側形成有澆注擋板;所述左側墻體的中部設置有燃燒器接口,位于上蓋與下蓋之間布滿有盤管組件。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合理,操作方便,耐火混凝土和澆注擋板的設計,使火焰在燃燒時,從接口進入至盤管組件內,而不會直接去墻接觸,保護墻體,延長其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
一種濕式熱載體爐的燒嘴前墻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制熱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濕式熱載體爐的燒嘴前墻。
【背景技術】
[0002]鍋爐是一種能量轉換設備,向鍋爐輸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學能、電能,鍋爐輸出具有一定熱能的蒸汽、高溫水或有機熱載體。鍋的原義指在火上加熱的盛水容器,爐指燃燒燃料的場所,鍋爐包括鍋和爐兩大部分。鍋爐中產生的熱水或蒸汽可直接為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熱能,也可通過蒸汽動力裝置轉換為機械能,或再通過發電機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提供熱水的鍋爐稱為熱水鍋爐,主要用于生活,工業生產中也有少量應用。產生蒸汽的鍋爐稱為蒸汽鍋爐,常簡稱為鍋爐,多用于火電站、船舶、機車和工礦企業。
[0003]現有技術中的鍋爐,燃燒器發出的火焰直接進入至爐內,接近燃燒器處的墻體容易被燒壞,使用壽命短。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
【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生產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一種濕式熱載體爐的燒嘴前墻,從而保護鍋爐的墻體,不會損壞,延長其使用壽命。
[0005]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種濕式熱載體爐的燒嘴前墻,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通過固定裝置安裝下蓋,所述下蓋的左右兩側分別為左側墻體和右側墻體,并位于左側墻體和右側墻體的頂部安裝有上蓋,所述上蓋與下蓋對應;位于左側墻體的內側為前蓋組件,位于右側墻體的內側為后蓋組件,所述前蓋組件和后蓋組件的內側上下端分別安裝有耐火混凝土,所述耐火混凝土的內側形成有澆注擋板;所述左側墻體的中部設置有燃燒器接口,位于上蓋與下蓋之間布滿有盤管組件。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8]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合理,操作方便,耐火混凝土和澆注擋板的設計,使火焰在燃燒時,從接口進入至盤管組件內,而不會直接去墻接觸,保護墻體,延長其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圖1中A部的局部放大圖。
[0011 ]其中:1、左側墻體;2、前蓋組件;3、耐火混凝土; 4、澆注擋板;5、燃燒器接口; 6、上蓋;7、盤管組件;8、下蓋;9、底座;10、后蓋組件;11、右側墻。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濕式熱載體爐的燒嘴前墻,包括底座9,底座9上通過固定裝置安裝下蓋8,下蓋8的左右兩側分別為左側墻體I和右側墻體11,并位于左側墻體I和右側墻體11的頂部安裝有上蓋6,上蓋6與下蓋8對應;位于左側墻體I的內側為前蓋組件2,位于右側墻體11的內側為后蓋組件10,前蓋組件2和后蓋組件10的內側上下端分別安裝有耐火混凝土3,耐火混凝土3的內側形成有澆注擋板4;左側墻體I的中部設置有燃燒器接口 5,位于上蓋6與下蓋8之間布滿有盤管組件7。
[0014]實際使用過程中,在燃燒器接口5處連接燃燒器,燃燒器工作,發出的火焰從燃燒器接口 5處進入至設備的內部,如圖1所示的火焰形式,火焰直接進入至盤管組件7中部,不會直接觸碰到墻的內壁面,從而保護墻,延長其使用壽命。
[0015]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主權項】
1.一種濕式熱載體爐的燒嘴前墻,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9),所述底座(9)上通過固定裝置安裝下蓋(8),所述下蓋(8)的左右兩側分別為左側墻體(I)和右側墻體(11),并位于左側墻體(I)和右側墻體(11)的頂部安裝有上蓋(6),所述上蓋(6)與下蓋(8)對應;位于左側墻體(I)的內側為前蓋組件(2 ),位于右側墻體(11)的內側為后蓋組件(10),所述前蓋組件(2)和后蓋組件(10)的內側上下端分別安裝有耐火混凝土 (3),所述耐火混凝土 (3)的內側形成有澆注擋板(4);所述左側墻體(I)的中部設置有燃燒器接口(5),位于上蓋(6)與下蓋(8)之間布滿有盤管組件(7)。
【文檔編號】F24H9/00GK205481781SQ201620115079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2月5日
【發明人】張秋玲, 沈雪琴, 陳國棟
【申請人】無錫市沈能節能鍋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