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內機及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空調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空調內機及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
【背景技術】
[0002]空調內部通過U形換熱銅管進行冷媒的傳送,多個U形換熱銅管之間通過彎頭進行焊接連接,在空調換熱器內部形成U形回路。如果焊接質量較差,銅管內流通的空調冷媒很容易從焊接位置突破導致冷媒泄露。而現有空調的電氣盒通常設置換熱器的彎頭焊接端。如圖1所示,圖1為現有技術中空調內換熱器和電氣盒的位置分布結構圖。空調內機I內的換熱器2'距離電氣盒5'很近,換熱管4'的U形端具有焊接點3',該位置很容易發生冷媒泄露,當可燃冷媒發生泄露時,冷媒很容易流向電氣盒5'內,電氣盒5'內設置有點火源,若可燃冷媒與電氣盒5'內的用電部件或接線端子等接觸后,可燃冷媒很容易聚集到燃燒濃度而發生著火或爆炸的危險。
[0003]因此,如何提高空調內機的使用安全,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以實現提高空調內機的使用安全;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內機。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包括固設于空調換熱器的端部和空調電氣盒之間的隔板,所述隔板罩設于所述換熱器的U形換熱管端。
[0007]優選地,在上述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中,所述設置于所述換熱器的端部和所述空調電氣盒之間的豎向部及與所述換熱器重疊設置的橫向部,所述U形換熱管端被所述隔板的橫向部和豎向部包圍。
[0008]優選地,在上述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中,所述橫向部一端與所述空調的底板相抵,另一端與所述空調的接水盤貼緊布置。
[0009]優選地,在上述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中,所述豎向部上還設置有與所述空調的電機安裝位緊密連接的弧形連接部。
[0010]優選地,在上述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中,所述隔板的橫向部與所述換熱器之間設置卡扣和凹槽連接結構,或連接螺釘鎖緊結構。
[0011]優選地,在上述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中,所述隔板的豎向部與所述空調底板之間設置有卡扣和凹槽連接結構,或連接螺釘鎖緊結構。
[0012]一種空調內機,包括設置于空調內機內部的換熱器和設置于所述換熱器一端的電氣盒,所述換熱器和所述電氣盒之間設置有如上任一項所述的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
[0013]本發明提供的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包括固設于空調換熱器的端部和空調電氣盒之間的隔板,隔板罩設于換熱器的U形換熱管端。通過在空調換熱器的端部和空調電氣盒之間放置隔板,由隔板將換熱器的U形換熱管路罩設于換熱器的一側,使得空調內部電氣盒和換熱器被隔離成兩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因此在產生冷媒換熱管路的U形端部發生泄露時,隔板將泄露的冷媒阻擋在換熱器的一側,冷媒更容易向換熱器方向散開,避免冷媒在電氣盒的位置發生會聚,從而使得泄露的可燃冷媒遠離火源,提高空調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5]圖1為現有技術中空調內換熱器和電氣盒的位置分布結構圖;
[0016]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發明提供的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的位置分布圖;
[0018]圖4為圖3中隔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提高了空調內機的使用安全;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內機。
[0020]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21]如圖2-圖4所示,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提供的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的位置分布圖;圖4為圖3中隔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2]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包括固設于空調換熱器I的端部和空調電氣盒2之間的隔板3,隔板3罩設于換熱器I的U形換熱管端。通過在空調換熱器I的端部和空調電氣盒2之間放置隔板3,由隔板3將換熱器I的U形換熱管路罩設于換熱器I的一側,使得空調內部電氣盒2和換熱器I被隔離成兩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因此在產生冷媒換熱管路的U形端部發生泄露時,隔板3將泄露的冷媒阻擋在換熱器的一側,冷媒更容易向換熱器I方向散開,避免冷媒在電氣盒2的位置發生會聚,從而使得泄露的可燃冷媒遠離火源,提高空調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0023]在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中,隔板3包括設置于換熱器I的端部和空調電氣盒2之間的豎向部,以及與換熱器I重疊設置的橫向部31,U形換熱管端被隔板3的橫向部31和豎向部32包圍。換熱器的換熱管路伸出其端部,通過將隔板3的豎向部32設置于換熱器的端部和空調電氣盒2之間,由隔板的豎向部將空調電氣盒和換熱器之間的空間分隔為兩部分,隔板3的橫向部31重疊設置在換熱器I上,從而由隔板3將換熱器的端部包圍以罩設于隔板內部,從而有效的對泄露后的冷媒進行隔離,避免冷媒由隔板豎向部進行擴散而跨越到電氣盒位置,也易于實現對隔板的安裝固定,避免冷媒泄露后沖擊隔板。
