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空調外機的改進結構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
背景技術:
:之前,家用空調的外機通常直接懸掛于建筑物墻體外側,此類懸掛方式影響整個建筑物美觀同時存在重大的脫落安全隱患。鑒于此,各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出臺了大量相關政策(如《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上海市空調設備安裝使用管理規定>的決議》(2007年)),規定家用空調外機只能安裝在特定設備平臺或陽臺等半封閉空間內。此類規定的硬性要求,使得現在大量空調外機處在半封閉的獨立空間內。而這個空間導致空調外機的工作環境溫度要明顯異常于獨立懸掛或處于開放空間的空調外機,具體表現在:夏天使用空調制冷時,空調外機排出熱風,熱風在半封閉環境內清排不暢,進而導致外機工作環境溫度顯著高于外界環境溫度;同理,冬天使用空調制熱時,空調外機排出冷氣,冷氣在半封閉環境內清排不暢,進而導致外機工作環境溫度顯著低于外界環境溫度。而決定空調的能耗的一個關鍵因素即是空調的外環境溫度以及內外環境的溫度差。兩種工作環境溫度顯著異常于外界環境溫度均會顯著降低空調的制冷制熱效果,提升空調的能耗,降低空調的使用壽命。綜上所述,行業內亟待一種新的結構技術以穩定可靠的解決空調外機工作環境氣體對流不暢的技術問題,進而達到降低能耗、提升空調使用壽命的效果。技術實現要素: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促進空調外機工作環境氣體對流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所述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還具有導風方向靈活可調節、導風方向能夠穩固固定、結構穩定而簡潔、使用壽命長、安裝方便生產成本低等技術優點。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包括兩根相對設置的第一固定框,兩根所述第一固定框相對的一端通過第二固定框固定連接,兩根所述第一固定框之間均勻排列有若干個導風葉片,每個導風葉片的兩端均分別通過第一銷軸與兩個所述第一固定框轉動連接;每個導風葉片上均分別設有一個通孔,所述通孔位于該通孔所在導風葉片的中軸線的一側,所有所述通孔均相互正對設置;所述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還包括穿設于所有所述通孔內的聯動桿,所述聯動桿在位于每個所述通孔的位置均設置有聯動孔,每個所述通孔內均設置有穿過所述聯動孔的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框側壁固定設置有旋鈕控制盒,所述聯動桿的一端為動力端,所述動力端穿過所述第二固定框并伸入所述旋鈕控制盒內部;所述聯動桿的動力端的下表面設置有凸齒;所述旋鈕控制盒內設置有與所述凸齒齒合的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上固定設置有與所述傳動齒輪同軸的蝸桿,所述蝸桿的兩端分別通過軸承與所述旋鈕控制盒的前壁和后壁轉動連接;所述旋鈕控制盒內設置有與所述蝸桿螺紋配合的蝸輪,蝸輪上固定設置有與所述蝸輪同軸的傳動軸,所述傳動軸的上端通過第一軸承與所述旋鈕控制盒的上壁轉動連接,所述傳動軸的下端通過第二軸承與所述旋鈕控制盒的下壁轉動連接,所述傳動軸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旋鈕,所述旋鈕位于所述上壁的上表面。具體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固定設置于空調外機的出風口處。根據空調外機所處的環境,旋轉輪滑旋鈕調節導風角度(具體的調控傳動關系:旋鈕旋轉帶動傳動軸轉動,進而帶動蝸輪轉動;蝸輪帶動與其配合的蝸桿轉動;蝸桿轉動帶動傳動齒輪轉動,傳動齒輪的逆時針或順時針轉動驅動聯動桿左右移動,聯動桿左右移動推動導風葉片圍繞第一銷軸旋轉,進而完成對導風葉片導風角度的調整),將空調外機產生的冷/熱風導向固定的方向,進而形成有效風回流。本實用新型使空調外機所處的環境與外界環境之間形成穩定的循環氣流,進而保持空調外機所處的環境溫度與外界環境溫度保持一致或相近,降低空調能耗,延長空調使用壽命。同時,本實用新型中通過旋鈕實現導風葉片刀鋒方向的無極調節,能夠精確穩定控制導風葉片的導風方向,進而使導風方向順利快速準確調整至最佳位置。假如通孔恰好設置于其所在導風葉片的中軸線上,并且通孔整體關于中軸線恰好完全對稱,那么穿設于通孔中的聯動桿便很難推動導風葉片轉動,針對此問題,本實用新型中“通孔位于該通孔所在導風葉片的中軸線的一側”,意為整個通孔全體均偏心設置于導風葉片的中軸線的一側,通過將通孔設置在導風葉片的中軸線的一側的偏心設計,目的是為了使聯動桿在移動過程中能夠順利推動導風葉片圍繞第一銷軸旋轉。