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瓶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瓶蓋。
【背景技術】
[0002]現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不僅對消費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而且對于產品如食品、醫藥、茶葉、煙酒等的包裝結構也要求趨于精美、結實、耐用,使用方便快捷。對于越是高檔商品,其所要求的產品外觀、形狀以及造型越是要求高檔,而且使用起來也要顯得高檔。例如,酒瓶等瓶子就是日常生活常見的產品,但是瓶蓋及瓶塞卻造型千變萬化,有些結構形狀復雜多樣,有些簡潔大方,有些體現高端典雅,等等。
[0003]—般而言,目前大多數的瓶蓋結構復雜、成本較高、密封環節較多,容易泄露。一般都配有內塞,越是高檔的酒瓶,越是配有精致的瓶蓋及其塞子。現有的內塞為起到較好密封作用,一般在內塞的塞孔外壁設有螺紋,以便緊密塞住瓶口。由于內塞緊密地塞在瓶口,因此,現有的產品通常在內塞邊緣設置手拉環,通過手拉起拉環以拔出內塞。然而,這種拉環結構存在某些不足,一方面,由于內塞相當緊,非常吃力,難以拔出。而且此時沒有拉出內塞卻容易使拉環拉斷,或者用力不當也會拉斷拉環;另一方面,即便內塞拉出后,內塞與外蓋分離,容易丟失,而且,拉環使用數次后必然會有損壞,而酒瓶中的酒沒喝完后需要蓋回,始終要保持密封,多次使用,拉環功能將受損,影響內塞拔出,而且操作不便,難以用力。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此,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結實耐用、密封可靠、使用方便且拔塞省力的瓶蓋。
[0005]—種瓶蓋,其包括外蓋和內塞,所述內塞具有壓在瓶口外端的凸沿,所述凸沿直徑大于所述瓶口,所述外蓋內側伸出內支撐環,所述內支撐環抵靠于內塞凸沿底面以通過拔外蓋而拔出內塞。
[0006]進一步地,所述外蓋包括連接一體的頂蓋和底蓋,所述內支撐環由底蓋內側壁延伸出。
[0007]進一步地,所述頂蓋向下延伸出壓件,所述壓件抵靠在內塞凸沿上表面以施加向下壓力使內塞塞入瓶口內。
[0008]進一步地,所述內支撐環是由底蓋內側徑向伸出的環臺或者由底蓋內側軸向向上伸出的支撐環柱。
[0009]進一步地,所述壓件為圓管狀,其直徑與內塞孔徑相符。
[0010]進一步地,所述頂蓋和底蓋通過點焊固接為一體。
[0011 ]進一步地,所述底蓋底部連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內壁伸出有彈性倒掛齒,用于卡住瓶口頸部的一個止退環臺。
[0012]進一步地,所述底座通過點焊連接于底蓋的底部,所述底座在與底蓋底部連接處設有防偽撕裂突起,所述底蓋對應防偽撕裂突起處有缺口,在旋轉外蓋時所述防偽撕裂突起被折斷同時破壞點焊連接,以使底座和底蓋分離。
[0013]進一步地,所述內塞具有圓柱塞體,所述圓柱塞體表面勻稱平行地設有多個圓圈密封圈,所述內塞為軟質塑膠塞。
[0014]進一步地,所述底座內壁有豎止轉筋與瓶口外壁的豎止轉筋相配合。
[0015]上述瓶蓋通過將內塞設置凸沿,結構簡便易于制作,成本低廉,外蓋上設置內支撐環,與凸沿配合,通過拔外蓋即可帶出內塞,由于外蓋徑向尺寸較大于內塞,拔出內塞時省力省時,操作方便易行,而且凸沿與內塞周邊連接一體,用力均勻,不易被拉斷,使瓶蓋及其內塞更加結實耐用,可反復使用而不易損壞,使用更加方便。內塞凸沿直徑大于所述瓶口,內塞與瓶口結合更緊密,密封更加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0016]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瓶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瓶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19]請參閱圖I,示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瓶蓋10,該瓶蓋10包括外蓋11和內塞12,所述內塞12具有壓在瓶口 22外端的凸沿,所述凸沿13直徑大于所述瓶口 22,所述外蓋11內側伸出內支撐環15,所述內支撐環15抵靠于內塞12的凸沿13底面以通過拔外蓋11而拔出內塞12。
[0020]具體地,外蓋11包括連接一體的頂蓋16和底蓋17,所述內支撐環15由底蓋17內側壁延伸出。如圖所示,頂蓋16和底蓋17連接成為一個近球形或皇冠狀結構,當然也可以為其它形狀,并不限于此。底蓋17底部連接有底座18,所述底座18內壁伸出有彈性倒掛齒181,用于卡住瓶口 22頸部21的一個止退環臺。具體地,瓶子的頸部21具有凹沿,倒掛齒181插入于頸部21的凹沿中。優選地,頂蓋16和底蓋17通過點焊固接為一體,頂蓋16和底蓋17也可以通過旋轉而拆分。
[0021]底座18通過點焊連接于底蓋17底部,所述底座18在與底蓋17底部連接處設有防偽撕裂突起(圖未示),所述底蓋17對應設有缺口,在旋轉外蓋11時所述防偽撕裂突起被折斷同時破壞點焊連接,以使底座18和底蓋17分離,在旋開外蓋11,破壞底座18和底蓋17的連接后,即起到防偽作用。另外,所述底座18內壁有豎止轉筋與瓶口外壁的豎止轉筋相配合。
[0022]優選地,頂蓋16向下延伸出壓件161,所述壓件161抵靠在內塞12凸沿13上表面以施加向下壓力使內塞12塞入瓶口 22內。這樣可在塞緊瓶口 22時,通過下壓頂蓋16,通過壓件161傳遞壓力于內塞12上,使內塞塞緊于瓶口 22。進一步地,所述壓件181為圓管狀,其直徑與內塞孔徑相符,其直徑與內塞12孔徑相符,以便直接傳遞壓力于內塞11的塞孔。
