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家用微型鍋爐的制作方法

文(wen)檔序號(hao):4618771閱讀:159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家用微型鍋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取暖爐具;具體涉及人們生活、工作中利用循環熱水取暖用的家用微型鍋爐。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人們冬季利用熱水循環取暖的水暖爐具,其結構是由外伸的夾層容水煙火管道與夾層容水爐體相接連通構成。取暖時,燃煤在爐膛內腔燃燒產生的熱量,一部分直接作用于加熱爐口處,另一部分對夾層容水爐體內腔側壁加熱。存在不足一是夾層容水爐體內腔和夾層容水煙火管道內腔所構成的吸熱面積小,造成爐膛內腔燃燒的剩余熱量沒有被充分吸收,就通過夾層容水煙火管道排出室外,降低了循環水加熱的效率;二是外伸的夾層容水排煙管式爐具安裝連接占據場地面積大,影響了室內有效面積的合理使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上述技術問題一是由于夾層容水爐體內腔和夾層容水煙火管道所構成的吸熱面積小,熱能浪費大,造成循環水加熱效率降低;二是外伸的夾層容水排煙管道式爐具結構龐大,影響了家庭有效面積的合理使用。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提出的技術方案這種家用微型鍋爐,包括夾層容水爐體和連于其上的排煙管;其改進在于在所述夾層容水爐體內腔的灶口上方,設有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在位于夾層容水爐體內腔的排煙管下方和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之間,設有夾層容水加熱體并使之上、下構成煙火通道;所述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和夾層容水加熱體分別與夾層容水爐體內腔側壁相連通。
實施上述技術方案,通常選擇相對應所述夾層容水爐體內腔的灶口上方,分別在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上設有聚火孔和在夾層容水爐體上設有加熱爐口;在位于所述夾層容水爐體內腔的灶口上方和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之間,至少設有一根容水加熱管與夾層容水爐體內腔側壁相連通。在所述夾層容水爐體排煙管外圓上,環套連有循環熱水換熱裝置與夾層容水爐體上端相連通。在上述煙火通道端部的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上,設有翻轉擋板。在上述設有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上方的夾層容水爐體內腔側壁上,設有清灰口。
本實用新型采取上述結構,在夾層容水爐體內腔分別呈間距連通有兩層容水加熱體并使之構成了上、下流通的煙火管道;利用燃煤燃燒產生的熱量在夾層容水爐體內腔和煙火通道中回轉流通,增加了吸熱面積,同現有技術相比,循環水加熱效率提高30%左右;通過將原來外伸的夾層容水煙火管道改為內置于夾層容水爐體內腔,實現了結構緊湊體積小,便于用戶合理利用家庭有效面積的安裝使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方式剖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方式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實施方式剖視圖;圖4為圖3帶有局部剖面的左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四種實施方式剖視圖;圖6為圖5帶有局部剖面的左視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五種實施方式剖視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六種實施方式剖視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七種實施方式剖視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第八種實施方式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10所示。這種家用微型鍋爐,包括夾層容水爐體1和連于其上的排煙管4;在所述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的灶口13上方,設有聚火容水夾層加熱體2;在位于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排煙管4下方和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之間,呈間距設有夾層容水加熱體3并使之上、下構成煙火通道5;所述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和夾層容水加熱體3,分別與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側壁相連通(圖1、圖2、圖3、圖10所示);此種結構的鍋爐通常適用于取暖。根據不同的設計安裝需要,相對應所述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的灶口13上方,分別在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上設有聚火孔26和在夾層容水爐體1上端面設有加熱爐口7(圖5、圖7、圖8、圖9所示);此種結構的鍋爐通常適用于取暖、做飯燒水兩用。為增加循環水的熱效率,還可以在上述夾層容水爐體1的灶口13上方和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之間的里端,呈間距設有一排三根容水加熱管8(圖9所示),或呈間距設有兩排共六根或七根容水加熱管8(圖3、圖7或圖8所示)。所述的容水加熱管8分別與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側壁相連通。為利用取暖鍋爐循環熱水10為人們所使用的自來水進行換熱,在所述夾層容水爐體1上端面直立設有的排煙管4外圓上,環套連有容水殼體21與其夾層容水爐體1相連通;在所述容水殼體1內腔連有的盤旋狀加熱管22兩端,分別與連于容水殼體1上的水管接頭18相連通(圖9所示)。根據對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不同煙火流向的控制需要,可以在煙火通道5端部設有的翻轉擋板6通過手柄20轉動連于夾層容水爐體1的側壁上(圖4所示);也可以將翻轉擋板6轉動鉸接于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上(圖6所示)。根據不同的排煙管4連接安裝位置的需要,上述排煙管4可以是呈直立狀連通于夾層容水爐體1上端面(圖2、圖3、圖5、圖6、圖7、圖8所示);也可以是呈側臥狀連通于夾層容水爐體1上端的外側面上(圖1所示);又可以是呈直立和側臥組合狀分別連通于夾層容水爐體1上端部(圖8、圖9、圖10所示)。為及時清除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的積存煤灰,還可以在上述設有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上方的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的側壁上,設有清灰口9(圖2、圖3、圖4、圖7、圖9所示)。使用時(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接頭12接供暖循環熱水管,接頭11接供暖循環后的低溫水管。