為了方便對調整好導風方向的導風葉片進行順利固定定位,以保持導風風向穩定。所述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還包括鎖止所述旋鈕轉動的鎖止機構。在旋轉旋鈕調整好導風葉片導風風向之后,通過鎖止機構鎖止旋鈕。進而使得即使在空調外機持續不斷的吹力作用下,依然能夠能夠穩定保持一個最佳導風角度,實現對流循環系統的順利構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結構簡潔,方便實用的鎖止機構具體結構。所述鎖止機構包括固定塊、第二銷軸、卡止件和定位齒輪,所述固定塊固定設置于所述上壁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銷軸設置于所述固定塊的上端,所述卡止件的兩端分別為連接端和可卡設于所述定位齒輪的齒縫間的卡接端,所述連接端通過所述第二銷軸與所述固定塊轉動連接,所述定位齒輪固定設置于所述旋鈕的上表面,所述定位齒輪與所述傳動軸同軸設置。通過翻轉卡止件,使得卡止件卡設于定位齒輪齒縫內,阻止定位齒輪轉動,進而阻止傳動桿轉動,進而阻止導風風向的意外改變。使得導風風向穩定保持在最佳位置。在需要對導風風向進行調整時,通過翻轉卡止件,使卡止件的卡接端遠離定位齒輪,即解除卡止件的鎖止效果,即可再次方便的通過旋鈕調整導風風向至合適位置。所述卡接端為與所述定位齒輪的齒縫形狀相適配的尖劈狀。與齒縫形狀相適配的尖劈狀卡接端設計,能夠進一步促使卡接端順利卡住并穩定鎖止定位齒輪。為了擴大本實用新型的適用范圍,盡量降低對空調外機的創傷性結構損傷,兩個所述第一固定框分別可拆卸的固定連接有抱持箍,兩個所述抱持箍相互配合將所述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卡設固定在空調外機上。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兩個增設的抱持箍,順利抱持在空調外機上,進一步方便本實用新型的安裝和拆卸,并且不對空調外機造成創傷性損傷,安裝簡便,適用范圍廣泛。為了進一步延長本實用新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的使用壽命。所述導風葉片由PVC材料或鋁合金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的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的工作環境相對較為惡劣,長時間處于高溫或高寒環境,因此,采用耐高溫/高寒PVC材料或鋁合金材料制作導風葉片能夠進一步延長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壽命。所述導風葉片為弧形。弧形設計的導風葉片能夠進一步提升導風效果。導風葉片的寬度及間距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導風效果,經本實用新型發明人實踐證實,所述導風葉片為長方形,當所述導風葉片的寬度為8~13cm,相鄰導風葉片之間的間距為8~12cm時,本實用新型的導風效果最佳。本實用新型的導風葉片的長度大小可以根據空調外機的出風口大小進行相應調整,還可通過大小導風葉片的組合使用使其適用于所有外排式類型的空調外機。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通過簡潔的結構和物理原理構建出空調外機工作環境和外界環境之間穩定的循環對流系統,達到節能作用,性價比高,在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對比試驗中證實,本實用新型可以降低能耗4%~6%。同時,本實用新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導風方向可無極調節,能夠快速方便準確的獲得最佳導風風向,確定了導風風向之后能夠對導風風向進行穩固鎖止,防止氣流流動沖擊對導風風向造成影響。同時,本實用新型結構簡潔而穩固、損耗低使用壽命長、占地面積小安裝方便、生產成本低、適于大規模推廣使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的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a區域的局部放大圖;圖3是圖2中旋鈕控制盒內區域的A-A向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1中b區域的局部放大圖。圖中:1為空調外機;2為第一固定框;3為第一銷軸;4為第二固定框;5為導風葉片,51為通孔;6為聯動桿,61為聯動孔;7為旋鈕控制盒,71為上壁,72為下壁,73為左壁;8為旋鈕;9為定位齒輪;10為傳動軸;11為卡止件;12為第二銷軸;13為固定塊;14為蝸輪;15為第一軸承;16為第二軸承;17為蝸桿;18為傳動齒輪;19為固定柱;20為抱持箍;c為導風葉片中軸線。