[0024]在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中,橫向部31 —端與空調的底板相抵,另一端與空調的接水盤貼緊布置。橫向部32罩設在換向器的端面上,一端與空調的底板相抵,另一側延伸到空調的接水盤位置,從而將整個換熱器的一端罩設在內部。
[0025]豎向部32將換熱器一端的換熱管U形端與電氣盒格隔離,豎向部32上還設置有與空調的電機安裝位4緊密連接的弧形連接部33。換熱器I和空調底板之間還設置有電機,使得豎向部32 —部分與空調底板相接,另一部分搭設在電機上,適應電機的表面結構,豎向部具有弧形連接部,實現電氣盒和換熱器的隔離位置盡量密封完全。
[0026]在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中,隔板3的橫向部31與換熱器I之間設置卡扣和凹槽連接結構,或連接螺釘鎖緊結構。隔板3的豎向部32與空調底板之間設置有卡扣和凹槽連接結構,或連接螺釘鎖緊結構。隔板可以通過卡扣和凹槽結構固定在空調內,或者通過緊固螺釘達到緊密連接的效果,從而防止隔板在固定后被外力作用或受到冷媒泄露時造成的氣流沖擊而打開。
[0027]通過設置將換熱器I和電氣盒3相隔離的隔板2,可將泄露后的可燃冷媒與電氣盒隔開,降低泄露后的可燃冷媒靠近電氣盒,使得冷媒遠離火源,難以在點火源附近達到燃燒濃度,從而減少發生燃燒或爆炸的可能性。
[0028]基于上述實施例中提供的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內機,包括設置于空調內機內部的換熱器和設置于換熱器一端的電氣盒,該空調內機的換熱器和電氣盒之間設置有如上述實施例中提供的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
[0029]由于該空調內機采用了上述實施例的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所以該空調內機由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帶來的有益效果請參考上述實施例。
[0030]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0031]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設于空調換熱器(I)的端部和空調電氣盒(2)之間的隔板(3),所述隔板(3)罩設于所述換熱器(I)的U形換熱管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包括設置于所述換熱器(I)的端部和所述空調電氣盒(2)之間的豎向部及與所述換熱器(I)重疊設置的橫向部(31),所述U形換熱管端被所述隔板(3)的橫向部(31)和豎向部(32)包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部(31)—端與所述空調的底板相抵,另一端與所述空調的接水盤貼緊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豎向部(32)上還設置有與所述空調的電機安裝位(4 )緊密連接的弧形連接部(33 )。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的橫向部(31)與所述換熱器(I)之間設置卡扣和凹槽連接結構,或連接螺釘鎖緊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的豎向部(32)與所述空調底板之間設置有卡扣和凹槽連接結構,或連接螺釘鎖緊結構。
7.—種空調內機,包括設置于空調內機內部的換熱器和設置于所述換熱器一端的電氣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和所述電氣盒之間設置有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空調換熱器防護部件,包括固設于空調換熱器的端部和空調電氣盒之間的隔板,隔板罩設于換熱器的U形換熱管端。通過在空調換熱器的端部和空調電氣盒之間放置隔板,由隔板將換熱器的U形換熱管路罩設于換熱器的一側,使得空調內部電氣盒和換熱器被隔離成兩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因此在產生冷媒換熱管路的U形端部發生泄露時,隔板將泄露的冷媒阻擋在換熱器的一側,冷媒更容易向換熱器方向散開,避免冷媒在電氣盒的位置發生會聚,從而使得泄露的可燃冷媒遠離火源,提高空調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內機。
【IPC分類】F24F13-30, F24F1-00
【公開號】CN104864496
【申請號】CN201410061967
【發明人】范建波, 朱曉東, 吳少波, 盧順榮, 肖凱, 李鵬, 陳遠遠, 彭偉威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26日
【申請日】2014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