其中之一的水管接頭18連接于自來水管道上,側臥的排煙管4通常連于人們家庭的土炕中,打開爐門15使燃煤在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充分燃燒,煙火分別作用于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側壁和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和容水加熱管8,并回轉經煙火通道5又作用于夾層容水加熱體3,余下煙火一部分通過直立的排煙管4加熱后排出室外,另一部分則通過側臥狀排煙管4排至土炕中取暖。容水殼體21內腔盤繞的加熱管22通過循環熱水10加熱,使其管內的自來水溫度升高,供人們冬季做飯、洗衣、洗浴用。如做飯或燒水又兼取暖,分別打開爐蓋17和19,用火鉤翻動翻轉擋板6將下煙火通道5關閉(圖9所示);或通過轉動手柄20帶動翻轉擋板6關閉下煙火通道5(圖4所示),使爐膛中的煙火通過聚火孔26主要作用于加熱爐口7上,然后煙火則通過上煙火通道5從排煙管4排出。如清除爐膛中的積存煤灰,打開蓋門16,通過清灰口9即可清除(圖9所示)。隨著我國燃氣資源的開發利用,還可以在爐膛內腔的灶口13上方置有燃氣灶頭裝置14,通過燃氣使其燃燒形成的熱量對爐具內的循環水10進行加熱取暖(圖10所示)。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技術,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型和改進,這些變化都應視為等同特征,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家用微型鍋爐,主要包括夾層容水爐體(1)和連于其上的排煙管(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的灶口(13)上方,設有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在位于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排煙管(4)下方和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之間,設有夾層容水加熱體(3)并使之上、下構成煙火通道(5);所述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和夾層容水加熱體(3),分別與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側壁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微型鍋爐,其特征在于在相對應所述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的灶口(13)上方,分別在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上設有聚火孔(26)和在夾層容水爐體(1)上端面設有加熱爐口(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微型鍋爐,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灶口(13)上方和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之間,至少設有一根容水加熱管(8)與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側壁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微型鍋爐,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夾層容水爐體(1)灶口(13)上方和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之間,至少設有一根容水加熱管(8)與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側壁相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家用微型鍋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夾層容水爐體(1)連有的排煙管(4)外圓上,環套連有容水殼體(21)與其夾層容水爐體(1)上端相連通;在所述容水殼體(21)內腔連有的加熱管(22)兩端,分別與連于容水殼體(21)上的水管接頭(18)相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家用微型鍋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煙火通道(5)端部的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上,設有翻轉擋板(6)。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家用微型鍋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設有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上方的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側壁上,設有清灰口(9)。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家用微型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連于夾層容水爐體(1)的排煙管(4)的安裝位置,是直立狀和/或側臥狀的其中一種。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微型鍋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煙火通道(5)端部的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上,設有翻轉擋板(6)。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家用微型鍋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設有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上方的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側壁上,設有清灰口(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家用微型鍋爐,是在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的灶口(13)上方,設有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在位于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排煙管(4)下方和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之間,設有夾層容水加熱體(3)并使之構成上、下煙火通道(5);所述聚火夾層容水加熱體(2)和夾層容水加熱體(3),分別與夾層容水爐體(1)內腔側壁相連通。利用燃煤燃燒產生的熱量,在夾層容水爐體內腔和兩層容水加熱體構成的煙火通道中回轉流通,增加了吸熱面積,同現有技術相比,循環水加熱效率提高30%左右;通過將原來外伸的夾層容水煙火管道改為內置于夾層容水爐體內腔,結構緊湊,體積小,便于用戶合理利用家庭有效面積的安裝使用。
文檔編號F24B1/00GK2580324SQ0225537
公開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02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2年11月20日
發明者孫延吾 申請人:孫延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