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為了方便表述,本實用新型中引入了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概念,如無其他特別說明,這些方位概念依次以圖3所展示的本實用新型產品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為準。如圖1~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包括兩根相對設置的第一固定框2,兩根所述第一固定框2相對的一端通過第二固定框4固定連接,兩根所述第一固定框2之間均勻排列有若干個導風葉片5,每個導風葉片5的兩端均分別通過第一銷軸3與兩個所述第一固定框2轉動連接;每個導風葉片5上均分別設有一個通孔51,所述通孔51位于該通孔51所在導風葉片5的中軸線(圖4中c所示即為導風葉片中軸線)的一側,所有所述通孔51均相互正對設置;如圖1和圖4所示,所述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還包括穿設于所有所述通孔51內的聯動桿6,所述聯動桿6在位于每個所述通孔51的位置均設置有聯動孔61,每個所述通孔51內均設置有穿過所述聯動孔61的固定柱19;如圖1和圖3所示,所述第二固定框4側壁固定設置有旋鈕控制盒7,所述聯動桿6的一端為動力端,所述動力端穿過所述第二固定框4并伸入所述旋鈕控制盒7內部;所述聯動桿6的動力端的下表面設置有凸齒;所述旋鈕控制盒7內設置有與所述凸齒齒合的傳動齒輪18,所述傳動齒輪18上固定設置有與所述傳動齒輪18同軸的蝸桿17,所述蝸桿17的兩端分別通過軸承與所述旋鈕控制盒7的前壁和后壁轉動連接;所述旋鈕控制盒7內設置有與所述蝸桿17螺紋配合的蝸輪14,蝸輪14上固定設置有與蝸輪14同軸的傳動軸10,所述傳動軸10的上端通過第一軸承15與所述旋鈕控制盒7的上壁71轉動連接,所述傳動軸10的下端通過第二軸承16與所述旋鈕控制盒7的下壁72轉動連接,所述傳動軸10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旋鈕8,所述旋鈕8位于所述上壁71的上表面。本實施例中,為了對調整好導風風向的導風葉片5進行鎖止,所述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還包括鎖止所述旋鈕8轉動的鎖止機構。本實施例進一步提供了一種更為優選的鎖止機構的具體結構,具有結構簡潔、鎖止效果穩定可靠、使用方便的優點。具體的,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鎖止機構包括固定塊13、第二銷軸12、卡止件11和定位齒輪9,所述固定塊13固定設置于所述上壁7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銷軸12設置于所述固定塊13的上端,所述卡止件11的兩端分別為連接端和可卡設于所述定位齒輪9的齒縫間的卡接端,所述連接端通過所述第二銷軸12與所述固定塊13轉動連接,所述定位齒輪9固定設置于所述旋鈕8的上表面,所述定位齒輪9與所述傳動軸10同軸設置。本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提升卡接端卡止定位齒輪9的可靠性,所述卡接端為與所述定位齒輪9的齒縫形狀相適配的尖劈狀。為了方便本實施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順利安裝在空調外機的出風口,兩個所述第一固定框2分別可拆卸的固定連接有抱持箍20,兩個所述抱持箍20相互配合將所述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卡設固定在空調外機1上。本實施例中,為了提升導風葉片5的使用壽命,所述導風葉片5由PVC材料或鋁合金材料制成。本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提升導風效果,所述導風葉片5為弧形,所述導風葉片5的寬度為8~13cm。相鄰導風葉片5之間的間距為8~12cm。本實施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具體使用時:先將一側的抱持箍20與一側第一固定框2固定連接,并將該側的抱持箍20卡在空調外機1外壁上(見圖1)。然后調整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的導風葉片5位于空調外機1出風口正前方。將另一側的抱持箍20卡空調外機1另一個相對的外壁上,然后將該另一側的抱持箍20緊固固定在該側的第一固定框2上。抱持箍20緊固完畢后,本實施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即通過兩側的抱持箍20抱持固定在空調外機上,繼而完成本實施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安裝。