[0023]進一步地,所述內支撐環15是由底蓋17內側徑向伸出的環臺。如圖所示,環臺15與凸沿13緊靠,當拔外蓋11時,環臺15拉起凸沿13,從而拔出內塞12,由于外蓋11或底蓋I直徑較大,使得拔出內塞12的操作更加省力省時,方便快捷。
[0024]另外,內塞12上表面勻稱地設有多個加強筋,以便加強內塞12及其凸沿13的強度,能承受較強拉力,結實耐用,內塞12具有圓柱塞體,所述圓柱塞體表面勻稱平行地設有多個圓圈密封圈122,所述內塞12為軟質塑膠塞。
[0025]請參閱圖2,示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瓶蓋20,該瓶蓋20與實施例一的瓶蓋10結構基本相同,圖2和圖I中相同的標號表示基本相同的元件,在此不再贅述。兩個實施例的結構不同之處主要在于瓶蓋20中的內支撐環25,其是由底蓋17內側軸向向上伸出的支撐環柱25,支撐環柱25頂端頂在凸沿13邊緣下面,與環臺15的作用效果基本相同。
[0026]在上述瓶蓋10和20中,內塞12即內置于外蓋11中,與外蓋成為一個整體,除非破壞頂蓋16和底蓋17,才可取出內塞12,既可保護內塞12,又避免內塞12丟失。蓋上瓶蓋時,通過頂蓋16下壓頂蓋16,經壓件161傳遞壓力于內塞12上,使內塞12塞緊于瓶口 22。打開瓶蓋時,先旋轉頂蓋16和底蓋17,使底蓋17與底座18分離,再向外拉外蓋11,即可通過環臺15或支撐環柱25帶動內塞12的凸沿13,以拔出內塞,省力省時,方便快捷。
[0027]因此,上述瓶蓋10和20通過將內塞12設置凸沿13,結構簡便易于制作,成本低廉,再于外蓋11上設置內支撐環15,與凸沿13配合,通過拔外蓋11即可帶出內塞12,由于外蓋11徑向尺寸較大于內塞12,拔出內塞12時省力省時,操作方便易行,而且凸沿13與內塞12周邊連接一體,用力均勻,不易被拉斷,使瓶蓋及其內塞12更加結實耐用,可反復使用而不易損壞,使用更加方便。內塞12的凸沿13直徑大于所述瓶口22,內塞12與瓶口22結合更緊密,密封更加安全可靠。
[0028]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創造精神,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以做出其他變化,這些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創造精神所做的變化,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瓶蓋,其包括外蓋和內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塞具有壓在瓶口外端的凸沿,所述凸沿直徑大于所述瓶口,所述外蓋內側伸出內支撐環,所述內支撐環抵靠于內塞凸沿底面以通過拔外蓋而拔出內塞。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蓋包括連接一體的頂蓋和底蓋,所述內支撐環由底蓋內側壁延伸出。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向下延伸出壓件,所述壓件抵靠在內塞凸沿上表面以施加向下壓力使內塞塞入瓶口內。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支撐環是由底蓋內側徑向伸出的環臺或者由底蓋內側軸向向上伸出的支撐環柱。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件為圓管狀,其直徑與內塞孔徑相符。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和底蓋通過點焊固接為一體。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蓋底部連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內壁伸出有彈性倒掛齒,用于卡住瓶口頸部的一個止退環臺。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通過點焊連接于底蓋的底部,所述底座在與底蓋底部連接處設有防偽撕裂突起,所述底蓋對應防偽撕裂突起處有缺口,在旋轉外蓋時所述防偽撕裂突起被折斷同時破壞點焊連接,以使底座和底蓋分離。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塞具有圓柱塞體,所述圓柱塞體表面勻稱平行地設有多個圓圈密封圈,所述內塞為軟質塑膠塞。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內壁有豎止轉筋,與瓶口外壁的豎止轉筋相配合。
【專利摘要】一種瓶蓋,其包括外蓋和內塞,所述內塞具有壓在瓶口外端的凸沿,所述凸沿直徑大于所述瓶口,所述外蓋內側伸出內支撐環,所述內支撐環抵靠于內塞凸沿底面以通過拔外蓋而拔出內塞。上述瓶蓋通過將內塞設置凸沿,結構簡便易于制作,成本低,外蓋上設置內支撐環,與凸沿配合,通過拔外蓋即可帶出內塞,由于外蓋徑向尺寸較大于內塞,拔出內塞時省力省時,操作方便易行,而且凸沿與內塞周邊連接一體,用力均勻,不易被拉斷,使瓶蓋及其內塞更加結實耐用,可反復使用而不易損壞,使用更加方便。
【IPC分類】B65D41/34, B65D51/18
【公開號】CN205150604
【申請號】CN201520924638
【發明人】歐陽廣夏
【申請人】歐陽廣夏
【公開日】2016年4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9日