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側進膠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設及塑模成型技術領域,特別設及一種內側進膠的模具。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人們對塑膠制品的外觀要求越來越高,產品設計越來越傾向于一體化設計, 使得產品通過零件裝配去遮蔽的工藝性缺陷的機會越來越少;而制造廠商在保證高品質的 前提下需要盡可能地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生產效率。
[0003] 在塑膠零件外觀部分無法設置模具進膠點時,傳統的塑膠模具一般將模具設計為 倒裝結構或者潛伏式進膠等方式,但運用運些設計方案的結果,往往使模具的成型困難,產 品質量差。因為采用上述方案,模具需要通過細水口流道將誘口由產品外觀面轉移到側壁 或內壁,然后通過潛伏或牛角式誘口對產品進膠,成型產品時細水口流道產生的廢料多;細 水口和潛誘口尺寸有限,進膠時阻力大導致壓力損失大,當在高速高壓的條件注塑時,極易 造成成型后的產品進膠點氣紋、冷膠印等多種不良,導致產品不良率高;同時,由于模具結 構復雜,開合模時間偏長,導致生產效率低下,模具壽命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內側進膠的模具,旨在使塑膠零件外觀面無進 膠點,不會影響零件外觀,且能夠避免成型過程中產生氣紋、冷膠印等缺陷,提高產品良率 和模具壽命。
[0005]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內側進膠的模具,包括模仁,所述模仁的 頂部設有多個相互圍設的滑塊,所述多個滑塊圍設成用于成型零件的型腔,其中,相鄰兩個 滑塊相交的位置處開設有主流道、W及形成于其中一滑塊的側流道,所述主流道的頂部設 有熱嘴,所述側流道自所述主流道的底端向內側延伸至所述型腔的底部,所述側流道形成 有位于所述型腔的底部的誘口。
[0006] 優選地,所述主流道由相鄰兩個所述滑塊于相交部位處分別開設的凹槽圍合形 成。
[0007] 優選的,所述凹槽的截面為半圓形。
[0008] 優選地,所述主流道是在相鄰兩個所述滑塊的相交面向其中一滑塊凹設的截面為 U形或梯形的流道。
[0009] 優選地,所述主流道貫穿所述滑塊的底部設置,所述主流道的底部設有司筒,所述 司筒穿過所述模仁,可相對所述模仁滑動,所述司筒的頂端抵持于所述主流道的下端口的 周緣。
[0010] 優選地,所述司筒的底端設有凸臺,供脫模工具抵持。
[0011] 優選地,所述司筒內設有司筒針,所述司筒針的頂端伸入所述主流道內,底端超出 所述司筒的底部,且固定于所述模具的模架。
[0012] 優選地,所述誘口與所述側流道的末端之間具有間距。
[0013] 優選地,所述側流道是在所述模仁與所述滑塊的相交面、向所述滑塊內凹設的流 道。
[0014]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通過在主流道的頂部設置熱嘴,熱嘴與主流道配合使用,避 免使用細水口冷流道產生過量廢料,通過主流道和側流道組合進膠,可W減少冷流道的長 度,并可W大幅度增大進膠口通道,使流動阻力大大減小,不會在成型的零件上產生氣紋, 冷膠印等缺陷,提高產品良率,同時可W減小成型時的注射壓力,提高模具壽命。
【附圖說明】
[0015]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 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 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 下,還可W根據運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6]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內側進膠的模具的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 圖2為圖1所示的內側進膠的模具的剖視示意圖;
[0018] 圖3為圖1所示的內側進膠的模具的俯視示意圖;
[0019] 圖4為圖3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20] 圖5為本實用新型內側進膠的模具又一實施例,對應圖3的局部A位置的放大示意 圖;
[0021] 圖6為本實用新型內側進膠的模具再一實施例,對應圖3的局部A位置的放大示意 圖。
[0022] 附圖標號說明:
[0023]
[0024] 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25]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 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6] 需要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 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 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
[0027] 另外,在本實用新型中設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第二"的特征可w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 案可W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W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 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運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實用新型要求 的保護范圍之內。
[0028]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內側進膠的模具,用于成型塑膠零件,內側進膠的模具將誘 口設置在型腔的底部,使得成型的零件僅底部有膠口,而頂部和四周側面運些外觀面無進 膠點,避免外觀缺陷,外觀更佳,符合使用者要求。
[0029] 如圖1及圖2,內側進膠的模具包括模仁1,模仁1的頂部設有多個相互圍設的滑塊 2,滑塊2之間圍設成用于成型零件的型腔3,在本實施例中,設有四個滑塊2,四個滑塊2之間 相互扣合圍成型腔3。采用滑塊2在注塑成型時開合模迅速,成型周期可節省2秒W上,降低 成型周期,提高生產效率,且脫模動作可靠。其中相鄰兩個滑塊2相交的位置處開設有主流 道5,所述主流道5自所述相鄰兩個滑塊2的頂部開設,主流道5的頂部設有熱嘴4,熱嘴4可W 維持進入主流道5的塑膠的溫度,一般為200°C左右,避免塑膠進入主流道5時溫度低,影響 注膠,采用熱嘴4和主流道5的轉接,避免使用細水口冷流道轉接而產生的過量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