通過旋鈕8的順擬時針旋轉,控制傳動軸10轉動,傳動軸10帶動蝸輪14轉動,蝸輪14帶動傳動齒輪18轉動,傳動齒輪18驅動聯動桿6左右移動,進而驅動導風葉片5轉動,調整導風風向。待導風風向調整至合適位置后,翻動卡止件11,使得卡止件11的卡接端卡設于定位齒輪9的齒縫間,即完成導風風向的鎖止固定。本實用新型還對前述實施例所述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進行了導風效果和節能能力進行了進一步的實驗驗證,具體如下:1、實驗對象樣本某品牌同規格型號同款空調4臺,功率5000W(2匹),普通家用分體空調。經測試,4臺空調同等條件下運行正常,性能參數一致。2、實驗平臺/環境空調內機工作環境溫度:25℃,空調外機工作環境溫度:29℃,目標設定降溫溫度:21℃。3、實驗方法條件采用4臺空調分別建立以下4個模擬環境,4個模擬環境的空調內機均處于相同的工作環境并保持不變,對比前述實施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處于不同條件下的導風效果及節能能力。模擬環境1(記為A-1組):空調外機工作環境全開放,通風良好,并且安裝前述實施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運行24小時,并間隔時間記錄空調外機的工作環境溫度和電量消耗(模擬安裝本實施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的空調外機外墻外掛式工作環境);模擬環境2(記為A-2組):空調外機工作環境全開放,通風良好,并且不安裝前述實施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運行24小時,并間隔時間記錄空調外機的工作環境溫度和電量消耗(模擬不安裝本實施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的空調外機外墻外掛式工作環境);模擬環境3(記為B-1組):空調外機置于半封閉工作環境中,半封閉工作環境的五面封閉,一面敞開,并且安裝前述實施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運行24小時,并間隔時間記錄空調外機的工作環境溫度和電量消耗(模擬安裝本實施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的陽臺工作環境);模擬環境4(記為B-2組):空調外機置于半封閉工作環境中,半封閉工作環境的五面封閉,一面敞開,并且不安裝前述實施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運行24小時,并間隔時間記錄空調外機的工作環境溫度和電量消耗(模擬不安裝本實施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的陽臺工作環境)。4、實驗結果4個模擬環境的監測記錄結果如下表1和表2所示,表1為各模擬環境下不同時間點監測的累積能耗數據(單位:千瓦時),表2為各模擬環境下不同時間點監測的空調外機工作環境溫度(單位:℃)。表130分鐘1小時3小時6小時12小時24小時A-10.831.524.228.9414.2128.27A-20.841.614.188.6914.7429.33B-10.821.724.829.4419.2137.29B-20.911.966.512.224.644.51表230分鐘1小時3小時6小時12小時24小時A-132.333.234.335.235.836.2A-231.533.534.134.634.335.9B-134.237.337.139.238.838.5B-235.141.240.441.743.744.1分析表1和表2可知:本實用新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對于直接懸掛在開放環境中的空調外機,所起到的節能和控制外機工作環境溫度的效果有限。分析其原因,乃是開放環境中,通風順暢,外機工作環境與外界的對流循環順利,因此即使不加置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依然有很好的對流效果。還可分析得知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對于處于半開放空間中空調外機,在外機工作環境控溫以及空調節能方面均有顯著效果,對比可知節能效果可達5%以上。分析其原因,半封閉環境中的空調外機工作環境通風對流不暢,熱氣長時間集聚,導致空調外機工作環境溫度顯著高于外界環境,較高的工作環境進而導致了能耗的進一步增加。而可控空調外機導風裝置的加置,在空調外機工作環境與外界環境之間構建了穩定的氣體對流循環系統,及時將熱氣散出,保持了空調外機處于較低的工作環境溫度,進而降低能耗,起到了節能效果。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